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背土豆一、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背土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背”的含义,学会用“背”进行描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空间关系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背”的含义,正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2.重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土豆、篮子、尺子、图片等。2.学具:纸、笔、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土豆,提问:“这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土豆,提问:“土豆的形状是什么样的?”(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土豆’。”2.课本讲解(1)原文内容:“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观察图,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2)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和人物,提问:“小明和小华都在做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土豆的位置,提问:“土豆放在哪里?”3.操作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土豆、一个篮子、一把尺子。①将土豆放在地上,用尺子测量土豆的高度。②将土豆背在背上,用尺子测量土豆的高度。③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看哪个更合适。4.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背土豆”的合适性,提问:“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2)提问问答: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和解答。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个更合适?”2.提问问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补充。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请同学们用“背”这个词,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事物。(2)请同学们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背土豆”的手工品。2.作业答案:(1)例如:小丽把书包背在背上,小刚把篮球背在背上。(2)例如:制作一个土豆形状的手工品,将纸剪成土豆形状,用胶水粘贴在篮子上。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了用“背”进行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背”这个词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学生对“背”这个动词的理解,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点,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我需要确保他们不仅知道“背”字的意思,而且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当我引入新课的时候,我会特别注重观察学生的反应。我注意到,学生们在看到土豆时,往往能迅速识别出来,但当我提出“土豆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时,有些学生可能会犹豫。因此,我会用具体的形容词来描述土豆的形状,比如“圆溜溜的”或“光滑的”,以帮助他们建立对形状的直观认识。在课本讲解环节,我特别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原文中的问题是“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观察图,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我会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要背土豆去市场,你觉得他应该怎么背?是直接背在背上还是需要其他工具?”这样的问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背”的实际意义。操作实践环节是另一个重点。我会亲自演示如何测量土豆的高度,并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测量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我会说:“同学们,我们要用尺子量一量土豆的高度,记得尺子要对齐土豆的底部,然后平直地量到顶部。”在互动交流环节,我会特别关注讨论环节和提问问答的步骤。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例如,当讨论“背土豆”的合适性时,我会说:“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还是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更合适?请说说你们的理由。”同时,我会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们认为小明背土豆会累吗?为什么?”来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对于提问问答环节,我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我会说:“现在请同学们轮流回答,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这样的话语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在作业设计环节,我会强调作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我会说:“今天的作业很有趣,你们可以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背土豆’的手工品,这不仅能够锻炼你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你们更好地理解‘背’这个动词。”在提供作业答案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不拘泥于标准答案。总的来说,我会通过这些细节来确保学生们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背土豆”这个课题,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比较力和表达能力。一、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背土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背”的含义,学会用“背”进行描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空间关系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背”的含义,正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2.重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土豆、篮子、尺子、图片等。2.学具:纸、笔、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土豆,提问:“这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土豆,提问:“土豆的形状是什么样的?”(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背土豆’。”2.课本讲解(1)原文内容:“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观察图,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2)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物体和人物,提问:“小明和小华都在做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土豆的位置,提问:“土豆放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土豆分别放在背上和篮子里,感受两种方式的差异。3.操作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土豆、一个篮子、一把尺子。①将土豆放在地上,用尺子测量土豆的高度。②将土豆背在背上,用尺子测量土豆的高度。③比较两次测量结果,看哪个更合适。4.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哪个更合适?”(2)提问问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补充。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还是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更合适?请说说你们的理由。”2.提问问答: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解答和补充。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请同学们用“背”这个词,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事物。(2)请同学们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背土豆”的手工品。2.作业答案:(1)例如:小丽把书包背在背上,小刚把篮球背在背上。(2)例如:制作一个土豆形状的手工品,将纸剪成土豆形状,用胶水粘贴在篮子上。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了用“背”进行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背”这个词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背土豆”这一课时,我深知有几个细节是我必须重点关注的。我需要确保学生对“背”这个动词的理解是准确无误的。这个词汇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更是他们理解物体空间关系的关键。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会特别注重学生的反应。我观察到,当孩子们看到土豆时,他们的眼睛会发光,但当我问及土豆的形状时,他们的回答往往比较笼统。因此,我会通过具体的形容词来描述土豆,比如“圆滚滚的”或“表面光滑的”,以此来帮助他们建立对形状的直观认识,并引导他们用更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在课本讲解环节,我关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原文中的问题是“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观察图,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我会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小明要背土豆去市场,你们觉得他应该怎么背?是直接背在背上还是需要其他工具?”这样的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背”的实际应用。在操作实践环节,我特别强调的是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我会亲自示范如何测量土豆的高度,并让学生跟随我的步骤进行操作。我会说:“同学们,我们要用尺子量一量土豆的高度,记得尺子要对齐土豆的底部,然后平直地量到顶部。”通过这样的操作,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测量的正确方法,并能够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类似的情境中。在互动交流环节,我关注的细节是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问题。我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们认为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还是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更合适?请说说你们的理由。”通过这样的问题,我希望能够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在提问问答环节,我会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我会说:“现在请同学们轮流回答,如果你不知道答案,没关系,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这样的鼓励话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他们感到在课堂上发言是安全的。对于作业设计,我关注的细节是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题目,比如“请同学们用‘背’这个词,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事物。”这样的题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背”的理解,还能够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我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将课堂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我会思考如何通过拓展活动,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背”这个词进行描述,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这些细节的关注和补充,我希望能够让学生在“背土豆”这一课中获得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在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上的提升。一、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背土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背”的含义,学会用“背”进行描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空间关系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背”的含义,正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2.重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土豆、篮子、尺子、图片等。2.学具:纸、笔、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词汇,叫做‘背’。你们知道‘背’是什么意思吗?请看,我这里有一个土豆,你们觉得我可以用‘背’这个词来描述它吗?”(展示土豆,引导学生思考)2.课本讲解(1)原文内容:“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请观察图,比较一下,哪个更合适?”(2)分析:“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张图。小明和小华都在做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现在,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尺子,量一量土豆的高度,然后尝试把土豆背在背上,再用尺子量一量,看哪个更合适。”3.操作实践“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进行操作。每组发一个土豆、一个篮子和一把尺子。你们要测量土豆的高度,然后尝试把土豆背在背上,再用尺子量一量,比较一下哪种方式更合适。”4.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还是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更合适呢?请你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2)提问问答:“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理由。”七、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八、互动交流1.讨论环节:“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还是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更合适呢?请你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想法。”2.提问问答:“为什么小明把土豆背在背上?小华把土豆放在篮子里合适吗?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理由。”九、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请同学们用“背”这个词,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见过的事物。(2)请同学们用纸和剪刀,制作一个“背土豆”的手工品。2.作业答案:(1)例如:小丽把书包背在背上,小刚把篮球背在背上。(2)例如:制作一个土豆形状的手工品,将纸剪成土豆形状,用胶水粘贴在篮子上。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背土豆”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中,学会了用“背”进行描述。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用“背”这个词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一、课题名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0课时背土豆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背”的含义,学会用“背”进行描述。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空间关系的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难点:理解“背”的含义,正确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2.重点:观察、比较和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学会用“背”进行描述。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2.操作教学法: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3.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五: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土豆、篮子、尺子、图片等。2.学具:纸、笔、剪刀、胶水等。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土豆,提问:“这是什么?”(2)引导学生观察土豆,提问:“土豆的形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然土块销售合同范本
- 保山云南保山隆阳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营养餐合同范本
- 云南2025年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招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沧2025年云南临沧市耿马自治县人民医院编制外护理人员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AY0132-生命科学试剂-MCE
- FGFR1-inhibitor-13-生命科学试剂-MCE
- DIM-C-pPhtBu-生命科学试剂-MCE
- 2-3-4-Tri-O-acetyl-β-D-glucuronide-methyl-ester-β-D-Glucopyranuronic-acid-methyl-ester-2-3-4-triacetate-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科技引领下的绿色建筑材料在停车场的创新应用
- 年产60万吨掺混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
- 2025年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5年济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高三一模“生存与强弱关系思辨”审题立意及范文
- 2025年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课件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2024年山东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