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项训练02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试题_第1页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项训练02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试题_第2页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项训练02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试题_第3页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项训练02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试题_第4页
安徽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专项训练02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项训练(二)压强、浮力、密度的综合分析及相关计算(限时:40分钟)一、填空题1.一平底圆柱形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的底面积为50cm2,装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1000Pa,则杯内所装水的高度是cm。将重为3N的小球放入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ZX2-1所示,则小球的体积为m3。(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图ZX2-12.[2019·德阳]如图ZX2-2所示,有一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一体积为2×10-4m3、质量为0.54kg的矩形金属块放在容器底部,再向容器中加入水至14cm深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Pa,金属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N。(金属块与容器底部不是紧密接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图ZX2-23.[2018·广西北部湾]如图ZX2-3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m2,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物块A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若物块A的密度为0.5×103kg/m3,体积为4×10-4m3则物块A的质量为kg。现用力压物块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kg/m3。(g取10N/kg)

图ZX2-34.[2019·襄阳]一正方体物块棱长为10cm,漂浮于足够高的盛有足量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有20%体积露出水面。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160Pa,则容器的底面积为m2;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40∶39,则未投入物块时容器中水的深度是m。(g取10N/kg)

二、选择题5.[2019·福建]如图ZX2-4所示,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图ZX2-4A.2.4ρgh B.2.7ρgh C.2.8ρgh D.3ρgh6.[2019·聊城]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ZX2-5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图ZX2-5A.F甲∶F乙=1∶1,p甲∶p乙=1∶2B.F甲∶F乙=1∶1,p甲∶p乙=1∶4C.F甲∶F乙=1∶2,p甲∶p乙=2∶1D.F甲∶F乙=8∶1,p甲∶p乙=1∶87.[2019·荆门]重16N的正方体物块沉在面积很大的容器底部,现用一根细线将物块提出水面,物块所受的浮力F随物块上升的距离h变化关系如图ZX2-6所示,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ZX2-6A.物块的棱长为0.5mB.物块在出水前细线的拉力恒为5.0NC.物块的密度为1.6×103kg/m3D.物块沉在容器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6.0×103Pa三、计算题8.[2019·铜仁]如图ZX2-7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水深h=20cm。某同学将一个实心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得物体的重力G=7.9N,再将物体缓慢浸没在水中,物体静止时与容器没有接触,且容器中的水没有溢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6.9N。求:(g取10N/kg)(1)物体放入水中之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2)物体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3)物体的密度ρ物。图ZX2-79.[2019·杭州]如图ZX2-8所示,将密度为0.6g/cm3、高度为10cm、底面积为20cm2的圆柱体放入底面积为50cm2的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加水。(g取10N/kg)(1)当水加到2cm时,求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2)继续向容器中加水,当圆柱体对容器底压力为0时,求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图ZX2-810.[2019·咸宁]有A、B两个密度分别为ρA、ρB的实心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2,其中正方体A的质量mA为1kg。如图ZX2-9甲所示,将它们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时,A对B的压强与B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4∶5;如图乙所示,将A和B叠放在一起放入水平桌面上的盛水容器中,水面静止时,正方体B有14的体积露出水面,已知ρ水=1.0×103kg/m3(1)正方体B的质量mB是多少。(2)ρA∶ρB是多少。(3)正方体B的密度ρB是多少。图ZX2-911.[2019·包头]圆柱体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重忽略不计),容器的底面积为0.2m2,内盛30cm深的水。现将一个底面积为400cm2、体积为4000cm3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物体放入其中,如图ZX2-10甲所示,物体漂浮在水面,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5cm;当再给物体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不变的压力F以后,物体最终恰好浸没于水中静止,如图乙所示。(ρ水=1.0×103kg/m3,g取10N/kg)(1)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2)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3)从物体漂浮在水面到浸没水中静止过程中压力F做了多少功?图ZX2-10

【参考答案】1.103×10-42.14003.43.小于0.20.9×1034.0.050.14[解析]正方体的体积V=L3=(0.1m)3=0.001m3;若物块漂浮时与未投入物块时比较,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Δp=160Pa,根据Δp=ρ水gΔh可得,水的深度变化量为Δh=Δpρ水g=160Pa1.0×1V排Δh=(1-20%)V假设物块漂浮时水的深度为h1,浸没时水的深度为h2,由于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之比为40∶39,受力面积相同,所以压强之比p2p1=4039,即ρ水gh2ρ水gh1=4039,可以得出h2h1=4039。物块浸没时与物块漂浮时水的深度变化量Δh'=ΔV排S容=20%VS容=20%×0.0015.C[解析]杯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设杯子底面积为S,则G总=G上+G下=0.8ρgSh+ρgS·2h=2.8ρgSh,所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FS=G总S=2.8ρgSh6.B[解析]若按图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甲=GA+GB,若按图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F乙=GA+GB,故F甲F乙=GA+GBGA+GB=1∶1。已知ρA∶ρB=8∶1,mA∶mB=1∶1,则由V=mρ可得,VAVB=mAρAmBρB=ρBρA=18,则棱长之比lA7.C[解析]据图可知,当正方体物块上升距离在0~0.5m之间时,浮力不变,即说明此过程中正方体物块全部浸没在水中;当物块上升距离在0.5~0.6m之间时,浮力减小,说明此过程中物块逐渐露出水面,上升高度为0.6m时,全部露出水面,所以正方体物块的棱长为L=0.6m-0.5m=0.1m,故A错误。物块的体积V=L3=(0.1m)3=0.001m3,物块在出水前V排=V=0.001m3,受到的浮力为F0=ρ水V排g=1.0×103kg/m3×0.001m3×10N/kg=10N,细线的拉力为F=G-F0=16N-10N=6N,故B错误。物块的密度ρ=mV=GVg=16N0.001m3×10N/kg=1.6×103kg/m3,故C正确。物块沉在容器底部时,水在物块上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为p=ρ水8.解:(1)水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2)物体所受浮力F浮=G-F=7.9N-6.9N=1N。(3)物体质量m=Gg=7.9N10N物体体积V=V排=F浮ρ水g=1N1.0×1物体密度ρ=mV=0.79kg1×10-49.解:(1)圆柱体受到的支持力F支=G-F浮=ρ物gV物-ρ水gV排=ρ物gh物S柱-ρ水gh浸S柱=(ρ物h物-ρ水h浸)gS柱=(0.6×103kg/m3×0.1m-1.0×103kg/m3×0.02m)×10N/kg×20×10-4m2=0.8N,因为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和圆柱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F压=F支=0.8N。(2)当压力为0时,容器对圆柱体的支持力也为0,此时F浮=G物,即ρ水gh下S柱=ρ物gh物S柱,则h物h下=ρ水gS柱圆柱体在液面上方和下方的长度之比为h上h下=h物-10.解:(1)正方体A、B的底面积之比为SA∶SB=lA2∶lB2=因为pA∶pB=GASA∶GA+G则GB=4GA,mB=4mA=4×1kg=4kg。(2)正方体A、B的体积之比为VA∶VB=lA3∶lB则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ρA∶ρB=mAVA∶mBVB(3)由题意知A和B整体漂浮在水面上,则F浮=G总。因为F浮=ρ水gV排=ρ水g(1-14)VB=GA+GB=14GB+GB=54则34ρ水gVB=54ρBgV解得ρB=35ρ水=35×1.0×103kg/m3=0.6×103kg/m11.解:(1)物体漂浮在水面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Sh浸=1.0×103kg/m3×10N/kg×0.04m2×0.05m=20N,因为物体漂浮,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G物=F浮=20N。(2)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ρ水gV物=1.0×103kg/m3×10N/kg×4×10-3m3=40N,物体受到的竖直向下的压力F=F浮'-G物=40N-20N=20N,容器中水的重力G水=ρ水gV水=ρ水gS容h水=1.0×103kg/m3×10N/kg×0.2m2×0.3m=600N,物体浸没在水中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