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40竹颂教案设计北师大版_第1页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40竹颂教案设计北师大版_第2页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40竹颂教案设计北师大版_第3页
2024秋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岁寒三友40竹颂教案设计北师大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竹颂》【教材分析】《竹颂》是管桦写的一篇赞颂劲竹的抒情散文。作者从劲竹的生长、气节、气度等多方面着手,写出了劲竹坚毅坚韧的品行、质朴清爽的本质。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写得很有层次,用非常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劲竹的酷爱。第3自然段实行对比的方法,把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和劲竹进行对比,突出了劲竹犹如松柏一样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第4、5自然段侧重写劲竹给人们带来的精神安慰,写它的情操和美德已经成为鼓舞人们向上的精神力气。文章词句美丽,感情浓烈,极易打动读者。作者实行多种表现手法——拟人、比方、排比、对比等,把劲竹的品质、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诵读中对劲竹油然而生敬意。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写劲竹,事实上是在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美妙而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接触过抒情散文,借物言志类的文章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文章本身的内容和中心思想不难理解。因此,学习本文的时候,应当实行在充分放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尝和观赏作者的表现手法,并且借鉴和学习这些手法。【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以读为本,为学生创设与文本对话的空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依据理解须要我设计了自读、默读、引读等各种形式的读,让读贯穿于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不仅仅领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也使他们更多更干脆的与文本产生对话,使课堂教学回来了语文的教学本色。2.以生为本,以学为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怎么想就怎么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竹的品行。【教学目标】阅读这篇抒情散文,相识竹的情操和美德,体会作者对于竹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通过自学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学习劲竹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多种表现手法,并尝试运用。【教学打算】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古诗有关的资料。【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案(老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微课设计指导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人贵有志,竹贵有节”。挺立的翠竹,有着宽容大度的胸怀,有着令人臣服的谦逊气度,它立身千岩万壑,笑对风雨雷电,为人间输爽送绿,这是多么无私的品质!今日我们学习《竹颂》,更深化的感受竹的精神内涵。1.背诵《墨竹图题诗》《墨梅图题诗》和《苍松怪石图题诗》;2.齐读课题。沟通有关竹子的资料。本环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略读知大意。(约15分钟)合作学习: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第1、2段,写作者对劲竹的酷爱。第3段,写劲竹的奉献精神。第4段,写劲竹给人带来的精神安慰。2.感知文章主题:本文描绘竹子外形、生长、气节等方面,突出他的坚毅坚韧、纯净朴实、虚心有节、无私奉献的精神。3.重点分析竹的精神:如板书探究学习:1.文中写桃花,紫罗兰,牡丹等花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与竹对比,突出了劲竹犹如苍松一般抗击风雪,并在酷热的夏天里,给人送去绿色和凉意,写出了劲竹的奉献精神。)2.找出表现竹子抗击恶劣环境的坚韧精神的句子:(明确:在命运的风暴中,你轰响着翻卷碧波,击打着汹涌的云海。你全身闪烁着电光,你的吼声淹没了雷声。为了给人间以春天的绿色,寒霜冰雪里你更加郁郁葱葱。)3.本文中用“你”称呼劲竹,读一读,体会作者须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明确:“你”是拟人化的称呼。作者表面赞“竹”,实际赞美具有高风亮节的人)引导学生读,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三、细致分析,精解深意。(约15分钟)学生小组汇报,假如有不懂的同学可以让其他成员代替回答。句子一:我惊异地望着你尖尖的竹笋,坚毅坚韧地顶开压在你头上僵石般的硬土。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劲”(坚毅坚韧)你感受到作者在描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惊异。引导学生:一个小小的竹笋是这般的坚毅有力,让“我”觉得震撼。你能再读读这一句吗?)句子二:啊,你未出土便已有节,直到凌云高处依旧虚心。师:(让学生说:我从什么词感受到竹子的劲,也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师:是啊,这样的品质让作者有种地发出了感叹。句子三:你的纯净,使人想起早晨的露水,和那雨后草原上的云影。你的青枝碧叶显示着大自然中最朴实的美,多数人的坦直、忠诚和坚贞的艾青,都保留在你的世代传闻中。(师:你感受到什么?)句子四:在那春之宫殿,同粉蝶追欢取乐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罗兰,还有那以富贵夸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独有劲竹,犹如不朽的松柏一般,站立在苍茫的山野间。(你感受到什么?)师:作者拿什么来与劲竹对比?(桃花、紫罗兰、牡丹)怎么样对比的?(桃花追欢取乐,多少粉蝶围围着它转,可见它有好多的追捧。紫罗兰攀附他物,可见它不是靠自己的实力。牡丹炫耀自己,沽名钓誉。)它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春之宫殿)当这些生活在春之宫殿暖和舒适环境中的桃花、紫罗兰、牡丹,一如过眼云烟,早已沉没在尘俗的荒漠里。而竹子呢?它怎么做?(学生回答,老师出示小黑板)1.跟着老师的节奏,左侧问题一步步来进行深化学习;2.阅读整篇文章,你知道用得最多的一个字是什么?(你)用“你“的称呼有什么好处?(亲切自然)整篇文章都是采纳拟人的手法。作者表面是赞美竹子,事实上是赞美有高风亮节的人。我们的生活中,有像竹子这样的人吗?(学生举例)3.修竹千竿,情牵历代诗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异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读、议议,相互沟通阅读状况和感受,相互提出和解决问题。围绕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集体沟通,老师适当地引导对信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四、布置作业。(约5分钟)1.“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明确:“竹”是有气节,象征诗人“任而东南西北风”的气概;松:不畏风霜,生气勃勃,象征诗人的铮铮铁骨;梅:超凡脱俗,象征了诗人卓尔不群的气节和人品。)2.请学生写出“岁寒三友”对自己的启示。1.谈一谈、“岁寒三友”的象征了怎样的精神;2.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明确文章的主旨,从自身角度来探讨,有利于学生学习这种精神。板书设计竹颂外形--坚毅坚韧生长--纯净朴实气节--虚心有节看法--无私奉献教学反思查阅资料、铺垫情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胜利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老师自己读书、作文。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语文教学应当是从培育预习习惯起先的。我认为学习古诗词时,课前搜集有关资料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离我们比较久远,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可以知道作者写作时的心情、写作的目的以及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学生通过资料了解作者“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后,会对王冕的钦佩之请油然而生,带着这种情感去学习古诗,不是水到渠成吗?阅读教学不行能希望通过几篇范文的学习,学生就能举一反三,所以,在课文最终的作业中,我布置学生接着搜集有关借物喻人的古诗,目的是让学生多读多积累,多角度地汲取学问,为学生编织一张更大的学问的网。在搜集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