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一、单选题(25×2=50)下图为“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总量与分区比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982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有()A.东部地区占比先升后降B.中西部地区占比持续下降C.全国流动人口总量2014年持续减少D.全国流动人口增长率2014年持续增加2.造成三大区域人口流动趋势变化的原因有()A.全国交通条件改善,人口流动的规模进一步加大B.各地户籍政策放开,流动人口逐渐向大城市集中C.东部地区就业机会多,对流动人口具有持续吸引力D.中西部地区环境改善,对流动人口吸引力有所增强总和生育率是指妇女在育龄期平均每人生育的子女数,数值低于2.110年我国的家庭户平均规模已跌破32.622000—2020龄单位:岁),一般女性育龄范围为15~49岁。完成下面小题。全部第一孩第二孩第三孩及以上生育年平均生年份总和生育平均生育年总和生育总和生育平均生育年总和生育平均生育年龄育率龄率率龄率龄中位数年龄20001.2226.2931.70.866824.830.288229.060.065630.9420101.1828.4433.00.728126.650.381230.830.078533.4420201.3028.9834.00.625827.220.534630.330.135931.733.导致2000—2020年第二孩总和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B.养育成本C.受教育程度D.人口政策4.目前全国总和生育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的直接原因是()A.育龄妇女人数减少B.第一孩的总和生育率下降C.平均生育年龄减小D.第三孩的总和生育率下降珠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给城乡空间与服务设施的发展带来新的需求。在2010年与2020年的人口普查的基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导致各地人口年龄结构演变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B.环境质量C.经济发展D.学前教育6.下列城市中,老龄化程度可能最严重的是()A.珠海B.惠州C.广州D.江门7.各地为有效应对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A.惠州市东部应超前完善康养设施B.佛山市应增设少儿和老年活动场所C.肇庆市北部应大力增加文教设施D.深圳市应重点规划适老型社区建设2013年3月发布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政策》指出,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综合研究,北京综合承载力进入危机状态。读数据表,回答下面小题。规划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104人)2000-2010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人口数量23002000一20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104人)604年常住人口(104人)2019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多可容纳的人口数量30008.从表中可知北京市()A2300万人B2019万人C3000万人D3000万人9.目前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效应”中短板的是()①四川——水力资源②山东——交通状况③西北内陆——水资源④北京——水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0.谋求达到北京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提高生活消费水平③解决北京水资源、生态、交通等问题④向其他地区移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021年5月11和国境内公民的常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则称之为“人户分离”。下图为我国人户分离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我国人户分离现象日趋明显,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户籍制度的存在B.乡村的快速发展C.区域经济的差异D.人口的跨区流动12.图中流动人口比重小于人户分离比重,表明()A.跨县人口流动不会造成人户分离B.人户分离中部分为城市户籍人口C.交通因素影响人口流动数量和速度D.流动人口增速小于人户分离增速下图为2017成下面小题。13.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主要来源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14.甲省人口流入长三角城市群主要考虑()①工资水平②空间距离③土地价格④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是()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16.图中M地虽地处沿海地区,但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B.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读世界人口纬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B.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D.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18.可以解释以上人口集中分布特点的原因有()①陆地面积较大②地形全部为平原③气温较为适中④降水量全球最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增长情况统计表,并完成下面小题。省级行政区总人口数(万人)人口出生率(%)人死亡率(%)甲14728.286.00乙27515.365.04丙669113.506.96丁471914.286.3519.表中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甲省区B.乙省区C.丙省区D.丁省区20.一个地域的环境承载力应:()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与该地科技水平呈负相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该地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2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2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1994至2020年我国春运总客运量(亿人次)资料。完成下面小题。23.我国1994至2020年春运总客运量变化()A.持续减少B.先增多后减少C.波状起伏D.先减少后增多24.我国2020年春运总客运量呈断崖式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有()①自然因素②经济发展③国家政策④社会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下图为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有()A.平原多、高原少B.内陆多、沿海少C.东南多、西北少D.北方多、南方少26.图中亚马孙河流域人口密度低,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严重B.气候湿热C.植被稀疏D.对外交通不便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5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26.下图是“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和“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读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左图中①线表示,②线表示。在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中,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2)按照人口增长模式,左图中Ⅰ阶段是型。目前,大部分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处于阶段,此阶段表现出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是。(3)右图中可看出,人口分布在地区上的特点是。(4)洲人口最多。1950年到2005年期间洲和洲的人口增长快。原因是政治上的独立,和,人口死亡率下降。27.阅读驻马店市某县建国以来部分年份的户籍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年份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959年72.3万20.5‰18.2‰2.3‰1970年84.4万36.6‰5.9‰30.7‰1985年万10.7‰5.9‰4.8‰2017年153.4万12.3‰6.6‰5.7‰(1)1970年该县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为型,请说出判断依据。(2)简析1970年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的原因。(3)1985年该县的人口出生率很低,请推测原因。(4)该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很多,说出该现象对当地的有利影响。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822.620143.9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从2011年的37.7万人降至2015年的3.9万人,增速从5.4%降至0.5%。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各项措施的推进,常住外来人口增速从2011年高于常住人口增速2.5个百分点降至2015年低于常住人口增速0.4个百分点。从增量所占比重看,全市每增加100名常住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从增加66人下降到增加21人。下图示意2005年和2014(1)根据图表材料,指出北京市常住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地区,并描述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变化特征。(2)分析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北京市的主要原因。(3)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分析该现象可能对农村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债券研究团队发布的《20166年我国总人口增加了418015%的新增常住人口分布在一线城市,逾40%分布在二线城市。(1)概括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城市的特点。(2)判断我国外来人口净流入比重最高的城市并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5000家自然保护区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当地草场加速退化,人畜与野生动物矛盾凸显。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牧民生活质量,政府决定进行生态搬迁,鼓励双湖县居民分批次向南搬迁到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森布日村安置点,并培育特色产业引导牧民转移就业。下图示意森布日安置,点地理环境。(1)推测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原因。(2)分析森布日村作为接纳生态搬迁安置点的有利条件。(3)从生态和经济发展角度,简述双湖县生态搬迁的积极意义。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DBCDBCC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ADBABBD题号2122232425答案CDCBC26.(1)出生率死亡率III(2)原始型IV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数量大)(3)分布不均(4)亚洲亚洲非洲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民族经济发展271)传统。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2)医疗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均寿命延长(3)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4)缓解了当地人多地少的矛盾,减轻了土地的压力;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规模2点即可)281)三环及以内地区。变化特点:增速放缓,增量下降。(2)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个人收入高,教育文化水平高,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交通便捷,生活条件好,创业环境好,个人发展空间大。(3)农村大量耕地抛荒闲置,土地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农忙时节劳动力缺乏,留守儿童与空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