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_第1页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_第2页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_第3页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_第4页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考核试卷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本次考核旨在检验考生对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与施工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填埋场选址、设计、施工工艺、环境保护措施及运营管理等方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交通便利性

C.地下水状况

D.附近居民意见

2.填埋场设计中的防渗系统,最常用的材料是:()

A.钢筋混凝土

B.高密度聚乙烯(HDPE)

C.沥青

D.土壤

3.固体废物填埋场最终覆盖层厚度一般不小于:()

A.0.5m

B.1.0m

C.1.5m

D.2.0m

4.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方法不包括:()

A.生物处理

B.物理处理

C.化学处理

D.水土保持

5.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为了控制气体产生,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A.稳定化处理

B.增加填埋层厚度

C.使用生物膜技术

D.控制填埋速度

6.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气体排放

B.产生电能

C.产生蒸汽

D.产生冷气

7.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是:()

A.填埋垃圾中的水分

B.雨水

C.地下水

D.以上都是

8.填埋场选址时,应避免位于:()

A.河流上游

B.山区

C.湖泊周边

D.城市中心

9.填埋场设计时,对地形要求较高的是:()

A.地形平坦

B.地形起伏

C.地形开阔

D.地形狭窄

10.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时,最关键的是:()

A.防渗材料的选择

B.防渗层的厚度

C.防渗层的施工质量

D.防渗层的检测

11.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法的核心是:()

A.氧气供应

B.微生物种类

C.温度控制

D.污泥处理

12.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A.系统成本

B.系统效率

C.系统安全

D.系统维护

13.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与下列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

A.填埋垃圾的密度

B.填埋垃圾的种类

C.填埋垃圾的含水率

D.填埋场运行时间

14.填埋场选址时,对地质条件要求较高的是:()

A.岩石层

B.沉积层

C.土壤层

D.砂层

15.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气体收集率应达到:()

A.60%

B.80%

C.90%

D.95%

16.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气体排放

B.渗滤液污染

C.噪音

D.风蚀

17.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法的目的是:()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重金属

C.去除悬浮物

D.去除氨氮

18.填埋场设计时,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的是:()

A.温度

B.降雨量

C.风速

D.日照时间

19.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避免:()

A.系统泄漏

B.系统堵塞

C.系统过载

D.系统过热

20.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与填埋场面积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确定

21.填埋场设计时,对土壤渗透性要求较高的是:()

A.渗透性好的土壤

B.渗透性差的土壤

C.渗透性中等的土壤

D.不要求土壤渗透性

22.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气体排放

B.渗滤液污染

C.噪音

D.风蚀

23.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物理处理法的目的是:()

A.去除有机物

B.去除重金属

C.去除悬浮物

D.去除氨氮

24.填埋场设计时,对植被要求较高的是:()

A.喜水植物

B.喜旱植物

C.适应性强的植物

D.对土壤要求不高的植物

25.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气体收集管道的直径应:()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根据气体产生量确定

D.不影响气体收集效率

26.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是:()

A.气体排放

B.渗滤液污染

C.噪音

D.以上都是

27.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法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真菌

C.原生动物

D.藻类

28.填埋场设计时,对地形要求较高的是:()

A.地形平坦

B.地形起伏

C.地形开阔

D.地形狭窄

29.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优先考虑:()

A.系统成本

B.系统效率

C.系统安全

D.系统维护

30.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气体排放

B.渗滤液污染

C.噪音

D.风蚀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时需要考虑的环境保护因素包括:()

A.地下水质量

B.空气质量

C.声环境

D.生态系统影响

E.水资源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施工技术包括:()

A.防渗层铺设

B.接缝处理

C.防渗材料焊接

D.土壤压实

E.防渗层检测

3.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

A.预处理

B.物理处理

C.化学处理

D.生物处理

E.污泥处理

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气体收集管道

B.气体处理设施

C.气体储存设施

D.气体排放系统

E.气体监测系统

5.填埋场运行管理中,应定期进行的监测项目包括:()

A.渗滤液水质

B.气体排放量

C.地下水质量

D.填埋场表面状况

E.噪音水平

6.填埋场最终覆盖层的设计要求包括:()

A.防雨

B.防风蚀

C.防动物破坏

D.抗压强度

E.保温保湿

7.填埋场选址时,应避免的区域包括:()

A.国家自然保护区

B.河流上游

C.地下水水源地

D.高频噪声区域

E.居住区

8.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地质条件包括:()

A.地形地貌

B.岩石类型

C.土壤类型

D.地下水情况

E.地震活动

9.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包括:()

A.地下水污染

B.空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声污染

E.生态污染

10.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安全措施包括:()

A.爆炸危险预防

B.火灾危险预防

C.气体泄漏检测

D.气体排放控制

E.气体储存安全

11.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包括:()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氨气

D.氡气

E.氢气

12.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物理处理方法包括:()

A.沉淀

B.过滤

C.离心分离

D.紫外线消毒

E.蒸馏

13.填埋场最终覆盖层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A.防渗性能

B.抗压强度

C.保温保湿性能

D.生态友好性

E.经济性

14.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气象条件包括:()

A.降雨量

B.温度

C.风速

D.霜冻

E.日照时间

15.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A.中和

B.沉淀

C.氧化还原

D.吸附

E.离子交换

16.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土壤条件包括:()

A.土壤渗透性

B.土壤质地

C.土壤肥力

D.土壤结构

E.土壤污染历史

17.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气体特性包括:()

A.气体密度

B.气体压力

C.气体温度

D.气体成分

E.气体产生速率

18.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A.好氧生物处理

B.厌氧生物处理

C.固态化处理

D.膜生物反应器

E.热处理

19.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法律法规包括:()

A.环境保护法

B.固体废物处理法

C.水污染防治法

D.大气污染防治法

E.生态保护法

20.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运营成本包括:()

A.设备购置成本

B.运营维护成本

C.能源消耗成本

D.气体处理成本

E.环境治理成本

三、填空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时,应优先考虑的地质条件是__________。

2.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中,常用的防渗材料是__________。

3.填埋场渗滤液的主要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

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5.填埋场最终覆盖层的厚度一般不小于__________。

6.填埋场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

7.填埋场选址时,应避免位于__________。

8.填埋场设计时,对地形要求较高的是__________。

9.填埋场防渗系统设计时,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

10.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

11.填埋场运行管理中,应定期进行的监测项目包括__________。

12.填埋场最终覆盖层的设计要求包括__________。

13.填埋场选址时,应避免的区域包括__________。

14.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地质条件包括__________。

15.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包括__________。

16.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安全措施包括__________。

17.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气体包括__________。

18.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物理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

19.填埋场最终覆盖层材料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

20.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气象条件包括__________。

21.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

22.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土壤条件包括__________。

23.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应考虑的气体特性包括__________。

24.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

25.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法律法规包括__________。

四、判断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时,距离居民区越远越好。()

2.防渗层铺设时,接缝处的处理比填埋层更关键。()

3.填埋场渗滤液的处理,生物处理法比物理处理法更有效。()

4.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气体收集率越高越好。()

5.填埋场最终覆盖层的厚度越大,防渗效果越好。()

6.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与填埋场面积成正比。()

7.填埋场选址时,应避免位于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

8.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9.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安全措施越多越好。()

10.固体废物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甲烷是唯一的产生气体。()

11.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物理处理法只能去除悬浮物。()

12.填埋场最终覆盖层材料的选择,经济性是唯一考虑因素。()

13.填埋场设计时,应考虑的气象条件中,温度是最重要的。()

14.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化学处理法比生物处理法更简单。()

15.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土壤渗透性越差越好。()

16.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气体收集管道的直径越大,成本越低。()

17.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生物处理法不会产生污泥。()

18.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先设计后施工。()

19.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设计时,气体处理设施可以忽略不计。()

20.固体废物填埋场设计时,法律法规的要求可以随意调整。()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时应遵循的原则,并列举三个主要考虑因素。

2.详细说明固体废物填埋场防渗系统的主要设计要求,包括防渗材料和施工技术。

3.分析固体废物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以及每种处理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4.讨论固体废物填埋场气体收集系统的设计要点,包括气体收集率、安全措施和环境影响。

六、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1.案例题:某城市计划建设一座固体废物填埋场,已知该地区地质条件为第四纪沉积层,地下水埋深较浅,附近有居民区。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简述该填埋场选址时应考虑的环境保护因素。

(2)针对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提出防渗系统的设计方案。

(3)说明如何降低填埋场对周边居民区的影响。

2.案例题:某固体废物填埋场已运行多年,近期监测发现渗滤液处理设施出现故障,导致部分渗滤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分析渗滤液处理设施故障可能的原因。

(2)提出修复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具体措施。

(3)讨论如何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提出相应的运营管理改进措施。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A

7.D

8.B

9.C

10.C

11.A

12.B

13.D

14.B

15.C

16.A

17.D

18.A

19.C

20.D

21.C

22.D

23.A

24.E

25.A

二、多选题

1.A,B,C,D,E

2.A,B,C,D,E

3.A,B,C,D,E

4.A,B,C,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14.A,B,C,D,E

15.A,B,C,D,E

16.A,B,C,D,E

17.A,B,C,D,E

18.A,B,C,D,E

19.A,B,C,D,E

20.A,B,C,D,E

三、填空题

1.地下水状况

2.高密度聚乙烯(HDPE)

3.生物处理

4.减少气体排放

5.1.5m

6.填埋垃圾中的水分、雨水、地下水

7.河流上游

8.地形起伏

9.防渗层的施工质量

10.气体收集管道、气体处理设施、气体储存设施、气体排放系统、气体监测系统

11.渗滤液水质、气体排放量、地下水质量、填埋场表面状况、噪音水平

12.防雨、防风蚀、防动物破坏、抗压强度、保温保湿

13.国家自然保护区、河流上游、地下水水源地、高频噪声区域、居住区

14.地形地貌、岩石类型、土壤类型、地下水情况、地震活动

15.地下水污染、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声污染、生态污染

16.爆炸危险预防、火灾危险预防、气体泄漏检测、气体排放控制、气体储存安全

17.甲烷、二氧化碳、氨气、氡气、氢气

18.沉淀、过滤、离心分离

19.防渗性能、抗压强度、保温保湿性能、生态友好性、经济性

20.降雨量、温度、风速、霜冻、日照时间

21.中和、沉淀、氧化还原、吸附、离子交换

22.土壤渗透性、土壤质地、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