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利工程与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477第一章水利工程概述 3287801.1水利工程基本概念 373711.2水利工程分类及特点 3225551.2.1按照功能分类 3267711.2.2按照建设规模分类 394421.2.3按照特点分类 418434第二章水利工程设计 4130352.1设计原则与标准 481932.1.1设计原则 439052.1.2设计标准 477232.2设计流程与方法 568802.2.1设计流程 5107712.2.2设计方法 5100992.3设计案例分析 515766第三章水利工程规划 6253033.1规划基本原则 6176053.2规划程序与方法 6204413.3规划案例分析 727189第四章水利工程施工 7158204.1施工组织与管理 768354.1.1施工资源配置 7322344.1.2施工计划 791334.1.3施工过程控制 7196134.1.4施工协调与沟通 8107054.2施工技术与方法 8220454.2.1施工工艺 8250054.2.2施工设备 8146084.2.3施工技术措施 86044.3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 8161374.3.1施工安全管理 8272634.3.2施工质量控制 85364.3.3施工环境保护 829201第五章水利工程监理 9122355.1监理职责与制度 9306855.2监理流程与方法 9238925.3监理案例分析 1028572第六章水利工程经济与管理 10157856.1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 1076856.1.1经济评价原则 10209536.1.2投资决策方法 10231236.2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 11115096.2.1经济分析方法 11105126.2.2财务评价方法 11287216.3经济管理策略与措施 11251246.3.1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1123556.3.2强化投资决策机制 11257276.3.3优化财务预算管理 11193636.3.4加强成本控制 11112126.3.5强化经济合同管理 1121746.3.6重视经济运行监测 12279第七章水利工程环境保护 1263257.1环境影响评价 1213547.1.1评价目的与原则 12159117.1.2评价内容与方法 1233117.1.3评价程序与要求 1253607.2环保措施与技术 12160207.2.1防治水污染 12247367.2.2生态保护与修复 12127437.2.3减少环境污染 1271397.3环保管理与实践 12313687.3.1环保管理体系 1298807.3.2环保宣传教育 13116757.3.3环保设施运行与维护 1334357.3.4环保监管与执法 133109第八章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 13326168.1运行管理原则与方法 13147128.2运行安全与维护 14269298.3运行效益分析 1413307第九章水利工程法律法规 15109269.1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 15211359.1.1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15172679.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 15209609.1.3政策 15294959.2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1665369.2.1法律责任 16304729.2.2纠纷处理 16242939.3法律法规案例分析 1643879.3.1某省非法占用河道案 16153849.3.2某市水利工程安全案 16144949.3.3某省水利工程合同纠纷案 1717289第十章水利工程创新发展 173053110.1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17738210.1.1技术创新概述 172848710.1.2技术创新成果 172410810.1.3成果转化 17403810.2管理创新与实践 171159410.2.1管理创新概述 173026010.2.2管理创新实践 171991010.3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 181128510.3.1智能化技术应用 181184710.3.2信息化技术应用 18第一章水利工程概述1.1水利工程基本概念水利工程是指运用水利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控制和保护,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及生态需求的一系列工程措施。水利工程旨在调节和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有效防治水害,保障水资源的安全、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1.2水利工程分类及特点1.2.1按照功能分类水利工程根据其功能可分为以下几类:(1)水源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湖泊、地下水等水源的开发利用工程,其目的是调节水资源,保障水资源供应。(2)灌溉工程:主要包括渠道、泵站、灌溉系统等,其目的是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业生产。(3)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堤防、蓄洪区、排涝工程等,其目的是减少洪水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4)水电站工程:主要包括水电站、输电线路等,其目的是利用水力资源发电,提供清洁能源。(5)供水工程:主要包括城市供水、农村供水等,其目的是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6)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城市排水、农田排水等,其目的是排除多余水分,改善生态环境。1.2.2按照建设规模分类水利工程根据建设规模可分为以下几类:(1)大型水利工程:一般指投资规模大、影响范围广、技术复杂的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2)中型水利工程:一般指投资规模适中、影响范围较广、技术较复杂的工程,如中型水库、中型水电站等。(3)小型水利工程:一般指投资规模较小、影响范围有限、技术相对简单的工程,如小型水库、小型水电站等。1.2.3按照特点分类水利工程的特点主要包括:(1)投资大: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巨额投资,对国家经济实力有较高要求。(2)技术复杂:水利工程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的知识,技术要求较高。(3)影响范围广:水利工程对周边环境、生态、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较大。(4)建设周期长:水利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到运行维护,周期较长。(5)风险性高: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自然灾害、安全等风险。第二章水利工程设计2.1设计原则与标准2.1.1设计原则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安全性原则:保证工程结构安全、稳定,满足工程使用年限及抗震设防要求。(2)经济合理性原则:在满足工程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投资,实现经济合理。(3)可持续性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4)技术创新原则: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5)美观性原则:注重工程与环境的协调,提升水利工程的美观性。2.1.2设计标准水利工程设计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主要包括:(1)工程设计规范:包括水利工程基础规范、专业规范和施工规范。(2)工程技术规范:包括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等技术规范。(3)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安全生产等相关规范。2.2设计流程与方法2.2.1设计流程水利工程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前期调研:收集项目相关资料,了解项目背景、工程规模、工程目标等。(2)方案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提出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3)初步设计: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对工程结构、施工方案、投资预算等进行详细设计。(4)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绘制施工图纸,明确工程构造、施工方法等。(5)设计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查,保证设计质量。2.2.2设计方法水利工程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经验法:依据工程师的经验和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设计方案的选择和优化。(2)类比法:通过对类似工程的分析,借鉴成功经验,进行设计。(3)参数优化法: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4)系统工程法:将水利工程作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理论进行设计。2.3设计案例分析以下为某水利工程设计案例的分析:项目背景:某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当地决定建设一座中型水库。设计内容:(1)水库选址: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选择适宜的库址。(2)水库规模:根据水资源需求,确定水库库容。(3)大坝设计:根据地质条件、工程规模,选择合适的坝型,进行坝体结构设计。(4)溢洪道设计:为保障工程安全,设计溢洪道,保证水库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安全泄洪。(5)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和地形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6)投资预算:对工程投资进行预算,保证项目经济合理。设计成果:通过以上设计内容,形成了水库工程设计方案,包括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纸、投资预算等。该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查,并付诸实施。第三章水利工程规划3.1规划基本原则水利工程规划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基本原则旨在保证工程的安全、经济、高效及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水利工程规划必须将安全性放在首位,保证工程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经济合理性原则: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科学评估,保证工程投资合理,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应考虑长远发展,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4)综合协调原则:规划应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发展。(5)技术创新原则:鼓励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3.2规划程序与方法水利工程规划的程序与方法是保证规划科学性、合理性的重要环节。(1)规划程序:通常包括前期调研、方案制定、评估论证、方案优化、规划报批和实施监督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和目标,需要按照规定程序逐级上报审批。(2)规划方法:主要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模型模拟、经济效益分析、风险评估等。规划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和规划目标来确定。(3)技术标准:在规划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3.3规划案例分析以下是某地区水利工程规划的案例分析:(1)项目背景:该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2)规划目标: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3)规划内容:包括水源地保护、输水管道布局、水库建设、节水措施等多个方面。(4)规划实施:通过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有序推进工程实施,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5)效益评估:规划实施后,预计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0%以上,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四章水利工程施工4.1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涉及施工资源的配置、施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施工过程的控制与监督等方面。以下是施工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4.1.1施工资源配置施工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任务和工程量,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4.1.2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指导施工过程的重要文件,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等。施工计划应结合工程实际,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保证施工任务按期完成。4.1.3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控制主要包括施工进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控制等方面。应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与检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4.1.4施工协调与沟通施工协调与沟通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加强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4.2施工技术与方法施工技术与方法是水利工程施工的核心内容,涉及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以下是施工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4.2.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指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操作方法和程序。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效率。4.2.2施工设备施工设备是完成施工任务的重要工具。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和配置施工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2.3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保障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环境,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4.3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下是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4.3.1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培训、安全检查等方面。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证施工安全。4.3.2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包括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检查等方面。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加强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4.3.3施工环境保护施工环境保护是保障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措施。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施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第五章水利工程监理5.1监理职责与制度水利工程监理作为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监理职责的明确与制度的完善。监理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2)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检查,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3)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监管,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对工程进度、投资控制、合同履行等方面进行管理,保证工程按计划推进。水利工程监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监理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监理人员职责;(2)制定完善的监理工作制度,包括监理计划、监理报告、监理例会等;(3)加强监理人员培训,提高监理人员业务素质;(4)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5.2监理流程与方法水利工程监理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监理前期准备:了解工程基本情况,明确监理任务,制定监理计划;(2)施工阶段监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3)验收阶段监理:对工程验收进行监督,保证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4)工程后期监理:对工程运行维护进行监管,保证工程正常运行。监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现场巡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2)平行检测:对施工过程中的原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进行检测,保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3)旁站监理: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现场监督,保证施工质量;(4)会议监理: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协调各方关系,解决工程问题。5.3监理案例分析以下是几个水利工程监理案例,以供参考:案例一: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监理该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人员发觉施工单位在原材料使用方面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要求施工单位更换原材料,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案例二:某河道整治工程监理监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时,发觉施工人员未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及时指出问题,并协助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案例三:某灌溉工程监理在验收阶段,监理人员发觉部分灌溉设施存在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保证工程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第六章水利工程经济与管理6.1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评价与投资决策对于保障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评价是对水利工程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6.1.1经济评价原则(1)全面性原则:在评价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时,应充分考虑工程的投资、运行、维护、回收期等各个方面。(2)客观性原则: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3)动态性原则:考虑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长期性,评价时应采用动态分析方法,充分考虑时间价值。6.1.2投资决策方法(1)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工程投资成本与产生的效益,判断投资是否合理。(2)净现值法:将工程投资成本和未来收益折算为现值,计算净现值,判断投资效益。(3)内部收益率法:计算工程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进行比较,判断投资合理性。6.2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经济分析与财务评价是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旨在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财务可行性。6.2.1经济分析方法(1)投资回收期法:计算水利工程投资回收期,评估投资效益。(2)财务净现值法:计算工程财务净现值,评估投资效益。(3)财务内部收益率法:计算工程财务内部收益率,与预期收益率进行比较,评估投资效益。6.2.2财务评价方法(1)资产负债表法:分析工程财务状况,评估财务风险。(2)现金流量表法:分析工程现金流入与流出,评估财务可持续性。(3)盈利能力分析:评估工程盈利水平,判断投资效益。6.3经济管理策略与措施为保证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性,以下经济管理策略与措施应得到重视:6.3.1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保证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6.3.2强化投资决策机制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提高投资效益。6.3.3优化财务预算管理合理编制财务预算,保证工程资金合理使用,降低财务风险。6.3.4加强成本控制通过成本控制,降低工程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6.3.5强化经济合同管理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保证工程合同的履行,降低合同纠纷风险。6.3.6重视经济运行监测对工程经济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保障工程经济效益的发挥。第七章水利工程环境保护7.1环境影响评价7.1.1评价目的与原则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识别、预测和评估水利工程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原则应遵循客观、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7.1.2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水利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价方法包括现场调查、资料收集、模型预测、专家咨询等。7.1.3评价程序与要求评价程序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包括前期准备、现场调查、评价分析、报告编制等阶段。评价要求包括评价范围、评价精度、评价标准等。7.2环保措施与技术7.2.1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措施主要包括:水源保护、水质监测、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技术手段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7.2.2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主要包括:湿地保护、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手段包括植被重建、物种引入、生态补偿等。7.2.3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包括净化设备、隔声设施、废物资源化利用等。7.3环保管理与实践7.3.1环保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应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监测与评价、应急预案等。管理体系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保证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7.3.2环保宣传教育环保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应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包括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设置环保宣传栏等。7.3.3环保设施运行与维护环保设施运行与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1)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2)建立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3)对设施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发觉问题及时处理;(4)加强设施运行人员的培训,提高操作技能。7.3.4环保监管与执法环保监管与执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依法行政,严格执法;(2)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3)强化监管手段,提高执法效率;(4)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第八章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8.1运行管理原则与方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保证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保障工程的安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运行管理过程中,始终将工程安全放在首位,保证工程设施处于安全稳定状态。2)经济性原则: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3)环保性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4)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考虑工程长期运行的需要,保障工程可持续发展。(2)方法1)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运行管理职责,保证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行。2)定期检查与维护: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程安全。3)信息化管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工程运行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4)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保证工程运行安全。8.2运行安全与维护水利工程运行安全与维护是保障工程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行安全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工程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保证工程安全。2)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3)安全监测与预警:对工程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安全隐患及时预警,采取措施予以消除。4)应急预案与救援: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救援力量建设。(2)维护1)定期检查:对工程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程设施正常运行。2)维修保养:对工程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提高设施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3)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设施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8.3运行效益分析水利工程运行效益分析是评估工程运行效果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效益1)直接经济效益:计算工程运行带来的直接收益,如发电、供水、灌溉等。2)间接经济效益:评估工程运行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贡献。(2)社会效益1)就业效益:工程运行带来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就业。2)民生改善:工程运行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贡献。(3)生态效益1)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运行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2)资源节约:工程运行对水资源、能源等资源的节约效果。第九章水利工程法律法规9.1法律法规体系与政策9.1.1法律法规体系概述水利工程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9.1.2法律法规体系构成(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水利工程法律法规体系具有指导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在水利建设、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和任务。(2)法律:主要包括《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这些法律对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保护和利用进行了具体规定。(3)行政法规:如《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进行了细化。(4)地方性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如《某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5)部门规章:如水利部制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6)规范性文件:包括水利部、地方及其他相关部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如《某省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细则》等。9.1.3政策政策是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方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保护政策:强调水资源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2)水利工程投资政策:鼓励多元化投资,加大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3)水利工程管理政策:强化水利工程管理,保证工程安全、效益发挥。9.2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9.2.1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水利工程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改正、吊销许可证等。(2)刑事责任:对于严重违法行为,如非法占用河道、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等,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民事责任:因违反水利工程法律法规,造成他人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责任。9.2.2纠纷处理水利工程纠纷主要包括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处理水利工程纠纷的主要途径有:(1)协商:双方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一致意见。(2)调解:由第三方调解机构或者有关部门进行调解。(3)仲裁:根据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机构仲裁。(4)诉讼: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解决纠纷。9.3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水利工程法律法规案例分析:9.3.1某省非法占用河道案某企业未经批准,擅自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建筑物,违反了《河道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水利部门对该企业进行了警告、罚款,并责令其拆除非法建筑物。9.3.2某市水利工程安全案某市一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安全,造成人员伤亡。根据《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水利部门对该项目进行了调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罚。9.3.3某省水利工程合同纠纷案某水利工程合同纠纷案中,双方因工程款支付问题产生争议。经仲裁机构调解,双方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