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2020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模拟卷(二)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26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4分)此心安处是吾家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光与影交叠生辉是南京博物馆在“博物馆日”开展的夜间对外开放活动的最大特色。B.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因为促进了亚洲文明交流,也为世界文明繁荣注入新时代的力量。C.巴黎圣母院突遭火灾,塞纳河畔的烈火映照着巴黎的上空,法国人众多都失声痛哭。D.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汇的优雅的摆渡人。3.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家眷juàn挚爱zhì天伦之乐lúnB.束缚sù堕落duò味同嚼蜡jiáoC.摇曳yè迂回yǖ心无旁骛wùD.箴言zhēn棱角líng销声匿迹nì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5)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___。(《孟子》)(6)自强不息是很多优秀作品的主旋律。杜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她渴望冲破束缚,能像大鹏那样自由翱翔。5.用一个比喻句,描述你心中的家。(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班级开展“致敬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8分)活动一:朗读经典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小雨准备在朗诵会上朗诵这首诗,下面她的理解与处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用“嘶哑”修饰喉咙,朗读时可以语调低沉有力,表现鸟儿永远不知疲倦、竭尽全力地为这片土地而歌唱。B.“土地”、“河流”、“风”、“黎明”这四个歌唱对象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朗读时可以语速加快,一气呵成。C.“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一句中,“连羽毛”要重读,突出诗人决心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D.诗歌末尾的省略号,留下不尽的余韵。朗读至此,不妨加上肢体语言,双手打开,深情凝望,以抒发对土地的深情。活动二:推荐经典下面是小北同学的荐书演讲稿片断,按要求完成题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信大家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那烈焰熊熊、火花四射的炼钢场面。人的成长也要经历这样的大熔炉,“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千锤百炼!有人说保尔是天生的英雄,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英雄。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依靠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纷飞的战火中,几枚弹片留在了身体里,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没有退缩。一次次命运的捉弄不仅没有击倒保尔,反而让他从一个出身贫苦的少年,成为一名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斗士。(1)说说画线部分是如何增强演讲的感染力的?(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增强说服力,结合原著在空缺处再补充一个材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排演经典同学们准备排演课本剧《儒林外史》(节选)。大家对严监生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作品中的情节参与讨论。小高:严监生是作品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我们要演出他的吝啬小气来。小宁:可是,我对严监生的形象还有些疑惑。记得原著当中写到严贡生收到了弟弟严监生遗留给他的两套缎子衣服和二百两银子。这个小气鬼,为什么死后要送给哥哥这份大礼呢?“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小宁:这个经典的细节确实能反映他的吝啬,我明白了。…………二(44分)(一)阅读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材料一)咏怀①“我要桃核!”小孙女喊着,“我要去种。”“种桃子干什么?”老奶奶停下刀,叮嘱着小孙女,“要种杏,别种桃!”一桌人都怔了。“‘桃’就是‘逃’!我逃一辈子了,先逃‘老义军’(军阀),再逃小日本,还逃得不够吗?”老奶奶喃喃地说,“所以要种就种杏,幸幸福福过几年太平日子。”不知为什么,跟着老母四十多年,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怎么一下子,全出笼了?连最近小女儿跟她学的儿歌,都是我以前没听过的。“怎么没听过?我从小就唱!”老母还不承认,“我爹教我的。”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恨他又娶了个小,现在却“我爹、我爹”叫得愈来愈亲切。好像她缩小了,我外公又站在了她的面前。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我爸爸也一样。”一位老朋友颇有同感,“以前提到我爷爷,他都好像要立正似的,说‘我的父亲’。可是这两年不同了,他会说‘我阿爸带我去抓鱼’,‘我阿爸教我游泳’。当你看他说话的样子,他不再是我的爸爸,倒成了一个孩子。”老人家确实愈来愈像个孩子。过去她很不喜欢小孩,后来只爱自己的孙子、孙女,现在则只要是孩子,她就喜欢。有一天,妻带她从外面回来,看她提个重重的塑胶口袋,我问她买了什么。“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每次有小孩来玩,不论是亲戚的小孩,或邻居的洋孩子,就都往她的房里钻。每个人出来,都鬼鬼祟祟的,捂着口袋。说老奶奶叫他们别说,把糖偷偷吃掉,或藏起来。只是老人也像孩子般,愈来愈跟人分你我。好比爱藏玩具的孩子,什么东西都要是自己的。原来一家人围着看电视,现在老人也叫我又为她买了一个,放在她的房间,常躲在屋里自己看。还把小孙女找进去,和她一起看卡通。她真成了个孩子,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喜欢用纸盒子和脚踏车围成一圈,然后躲在里面,说那是他的家。过去年轻时,她喜欢串门聊天,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有一天,我在花园工作,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人居然转过脸去,有点激动,“你知道吗?咱们好久没说私房话了。”母亲老了!我常得听她进浴室的时间是不是太长,也在每晚就寝之前,先推开她的房门瞧瞧。看她一个人睡着,昏昏的夜灯,映着墙上父亲年轻时的照片,我有着一种莫名的感伤。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去买一张轻便折叠的轮椅,”我对妻说,“明年春天,带着她一块儿,去迪斯尼乐园。”(选自《读者》2006年第9期,有删改)13.母亲的“一堆新故事”有哪些?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填空。(3分)1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1)老母迈着解放小脚,一步步凑过来,又拉着我的袖口,走到院子一角,神秘兮兮地说:“来!妈问你,你赚的钱,够不够下半辈子花?人都会老,别一天到晚乱花,存着点儿,等老了用!”(如何理解母亲的“神秘兮兮”?)(2)突然觉得这老人家,跨过87年的岁月,此刻,却缩在床上,如同我5岁的小女儿,需要关爱和保护。(“缩”字用得好,好在哪里?)15.原文在“母亲老了。”这一段之前还有一些表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话,请你结合上下文试着进行补写。50字左右。(4分)16.说说你对文章结尾的理解。(4分)(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11分)网络进入“我是你爸爸时代”现在我越来越感觉未来世界更可能是由高科技公司严密掌控下的人类社会,它们不单决定一个人何时生,何时死,更决定了一个人何时哭,何时笑,甚至是如何思考。过去十年里,我看着亚马逊的图书推荐从莫名其妙变得异常精准,仿佛隔着屏幕坐着一个图书管理员。他对我的熟悉程度在与日俱增,我已经不需要说任何话,他就能向我推荐一批我绝对不会放过的书籍。亚马逊能做到这一切,基于它对用户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我的浏览和购买行为的分析。因此,在一次次购物过程中,亚马逊逐渐了解我,可以越来越精准地做出推荐。如果亚马逊更进一步呢?举个例子,假若我是个地心说支持者,在亚马逊上不断购买相关的书籍,而亚马逊作为一家科技公司,觉得有责任推荐日心说。于是,它根据既往的用户数据,寻找到一套最有效的书单,可以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渐渐地对地心说产生怀疑,然后发生动摇,最终投向日心说的怀抱。当然,在许多人看来,这并不是一件坏事。问题是,地心说或日心说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亚马逊拥有的这种科技能力本身。假设让一个人从地心说支持者变为日心说支持者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那么,如果亚马逊想要改变用户的其他认知呢?这是用户自我发展的偶然,还是亚马逊利用技术造成的必然?换一句带有男权社会色彩的话来说:亚马逊究竟是你儿子,还是你爹?以“今日头条”为例。作家无论在平台上发送任何内容,系统都会先尝试着给予一定数量的推荐。比如说把这条内容推送给一万人,然后计算这一万个人里会有多少人愿意点开阅读。如果比例达到标准,就会向更大范围的用户进行推送;如果达不到标准比例,那么就会停止推荐,让这条消息自然沉底。这相当于给每一个作家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而且在最短时间内就可以给出反馈——读者喜欢或者不喜欢。同样,如果你是一名读者,在每次给你推送的消息,系统会检测你点开了哪几条。然后在下一轮推荐时,去掉那些你不感兴趣的主题,推荐你可能感兴趣的主题。于是,你越点越多,你想要看的也越来越多,最后根本停不下来。也就是说,你的订阅和阅读从一种主动行为,变成一种被动行为。你最终能看到什么,并不取决于你的主观意愿,而是由系统决定——决定你能看到什么,不能看到什么。回到亚马逊的问题上来,如果是系统“希望”你看到什么的话,这究竟算是你的自由选择,还是科技公司利用技术造成的某种必然?什么叫“我是你爸爸时代”?这就是,科技公司认为它们比你更懂你,它们的判断高于你的判断,它们的意志凌驾于你的意志之上。传统互联网时代,用户是作为单纯的消费者而存在。互联网公司无论提供的是服务还是内容,用户的主要行为是消费。但是,在“我是你爸爸时代”,用户除消费内容和服务之外,还被科技公司当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不单要消费内容和服务,还需要充当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工具,用户行为本身也从消费变成生产。这就是各种智能算法不断被诟病,但是科技公司依然在不断加大投入和执行力度的原因——它是有效的,受到智能算法控制的用户,能够产生设计者所期待的行为,得到他们想要的数据。而你的意志呢?你的意愿呢?你的选择呢?这些事情好像已经变得不再重要。我认为,“我是你爸爸”的背后,潜藏的逻辑是:一小部分人高于另外的多数人,前者可以决定后者的行为。从决定他们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逐步演进到决定他们相信什么、赞同什么以及认同什么。因为前者比后者聪明,而且占据技术上的优势。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控制你看到的每一个网页、每一条信息、每一个路边灯箱,或听到的每一句广播,影响你的潜意识,让你莫名其妙辞掉工作,醒悟过来时发现自己站在某个鸟不拉屎的高原湖边,只不过是因为当地企业向网络公司支付了一笔高额旅游推广费而已。网民喜欢叫这个“爸爸”,那个“爸爸”,可能他们都是对的。17.浏览文章,说说“我是你爸爸时代”有何时代特征?(4分)18.编写阅读提示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揭示作者的写作意图。请你为本文编写一段阅读提示。50字左右。(3分)19.你读了这篇文章后转发到了朋友圈,引起广泛讨论。联系生活,请你针对网友的留言作出回复。(4分)网友甲留言:科技即将控制人类?是不是杞人忧天了?网友乙留言:读完文章,惊悚。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身心就被绑架了,我还是我吗?你的回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50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相。也许,令自己生气的人,真相是一场无心的误会;令自己惊喜的事,真相是一个精心的安排;令自己沉迷的东西,真相是一次成长的考验……请以“你并不了解真相”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020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全解全析1.【答案】此心安处是吾家(4分)【解析】本题考查字形书写。注意用“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正楷或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行楷依次认真书写,注意“处”“吾”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2.【答案】A(2分)【解析】B.关联词使用错误;C.“众多”与“都”语意不谐,“众多”应该修饰“法国人”;D.“作品”与“摆渡人”搭配不当。故选A。3.【答案】A(2分)【解析】B.束sù——shù,C.迂yǖ——yū,D.棱líng——léng。4.【答案】(1)风正一帆悬(2)芳草萋萋鹦鹉洲(3)断肠人在天涯(4)学而不思则罔(5)失道者寡助(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九万里风鹏正举(8分)【解析】(1)——(5)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下句即可,要注意“悬”“萋”“涯”“罔”“寡”等字的书写;(6)属理解型默写题。此类题,要求根据语境联想诗文名句,其难度较大,要注意“绝”“鹏”等字的书写。5.【答案】示例:家是港湾,让我们停留休憩,让我们再次出发。(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把握能力。形式上注意比喻句包括三个方面:本体,比喻词(好像,是,……),喻体;内容上,本体是“家”,然后根据“家”的特点确定喻体,可以再根据喻体的特点诠释一下“家”的作用。6.【答案】活动一:B(2分)活动二:(1)示例:以设问开头,引起听众注意与思考。通过比喻,形象说明千锤百炼方成钢的道理。多用短句,很少用长句,语言铿锵有感染力。(2分)(2)示例:在疾风暴雪的建设工地里,面对常人难以忍受的劳动强度和饥寒,他没有被吓倒。在身体病残、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他依靠顽强的意志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著作!(2分)活动三:示例:这个情节你没有看仔细,书中并没有写严监生临终交代要送东西给哥哥。如果他不吝啬,临死时怎么还会对两根灯草耿耿于怀,死不瞑目?(2分)【解析】活动一:B.“黎明”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是对抗战胜利的向往。故朗读时不同于上面三个意象,风格应该轻柔,语速稍慢。活动二:(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要赏析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是运用了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其次结合该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本题可先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本句自问自答,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把“人的成长过程”比喻成经历大熔炉,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题规范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听众注意与思考,突出地表达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人的成长也要经历这样的大熔炉”,说明千锤百炼方成钢的道理。还可以从句式角度赏析,“‘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千锤百炼”,多用短句,作用就是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2)本题考查补充材料。材料都是为主题服务的,要先分析语段主题,即“保尔之所以能够成为英雄,完全是依靠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精神”,然后写出体现保尔钢铁般意志的事件即可。如他在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的情况下依然写出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回答时注意突出其意志的坚强,可用“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形式。活动三: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指出小宁话语中关于情节的错误,即原著中并没有写严监生临终交代要送东西给哥哥。再答出原著中体现其吝啬性格的事件,如“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用简洁、连贯、鲜明、得体的语言概括即可。7.【答案】C(2分)【解析】C项“幻想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错,系虚写、委婉。8.【答案】周围因此,所以规模,形制摇动(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注意“环”解释为“周围”,“制”解释为:规模,形制。9.【答案】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2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句话的意思是:潜水的人在出水之后,要立即用煮热了的毛皮织物盖上,太迟了的话人就会被冻死。据此可划分停顿为: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10.【答案】如果通宵没有云,(它)就随着月亮的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不断转动它的身体来获取月光的照耀(或“照耀在它的身体上”)。(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若:如果。转:转动。11.【答案】船上多载草荐以防遇见旋涡;用长绳系在腰上以便在呼吸不畅时迅速被拉上水面;用锡造弯环空管以便在水下呼吸;准备热毛毯在出水时裹住身体。(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概括。通读全文,可由第二段中关键语句“凡采珠舶,其制视他舟横阔而圆,多载草荐于上。经过水漩,则掷荐投之,舟乃无恙。”“舟中以长绳系没人腰,携篮投水。”“凡没人以锡造弯环空管,其本缺处对掩没人口鼻,令舒透呼吸于中,别以熟皮包络耳项之际。”“气逼则撼绳,其上急提引上,无命者或葬鱼腹。”“凡没人出水煮热毳急覆之缓则寒栗死。”概括作答。12.【答案】(1)形状;(1分)(2)颜色(色泽、光泽)(1分)(3)珍珠形成是蚌吸取了月光精华,把珍珠称作蚌中月亮符合古人的认知规律(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和材料内容及句子的分析。解答此题,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选文,整体感知文本,按照题目要求分析。“乞取蚌中月”比喻用得非常贴切。珍珠的形状与圆圆的满月相似,珍珠的光泽也与月亮相似;根据材料二中的描述“凡蚌孕珠,即千仞水底,一逢圆月中天,即开甲仰照,取月精以成其魄。”珍珠形成是蚌吸取了月光精华,古人认为珍珠是无价之宝。把珍珠称作蚌中月亮符合古人的认知规律。据此理解作答。【参考译文】凡是蚌中孕育珍珠,是从无到有的。其他形体小的水生动物,多因天敌太多而被吞噬掉了,所以寿命都不长。蚌却因为周身有坚硬的外壳包裹着,天敌没有空子可以钻,即便蚌被吞咽到肚子里,也是囫囵吞枣而不容易被消化掉,所以蚌的寿命很长,能够生成无价之宝。蚌孕育珍珠是在很深的水底下,每逢圆月当空时,就张开贝壳接受月光照耀,吸取月光的精华,化为珍珠的形魄。尤其是中秋月明之夜,老蚌就会格外高兴。如果通宵无云,它就随着月亮的东升西沉而不断转动它的身体以获取月光的照耀。也有些海滨不产珍珠,是因为当地潮汐涨落汹涌震荡,蚌没有藏身和静养之地的缘故。凡是采珠船形制比其他的船要宽和圆一些,船上装载有许多草垫子。每当经过有旋涡的海面时,就把草垫子抛下去,这样船就能安全地驶过。采珠人在船上先用一条长绳绑住腰部,然后带着篮子潜入水里。潜水前还要用一种锡做的弯环空管将口鼻罩住,并将罩子的软皮带包缠在耳项之间,以便于呼吸。有的最深能潜到水下四五百尺,将蚌捡回到篮里。呼吸困难时就摇绳子,船上的人便赶快把他拉上来,命薄的人也有的会葬身鱼腹。潜水的人在出水之后,要立即用煮热了的毛皮织物盖上,太迟了的话人就会被冻死。13.【答案】(1)对外公由恨到爱(对外公态度大变)(2)买糖给孩子吃(3)和我说悄悄话(私房话)(3分)【解析】考查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所给出的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再用与提示相同的句式来概括情节即可。最近却听了她一堆新故事。说实在话,我从不知她不爱吃面,也不晓得她忌讳种桃子。最近提到我外公,老母的表现也不一样了。以前她恨他,……于是那个原来所谓不苟言笑、偏心、重男轻女的老头子,便一下成了会说故事、会唱儿歌、会买咕咕钟的“好爸爸”。——对外公由恨到爱;“买什么?你不会感兴趣的!全是糖,给小孩吃的。”——买糖给孩子;现在还喜欢,只是不再出去串门,而希望别人来我们家,而且最好是能进她的房间,坐在她的床边,跟她讲悄悄话。——和我说悄悄话。14.【答案】(1)因为跟儿子谈的是钱的事,在母亲看来这属于隐私,不能让外人知道;母亲关心的是儿子下半辈子的事,她觉得很重要,因此显得小心翼翼。(2)“缩”字传神地写出了母亲的睡觉姿态,因年老体衰身体变得瘦小,也透露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爱护。(4分)【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①句根据我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干吗神秘兮兮的?”“当然了!咱们娘儿俩,总也有点悄悄话吧!?”老母亲认为问钱的事,不能让外人知道,这是个人的隐私,另外母亲也想与“我”说说悄悄话的心理。,又担心“我”老了钱不够用,表现母亲对“我”的关心和爱。②句“缩”有小的意思,写出母亲87岁以后,身体逐渐衰老,如同孩子一样需要关爱和保护。15.【答案】我突然明白了,母亲由于身体的衰退,心里越来越没有安全感,越来越怕寂寞,她又像儿时一样,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照顾。(4分)【解析】考查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推断与想象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是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抓住人物在文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当时的心理活动,要运用第一人称,对母亲的情感主要是以理解感激,明白了母亲需要关爱和照顾为主,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即可。16.【答案】结尾写出了儿子对母亲开始转为理解和关心,并点明文章中心:为了让老年人幸福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家人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经常陪伴他们,让他们继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家人的爱。(意近即可)(4分)【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呼应题目,结构严瑾;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将母亲当做孩子来看待,表达了作者对老年人的理解与关爱,家人要像对待孩子那样,经常陪伴他们,关心爱护他们;表现了文章的主旨。17.【答案】科技公司利用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掌握并可能改变人的意志意愿,产生其期待的行为;用户除消费内容和服务之外,还被科技公司当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充当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工具,用户行为本身也从消费变成生产)(4分)【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在“我是你爸爸时代”,用户除消费内容和服务之外,还被科技公司当作生产资料的一部分。不单要消费内容和服务,还需要充当信息的传播路径和提升用户活跃度的工具,用户行为本身也从消费变成生产。”概括作答即可。18.【答案】示例:网民喜欢叫的这个“爸爸”、那个“爸爸”,但深入思考后你会发现:真相很恐怖!新兴互联网络,他正在改变你、左右你,你还敢叫他“爸爸”吗?(3分)【解析】阅读提示是提纲挈领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设置文章的关键词,既要涵盖文章内容,又要起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此文可以设置几个关键词,什么叫“我是你爸爸时代”?网民喜欢叫这个“爸爸”,那个“爸爸”,“我是你爸爸”的背后潜藏的逻辑是什么?注意字数的限制。19.【答案】示例一: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科技发展:保持初心,善用科技。科技不是洪水猛兽,它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更精彩。例如,文中的阅读推送让阅读更高效。但是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判断,服从于自己的意志,不被科技左右。示例二:我赞同乙的观点。科技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像文中所说阅读都已经被牵着鼻子走。所以这不是杞人忧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4分)【解析】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联系生活,请你针对网友的留言作出合理回复即可。如,我支持甲的观点。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源于人、造福于人,又怎么能控制我们?像文中所说丧失自己的阅读判断,那是源于人本身的思维惰性,这和科技无关。20.【答案】你并不了解真相小学三年级时,我们班上转来一个女生,看她那一幅笑得天真烂漫的样子,我们都不由自主的凑了过去。“哎,你叫什么名字啊?你以前哪个学校的?”女同学A问她。“你以前在班上排几名?你是出了校门往西走的路么?我可以跟你同路的。”女同学B问她,手上还握了支笔,饶有兴致地问她。很快地,因为她的开朗,就和我们女生打成一片了。她和我是玩得最好的一个。有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叫我们把《作文辅导》拿出来。这时,听到后桌的夏习之小声地嘀咕着:“咦,我的辅导书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个人房屋售卖合同范本
- 买卖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出租钢琴合同范例
- 倒板合同范本
- 出口经营合同范本
- 个人租车协议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借用合同范本
- 制做安装合同范本
- 别墅门订购合同范本
- 二手机械车位转让合同范本
- GB/T 7631.5-198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5部分:M组(金属加工)
- GB/T 41326-2022六氟丁二烯
- GB/T 19470-2004土工合成材料塑料土工网
- GB/T 18913-2002船舶和航海技术航海气象图传真接收机
- 高中教师先进事迹材料范文六篇
- 烹饪专业英语课件
- 3d3s基本操作命令教程课件分析
-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晨读课件
- 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讲义课件
- 河南大学版(2020)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法律方法阶梯实用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