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课件_第1页
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课件_第2页
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课件_第3页
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课件_第4页
急性胰腺炎疾病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胰腺炎ITUTI2011090103概述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激活胰酶后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等局部炎症反应,伴不同程度的SIRS表现为急性上腹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淀粉酶升高分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ITUTI20110901032SAP:20%~30%有AP的临床表现及生化改变,且有下列之一者:局部并发症(胰腺坏死、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器官衰竭;Ranson≥3,或APACHE≥8,或CT为D、E级。病死率可达40%~66%。概述ITUTI20110901034胰腺解剖ITUTI20110901036胰腺避免自身消化的生理性防御机制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胰液内存在多种酶蛋白抑制剂胰管具有粘膜屏障作用胰腺实质与胰管、胰管与十二指肠间的压力差胰腺的生理性防御机制ITUTI20110901037壶腹部狭窄或Oddi痉挛胆石、蛔虫、胆道感染、功能不全毒素胆汁胆胰间淋巴管胰腺Oddi松弛(暂时性)肠液反流入胰管胆道内压力>胰管内压力胰液排出受阻胆汁逆流入胰管激活胰酶1.胆道疾病:是我国AP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病因ITUTI201109010382.大量饮酒与暴饮暴食乙醇大量食糜胰液分泌增加、Oddi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引流不畅胰液蛋白沉淀、蛋白栓阻塞胰管慢性嗜酒病因ITUTI201109010394.创伤与手术胰腺组织损伤、Oddi括约肌水肿、痉挛及胰腺供血困难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钙血症:胰管结石、钙离子激活胰蛋白酶原高脂血症:游离脂肪酸细胞毒作用、胰腺脂质沉着、脂肪栓塞病因ITUTI201109010311病因6.感染病原体进入胰管引起炎症或激活胰酶、经血至胰腺引起炎症7.药物主要有硫唑嘌呤、磺胺类、糖皮质激素、四环素、L-天门冬氨酰胺酶、噻嗪类利尿剂、有机磷杀虫剂等ITUTI201109010312病因8.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胰腺炎9.其它妊娠、分娩胰管内压升高十二指肠乳头旁病变:溃疡、憩室、肿瘤、环状胰腺强烈的应激反应变态反应糖尿病10.特发性胰腺炎:5%~25%现有条件不能明显病因ITUTI201109010313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不十分明了,已形成共识的是: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是在胰腺自身防御功能减退的基础上攻击因素作用的结果腺泡内酶原激活各病因不同途径胰腺自身消化导管通透性增加,胰液内渗ITUTI201109010314发病机制——胰酶消化学说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障碍、胰血循环紊乱、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减少等各种胰酶原的不适时提前被激活是AP的主要始动因素胰蛋白酶原的激活启动各种酶原活化的级联反应胰腺导管内通透性增加,活性胰酶渗入胰腺组织主要活化酶:磷脂酶A、激肽释放酶、弹性蛋白酶、脂肪酶等织ITUTI201109010315胰腺缺血白细胞激活、产生自由基、酸中毒、钙离子超负荷胰腺自身保护功能下降全身炎症反应发病机制——微循环障碍学说胰腺细胞膜功能破坏酶原活化胰腺损害ITUTI201109010317胰蛋白酶原不适时提前激活胰腺实质受损各种酶原活化的级联反应SIRS白细胞趋化浸润IL-1,IL-6,TNF-a等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激肽、血小板活化因子溶酶体酶释放、肠激酶胰腺微循环障碍缺血再灌注损伤MODS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障碍、胰血循环紊乱、生理性胰蛋白酶抑制物减少等SimonJF,etal.AnnClinBiochem2011;48:23–37ShrivastavaP,etal.WorldJGastroenterol2010August28;16(32):3995-4002.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ITUTI201109010318病理急性胰腺炎分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局限或全胰腺充血、水肿、包膜张力增高,分叶模糊。镜下可见腺泡及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少量散在出血坏死灶,血管变化不明显。重型:高度充血水肿,呈深红、紫黑色,有较大脂肪坏死灶。镜下见胰组织结构破坏,大片出血坏死灶、大量炎细胞浸润。可见脓肿、皂化斑、假性囊肿。ITUTI201109010319胰腺外损害(一)血容量改变:胰酶进入血流,激活激肽酶原、释放组织胺,使血管扩张、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肠麻痹、肠腔积液;进食减少及呕吐等,血容量下降、甚至休克。心血管改变:胰酶进入血流,使小动脉收缩,抑制心肌利用氧,或直接损害心肌。血液系统改变:胰酶激活凝血因子、损害血管内膜,造成DIC、门静脉血栓形成。病理ITUTI201109010320胰腺外损害(二)肺部改变:释放卵磷脂酶可分解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气体交换明显下降;血管活性物质及氧自由基使肺微循环障碍,肺间质水肿、出血、肺泡塌陷融合,导致ARDS。是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肾脏改变:血容量不足、肾毒性物质、严重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可使肾小管受损,导致肾功能衰竭,以病后3~4日多见。病理ITUTI201109010321临床表现症状(一)腹痛:是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阵发加剧,呈钝痛、刀割样疼痛、钻痛或绞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进食加重,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腹痛范围多在胸6~腰1恶心、呕吐: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腹胀:早期为胃脘区胀气,重型者为全腹胀ITUTI201109010322症状(三)低血压、休克:见于急性重型胰腺炎。主要是低血容量。另与中毒有关。电解质及酸碱失衡:低钾、代碱、代酸。高血糖:胰岛素减少、胰岛素抵抗。其它相关并发症(如心衰、肺衰、肾衰)的表现。临床表现ITUTI201109010324体征腹部压痛及腹肌紧张:轻型可上腹或左上腹部,轻度压痛,不一定有肌紧张;重型者可有广泛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腹胀:多在重型者。麻痹性肠梗阻(安静腹),腹腔渗出液(移动性浊音)腹部包块:重型者由于粘连、脓肿或假性胰腺囊肿形成皮肤瘀斑:脐周皮肤出现青紫色瘀斑(Cullen征)或两侧腰出现暗灰蓝色瘀斑(Grey-Turner征)临床表现ITUTI201109010325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常规:多有白细胞增多,中性核左移。血清脂肪酶:起病后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7~10天,下降迟,对较晚就诊者有助诊断。血清钙:48小时开始下降,以第4~5天后为显著,降至1.75mmol/L以下,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血清正铁蛋白:重型患者常于起病后12小时出现MHA,轻型为阴性。C反应蛋白:发病后72小时CRP>150mg/L提示胰腺组织坏死可能。细胞因子:IL-6、TNF、IL-1等。ITUTI201109010327血、尿淀粉酶:诊断本病的重要化验检查。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增高,至24小时达最高峰,48小时后开始下降,3~5日逐渐降至正常;而尿淀粉酶在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48小时达高峰,下降缓慢,维持1~2周。注:a.>500苏氏单位,对急性胰腺炎有诊断意义;b.淀粉酶不能作为评估病情的指标;c.淀粉酶值降后复升,提示病情有反复;d.如持续增高可能有并发症发生;e.胆道疾病、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梗阻时,淀粉酶值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一般多低于2NUL。实验室及其它检查ITUTI201109010328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标准影像学方法。必要时行增强CT或动态增强CT检查。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分级为A-E级。A级:正常胰腺。

B级:胰腺实质改变。局部或弥漫的腺体增大。

C级:胰腺实质及周围炎症改变,胰周轻度渗出。

D级:除C级外,胰周渗出显著,胰腺实质内或胰周单个液体积聚。

E级:广泛的胰腺内、外积液,包括胰腺和脂肪坏死,胰腺脓肿。

实验室及其它检查ITUTI201109010330急性胰腺炎CTITUTI201109010332阻断胰酶激活及炎症介质释放清除已经激活的胰酶清除炎症介质改善胰腺微循环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原则ITUTI201109010333急性胰腺炎治疗一、非手术治疗1.监护生命体征

动态腹部检查

动态血常规、生化、血气、淀粉酶

必要时B超、CT动态监测2.稳定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早期扩容,维持有效血容量3.营养支持: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肠内营养(EN)ITUTI201109010334急性胰腺炎治疗4.抗菌药物:重症常规使用,可预防胰腺坏死合并感染5.减少胰液外分泌1)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

减轻呕吐和腹胀2)抗胆碱药:

注意肠麻痹3)H2受体拮抗剂及PPI:抑制胃酸分泌

预防应激性溃疡ITUTI2011090103354)生长抑素:抑制胰酶、胰液合成、分泌6、抑制胰酶活性:乌司他丁、抑肽酶、5-FU、加贝酯等7、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治疗ITUTI2011090103368、改善胰腺微循环丹参注射液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右旋糖酐可补充血容量,更能改善微循环,稀释血液,改善器官灌注,防止高凝状态的发生自由基清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别嘌呤醇等大黄承气汤可清除氧自由基,清除肠菌及肠菌移位,具有抗菌作用急性胰腺炎治疗ITUTI201109010337二、内镜下Oddi切开术(EST)适用于:胆源性胰腺炎

胆道紧急减压

引流祛除胆石梗阻

损伤最小方法:Oddi切开、取石、支架、鼻胆管引流急性胰腺炎治疗ITUTI201109010338三、外科治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