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习作:这儿真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主备人备课成员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习作:这儿真美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三(1)班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星期一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观察和描述景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
2.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提升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写作实践,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世界的认识主要通过直观和感受。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认识,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有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写作基础较为薄弱,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字表达,但缺乏连贯性和文采。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部分学生课堂纪律性较好,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在观察和描述景物时,学生的视角和表达能力受限于生活经验,难以捕捉到细节和运用丰富的词汇。
针对这些学情,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注重以下方面:
1.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帮助他们捕捉景物特点。
2.设计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4.注重个别辅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成长。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
2.运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享对“美”的理解和观察到的景物特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3.实施写作指导法,结合课本中的范文,指导学生如何组织文章结构,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写。
4.使用多媒体教学,如PPT展示不同景物的图片,以及相关的背景音乐,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提前一周,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习作:这儿真美》预习任务,包括欣赏风景图片、视频,以及简要的写作指导。
-设计预习问题:提出问题如“你见过哪些美丽的风景?它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和作业提交情况,监控学生预习进度。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任务,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如风景图片、文学作品等。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问题,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和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获取预习资料。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接触写作主题,激发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一首关于自然风光的诗歌导入,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
-讲解知识点:讲解如何观察景物、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景物描述接力”游戏,让学生分组轮流描述同一景物。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写作中。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游戏,尝试运用新学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活动法:通过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技能。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景色的短文。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风景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作业要求,完成短文写作。
-拓展学习:阅读推荐的作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
作用与目的: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文学素养。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能力的提升
2.观察力和审美能力的增强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和视频,学生能够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特点,展现了较强的观察力。此外,学生在描述景物时,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说明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了提升。
3.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课前自主探索环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思考问题,提前了解了本节课的主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展现了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课后拓展应用环节,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进一步巩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4.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学生需要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5.文化自信的增强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我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在描述家乡风景时,学生能够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欣赏美丽的风景,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表达了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7.学习兴趣的激发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后,学生主动要求阅读相关文学作品,进一步拓展了知识面。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观察景物的方法:观察角度、细节描写、色彩搭配
-描写景物的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②关键词:
-美丽
-景物
-描写
-观察力
-审美
-情感
③重点句子:
-“这里的风景真美啊!”
-“我看到了……”
-“它像……一样……”
-“我感受到了……”
④板书结构:
-标题:《习作:这儿真美》
-一、观察景物
-观察角度:远近、高低、动静
-细节描写:色彩、形状、声音、气味
-色彩搭配:冷暖、明暗、对比
-二、描写顺序
-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
-时间顺序:从早到晚、从春到秋
-逻辑顺序:因果关系、并列关系
-三、修辞手法
-比喻:将……比作……
-拟人:赋予……人的情感、动作
-排比:……、……、……
-夸张:夸大其词,突出特点
-四、情感表达
-描述时融入自己的情感
-表达对景物的喜爱、赞美之情教学反思与总结今天的《习作:这儿真美》这节课,我觉得还是有不少收获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觉得我在教学方法上的选择还是蛮合适的。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美丽的风景图片和视频,孩子们对“美”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这比单纯讲解要有效得多。孩子们在课堂上都很投入,这说明我的教学方法是受到他们欢迎的。
然后,我在课堂上设计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活动,这让孩子们有机会互相交流,共同学习。我发现,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景物,还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显得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发言,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自信心不足。所以,我以后可能会在活动中加入更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环节。
在管理方面,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对课堂纪律的把控还不够严格。比如,在小组讨论的时候,个别孩子会走神,或者小声说话,这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氛围。我觉得以后我需要更加注意课堂纪律,确保每个孩子都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至于教学效果,我觉得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孩子们在写作练习中,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写出了一些很有感情的文章。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眼中的美景,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是,也有一些孩子的文章比较平淡,缺乏生动的细节,这说明他们在观察和想象方面还有待提高。
最后,我想说,教学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今天的这节课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成长和进步。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阅读材料:《大自然的语言》选自《自然观察日记》,作者:[作者姓名]。这本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适合学生阅读,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自然景物。
-视频资源:《中国最美的乡村》纪录片片段。通过观看纪录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乡村的美丽风光,激发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篇,并尝试记录下自己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
-观看《中国最美的乡村》纪录片片段后,学生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分享他们对乡村风光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组织一次课后交流分享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和观后感,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
-对于有绘画兴趣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尝试用画笔描绘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物,增强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尝试创作一篇短文,描述一个自己心中的美丽景点,并尝试运用课上学到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应材料解除合同范本
- 化妆合同范本
- 代理雨鞋采购合同范本
- 兽药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公租房出售合同范本
- 代理工程合同范本
- 买新房认购合同范例
- 2024年洛阳市新安县龙潭大峡谷荆紫仙山景区招聘考试真题
- 农业技术人员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年菏泽市劳信就业服务有限公司招聘制医院人员考试真题
- 2023年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40417-2021电子特气六氟丁二烯
- GB/T 39518-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使用单探针和多探针接触式探测系统坐标测量机的检测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 GB/T 34281-2017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分类配置要求
- GB/T 21941-2008土方机械液压挖掘机和挖掘装载机的反铲斗和抓铲斗容量标定
- 学法减分真题题库400道含答案(完整版驾照考试)
- 新教科版五下科学1.1《种子发芽实验》优质课件
- 哥达纲领批判(课件)
-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全册课件汇总
- ommaya囊的护理教学课件
- NY∕T 3349-2021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岗位技能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