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课件_第1页
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课件_第2页
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课件_第3页
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课件_第4页
急性胰腺炎CT分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胰腺炎CT评价

胰腺的解剖胰腺炎概述胰腺炎的CT表现及分级胰腺的血供来自于十二指肠上下动脉、胰背动脉、胰下(胰横)动脉及脾动脉十二指肠上下动脉供应胰头,二者于胰头前方形成动脉弓胰背动脉主要由脾动脉根部发出,供应胰颈和胰体的背面。脾动脉还发出许多小分支称为胰小动脉胰腺的静脉血经脾静脉、十二指肠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入门静脉系统胰的淋巴注入胰上下淋巴结和脾淋巴结.而后注入腹腔淋巴结腹膜后间隙腹膜后间隙是腹后壁的壁腹膜和腹横筋膜之间区域的总称,它上达膈,下至盆腔,两侧与腹膜下筋膜连续,并经腰肋三角向上与后纵隔相通。以肾筋膜为中心,腹膜后间隙为三个间隙:胰周是指:双侧肾旁前、后间隙;肾周间隙;腹膜下间隙(网膜囊、肝肾隐窝、肝下间隙、脾肾韧带、左右结肠旁沟、髂窝、腹盆腔积液)。急性胰腺炎概述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最常见急腹症之一,是胰腺及其周围组织被胰腺分泌的消化酶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死亡率高:其中重症胰腺炎国内死亡率为25%-40%,国外为15%-30%,主要原因是胰腺及胰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常见病因有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急性胰腺炎诊断原则(1)具有急性胰腺炎特征性腹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正常值上限3倍;(3)急性胰腺炎特征性的CT表现符合以上三条中两条即可诊断。

增强扫描:动脉期时间,一般为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0~30s;胰腺期时间35-40s左右;门静脉期60s左右,肝脏期:65-79s。选择在胰腺实质期及门静脉期进行扫描,胰腺实质增强程度最高,胰腺病灶增强差值最大,此时胰周动静脉显示最佳,有利于发现胰腺实质内坏死灶、水肿区,而且还有利于判断胰周血管的受累状况。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一、胰腺改变:

①胰腺体积改变:胰腺体积增大是胰腺炎最早的表现,同时胰腺边缘趋于模糊。

②胰腺密度改变:胰腺整体密度不均匀,胰腺水肿的CT值低于正常胰腺(40-50Hu),坏死区域的CT值更低,而出血区域的CT值高于正常胰腺,达(50-70Hu),增强后无强化低密度区为坏死区。

③胰腺包膜改变:正常时CT不易显示,当胰腺发生坏死或包膜下积液时,包膜即被掀起,厚1mm左右,在体尾部显示清晰,易被破坏,并累及胰周。二、胰周改变:胰腺炎性渗出致胰腺边界模糊不清,胰周出现脂肪坏死,表现为胰周脂肪密度增高、模糊。胰周积液以小网膜囊(最常见),肾旁前间隙(左侧最常受累);若外渗胰液积聚于胰腺内,表现为局限性小低密度区,称胰内积液。肾前筋膜尤其是左侧肾周筋膜可受累增厚,炎症可穿破肾周筋膜进入肾周间隙。

三、胃肠道改变:炎症可影响相邻胃壁产生灶性胃壁增厚改变;若波及十二指肠,小肠和横结肠时可以反射性引起肠道积气,积液;十二指肠降段可因胰头增大,胰周水肿而受压;胰周积液及假性囊肿可压迫邻近肠道造成梗阻;病变还可从横结肠及小肠系膜根部向肠系膜扩散,可引起水肿、蜂窝织炎、积液、出血、坏死等,其中以前两项最常见。

四、远处扩散:AP向前累及后腹膜,引起腹腔积液或腹膜增厚;向下、向后经肾旁间隙扩散致椎旁、盆部腹膜外间隙甚至大腿上部;经小网膜囊及圆状韧带裂隙入肝,经横结肠系膜达到横结肠,还可由网膜囊经网膜孔进入腹腔,向上可累及膈肌引起胸腔积液、胸膜增厚,肺炎。五、胰腺并发症:

1、蜂窝织炎:常发生在胰体和胰尾,故常累及小网膜囊及左肾旁前间隙,病变轻微时CT上仅表现为肾前筋膜增厚,严重时表现为大片低密度软组织影,形态不规则,无包膜,不增强。它可沿横结肠及小肠系膜蔓延,向下可达盆腔,大腿上部,并可继发坏死和感染形成脓肿。3、假性囊肿:常在病程的第4-6周形成,为积液未能及时排空,吸收,被纤维囊或肉芽组织所包围而形成。囊肿可发生于胰腺任一部位,并与积液扩散途径分布范围一致。病变形态多为类圆形,大小不一,多数为单房,囊壁较均匀,厚薄不一,增强后囊壁有不同程度强化,其内液体一般密度较低,伴有出血或坏死组织较多时,其内密度不均,呈混合密度。急性胰腺炎CT表现渗出坏死坏死感染脓肿假性囊肿AP严重程度CT平扫分级,按Balthazar分级法进行分级。分为五级如下:C级:胰腺肿大,炎症累及胰周,表现为胰周脂肪层模糊呈网状或条索状水肿或脂肪层消失。评分为2分。E级:胰周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胰液储留,或胰内或以外气体出现,或脓肿形成评分为4分。AP在Balthazar分级法上水肿型主要分布在A、B级和C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要分布在D、E级,A、B两级均为水肿性;C级水肿性占多数;D级、E级多为出血坏死性型。由此可见,随着CT分级级别的增加,出血坏死的发生率也增加。增强CT胰腺出血坏死分型Ⅰ型:点片状坏死;Ⅱ型:段状坏死(坏死部分超过整个胰腺的30%,坏死范围贯穿胰腺全层);Ⅲ型:全胰腺坏死(超过胰腺50%的段状坏死)。Balthazar分级法的补充为弥补单纯依据平扫判断胰腺及胰周炎性病变形态分级的不足提出CT严重指数分级评分(CTSI):按照Balthazar分级法和胰腺坏死程度分级法结合得到CT严重指数分级评分(CTSI):在增强CT表现上,胰腺坏死小于或等于30%加为2分,30%-50%加为4分,大于50%加为6分,进行累计加分。CTSI根据得分将结果依次分为3个等级:轻级0-3分,中级4-6分,重级7-10分研究认为,CTSI是早期判断AP病情及预后较准确的方法,具有相当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发现计分在1分以下者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计分在7-10分者病死率为17%,并发症发生率达92%。提出胰腺、胰周、胰外扩散范围分级标准Ⅰ级:胰腺不大,无胰周受累Ⅱ级:胰腺肿大,胰腺平面胰周间隙受累Ⅲ级:胰腺明显增大,广泛的肾旁前间隙受累,包括肾筋膜前层。结肠后间隙、小肠系膜根部、网膜囊、胰周韧带等。Ⅳ级:Ⅲ级+肾旁后间隙或肾周间隙和(或)腹膜下多间隙或(和)其它远处扩散(如腰肌、盆外、髂窝、膈下间隙、胸腔、下肺野)CT在AP病程中能清楚地显示胰腺的水肿、出血、坏死等病变范围,显示胰腺合并症(胰腺脓肿,以及内外假性囊肿、胰外多间隙的扩散范围和程度及其他脏器受累程度),有助于对其进行多方面多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