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设计以《咸阳城东楼》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通过对比学习,强化对古代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教学内容紧扣教材,结合九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提高文学素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诗歌,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理解《咸阳城东楼》的意境和情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仗、意象、象征等。
难点:
1.深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2.将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朗读、品味、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结合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象征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读诗歌,提高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语文教学资源库、在线诗词赏析平台。
3.信息化资源:古代诗词相关电子书籍、音频资料、视频教学片段。
4.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诗歌朗诵。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咸阳城东楼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想象楼上的景象,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九年级上册学过的古诗词,强调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a.介绍《咸阳城东楼》的作者王昌龄及其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作者背景。
b.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举例说明:
a.以《咸阳城东楼》为例,讲解如何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b.通过对比其他古诗词,让学生体会王昌龄诗歌的独特之处。
-互动探究:
a.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如“黄云”、“白日”、“燕脂”等。
b.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如人生无常、功名利禄等。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自己熟悉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分享。
b.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咸阳城东楼》进行二次创作,如诗歌朗诵、绘画等。
-教师指导:
a.对学生的分享和创作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b.针对学生在鉴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4.总结与拓展(约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诗词鉴赏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a.鼓励学生课后阅读更多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b.组织学生参加古诗词比赛或朗诵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分析。
b.撰写一篇关于古诗词鉴赏心得的短文。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学生学习效果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在完成《咸阳城东楼》的学习后,预期达到以下效果: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咸阳城东楼》全文,并能准确解释诗句的含义。
-学生了解并能够识别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分析诗歌的结构,理解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能力提升:
-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能够更好地把握古代诗词的语境和情感。
-学生在审美鉴赏方面,能够从多个角度欣赏古诗词的美,提高审美能力。
-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解读和分析诗歌。
3.思维发展:
-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象,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方面,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对诗歌进行二次创作或个性化解读。
-学生在批判性思维方面,能够对诗歌中的观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立的思考。
4.情感态度:
-学生对古典诗词产生更深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生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古人的情感和人生哲学,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
-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从诗歌中汲取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5.综合运用:
-学生能够将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学习中,提高文学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或进行决策时,能够借鉴诗歌中的哲理,提高决策能力。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复习《咸阳城东楼》全文,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2.选择《咸阳城东楼》中的一句或几句话,结合诗歌背景,撰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文章,探讨诗句的意象、修辞手法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搜集与《咸阳城东楼》主题相关的其他古诗词,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
4.以“古楼新咏”为主题,创作一首新诗,要求体现古诗词的韵味,并尝试运用《咸阳城东楼》中的某种意象或手法。
作业反馈:
1.批改作业时,首先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背诵《咸阳城东楼》全文,并准确解释诗句的含义。
2.对于分析文章,评估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并能够清晰地阐述其作用。
3.对比阅读作业,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
4.在新诗创作中,关注学生是否能够体现古诗词的韵味,并尝试运用《咸阳城东楼》中的某种意象或手法。
具体反馈措施:
1.对于背诵和概括作业,及时给予肯定,对于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耐心指出并指导正确答案。
2.在分析文章的反馈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合理的分析给予表扬,对于错误的分析给予纠正和解释。
3.对于对比阅读作业,鼓励学生发现和讨论不同诗人的创作手法,对于深入的分析给予高度评价。
4.在新诗创作中,关注学生的创意和表达,对于有创意的作品给予鼓励,对于表达不够清晰的地方给予具体的修改建议。内容逻辑关系①《咸阳城东楼》重点知识点:
-诗歌的主题思想:抒发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诗歌的意象:黄云、白日、燕脂等,通过这些意象营造凄凉、悲壮的氛围。
-诗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②重点词句: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日依山尽欲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③逻辑关系:
-诗歌开篇描绘了咸阳城东楼的壮丽景象,引出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
-诗歌结尾以羌笛声作结,寓意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
今天的《咸阳城东楼》教学,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首先,我在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历史图片的展示,但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图片中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这导致他们在理解诗歌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历史背景的铺垫,让学生对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理解得不够深入。虽然我尝试通过举例和讨论来引导他们,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这让我意识到,在讲解古诗词时,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比如结合诗句的上下文、诗人的生平经历等。
再来说说课堂互动。今天的课堂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有些学生甚至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或者是对课堂讨论的形式不太适应。所以,我需要思考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互动环节,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反思,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以下改进措施:
1.在导入环节,我将增加历史背景的讲解,通过讲述相关历史故事或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
2.在讲解诗歌时,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诗歌,比如结合诗句的修辞手法、意象等,让学生在理解诗歌的过程中,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3.为了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我打算设计一些更具吸引力的讨论话题,比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化解读。
4.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我计划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诗歌朗诵、音乐、绘画等,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课后作业1.诗歌背诵与默写:
-请背诵《咸阳城东楼》全文,并尝试默写下来。
2.诗歌主题分析:
-分析《咸阳城东楼》的主题思想,阐述诗歌中表达的情感和哲理。
3.诗句理解与赏析:
-选择以下诗句,结合诗歌背景,撰写一篇简短的分析文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诗歌意象探究:
-探究《咸阳城东楼》中“黄云”、“白日”、“燕脂”等意象的含义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5.诗歌创作实践:
-以“古楼新咏”为主题,创作一首新诗,要求体现古诗词的韵味,并尝试运用《咸阳城东楼》中的某种意象或手法。
答案示例:
1.诗歌背诵与默写: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塞上燕脂凝夜紫,秦川一半月如钩。
2.诗歌主题分析:
-《咸阳城东楼》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孤独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功名利禄的反思。
3.诗句理解与赏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政务平台的系统升级与维护策略
- 保山2025年云南保山市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汶上卫生院乡村医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云南2025年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招聘5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宁波市余姚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eptide-R-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药材收购 合同范本
- 研究项目中的财务规划与预算编制的协同性
- 医药进口合同范本
- 科技中心对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效应
- 科技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RB/T 040-2020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管理指南
- GB/T 8162-2018结构用无缝钢管
- 《傲慢与偏见》读书汇报
- 上海专科层次自主招生考试习题集④(含答案)
- 房屋信息查询情况表((2022年-2023年))
- (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课件
- 蛋白质纤维-纤维化学与物理课件
- 妇科疾病 阴道炎 (妇产科学课件)
- 乐理讲座:音程与和弦课件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第二版)教学课件-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