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2014-10-28课件_第1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2014-10-28课件_第2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2014-10-28课件_第3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2014-10-28课件_第4页
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 2014-10-28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革兰阴性菌多重耐药的现状及防治内容大纲

多重耐药菌防治多重耐药菌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多重耐药菌株的定义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泛耐药全耐药多重耐药菌XDRPDRMDR≥3类抗菌药物耐药仅1-2种药物敏感(一般指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全耐药(包括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包括药物当时所能得到的药物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药物MatthewE.Falagas,etal.CID2008:46(1):1121-1122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1885年)克雷伯菌属(1882年)肠杆菌属(1960年)变形杆菌属不动杆菌属(1986年)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肠杆菌科非发酵菌不同种类细菌多耐药的定义注释G-菌不同种类细菌多耐药的定义注释(一)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注释MDR:对任何一种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耐药;确定为产ESBL,或对任何一种碳青霉烯类耐药。XDR: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均耐药,仅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PDR:对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全部耐药。MDR:对16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XDR:对16类抗菌药物中的14类或14类以上(每类中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PDR:对16类抗菌药物中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ChinJInfectControlVol,10,No3,May2011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n,Volume18Number3,March2012。2011年多重耐药欧美共识不同种类细菌多耐药的定义注释(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注释MDR:除多黏菌素外,1-5类中≥3类耐药。XDR:1-5类全部耐药,但对多黏菌素仍敏感。PDR:1-6类(包括多黏菌素)全部耐药。MDR

对8类抗菌药物中的3类或3类以上(每类中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XDR

对8类抗菌药物中的6类或6类以上(每类中的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PDR

对8类抗菌药物中所有代表性抗菌药物均不敏感。

ChinJInfectControlVol,10,No3,May2011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n,Volume18Number3,March2012。2011年多重耐药欧美共识。

多重耐药防治

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多重耐药菌株定义

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ANTIMICROBIALRESISTANCE•CID2002:34(1March)•637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Diagnostic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73(2012)354–360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ChinJInfectChemother,Sep.2014,Vol,14,No.5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ChinaLicensedPharmacistApr.2013,Vol.10No.4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种G-菌检出株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种G-菌MDR检出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种G-菌XDR检出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共检出PDRE.coli2株内容大纲

多重耐药防治

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多重耐药菌株定义

耐药机理12345耐药机理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摄入减少(膜通透性下降)主动外运(外排泵)细菌产生生物被膜6细菌缺乏自溶酶产生灭活酶靶位改变耐药机理使抗菌素在到达(细菌)靶位以前被修饰、被灭活,发挥不了抗菌活性,如:青霉素: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的修饰酶:钝化酶、灭活酶;喹诺酮类:DNA旋转酶;红霉素:乙酰化酶如β内酰胺酶主要作用位点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氨基糖苷类是核糖体的三酸式亚基;喹诺酮类主要作用靶位是拓扑异构酶Ⅱ和拓扑异构酶IV。这些靶位点发生改变后,抗菌药物就结合不上去,造成耐药细菌生物被膜耐药耐药机理是细菌在不利于其生长的环境下,产生藻酸盐多糖使细菌相互粘连,形成膜状物并附着于病灶的表面或导管内的一种现象。与浮游细菌相比,生物被膜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抗性可提高10-1000倍,现有药物难以清除生物被膜,造成感染反复发作。对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有六个机制,一个细菌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机制同时存在多重耐药菌往往有多个机制在同一个细菌中针对不同抗菌药物同时存在,造成多种抗菌药物的同时对其耐药

多重耐药菌防治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多重耐药菌株定义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正确判断MDR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存在一下高危因素:住院时间≥5天,入住ICU、既往接受抗菌素治疗(90天内)、插管、机械通气考虑可能存在MDR感染风险院内感染既往接受头孢菌素治疗,留置尿管既往接受化疗、皮质激素治疗,粒细胞<500/dl,住院时间延长>20天首先考虑为ESBL菌株感染考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住院时间延长>15天,接受侵入性操作根据临床表现和(或)体征评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多耐药菌抗感染治疗原则·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联合用药:当感染由MDR菌或XDR菌引起时,联合治疗可使患者明确获益。·通常需用较大剂量·疗程常需较长·根据不同感染部位选择组织浓度高的药物,并根据PK/PD理论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肝、肾功能异常者、老年人,抗菌药物的剂量应根据血清肌酐清除率及肝功能情况作适当调整·常需结合临床给予支持治疗和良好的护理重度感染MDR、XDR肠杆菌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药敏药物联合治疗替加环素+多粘菌素或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加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氨基糖苷类或多粘菌素或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氨基糖苷类:不同药物间呈部分交叉耐药,对轻、中度感染可以单用,重度感染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用药期间注意药物耳肾毒性。氟喹诺酮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喹诺酮类耐药突出,需要根据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药物。磷霉素:体外研究表明对部分耐药菌有效,但缺乏临床研究数据。MDR、XDR肠杆菌感染抗菌药物注意事项

针对非发酵菌的抗菌药物作用成分·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抗菌作用成分是头孢哌酮·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抗菌作用成分是舒巴坦·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主要抗菌作用成分是头孢哌酮·伯克霍尔德菌属:主要抗菌作用成分是头孢哌酮非发酵菌抗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选含舒巴坦合剂或碳青霉烯类多重耐药(MDR)敏感的β内酰胺类或其他抗菌药

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单药治疗选择含舒巴坦合剂或舒巴坦、多粘菌素或替加环素为基础的联合治疗XDR/PDR2011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XDR/PDR鲍曼不动杆菌联合治疗方案

两种抗菌药物联合

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含舒巴坦合剂或舒巴坦+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多粘菌素/利福平/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含舒巴坦合剂或舒巴坦+多西环素+碳青霉烯类2011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XDR/PDR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注意事项◆对于XDRAB或PDRAB菌株建议采用MIC法测定药物敏感性,给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用药参考◆对于XDRAB或PDRAB感染,推荐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联合药敏试验◆联合药敏方案主要选择以含舒巴坦的合剂或多粘菌素E为基础的联合◆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上升迅速,全球范围内(包括中国)的耐药率在50%以上

Diagnostic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73(2012)354–36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趋势◆通常需用较大剂量;◆疗程常需较长:鲍曼不动杆菌HAP或VAP治疗有学者推荐疗程不小于2周无植入物及免疫正常的单纯血流感染,若治疗反应好,则抗感染治疗至末次血培养阳性和症状体征好转后10~14天若出现迁徙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应延长疗程:感染性心内膜炎4~6周,骨髓炎6~8周,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4~6周如为MDRAB、XDRAB、PDRAB颅内感染,推荐联合治疗,疗程往往需要4~6周XDR/PDR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注意事项2011年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MDR

MDR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方案PDR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联合阿米卡星或异帕米星体外抗MDR-PA时4.0%呈现协同作用,46.0%呈现部分协同作用雾化吸入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作为MDR-PA难治性肺炎静脉治疗的补充治疗。

国外推荐在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多黏菌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2013年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注意事项◆对耐药PA感染患者应采用联合治疗,主要用于MDR-PA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尤其是粒细胞减低和血流感染患者。多药联合治疗可降低PA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国外雾化吸入的抗菌药物主要有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多肽类(黏菌素、多黏菌素B),作为静脉治疗MDR-P.A难治性肺炎的替代治疗。

◆抗生物被膜药物:14元环和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均可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可与抗P.A药物联合应用治疗PA生物被膜相关感染。喹诺酮类也有一定的抑制和破坏细菌生物被膜的作用。

◆疗程:如果分离的PA为MDR或PDR菌株,或者为重症PA-HAP,则推荐10~14d疗程,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欧美指南中通常推荐2周疗程。◆在有结构性肺病变等慢性气道疾病或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疗程,但治疗的目标应该是临床表现好转,而不应将PA的清除作为停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如果仅仅是呼吸道分泌物分离培养出MDR-PA而没有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依据,可以暂时不需要抗感染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治疗注意事项

DiagnosticMicrobiologyandInfectiousDisease73(2012)354–360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趋势◆轻、中度感染患者口服给药,重症患者静脉给药。◆联合用药:适用于严重感染、适用于严重脓毒症、中性粒细胞缺乏、混合感染患者,或无法应用或不能耐受SMZ/TMP的患者,亦用于广泛耐药或全耐药菌株感染的治疗。◆联合治疗方案通常以SMZ/TMP为基础。◆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高。2005年-2011年中国CHINET监测网资料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在治疗过程中还可发生敏感性的改变。◆呼吸道分泌物中培养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应该判断究竟是定植还是感染,如果仅有培养结果而没有临床症状或者影像学依据可以暂不治疗。◆停药应重点参考临床病情的改善、而非细菌学的清除。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治疗注意事项中国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诊治和防控专家共识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各临床医生要有主动搜索多重耐药菌的意识,及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菌的培养。院感科对微生物培养结果及时跟踪,若发现有多重耐药菌,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医务人员。临床科室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将该病人转到单独房间或同类病人房间并挂隔离标识。

临床医师应并做好抗菌药物选择,注意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院感科及时督促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所在科室做好消毒隔离。感染者或携带者应隔离至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严格实施隔离措施23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4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11强化防控措施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多重耐药的防控123

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G-菌多重耐药菌的发展趋势迅猛,如不尽快加以重视,则会很快达到感染“无药可治”的困境。

◆控制需要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微生物实验室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平时就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多耐药菌感控管理和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对MDR、XDR、PDRG-菌的感染,要根据病人实际和细菌耐药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抗生素,尽量做到个体化、联合,较长疗程用药,杜绝不合理用药。结语ThankYou!判断肠杆菌科MDR、XDR、PDR相关的抗生素16类抗菌药物为:氨基苷类、抗假单胞菌青霉素+酶抑制剂、碳青霉烯类、非广谱头孢菌素类、广谱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代谢抑制剂、苷氨酰环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青霉素类+酶抑制剂、氯霉素类、膦酸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

ChinJInfectControlVol,10,No3,May2011判断铜绿假单胞菌MDR、XDR、PDR相关的抗生素

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抗菌药物包括:1、头孢类(头孢吡肟、头孢他啶)2、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3、氟喹喏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4、氨基糖甙类(阿米卡星)5、加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