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张艳2016.5
主要内容:一、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二、职业安全的防护措施一、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1、物理因素2、化学因素3、生物因素4、心理因素(1)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需要大家了解的是: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针头扎伤。
也就是说,每年将有近百万次针头扎伤事故。刺伤相关因素危险性排列4种:使用过程中回套针头中拆除针头中使用后丢弃前刺伤后易造成哪些感染?血源感染:血源菌需通过皮肤或粘膜破裂才能进入血流从而引起感染。医护人员被污染针头扎伤所感染的类型取决于病人所携带病菌的类型。血液中病毒微粒的浓度取决于细菌的类型和患病状况。通常:每毫升感染HIV的血液中含有1—100个病毒微粒。HBV的病人每1毫升血液中则有近一亿个病毒微粒如HBV(乙肝病毒)可体外存活数天有些HIV病菌则对外界环境比如热、空气等因素十分敏感,离开人体后便不能存活。
(
2)噪声
长期的噪声下工作易引起疲倦、烦躁头疼和听力下降等。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中,能引起头疼、头晕、耳鸣、失眠。
噪声严重污染的科室有手术室、急症室、供应室,重症监护等。主要的噪声来于机器声,工作人员对话、电话铃、病人的呻吟、物品及仪器的声音。(3)放射损伤
X线损伤是医务人员最常见的放射损伤。长期接触X线可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机能低下,晶状体混浊,甚至诱发肿瘤。长期受到紫外线灯的照射还可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紫外线能引起微生物细胞内成分的化学变化,使其遭到破坏而死亡。(4)烫伤:高压灭菌、等离子灭菌后取包时经常有被烫伤的危险;擦洗消毒锅内室时头部易致烫伤;卸载清洗机上金属器械(5)空气污染粉尘气溶胶,湿度高、潮湿2、化学因素
主要包括:细胞毒性药物
麻醉废气
消毒灭菌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消毒灭菌剂:环氧乙烷:液体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吸入环氧乙烷气体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严重可引起肺水肿;过氧化氢: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无毒,对皮肤有一定侵蚀作用,产生烧灼感、针刺般疼痛。3、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气溶胶---空气污染4、心理因素
心理性损伤是由于工作紧张、昼夜轮转、心理压力、超负荷工作等因素引起的职业有关的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性头痛、消化性溃疡等。
有研究显示:在各种职业损伤中,心理损伤位居第二,不容忽视。
二、职业安全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各种化学药品的管理注意心理防护
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教会医务人员应对外界压力的技巧,使其充分认识到职业损伤的危害,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防护措施,增强健康防护意识。定期检查身体,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学的洗手、消毒、戴口罩、穿工作服及隔离衣,严防交叉感染,工作人员应及时注射必要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等。严防患者血液、体液的污染,预防感染。注意心理防护面对日趋严重的社会心理压力及工作压力,医务人员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气质和广泛的兴趣,有一定的情绪修养。正确进行自我心理调整。掌握语言技巧,防止祸从口出。严防差错事故,减少护患纠纷,使工作顺利开展,也为自己创造一个好心情,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标准预防:
定义: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含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显示的血液污染或接触我飞完整性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隔离措施:根据规定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等。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需要,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圆帽、口罩、隔离衣或防水围裙、手套、专用鞋、护目镜、面罩等。去污区应配置洗眼装置。水面上刷洗
×
针刺预防
(1)安全处理针头注射用完针头立即放入特制的锐器桶内。(2)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锐利面对着人,以防刺伤他人禁止:1双手回套针帽。
2、注射器不要随便放置,如桌、地板、回收台等地方。
噪声预防
采用隔音设备,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如对机械的活动部件给与润滑油,尽量减少其推、拉次数,减少异常噪音。
放射防护在接触紫外线时必须戴防护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