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酸的复制与表达欢迎来到关于核酸复制与表达的精彩旅程!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索生命科学的核心概念。从DNA的精确复制到蛋白质的合成,我们将揭示细胞如何传递和表达遗传信息。通过学习中心法则,了解DNA、RNA和蛋白质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精妙机制。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奇妙的分子世界!引言:中心法则回顾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是分子生物学的核心理论,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式。简而言之,DNA通过复制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生成RNA,最终通过翻译合成蛋白质。这个法则揭示了生物体内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是理解生命活动的基础。信息传递方向中心法则指出,遗传信息主要从DNA传递到RNA,再从RNA传递到蛋白质。虽然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逆转录病毒,但中心法则仍然是理解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框架。中心法则不仅仅是理论,更指导着我们对生物现象的理解和研究。DNA复制:生命信息的传递1定义DNA复制是指细胞在分裂前,将自身的DNA分子拷贝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副本的过程。这个过程确保了每个子细胞都能获得完整的遗传信息,是细胞世代相传的基础。2重要性DNA复制对于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至关重要。没有精确的DNA复制,细胞就无法正常分裂,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DNA复制是生命延续的根本保证。3基本原理DNA复制是按照半保留复制的原则进行的。这意味着每个新产生的DNA分子都包含一条原始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DNA复制的意义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复制确保了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都能获得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遗传信息。这是生物世代相传的基础,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和遗传特征的延续。维持物种的稳定通过精确的DNA复制,生物能够维持自身的遗传特征,避免因遗传信息的丢失或改变而导致的不良后果。DNA复制是物种稳定性的重要保障。为细胞分裂提供物质基础细胞分裂需要复制后的DNA作为物质基础。没有DNA复制,细胞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从而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保留性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条原始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这种复制方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精确传递,减少了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双链解旋DNA复制首先需要将双链解旋,为复制酶提供模板。解旋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确保DNA分子能够顺利复制。方向性DNA聚合酶只能按照5'到3'的方向合成DNA链。这导致了在复制叉上出现领先链和滞后链的合成方式,增加了复制的复杂性。DNA复制的酶和蛋白质1DNA聚合酶负责催化DNA链的合成,按照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将dNTP添加到新链的3'端。DNA聚合酶具有高度的保真性和校对功能。2DNA解旋酶负责解开DNA双链,为复制叉的形成和延伸提供空间。解旋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将DNA双链分离。3DNA连接酶负责连接DNA片段,如冈崎片段,形成完整的DNA链。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将DNA片段连接起来。DNA聚合酶的作用机制识别模板链D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选择正确的dNTP。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NA聚合酶催化dNTP的α-磷酸基团与新链3'-OH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释放焦磷酸,并将dNMP添加到新链的3'端。校对功能DNA聚合酶具有校对功能,能够识别并移除新链上错误的碱基,保证DNA复制的精确性。校对功能是DNA复制高保真性的重要保障。DNA连接酶的作用机制识别DNA片段DNA连接酶能够识别DNA片段之间的缺口,并结合到DNA双链上。1激活连接酶连接酶利用ATP或NAD+提供的能量,激活自身的磷酸基团。2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连接酶催化一个DNA片段的5'-磷酸基团与另一个DNA片段的3'-OH之间的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将DNA片段连接起来。3DNA复制的起始1复制起始位点2起始蛋白3解旋酶4单链结合蛋白DNA复制的起始需要特定的序列,称为复制起始位点。起始蛋白识别并结合到复制起始位点上,招募其他复制蛋白。解旋酶解开DNA双链,形成复制叉。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DNA,防止其重新退火。复制叉的形成和延伸1解旋酶2单链结合蛋白3DNA聚合酶复制叉是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Y型结构。解旋酶不断解开DNA双链,单链结合蛋白稳定单链DNA,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的DNA链。复制叉的延伸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领先链和滞后链的合成领先链领先链是沿着复制叉移动方向连续合成的DNA链。由于DNA聚合酶只能按照5'到3'的方向合成DNA,因此领先链的合成是连续的,不需要额外的起始。滞后链滞后链是与复制叉移动方向相反的不连续合成的DNA链。滞后链的合成需要多次起始,形成冈崎片段,然后再由DNA连接酶连接成完整的DNA链。冈崎片段的形成与连接1冈崎片段冈崎片段是在滞后链合成过程中形成的小DNA片段。每个冈崎片段都需要一个RNA引物起始合成。2RNA引物移除在冈崎片段合成完成后,需要移除RNA引物,并由DNA聚合酶填补空缺。3连接DNA连接酶负责连接冈崎片段,形成完整的DNA链。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将DNA片段连接起来。DNA拓扑异构酶的作用缓解DNA复制过程中的扭曲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解开DNA双链会导致DNA分子扭曲,产生正超螺旋。拓扑异构酶能够缓解这种扭曲,保证DNA复制的顺利进行。切割和连接DNA链拓扑异构酶通过切割和连接DNA链来缓解DNA分子的扭曲。有些拓扑异构酶切割单链DNA,有些切割双链DNA。维持DNA的拓扑结构拓扑异构酶在DNA复制、转录和重组等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维持DNA的拓扑结构,保证细胞的正常功能。DNA复制的终止终止信号DNA复制的终止需要特定的终止信号。在原核生物中,存在特定的终止序列,当复制叉到达这些序列时,复制就会停止。复制叉融合在环状DNA分子中,当两个复制叉相遇时,复制就会终止。复制后的DNA分子需要进行解链,才能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分子。解链酶解链酶负责解开复制后的DNA分子,使其分离成两个独立的分子。解链酶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将DNA双链分离。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1多个复制起始位点真核生物的DNA分子非常长,因此需要多个复制起始位点,才能保证复制的效率。每个复制起始位点形成一个复制子。2复制速度较慢真核生物的DNA复制速度比原核生物慢。这可能是由于真核生物的DNA分子更复杂,需要更多的校对机制。3端粒酶真核生物的线性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由于DNA复制的限制,染色体末端会随着每次复制而缩短。端粒酶能够延长端粒,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酶与染色体末端复制端粒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重复序列。端粒能够保护染色体免受损伤,并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RNA逆转录酶,能够利用自身的RNA模板,延长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序列。细胞衰老在大多数体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很低或没有活性。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端粒会逐渐缩短,最终导致细胞衰老。复制的精确性与校对机制碱基选择DNA聚合酶能够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选择正确的dNTP。这是保证DNA复制精确性的第一道防线。1校对功能DNA聚合酶具有3'到5'的外切酶活性,能够识别并移除新链上错误的碱基。这是保证DNA复制精确性的第二道防线。2错配修复即使经过碱基选择和校对功能,仍然可能存在一些错配的碱基。错配修复系统能够识别并修复这些错配的碱基。这是保证DNA复制精确性的第三道防线。3DNA损伤与修复1紫外线2化学物质3电离辐射4氧化损伤DNA损伤是指DNA分子发生的结构改变,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紫外线、化学物质、电离辐射和氧化损伤等。DNA损伤会导致基因突变,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甚至导致癌症。细胞具有多种修复机制,能够修复DNA损伤,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修复机制:切除修复1识别损伤2切除损伤3填补空缺切除修复是一种常见的DNA修复机制,能够修复多种类型的DNA损伤,包括紫外线引起的嘧啶二聚体和化学物质引起的碱基修饰。切除修复首先需要识别损伤,然后切除包含损伤的DNA片段,最后由DNA聚合酶填补空缺,DNA连接酶连接片段。修复机制:错配修复错配错配修复是一种能够识别和修复DNA复制过程中产生的错配碱基的修复机制。错配修复系统能够区分新合成的DNA链和模板链,选择性地修复新链上的错误。修复过程错配修复首先需要识别错配碱基,然后切除包含错配碱基的DNA片段,最后由DNA聚合酶填补空缺,DNA连接酶连接片段。错配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修复机制:重组修复1定义重组修复是一种利用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的未损伤DNA序列,修复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机制。2原理重组修复首先需要识别DNA双链断裂,然后利用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上的未损伤DNA序列作为模板,修复断裂的DNA链。3过程重组修复的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参与。重组修复对于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在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下。转录:从DNA到RNA定义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将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中。酶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R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模板链上的启动子序列,并按照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合成RNA分子。结果转录的结果是产生RNA分子,包括mRNA、tRNA和rRNA等。这些RNA分子在基因表达的不同阶段发挥重要作用。转录的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转录将DNA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到RNA分子中,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模板。转录是基因表达的关键步骤,连接了DNA和蛋白质。调控基因表达转录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染色质结构等。通过调控转录,细胞能够控制基因的表达水平,适应环境的变化。参与细胞生命活动转录产生的RNA分子参与多种细胞生命活动,包括蛋白质合成、基因调控、细胞信号传导等。转录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RNA的种类和功能1mRNAmRNA是信使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mRNA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tRNAtRNA是转运RNA,负责将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tRNA具有特定的反密码子,能够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3rRNArRNA是核糖体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rRNA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并催化肽链的形成。RNA聚合酶的作用机制识别启动子R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模板链上的启动子序列,并结合到启动子上。启动子是转录起始的重要信号。解开DNA双链RNA聚合酶能够解开DNA双链,为转录提供模板。解旋过程不需要额外的酶,RNA聚合酶自身具有解旋活性。合成RNARNA聚合酶按照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将NTP添加到RNA链的3'端。RN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可以直接起始RNA的合成。转录的起始启动子识别RNA聚合酶及其辅助因子识别DNA上的启动子序列。1双链解旋启动子区域的DNA双链局部解旋,形成转录起始泡。2RNA合成RNA聚合酶开始合成RNA,从起始位点开始。3转录的起始需要RNA聚合酶及其辅助因子的参与。RNA聚合酶能够识别DNA模板链上的启动子序列,并结合到启动子上。启动子是转录起始的重要信号。结合后,启动子区域的DNA双链局部解旋,形成转录起始泡。RNA聚合酶开始合成RNA,从起始位点开始。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1TATA盒2起始位点3其他调控序列启动子是位于基因上游的DNA序列,能够调控基因的转录起始。启动子通常包含TATA盒、起始位点和其他调控序列。TATA盒是RNA聚合酶结合的重要位点,起始位点是转录起始的位置,其他调控序列能够影响转录的效率。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对于基因表达的调控至关重要。转录的延伸1RNA聚合酶移动2RNA链延伸3DNA双螺旋复原转录的延伸是指RNA聚合酶沿着DNA模板链移动,不断合成RNA链的过程。在延伸过程中,RNA聚合酶解开DNA双链,并将NTP添加到RNA链的3'端。同时,DNA双螺旋在RNA聚合酶后方复原,维持DNA分子的稳定性。转录的延伸需要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转录的终止终止信号转录的终止需要特定的终止信号。在原核生物中,存在依赖于ρ因子和不依赖于ρ因子的终止方式。在真核生物中,转录的终止与RNA的加工密切相关。RNA聚合酶释放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信号时,RNA聚合酶会从DNA模板链上释放,并释放新合成的RNA分子。转录的终止是基因表达的重要调控点。原核生物的转录1单一RNA聚合酶原核生物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负责合成所有的RNA分子,包括mRNA、tRNA和rRNA。2转录和翻译偶联在原核生物中,转录和翻译是偶联进行的。这意味着在RNA分子合成的同时,核糖体就可以结合到RNA分子上,开始蛋白质的合成。3无核膜由于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因此转录和翻译可以在同一空间进行。这种偶联方式提高了基因表达的效率。真核生物的转录三种RNA聚合酶真核生物有三种RNA聚合酶,分别负责合成不同类型的RNA分子。RNA聚合酶I负责合成rRNA,RNA聚合酶II负责合成mRNA,RNA聚合酶III负责合成tRNA和其他小RNA分子。转录和翻译分离在真核生物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内。转录和翻译是分离进行的。RNA分子需要经过加工,才能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有核膜由于真核生物有核膜,因此转录和翻译在不同的空间进行。这种分离方式为基因表达的调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RNA的加工:剪接外显子外显子是编码蛋白质的RNA序列。外显子在RNA剪接后保留在成熟的mRNA分子中。内含子内含子是非编码的RNA序列。内含子在RNA剪接后被移除,不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剪接体剪接体是一种大型的RNA-蛋白质复合物,负责催化RNA剪接。剪接体能够精确地识别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边界,并进行剪接。RNA的加工:加帽15'端在真核生物的mRNA分子中,5'端会添加一个帽子结构。帽子结构由一个修饰的鸟嘌呤核苷酸组成,通过特殊的化学键连接到mRNA的5'端。2功能帽子结构能够保护mRNA分子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促进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提高翻译的效率。帽子结构是mRNA稳定性和翻译的重要保障。3酶加帽需要多种酶的参与。这些酶能够催化鸟嘌呤核苷酸的修饰和连接,形成帽子结构。RNA的加工:加尾3'端在真核生物的mRNA分子中,3'端会添加一个多聚腺苷酸尾巴。多聚腺苷酸尾巴由多个腺苷酸组成,长度通常为100-250个碱基。功能多聚腺苷酸尾巴能够保护mRNA分子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促进mRNA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质。多聚腺苷酸尾巴是mRNA稳定性和运输的重要保障。酶加尾需要多聚腺苷酸聚合酶的参与。多聚腺苷酸聚合酶能够催化腺苷酸的添加,形成多聚腺苷酸尾巴。翻译:从RNA到蛋白质mRNAmRNA是翻译的模板,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1tRNAtRNA是氨基酸的载体,将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2核糖体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负责催化肽链的形成。3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翻译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的参与。mRNA携带DNA中的遗传信息,tRNA负责将氨基酸转运到核糖体,核糖体负责催化肽链的形成。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后一步,将RNA中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功能。翻译的意义1蛋白质合成2基因表达3细胞功能翻译的意义在于合成蛋白质,实现基因表达,执行细胞功能。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参与细胞的各种生理过程。翻译是基因表达的最后一步,将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功能,是生命活动的基础。遗传密码的特点1三联密码2简并性3通用性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的密码子与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遗传密码具有三联密码、简并性和通用性等特点。三联密码是指三个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简并性是指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编码,通用性是指大多数生物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是蛋白质合成的基础。tRNA的结构与功能结构tRNA具有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和L形的立体结构。tRNA的结构包含氨基酸臂、反密码子臂、D臂和TψC臂等。这些结构域在tRNA的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功能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到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tRNA具有特定的反密码子,能够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并携带相应的氨基酸。tRNA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糖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核糖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大亚基包含rRNA和蛋白质,负责催化肽链的形成。小亚基包含rRNA和蛋白质,负责结合mRNA和tRNA。2功能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负责将mRNA上的遗传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核糖体能够结合mRNA和tRNA,催化肽链的形成,并将蛋白质释放出来。3位置核糖体可以游离在细胞质中,也可以结合到内质网上。结合到内质网上的核糖体负责合成分泌蛋白和膜蛋白。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负责合成细胞内的蛋白质。翻译的起始小亚基结合翻译的起始首先需要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到mRNA上。小亚基能够识别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并结合到起始密码子的附近。起始tRNA结合起始tRNA携带甲硫氨酸,结合到mRNA的起始密码子上。起始tRNA的反密码子与起始密码子互补配对。大亚基结合核糖体的大亚基结合到小亚基上,形成完整的核糖体。翻译的起始复合物形成后,翻译的延伸就可以开始了。起始密码子和起始因子AUG起始密码子是AUG,编码甲硫氨酸。AUG也是mRNA上第一个被翻译的密码子,标志着蛋白质合成的开始。起始因子起始因子是参与翻译起始的蛋白质。起始因子能够促进核糖体小亚基、起始tRNA和mRNA的结合,形成翻译的起始复合物。甲硫氨酸甲硫氨酸是第一个被添加到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某些蛋白质中,甲硫氨酸在翻译后会被移除。翻译的延伸1密码子识别核糖体移动到mRNA上的下一个密码子,tRNA根据密码子-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点。2肽键形成核糖体催化A位点上的氨基酸与P位点上的肽链之间形成肽键。肽链从P位点转移到A位点。3转位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一个密码子的距离。A位点上的tRNA移动到P位点,P位点上的tRNA移动到E位点,E位点上的tRNA被释放。肽链的形成肽键肽键是连接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肽键由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氨基脱水缩合形成。核糖体催化肽键的形成由核糖体催化。核糖体能够精确地将氨基酸添加到肽链上,保证蛋白质的正确序列。延伸因子延伸因子是参与翻译延伸的蛋白质。延伸因子能够促进tRNA的结合、肽键的形成和核糖体的转位。翻译的终止终止密码子当核糖体移动到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翻译就会停止。终止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1释放因子释放因子识别终止密码子,并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点。释放因子能够催化肽链从核糖体上释放。2核糖体解离肽链释放后,核糖体从mRNA上解离,翻译过程结束。核糖体可以重新结合到其他的mRNA上,参与新的蛋白质合成。3终止密码子和释放因子1UAA2UAG3UGA终止密码子是指mRNA上不编码任何氨基酸的密码子,包括UAA、UAG和UGA。释放因子能够识别终止密码子,并催化肽链从核糖体上释放。终止密码子和释放因子是翻译终止的重要信号。蛋白质的折叠与修饰1分子伴侣2蛋白质修饰3功能蛋白质在合成后需要进行折叠和修饰,才能获得正确的三维结构和功能。分子伴侣能够帮助蛋白质正确折叠,防止蛋白质聚集。蛋白质修饰包括磷酸化、糖基化、乙酰化等,能够改变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和定位。蛋白质的折叠和修饰对于蛋白质的功能至关重要。蛋白质的运输与定位信号肽某些蛋白质具有信号肽,能够引导蛋白质运输到特定的细胞器或分泌到细胞外。信号肽通常位于蛋白质的N端,能够被信号识别颗粒识别。运输机制蛋白质的运输需要特定的运输机制,包括内质网运输、高尔基体运输、溶酶体运输等。这些运输机制能够保证蛋白质到达正确的目的地,发挥其功能。基因表达的调控1转录调控转录调控是指调控基因转录起始的机制。转录调控可以通过转录因子、染色质结构等方式进行。2翻译调控翻译调控是指调控mRNA翻译效率的机制。翻译调控可以通过mRNA的稳定性、核糖体的结合等方式进行。3翻译后调控翻译后调控是指调控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和定位的机制。翻译后调控可以通过蛋白质的修饰、运输等方式进行。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操纵子操纵子是指一组结构基因、启动子和操纵序列组成的基因表达调控单元。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阻遏蛋白阻遏蛋白能够结合到操纵序列上,阻止RNA聚合酶的结合,抑制基因的转录。阻遏蛋白的结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激活蛋白激活蛋白能够结合到启动子上游的序列上,促进RNA聚合酶的结合,激活基因的转录。激活蛋白的结合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乳糖操纵子乳糖乳糖是一种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乳糖是细菌的能量来源之一。lac操纵子lac操纵子是一组调控乳糖代谢的基因。lac操纵子包含lacZ、lacY和lacA三个结构基因,以及启动子和操纵序列。阻遏蛋白阻遏蛋白能够结合到lac操纵子的操纵序列上,阻止RNA聚合酶的结合,抑制乳糖代谢基因的转录。当乳糖存在时,乳糖会结合到阻遏蛋白上,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激活乳糖代谢基因的转录。色氨酸操纵子1色氨酸色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之一。2trp操纵子trp操纵子是一组调控色氨酸合成的基因。trp操纵子包含trpE、trpD、trpC、trpB和trpA五个结构基因,以及启动子和操纵序列。3阻遏蛋白阻遏蛋白能够结合到trp操纵子的操纵序列上,阻止RNA聚合酶的结合,抑制色氨酸合成基因的转录。当色氨酸存在时,色氨酸会结合到阻遏蛋白上,使其具有活性,从而抑制色氨酸合成基因的转录。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染色质结构染色质结构是指DNA与组蛋白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染色质结构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效率。松散的染色质结构有利于基因的转录,而紧密的染色质结构不利于基因的转录。转录因子转录因子是能够结合到DNA上,调控基因转录的蛋白质。转录因子可以分为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激活因子能够促进基因的转录,而阻遏因子能够抑制基因的转录。RNA加工RNA加工包括RNA的剪接、加帽和加尾等。RNA加工的效率会影响mRNA的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染色质的结构与调控组蛋白修饰组蛋白修饰是指组蛋白发生的化学修饰,包括乙酰化、甲基化、磷酸化等。组蛋白修饰会影响染色质结构的松紧程度,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效率。1DNA甲基化DNA甲基化是指DNA分子上的胞嘧啶发生的甲基化。DNA甲基化通常与基因的沉默相关。2染色质重塑染色质重塑是指改变染色质结构的蛋白质复合物。染色质重塑能够促进或抑制基因的转录。3转录因子的作用1DNA结合2RNA聚合酶结合3转录调控转录因子能够结合到DNA上,与RNA聚合酶相互作用,调控基因的转录。转录因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产品电商物流运营策略分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磨钢衬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井盖产品市场推广与品牌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艺术品交易合同中对发票开具、鉴定及流转的约定
- 2025年度环保技术兼职合同
- 2025年度环保产业融资合作协议书
- 2025至2030年中国线缆支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纸质包装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吊装工程进度与质量监管协议合同
- 2025年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四川省自贡市、遂宁市、广安市等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 2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 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GB/T 25085.3-2020道路车辆汽车电缆第3部分:交流30 V或直流60 V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