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孙权劝学》知识梳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孙权劝学》主要讲述了孙权劝说手下大将吕蒙读书学习的事情。孙权诚恳地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除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又指出读书学习的方法和目的。孙权现身说法,循循善诱,还用自己的亲身体会来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吕蒙读书学习后进步很大,以至于鲁肃过寻阳时,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并与之结友而别,也可见孙权劝学的成效之大。阅读《孙权劝学》,对于今天的孩子仍大有裨益,希望孩子们能明白自己学习的目的,积极投身到学习当中,把知识学到手,把本领学到身。一、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参考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看,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三、重点问题归纳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认为,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学习尤为重要。所以要劝说吕蒙学习。2.孙权是怎样劝说吕蒙的?说说他劝说的技巧的高妙之处。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帮助吕蒙明确读书学习的方法和目的。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来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也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4.“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语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揣摩着读一读。运用双重否定,写出了孙权语气的坚决,不容置疑。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在严厉中又有对吕蒙的关心、厚望。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态?反问,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意味。6.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课文主要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来表现吕蒙学识进步。一方面,通过鲁肃“与蒙论议”,感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与吕蒙“结友而别”的行为,侧面烘托吕蒙学识进步很大。同时,运用语言描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从正面展现吕蒙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吕蒙学识进步很大。7.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人物形象。①孙权劝告吕蒙要学习,并以自己的体验来劝告吕蒙。由此可见他是一位爱惜人才、关心爱护部下,勤奋好学、善于劝说的人。②面对劝说,吕蒙一开始推托,后来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并取得成绩。由此可见,吕蒙是一个乐于听从劝告、勤奋好学的人。③鲁肃与吕蒙论议,惊叹吕蒙今昔的变化,并与吕蒙“结友而别”。由此可见鲁肃是一个爱才、敬才的人。8.从文中可以提炼出的成语。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9.结合原文内容,从孙权的角度分析其劝学成功的原因。(3分)①平等对话,坦率真诚。孙权并未利用自己的身份强行命令吕蒙读书,而是指出学习的必要性,通过有理有据的平等对话,对吕蒙进行劝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有的放矢,注重实效。“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③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孙权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让吕蒙无可推脱。10.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①读书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②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③不要满足于眼前所学,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达到更高的目标。1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为什么将本文题目命为《孙权劝学》,而不是《吕蒙就学》?因为文章主要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就学的过程,突出了孙权的善劝;同时,以《孙权劝学》为题,也更能体现文章的主旨,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12.课文在情节处理上有什么特点?①详略得当详写“劝学”“论议”,略写“就学”、“结友”,突出孙权劝学。②正侧面相结合正面写“劝学”经过,侧面通过鲁肃惊叹,烘托吕蒙的长进。③情节安排以人物对话为主,更能突出人物特点。四、默写填空1.孙权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的句子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指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帮助吕蒙明确读书学习的方法和目的。3.孙权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