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课件_第1页
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课件_第2页
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课件_第3页
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课件_第4页
艾滋病防治宣传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书主题: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新余市长青小学

艾滋病的流行和危害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非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艾滋病安全套功能和正确使用方法艾滋病的流行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例。

按照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估算,中国07年底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至85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至0.07%)。

据估计,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为5万(4万至6万)人。中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图

(1985年—2004年9月)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构成

(截至2005年3月底)采浆不详血液/血制品2.9%异性/同性静注毒品母婴传播0.9%42.6%8.8%26.2%18.6%母婴传播的比例从1997年的0.1%上升到2004年底的0.9%

性接触传播的比例正在逐年增长,从1997年的5.5%上升至8.8%个人危害:影响了个人身体健康、就业、收入。家庭危害:破坏家庭的完整性(离婚现象加剧;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艾滋孤儿,使他们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社会危害:社会不安;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艾滋病的危害

怀抱中的齐贵华,32岁,去年在北京打工,回家过春节后就一病不起。

丈夫每天为妻子上药,病毒已感染全身。

艾滋病夺走了她的丈夫。

村里的青壮年一个个地走了。

儿子死于艾滋病,留下一个孙子也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女孩蒙蒙的父母亲一同死去后,她还需照顾带病的爷爷……。父母双亡,无依无靠。

AIDS的发现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俗称艾滋病病毒)所引起的恶性传染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感染成功急性期症状诊断艾滋病死亡-

4-12周-出现症状8-10年1年

0.5-2年

HIV抗体-HIV抗体+,无症状有症状HIV抗体+艾滋病感染艾滋病后的自然发展过程窗口期潜伏期艾滋病期艾滋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常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皮疹等症状。

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3)母婴传播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感染率为7-42%。“母乳传播”感染率为20-35%。

日常生活事件不会导致HIV传播握手咳嗽或打喷嚏昆虫叮咬一般的身体接触、拥抱或礼节性接吻饮水或食物,共用茶具、餐具共用卫生设施、游泳池工作场所或学校的接触共用电话小结一个看上去健康的人有可能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共用针具会感染艾滋病病毒。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有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感染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预防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也没有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面临的结局只能是死亡(病死率100%)。因此对艾滋病的预防非常关键,而保护高危人群,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的、最经济的措施。吸毒人群母婴传播共用针具妓女配偶吸毒女性吸毒人群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性行为性行为配偶婴儿嫖客性行为吸毒人群共用针具性行为共用针具性行为性行为性行为性行为预防措施(1)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2)远离毒品。(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