人教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件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_第1页
人教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件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_第2页
人教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件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_第3页
人教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件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_第4页
人教新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课件31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的概念、表现及成因。2.举例说明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途径和

措施。学习目标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课时对点练内容索引NEIRONGSUOYIN梳理教材夯实基础一、环境安全问题1.环境安全(1)概念:又称

,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2)表现从自然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自然环境及其服务能力处于

的状况或没有遭到难以恢复的破坏从人类社会角度看环境安全意味着环境问题的

与解决环境问题付出的

,不至于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安全良好危害程度代价2.环境安全问题(1)含义:不同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服务的需求不同,所要求的环境安全

不同,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临界值(2)类型环境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特点影响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______

、核泄漏等突然发生的严重环境污染事件导致能够在_____

内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大多数事件的影响随着事件的结束而消失,环境重新回到安全状态。但是,有些事件的影响可能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无法

,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危险化学品泄漏短时间彻底消除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

逐步加剧导致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

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这类环境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其影响会_________生态退化累积长期存在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1.影响地位环境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

地位影响环境安全问题既可能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____________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也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

和放大器,影响国家安全来源可能产生于

,也可能来自

,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的特点那些能够影响国家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基础损害自然环境触发器本国其他国家2.应对途径(1)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的调节功能,减少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环境问题演变成为

的可能性。(2)人类要尽量避免在

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提高承受环境安全风险和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能力。环境安全问题高环境安全风险区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安全问题。(

)2.相较于环境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更大。(

)3.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会长期存在。(

)4.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是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唯一途径。(

)×判断×√×返回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安全问题。(

)2.相较于环境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使人类社会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更大。(

)3.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会长期存在。(

)4.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是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唯一途径。(

)×判断×√×返回探究重点提升素养探究点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材料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突然且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右图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素养培优材料二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污染日益严重。就全国而言,土壤污染正呈加剧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导致的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与水污染、大气污染不同的是,土壤污染影响是根本性的,如果不加以有效防治,仅靠土壤自然恢复,一般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且不易被发觉,只有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时,才被人们所重视。1.[区域认知]指出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原因。答案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相互联系紧密,物流运输多;加之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2.[综合思维]推测我国东南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答案①可能危及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②可能影响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可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2.[综合思维]推测我国东南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答案①可能危及东南部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②可能影响东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③虽然发生概率很小,却可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3.[综合思维]土壤污染与其他环境污染有什么不同?答案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累积性、不可逆转性、难治理性。4.[综合思维]请指出降低土壤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答案(1)降低土壤污染的严重程度:①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土壤污染的发生。如控制高污染企业、城镇或农村废弃物的排放;②及时发现和治理土壤污染,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如政府加大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力度;③积极应对已发生的土壤污染,降低其危害程度。(2)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①避免在土壤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如合理规划学校、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场所;②提升人类社会对土壤环境风险的承受水平,如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③增强人类社会对土壤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如制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等。1.从环境安全到国家安全核心归纳2.我国主要环境安全问题主要环境安全问题内容国土安全问题国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多少和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严重影响了国家安全水资源安全问题我国水资源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8%,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现有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河流污染由局部逐步发展到整体,由城镇发展到乡村,由地表发展到地下生态安全问题人类的生命是适宜环境的产物,当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时,人类的健康也就相应受到影响,甚至难以生存。目前向环境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数量很大,远远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生物物种安全问题人类是靠自然界的生物群落而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不顾后果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庞大的生物群落因失去了适宜的环境而急剧消亡3.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及具体做法基本途径具体做法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防控环境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和治理环境问题,避免其恶化为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应对已发生的环境安全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避免在环境高危地区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提升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风险的能力增强人类社会对环境安全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2019年1月30日,日本茨城县一核燃料处理设施发生核泄漏事故。而世界上最著名的核泄漏事故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据此完成1~2题。1.核泄漏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A.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B.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C.带来的影响会很快消除D.其影响会长期存在,刚泄漏时不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跟踪训练解析核泄漏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重大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其影响会长期存在,导致环境长期处于不安全状态。故选B。2.下列关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造成的B.完全是由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C.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重大危害的程度D.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短期内就会消除√解析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由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重大危害的程度,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会长期存在。故选C。城市生态安全是指维护城市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能满足城市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基础和核心。其评价综合指数越大,安全度越高。读图,回答3~4题。1978~2006年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的变化3.1978~2006年,宝鸡城市生态安全度A.呈优化趋势B.波动下降C.2000年以后出现下滑D.介于0.4~0.6,为安全状态√解析读图可知,1978~2006年,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城市安全度提高,呈优化趋势,故A正确,B、C错误;1978~2006年宝鸡城市生态安全指数介于0.2~0.6之间,故D错误。4.提高城市生态安全的合理措施有①加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②加大环境治理投入③优化产业、能源消费结构④增加就业岗位⑤加强资源的勘探与开发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提高城市生态安全需从生态方面采取措施,④⑤与城市生态环境关联性不大,可排除,故C正确。返回课时对点练在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中,某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对国家总体安全构成威胁。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①政治安全②资源安全③军事安全④环境安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基础过关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属于非常规国家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C对。92.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B.环境安全问题只产生于本国,其他国家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对该国产生

影响C.环境安全问题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D.环境安全问题可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

能影响国家安全√解析环境安全问题可能产生于本国,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还可能是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的,来自其他国家和全球环境问题均可能对该国产生影响,B符合题意。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莱茵河曾因汇集大量工业废水,水质恶化,成了“欧洲下水道”,鱼虾几乎绝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对沿岸各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963年沿岸国家成立“莱茵河国际管理委员会”,签订了严格的合作公约进行治理。经治理后的莱茵河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据此完成3~4题。3.莱茵河水质曾恶化形成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排入了大量A.生产污水 B.生活污水C.河运污染物 D.固体污染物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莱茵河曾因汇集大量工业废水,而使水质恶化,故莱茵河水质曾恶化,主要是因为排入了大量的生产污水。故选A。94.沿岸国家实施合作公约,下列应对环境安全问题的措施中,错误的是A.及时发现和治理水污染,避免其进一步恶化B.积极应对已发生的水污染问题,降低其危害程度C.增强对水污染事件应急响应与善后处理能力D.关闭所有污水排放企业√解析沿岸国家实施严格的合作公约,要求工业废水必须无害化排放,严禁固体污染物排入莱茵河等,关闭所有污水排放企业不符合实际情况,故选D。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澳大利亚官方宣布,自2019年7月澳大利亚进入林火季以来,高温天气和干旱是林火肆虐的主要原因。从经济最发达、人口最稠密、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所在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到塔斯马尼亚州、西澳大利亚和北部地区,几乎每个州都有林火在燃烧。据此回答5~6题。5.关于此次大火涉及的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说法不合理的是A.事件突发性 B.影响广泛性C.污染长久性 D.危害持续性√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解析森林大火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会影响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对全球变暖也起到了助推作用,因此其影响具有广泛性;其产生的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会随着大火熄灭而逐渐消失,不具有长久性;其造成的物种数量减少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故其危害具有持续性。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6.下列关于降低此次大火中环境安全问题的措施,合理的是A.加强森林火灾预警和预防

B.减少森林中野生动物数量C.禁止人类进入森林

D.在受灾地区增建旅游设施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加强森林火灾的预警和预防可以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灭火行动;禁止人类进入森林不现实;在受灾地区增建旅游设施,会加重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从而造成更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减少森林中野生动物数量与降低大火中的环境安全问题无关。9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根本的需求,现如今,餐桌却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毒大米”、“毒蔬菜”的惊呼不绝于耳。随着2009年中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的正式启动,土壤污染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之后,受到社会关注最多的污染问题之一。据此完成7~9题。7.关于土壤污染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土壤污染主要由自然原因造成②污染物一旦进入土壤后很难清除③土壤污染不仅直接影响植物,而且危及人类健康④我国广大农村耕地污染十分严重,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较轻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解析土壤污染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从分布来看,城市工矿区周围污染更为严重。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8.土壤污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①化肥的不合理使用②农药的不合理使用③污水灌溉④垃圾焚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垃圾焚烧主要是污染大气。99.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③过度使用高效化肥④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⑤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过度使用高效化肥和过度使用农药防治虫害,都有可能使蔬菜和水果受到污染。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深水型水库易产生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同时,有机质在水库深水区的沉积和降解会消耗大量溶解氧,从而在水库深层形成缺氧环境,引起库底沉积物中锰的释放,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危害城市供水安全。下图表示2019年2月~2020年2月某水库坝前水温剖面变化状况。据此完成10~11题。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能力提升910.水库供水水质较差的时期为A.甲时期 B.乙时期

C.丙时期 D.丁时期√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据材料可知,水温分层现象导致上下层水体交换受阻,从而导致深水区水体锰浓度升高,水库水质变差。图中乙时期上下层温差大,上热下冷,水温分层现象最明显,B正确。911.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采取的措施是A.分层取水 B.机械扰动C.人工增氧 D.减少供水√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据材料可知,锰浓度升高主要出现在深水区水体中,对浅水区影响不大,因此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可分层取水,A正确;机械扰动虽可以降低深水区锰浓度,但会提高浅水区的锰浓度,使整个库区水体均超出安全标准,B错;人工增氧投入太高,成本太高,C错;减少供水会造成城市供水紧张,不符合实际,D错。9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楼兰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已经不再适宜人们生活居住,于是人们慢慢迁移,最终楼兰古城失去了往日的繁华,逐渐深埋沙漠腹地。据此回答12~13题。12.材料中导致楼兰古城消失的根本原因可能是A.植被破坏 B.土地荒漠化C.气候变冷 D.水资源短缺123456781011121314151617√解析由材料可知,地理环境变化导致该地干旱缺水,从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直至楼兰古城消失,其根本原因是水资源短缺。913.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通过________影响楼兰地区安全的A.造成财产损失增大 B.损害环境服务功能C.导致军事冲突加剧 D.加快疾病传播速度√解析水资源短缺导致人类生活、生产用水问题出现,使人口迁移,楼兰古城消失,因此水资源短缺这一环境安全问题是通过损害环境服务功能影响楼兰地区安全的。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读图,回答14~15题。14.该图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是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

前的长城一线南移B.农牧交错带不受影响C.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D.该问题不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解析图中南极地区气温刷新历史最高值,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全球变暖,对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的影响是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北移;农牧交错带向北移;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该问题会对我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故C正确。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5.该图反映的环境安全问题的对策是A.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热带雨林等

原始森林的砍伐C.减缓工业化进程D.控制生物多样性√解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毁林,其对策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对热带雨林等原始森林的砍伐。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下图为近20年来导致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污染物类型构成示意图。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材料二下图为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构成图。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等。(2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生活污染

工业9污染(2)下列关于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发生环节,叙述正确的有(多选)(2分)A.蓄水池防护出现的问题最少B.水源污染是最主要的环节C.饮用水污染事故发生环节的

构成单一D.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不到1/5E.水源污染和自来水管网出现的问题超过了70%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3)分析饮用水污染造成的主要危害。(4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4)提出饮用水污染事故的防控措施。(8分)答案①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②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答案①水源取水口周围应划定水源保护区;②加强供水体系的日常管理和维护;③建立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④加强监督管理和执法;⑤提高公众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9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空气质量指数级别划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空气质量指数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9材料二泰州市某年2月10日至3月11日空气质量指数曲线图。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材料三泰州市该年2月份部分日期天气状况统计表。123456781011121314151617日期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天气晴多云多云转阴小雨阴阴阴多云转小雨阴阴转小雨小雨转中雨小雨转阴9解析由材料一可看出,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越好。结合材料二可读出泰州市3月空气质量指数较低,空气质量较好。(1)材料二图示时段内,泰州市___月空气质量较好。(2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39答案关系:降水越多,空气质量越好;风力越大,空气质量越好。原因:雨雪能吸附或沉降尘埃,净化空气;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净化。(2)结合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分析空气质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说明原因。(6分)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解析当空气质量指数为0~50时,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结合材料二可看出,2月20日、27日、28日三天空气质量状况为优,结合材料三可看出,这三天都有降水,说明降水越多空气质量越好,因为雨雪能吸附或沉降尘埃,净化空气。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风力越大,越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则空气质量越好。1234567810111213141516179(3)为应对大气污染环境安全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8分)123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