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黄土地貌课件_第1页
东部黄土地貌课件_第2页
东部黄土地貌课件_第3页
东部黄土地貌课件_第4页
东部黄土地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变化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概况以气候变化为核心的地球五大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耦合系统的演化过程和各圈层之间及其内部的反馈调节机制。80年代提出并开展研究,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研究从理论走向实际应用、从全球一般性问题转向区域环境问题、多学科交叉研究

全球变化信息在地表不同载体中的记录解译过去全球变化的手段——地表沉积记录特点:连续性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主要的沉积记录:深海沉积、湖泊沉积两极冰芯、风尘堆积钟乳石和其它连续沉积地层记录解译手段:沉积学方法(如比较沉积)地球化学(如同位素法)磁学方法(如古地磁法)古生物方法(如孢粉、硅藻)

深海沉积记录太平洋近热带钻孔记录冰芯记录格陵兰冰芯氧18同位素变化图(据登斯加德,1975)南极东方站冰芯位置示意图*高分辨率--1.冰芯记录南极长3.2KM的冰芯记录了75万年前古气候南极冰芯记录的气温和二氧化碳变化冰期-间冰期气温变化在10度以上气温与二氧化碳变化基本同时Nature2003年10大科学进展之6这是最古老的、包含8个冰川时代的记录,可以研究在无人类影响时今天的气候是什么样高分辨率--

1.冰芯记录中国黄土记录五万年来洛川黄土中的风尘通量变化(据StephenPorter,1995)中国黄土与全球变化研究目的及意义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测未来区域性和全球性的气候和环境演变趋势,为此需要恢复和建立不同地区各种尺度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化序列。中国黄土分布广泛而连续,是记录古环境、古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占有优势,目前已成为与冰心、深海沉积物并列的三大古信息来源之一。

中国黄土分布

中国黄土与第四纪地层洛川黄土古气候变化记录中国东部平原与海域风尘堆积的发现与意义

中国东部风尘堆积分布

下蜀黄土下蜀黄土——镇江剖面硬质粘土上海青浦硬质粘土地层平原硬质粘土的分布海底硬粘土下蜀土与硬粘土的接触关系嵊山风尘堆积嵊山岛嵊山岛黄土嵊山剖面剖面状况嵊山岛风尘堆积剖面剖面实景浪冈山剖面剖面状况风尘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粘粒粉砂砂粒与洛川黄土相比,中国东部黄土的粘粒含量偏多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成壤环境泰州剖面黄土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较低,古土壤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值较高下蜀黄土LoessSoilLoessLoessLoessLoessLoessSoilSoil2、磁学特征黄土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较低,古土壤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值较高嵊山黄土2、磁学特征浪岗山黄土黄土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较低,古土壤层磁化率、频率磁化率、非磁滞剩磁值值较高2、磁学特征剖面磁化率变化范围(SI)泰州130-180嵊山19-118浪岗山65-95中国东部典型黄土剖面磁化率变化范围由表可知,岛屿黄土的磁化率值明显低于下蜀土剖面,这可能与岛屿降雨量大,形成局部的还原环境,将土壤中的磁性矿物破坏有关2、磁学特征下蜀黄土、岛屿黄土常量元素含量与西北黄土对比黄土地层的植物硅酸体和微古生物分布特征及意义黄土地层的植物硅酸体和微古生物分布特征及意义黄土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黄土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岛屿黄土沉积环境讨论岛屿黄土沉积环境讨论东部风尘堆积研究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