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机械运动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芦苇随风摇曳,水面微微泛起涟漪,一群飞鸟展翅翱翔......地面上的人们看到鸟群飞得很快。鸟群中的飞鸟看自己的伙伴也飞得这样快吗?人们是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如何测定物体的速度的?就让我们从容易的运动开始,共同认识这个运动的世界吧!第4节
速度的测量公路上有许多速度监测设备,其中一种测速设备采用的是区间测速的方法(如图),即通过测算车辆在两个监测点之间的平均速度,判断车辆在该路段是否超速。这种测速设备是如何测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的?第4节速度的测量导入新课从公式v=s/t可知,测算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在公路一段固定距离的路段两端分别放置一个摄像头,当车辆经过这两个摄像头时都会被拍照。系统根据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刻就能算出车辆通过这段距离的时间,从而算出车辆的平均速度。这就是区间测速的原理。请你想一想:应该怎样测量物体的速度?下面我们来实际测量一个沿斜面下滑的小车的平均速度。第4节速度的测量01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根据公式v=s/t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02能写出容易的实验报告.学习目标第4节速度的测量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第4节速度的测量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实验思路】我们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s,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依据公式v=s/t,就可以算出小车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我们可以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搭建一个斜面,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小车可在这个斜面上运动。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实验目标】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
s/t。【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长木板、小车、木块、金属片。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注意:
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比较小的坡度(目标是使小车由静止释放后下滑的速度适当,并且不会从斜面上滑落)。
使小车从静止释放,测量的是小车前端到金属片的距离。【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将长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很小的斜面;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2)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要通过的路程s1,把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实验记录表格中;(3)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4)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5)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6)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v/(m·s-1)s1=t1=
v1=
s2=
t2=
v2=
【实验记录表格】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分析论证】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v/(cm·s-1)s1=70t1=2.5
v1=28
s2=35
t2=1.6
v2=22
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路程s/cm时间t/s平均速度v/(cm·s-1)s1=70t1=2.5
v1=28s2=35
t2=1.76
v2=22
s3=35
t2=0.9
v2=39
(3)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是v3>v1>v2。【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测时间。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同时停止计时。正式实验之前应该多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数据更准确。(2)斜面垫起的一端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记录时间,过低时可能会使测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3)误差分析(实验误差主要来自于时间测量的误差)①当小车过了起始位置才开始计时或小车未达终点就停止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小,平均速度偏大;②当小车到达终点后才停止计时或小车未开始运动提前计时,会导致测量时间偏大,平均速度偏小;③小车没有从静止开始下滑,所测平均速度偏大。【交流与评估】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某同学想测出小车在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提出可以把不车从斜面的中部开始释放,进行测量。想一想: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说明原因。【分析】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中部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中部由静止释放,到达底端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这样测得的平均速度与上面的实验中小车在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视频演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如图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C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_____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___(选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时间。(2)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小车做的是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3)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m/s。(4)若小车经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vAC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小
变速长
0.16
偏大解析见下页
例题1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一
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实验目标】(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2)测量人的手掌移动时速度的变化情况。【实验器材】位置传感器、小车、斜面、计算机等。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实验原理】如图所示,A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B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传感器。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在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然后计算机再根据时间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如果将传感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实验者面对传感器,前后行走,就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观察实验者行走的速度。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进行实验】(1)调节传感器的位置,使传感器的激光对准小车,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观察计算机显示速度波形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2)将手掌放在位置传感器前,来回移动手掌,观察计算机显示速度波形的变化情况。【实验结论】通过速度变化图像,我们发现小车的速度不断变大,后减为零。通过速度变化图像,我们发现手掌移动的速度在不断变化.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视频演示——《用位置传感器测量速度》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全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于
例题2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将小车从____处(选填“A”或“B”)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若小车还没到达B点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A小(2)小车经过B点时速度不为零,因此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应该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若小车还没到达B点就已开始计时,则记录的时间偏大,路程不变,由公式v=s/t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小;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二(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t=2.5s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m/s;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做____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加速直线”)运动。
0.8加速直线(3)由图像可知t=2.5s时小车的运动速度为0.8m/s;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速度逐渐变大,做加速直线运动.超声波测距、测速三第4节速度的测量(1)超声波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常用刻度尺、卷尺等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还会用到超声波测距来测量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超声波的指向性强,因而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汽车倒车防撞、智能机器人等领域。1.超声波测距超声波测距、测速三(2)超声波测距原理如图所示,发射器向被测物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被测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及超声波传播的速度v,仪器就能自动计算出发射点与被测物之间的距离s=vt/2。如果被测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还可测出物体移动的速度。超声波测距、测速三(1)区间测速“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2.超声波测速超声波测距、测速三(2)测速仪(定点测速)如图所示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测速装置,其主要部分是一个测速仪。其原理如下图所示,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信号遇见汽车前面板,反射回测速仪。测速仪根据汽车在两次遇到信号之间所通过的路程及所用的时间,由速度公式v=s/t可得出汽车的平均速度。测速仪超声波测距、测速三动画讲解——《超声波测距、测速》超声波测距、测速三高速公路实现“区间测速”全覆盖。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5km,全程限速,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求:(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
(2)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用时多少s?
解析见下页
例题3超声波测距、测速三(1)通过计算说明,采用“区间测速”,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2)若要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用时多少s?(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所用的时间为t=10h41min-10h31min=10min=h/6速度为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不会被判超速。
(2)确保通过AB路段区间测速不会被判超速,此时最大速度v′=120km/h,则通过AB路段时间最短时间
超声波测距、测速三
课堂总结四第4节速度的测量最后送给我们自己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
3、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做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
4、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无论中学生还是小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老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介新课标的全名叫做《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文件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不仅有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连劳动、道德这些,也有非常详细的课程标准。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2011年制定的,离现在已经十多年了;而课程方案最早,要追溯到2001年,已经二十多年没更新过了,很多内容,确实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更新。所以这次新标准的实施,首先是对老课标的一次升级完善。另外,在双减的大背景下颁布,也能体现出,国家对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规划。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是啥?课程方案是对某一学科课程的总体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