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急救技术常用急救技术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术除颤仪呼吸机输液/注射泵其它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体温,CVP等。心电监护仪与监护诊断仪器不同,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心电监护方法简化心电图导联目前推荐胸前综合监护导联或改良的标准导联图形进行监护,该导联记录的心电图图形比较清晰,受肢体活动干扰少,但记录的心电图不能按照常规心电图的标准去分析ST-T改变和QRS波形形态。目前,测量血压常用袖带法,但在休克时不宜使用,因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一般的理解认为,在袖带法测不出读数时,动脉直接测压法仍可测出。但一些报告却指出,自动袖带测量法的读数往往倾向于“正常”,与动脉直接测压相比,差值最高可达到6.67kPa左右。这意味着,当我们用自动袖带法获得一个满意的读数的同时,病人实际可能已处于休克中。动脉直接测压最大的优点是准确,其并发症不超过1%。血压和心率是常规循环监测指标。由于正常的血压对保证组织器官灌注至关重要,因此,在循环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机体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血压稳定,并为此调动其它代偿因素。因此,血压不是反映循环变化最敏感的指标。实验中观察到,在心排量已大幅度下降时,血压最快也要在40min后方见下降;而当心排量尚未恢复正常时,血压却最先恢复。事实上,一旦血压降低,往往已是循环失代偿的结果。循环的代偿机能是通过提高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收缩外周血管等途径实现的。因此,在反映循环状态上,心率和脉压的变化较血压更敏感。
CVP与血压的关系CVP血压
原因
处理原则
血容量不足
加速输液
血容量相对不足
适当输液
心功能不全
减慢输液,用强心药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用扩血管药物
心功能不全、补液试验后用药血容量相对不足
心肺复苏术复苏成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个体差异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心肺复苏术初期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二期复苏
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
药物和器械的支持治疗后期复苏
持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
复苏后治疗(Post-resuscitationtreatment,PRT)
脑复苏及防治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复苏简易流程C(Circulation)人工循环A(Airway)保持气道通畅B(Breathing)人工呼吸D(Drugs)用药和输液E(ECG)心电监测F(Fibrillation)电除颤G(Gauge)诊断H(Hypothermia)低温I(ICU)重症监护
放置复苏体位仰卧位,禁俯卧;需垫板,禁抬头;头颈胸,呈直线松解衣领、裤带按压-通气比值成人模式(无单人、双人之分)
1、1个周期=30次按压+2次通气
2、1个阶段=5个周期(2分钟)
3、按压频率:100次/分
通气次数:10~12次/分
4、通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人工气道者除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初期复苏首要措施,也是判断呼吸和人工呼吸的先决条件包括开放气道和清除异物开放气道手法
仰面抬颈法
仰头抬颏法
托颌法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徒手呼吸法1、保持压额抬颏,并捏闭鼻孔2、吸气后,将口唇紧密贴合,缓缓吹入3、吹气量约800~1200毫升
吹气时间至少1秒以上
呼吸周期约5~6秒(10~12次/分)
连续做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4、吹气后放松鼻孔,并侧头观察胸廓起伏复苏成功的标志判断时机
每完成5个周期(2min)后,判断一次颈动脉搏动复苏成功标志
大动脉搏动出现
自主呼吸恢复
神志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出现对光反射
发绀减退终止复苏指征
心肺复苏30min以上仍无自主大动脉搏动和呼吸电除颤技术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1、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启动EMS,由医护人员或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及早到达现场。早期CPR:CPR仍为最基本的复苏方法,即使第一目击者行一分钟非标准的CPR也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早期电除颤:心跳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早期ACLS:很快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系统的多系统脏器功能的支持,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
除颤是对V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PR中的心脏按压只针对心脏的机械活动有效,及时有效的CPR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药物除颤效果不确切。
VF在数分钟内就可能转为心搏停止,心电呈一直线,则复苏成功希望很小.必须强调,无论院外或院内的心搏骤停,早期除颤必须是生存链中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成功,如现场有AED也应将其作为CPR的组成部分,基础还是规范的心肺复苏术。
影响除颤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电极的位置,两个电极的安置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路径中,保证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一般均用前侧位,前电极放在胸骨右侧右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位于腋中线上。手控电极板须紧压于胸壁,两电极板间必须分开,涂于电极板上的导电糊或盐水纱垫间胸壁不能有导电糊或盐水相连。1、4除颤波型:近年来临床研究使用的低能量双相波除颤法,已证实其优越性。1996年美国批准了首个双向波型的AED,临床用双相波低能量与单相波高能量除颤对比,其除颤成功率无差别。且双相波低能量除颤对心肌损伤、心功能的损害较单相波高能量除颤者要小。有研究室示双相波低能量除颤不用逐步增加能量而始终保持提供高的除颤率。可能发生火灾、灼伤及无效的能量传送具电击的危险性可能发生病人皮肤灼伤可能发生除颤手柄损毁及病人皮肤灼伤可能发生灼伤及无效的能量传送可能损坏除颤仪并使除颤仪关闭病人应安置在平稳的表面,远离水和导电材料清洁皮肤擦干,皮肤上不能使用酒精、含有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机械通气的开始及定义呼吸机的参数设定机械通气的模式机械通气时的报警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运输相关问题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机械通气中的观察及护理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机械通气的开始20世纪20年代第一台负压通气机--铁肺机械通气的开始机械通气的目的维持适当的通气量改善肺气体交换功能,;减少呼吸肌作功,改变压力容积关系:;肺内雾化吸入治疗;促进肺或气道的愈合;预防性休克等情况下的呼吸衰竭呼吸机的参数设定
潮气量(每分通气量)呼吸频率吸呼比(吸气流速)吸气压力吸氧浓度触发灵敏度呼气末正压(PEEP)报警界限机械通气并发症通气不足通气过度心输出量下降,低血压肺气压伤其他器官的并发症院内获得性感染
气管套管气囊充气不足,吞咽气体,致胃肠胀气;肾动脉血流灌注不良而致水、钠潴留;长期机械通气,门静脉压力升高而致的肝瘀血;气管套管气囊对气管粘膜压迫造成的气管粘膜溃疡、损害。其他器官的并发症使用呼吸机的监护和护理注意义齿气管插管位置深度20-25CM(距切牙)有效机械辅助呼吸的听诊插管后X光片4胸椎体,不超过4胸椎体下缘(隆突分叉上)调整呼吸机参数后30-60分钟应复查动脉血气。注意能量补充、出入量----日治疗计划。使用呼吸机的监护和护理
避免长期高浓度氧(60%)吸入气雾化,超声雾化1次/2-3H胃肠减压吸痰、预防褥疮,口腔护理,抗生素应用呼吸机的机械故障或仪表失灵等。漏气。电除颤时,避免氧气。镇静:咪唑安定等使用呼吸机的监护和护理
(一)
密切临床观察:包括神志、呼吸、心率、血压、皮肤色泽、肺部体征。(二)
血气监测:使用呼吸机前及全过程的动态监测。(三)
观察呼吸机运转情况。(四)
通气力学监测:包括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气道峰压、平台压、呼气末压、平均压、气道阻力、吸/呼比值。使用呼吸机的监护和护理(五)
呼吸道的湿化及分泌物排出:包括雾化吸入、气管滴入、吸痰、翻身、拍背,以保持气道通畅。要求吸入气体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24小时湿化液量至少250ml。每次吸痰前后予高浓度氧(FiO2>70%)吸入2min,吸痰时间小于15s,吸痰中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六)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护理:注意气囊有无漏气,在保证不漏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充气压力,并需每4小时将气囊放气5分钟。(七)
呼吸机及其管道的定时清洁、消毒。病室通风、消毒(一)
撤离呼吸机的条件:1、一般情况好转,神志恢复、呼吸、咳嗽、咳痰能力恢复,肺部感染基本控制。2、
呼吸次数<25-30次/分,自主呼吸潮气量≥400ml。FiO2≤0.4,PEEP<5cmH2O,3、血气分析:PaO2>8Kpa(60mmhg),PaCO2无明显升高,PH基本正常。4、肺功能:肺活量达15ml/kg以上,最大吸气压>-1.96Kpa(-20cmH2O).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1.一般安排在上午拔管2.向患者说明拔管的步骤和拔管后注意事项3.抬高头部,和躯干成40º~90º角4.检查临床的基础情况(物理体征和血气等)5.床旁备有随时可用的充分湿化的氧气源6.备有随时可重新插管的各种器具拔除气管内导管的操作程序7.经气道仔细吸引,吸净气囊以上口咽部的分泌物8.完全放松气囊,吸净气管内分泌物,拔出气管内导管,经鼻导管吸入充分湿化的氧9.鼓励用力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引10.检查重要体征和血气,仔细观察有无喉痉挛、喉头水肿的征象(如仔细听诊,有无吸气性喘鸣音)11.如发生进行性缺氧、高碳酸血症、酸中毒或喉痉挛、对治疗无反应,即重新插管
输液/注射泵的使用常见问题1.药物外渗:在推注过程中如发生药物外渗,微泵的报警系统不会反映,如果不及时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2.静脉炎和静脉硬化:微泵给药时一般均进行留置针穿刺,并且药物浓度相对较高,发生静脉炎和静脉硬化的危险性也较高。3.静脉回血:与速度过慢、延伸管过长或折叠扭曲、双通道同时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路开挖合同范本
- 买衣服购销合同范本
- 养殖配件小窗采购合同范本
- 京津冀外包合同范本
- 农民承包树苗合同范本
- 企业定制酒合同范本
- 出售农机全套纸合同范本
- 半日制合同范本
- 单位门卫聘用合同范本
- 北京正规购车合同范本
- GB/T 44927-2024知识管理体系要求
- 2025年环卫工作计划
- 2024年07月山东省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夏季校园招考29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品质巡检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并购合同
- 2025版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合同含政府补贴及税收优惠条款
- 初验整改报告格式范文
- 2025年北京国资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建设工程总承包EPC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案1
- T-CSUS 69-2024 智慧水务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