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课件_第1页
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课件_第2页
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课件_第3页
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课件_第4页
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脊柱和骨盆创伤康复学习要求

掌握脊柱骨折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掌握骨盆损伤的康复治疗的原则、步骤。熟悉骨盆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和康复评估第一节

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特点临床表现

1.外伤史2.症状:颈部疼痛,头痛、眩晕。严重者可出现呕吐3.体征:颈项强直,活动受限。体检可出现颈部肌肉紧张,两侧不对称。临床类型寰椎前脱位寰椎侧向脱位旋转脱位临床常见,可分为寰椎旋转或枢椎旋转。X线呈现一侧宽、一侧窄。康复评定疼痛评定颈椎关节活动度评定影像学评定

1.X线评定

2.CT/MRI评定康复治疗颈椎牵引治疗作用:1.限制颈椎活动

2.牵引作用使头颈部置于生理曲线状态。

3.有利于减轻局部的创伤性反应。第二节脊柱损伤一、概述脊柱骨折(fractureofthespine)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其中胸腰段脊柱骨折最多见。脊柱骨折可以并发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特别是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有脊髓损伤或臂丛损伤者,能严重致残甚至丧失生命。脊柱的解剖

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韧带、椎间盘及椎间关节连接而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及尾椎3~5块。随着年龄的增长,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尾椎也融合成1块。从侧面观,脊柱有颈胸腰骶4个生理弯曲组成,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脊柱分成前、中、后三柱:前柱包括椎体前2/3,纤维环的前半部分和前纵韧带。中柱包括椎体的后1/3,纤维环后半部分和后纵韧带。后柱包括后关节囊,黄韧带,椎弓,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2.辅助检查

X线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检查(一)颈椎骨折的分类

1.屈曲型损伤包括:前方半脱位(过屈型扭伤)

双侧椎间关节脱位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2.垂直压缩所致损伤由高空坠物或高台跳水等原因引起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爆破型骨折3.过伸损伤过伸性脱位损伤性枢椎椎弓骨折4.不甚了解机制的骨折如齿状突骨折等

(二)胸腰椎骨折的分类:

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

2.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3.不稳定性爆破型骨折

4.Chance骨折

5.屈曲-牵拉型损伤

6.脊柱骨折-脱位

7.单纯性附件骨折(三)康复评定包括

1.脊柱活动度评定包括颈椎、胸腰椎前屈、后伸、侧曲以及旋转活动度评定。

2.颈背腰部肌力评定采取徒手肌力评定法进行评定。

3.脊柱稳定性评定摄脊柱正侧位片,必要时加摄脊柱过伸或过屈位片。

4.ADL评定Barthel指数。为防止产生迟发性并发症,对这类隐匿型颈椎损伤应予以石膏颈围固定3个月。对出现后期颈椎不稳定与畸形的病例可采用经前路或经后路的脊柱融合术。2.对稳定型的颈椎骨折轻度压缩的可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复位后用头颈胸石膏固定3个月。四肢瘫者及牵引失败者须行手术复位,必要时可切去交锁的关节突以获得良好的复位,同时还须安装内固定物。4.爆破型骨折有神经症状者原则上应该早期采用经前路手术,切除碎骨片、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对有严重并发伤者,必要时需待情况稳定后手术。

5.过伸性损伤

大都采用非手术治疗脊髓中央管周围损伤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

(三)脊柱损伤患者恢复期的康复

非固定部位功能锻炼(四肢、手部等)的主动运动和抗阻练习。对伴周围神经(如颈、腰丛)损伤者,

应按周围神经损伤原则康复。对伴有脊髓损伤者按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程序治疗和功能锻炼。物理因子治疗和按摩治疗等。一、骨盆和髋臼损伤常见的原因

创伤等因素引起二、骨盆和髋臼的解剖特点

骨盆由两侧髋骨及骶尾骨构成,在前正中线以耻骨联合相连接;在后面借助骶骨关节面与左右两侧髂骨关节面形成骶髂关节。骨盆环有两个承重主弓:骶股弓:在直立位,重力线经骶髂关节至两侧髋关节。骶坐弓:坐位时,重力线经骶髂关节至两侧坐骨结节。两个连结副弓起增强主弓的作用。一个经耻骨体及耻骨水平支的副弓连接骶股弓两端,另一个副弓经耻骨及坐骨连接骶坐弓。三、临床特点

骨盆和髋臼骨折出现骨折部位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会出现盆腔脏器出血,尿道损伤和周围神经或脊神经根损伤,并常伴有其他脏器损伤。骨盆和髋臼骨折的恢复期或后遗症期,由于骨折内固定或髋关节制动的因素,会出现髋关节周围肌肉不同程度萎缩。

四、临床上骨盆骨折最常用的分类是AO分类:

A.稳定,后环完整:

A1.后环完整,无名骨骨折(撕脱)。

A2.后环完整,无名骨骨折(直接暴力)。

A3.后环完整,骶尾部到S2的横行骨折。

B.后环不完全破裂,部分稳定,旋转:

B1.外侧旋转不稳,翻书样损伤,单侧。

B2.后环不完全破裂,单侧,内旋转

(外侧压力)。

B3.后环不完全破裂,双侧。

C.后环完全破裂,不稳定:

C1.后环完全破裂,单侧。

C2.双侧损伤,一侧旋转不稳,一侧垂直不稳。

C3.双侧损伤,双侧完全不稳。五、康复评定(一)髋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包括髋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活动。

(二)髋关节周围肌肉功能的评定包括肌肉体积的评定和肌力的评定

1.髋关节周围肌肉体积的评定通过两侧臀部和大腿肌肉饱满程度的对比,可以评定患侧肌肉萎缩的程度,包括大腿围度、小腿围度和臀围的测量。

2.髋关节周围肌肉肌力的评定采用徒手肌力检查法分别评定髋关节周围髂腰肌、臀大中小肌、内收肌群、外展肌群、内外旋肌群以及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三)下肢长度测量

方法:患者仰卧,骨盆摆正,如一侧畸形,则健侧下肢应放在与患侧下肢相同的位置上。相对长度为脐至内踝尖的距离,绝对长度为髂前上棘到内踝处,正常两侧误差不到1cm。(四)步态分析骨盆和髋臼骨折后由于早期卧床制动出现髋膝关节活动受限以及臀部和下肢肌肉的萎缩,肌肉无力引起的步态异常。六、康复治疗(一)髋关节活动度训练

1.被动运动

(1)关节可动范围运动

(2)持续性被动活动

2.主动助力运动

(1)悬吊练习

(2)滑轮练习

(3)器械练习

3.主动运动

4.关节牵引

5.关节松动技术(二)髋关节周围肌群肌力训练根据肌肉的收缩方式可以分为等长运动和等张运动;根据是否施加阻力分为非抗阻力运动和抗阻力运动。

1.主动助力运动

(1)徒手助力

(2)悬吊助力

2.主动运动

3.抗阻力运动(三)腹肌和腰背肌训练

包括仰卧位抬头,仰卧起坐,俯卧位抬头和抬高上体等方法,加强腹肌和腰背肌以稳定骨盆。(四)平衡功能和步态训练

1.异常步态的矫治

A、短腿步态

B、关节挛缩或强直步态

C、疼痛步态

D、肌无力步态2.行走前的训练方案

A、平行杠内训练

B、室内活动

C、室外活动3.使用助行杖行走通常分为手杖、腋杖和前臂杖三种。

(五)骨盆骨折的康复步骤骨盆骨折后(包括手术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