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县东片2025届中考生物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有关安全用药或急救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增加剂量可使病情尽快好转B.某人因受伤导致暗红色血液不断从小腿伤口流出,止血指施是指压受伤血管近心端C.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D.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2、“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3、日常生活中,似乎总有一些“条条框框”约束着同学们的行为,如不要随地吐痰,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不吸烟、不吸毒等等.如果没有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有些行为就可能会危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随地吐痰可能会传播肺癌,胃癌等疾病B.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C.吸烟会使烟草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诱发多种疾病D.吸毒会使毒品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降低免疫功能4、关于下列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适于陆地生活B.家兔有发达的盲肠,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C.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适于进行气体交换D.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形成贝壳,起保护作用5、克隆小羊“多莉”长大了,它的相貌和哪只羊几乎一模一样()A.供卵细胞母羊 B.供核母羊 C.代孕母羊 D.其他母羊6、正常情况下,人体胚胎发育的场所是()A.① B.②C.③ D.④7、一个男子把Y染色体上的某一致病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A.0 B.100% C.25% D.50%8、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与降低蒸腾作用没有直接关系B.储藏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主要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C.刚刚收获的粮食需要晾晒,晒干储存的原理和中耕松土的原理一样D.春季早播前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9、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10、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A.吸收光能制造有机物B.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分解动、植物尸体,把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D.为生产者供能11、对蜘蛛结网这种动物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甲:先天性行为,乙:学习行为,丙: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甲、丙 B.乙、丁 C.甲、丁 D.乙、丙12、科技部在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新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种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从免疫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3、请结合如图回答,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不科学的是()A.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B.2为胚盘,只有有胚盘的鸟卵才能孵化出雏鸟C.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D.4为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14、小明同学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某种气体时,做了如下实验:将鱼醒藻放入有水的大烧杯中,用大漏斗罩住,置于阳光下。当有气泡冒出时,用试管进行排水法收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你认为该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蒸气 D.一氧化碳15、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观点的是()A.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B.长颈鹿的“长颈”是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形成的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青霉素的大量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16、下图甲、乙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B.要对甲图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C.图中①与②比较,①是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D.乙图中②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粗准焦螺旋17、下列关于传染病和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和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D.免疫对人体总是有益的,人体的免疫功能越强越好18、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A.种 B.属 C.门 D.界19、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B.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C.2010年,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将心肺复苏的顺序制定“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D.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20、某同学的暑假作息安排中,不符合健康要求的是()A.9:00﹣11:00写暑假作业B.14:00﹣15:00阅读课外书籍C.17:00﹣18:00和同学打篮球D.20:00﹣24:00用手机和同学聊天21、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存在神奇的制约关系。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毛毛虫和某种黄蜂之间的故事。请回答问题。(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________。毛毛虫啃食植物叶片,从中获得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对植物造成伤害。(2)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________,吸引黄蜂前来产卵。(3)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4)植物巧妙地利用黄蜂来保护自己,减少毛毛虫伤害,这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一种生存策略。绚丽多彩的自然界中,物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关系,物种越丰富,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越强。22、山东滕州曾经出现狼袭击儿童的事件,一时间“狼来了”传遍周边地区,甚至还闹出把狗当作狼的事情。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区别?小明同学上网检索到以下资料(见表格),请你分析:中文学名纲目科属种亚种家犬(狗)哺乳纲食肉目犬属狼家犬狼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狼(1)由资料可以推测“狗起源于狼”,表格中狗的分类地位漏填了一项,请补上:狗在分类上属于_____科。把狼和狗划归为哺乳纲主要考虑到的特征是_____(至少写两条)。研究发现,狗和狼的骨骼结构极其近似,它们的运动系统由_____和骨骼肌组成,狼更善于奔跑,这与它的关节具有高灵活性有很大的关系,试说出狼的关节在结构上具有灵活性的特点:_____。狼是群居性极高的物种,狼群有着极为严格的等级,通过气味、叫声沟通,类似这样的行为称为_____。

参考答案1、D【解析】凡是药物都带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尽管中药有效成分主要从动植物或矿物质中提取,副作用小,也不能随意增加剂量,A错误;

静脉出血时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在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B错误;

口对口吹气时,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下颌,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对着病人口部用力吹入,C错误;

进行心肺复苏时,先做30次心脏按压,保持气道畅通,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进行,D正确。2、A【解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草和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因此“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环境因素生物(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句诗里暗含着生物知识,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环境影响生物。【点睛】环境对生物的影响。3、A【解析】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详解】痰中含有病菌,随地吐痰后痰中的病菌会随着痰的蒸发而飘散到空气中,并被健康人吸入呼吸道和肺内而导致患呼吸道传染病,但不会传染胃癌,A错误;

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会使食物误入气管,B正确;

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能诱发多种疾病,C正确;

吸毒的危害极大,尤其是对神经系统有很大的损害,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并使心肺受损等,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4、C【解析】

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详解】A、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蒸发,适于陆地生活,A正确;

B、家兔的盲肠发达,适于植物性生活,有助于消化植物纤维,B正确;

C、家鸽体内有发达的气囊,气囊能暂时储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C错误;

D、河蚌的外套膜能分泌形成贝壳,起保护作用,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5、B【解析】试题分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就叫无性繁殖,也称克隆。如图可知,A羊提供了无核卵细胞,B羊提供了细胞核,把细胞核移植到无核卵细胞中,使之融合成一个细胞,继续进行培育,发育成早期胚胎,再把胚胎移植到C羊的子宫内,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直至成熟、分娩、产出小羊多利。发育成小羊多莉的卵细胞的细胞核来自于B妈妈.细胞的其他部分来自于A妈妈,卵细胞在C妈妈的子宫中发育.生出来的小羊多莉几乎跟B妈妈一模一样.原因是B提供的是细胞核,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因此小羊多莉几乎跟提供细胞核的B妈妈一模一样。考点:克隆技术6、C【解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图示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详解】①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的作用。A错误;②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B错误;③人体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C正确;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7、A【解析】

人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所以一个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女儿的概率是100%。B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借助人类的性别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8、A【解析】

(1)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2)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3)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详解】A.幼苗带土移栽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A正确。B.储存甘薯、白菜的窖必须留有通风孔,是为了散失呼吸作用产生的热量,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不是为了增加氧气促进呼吸作用,B错误。C.刚刚收获的粮食需要晾晒为了减少水分,抑制种子的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中耕松土--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故晒干储存的原理和中耕松土的原理不一样,C错误D.春季早播前松土和覆盖地膜,是为了给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温度,利于种子的萌发,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种子萌发等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9、B【解析】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10、C【解析】试题分析: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可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11、A【解析】

(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蜘蛛结网的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12、C【解析】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不同;二、抗原和抗体的概念;三、传染病有关知识点。【详解】A.病原体侵入人体以后,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病原体,不属于抗体,而应属于抗原,A错误。B.甲型H1N1流感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是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属于呼吸道传染病,B错误。C.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因而属于传染源。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甲型H1N1流感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都是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传染病的分类,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注意概念的理解。13、B【解析】图中1卵壳,2胚盘,3卵黄,4卵白。1为卵壳,起保护作用,A正确;2为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但不是所有胚盘都一定能发育成胚胎,如没受精的卵或出现病变等就不能发育成胚胎,B错误;3为卵黄,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C正确;4为卵白,保护卵细胞、,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D正确。14、B【解析】

氧气的检验方法就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或试管内)来检验,如果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而氧气的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解答即可。【详解】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所以将鱼醒藻放入有水的大烧杯中,用大漏斗罩住,置于阳光下。当有气泡冒出时,用试管进行排水法收集。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据此则可以认为该气体是氧气。【点睛】掌握氧气具有助燃性是解题的关键。15、C【解析】试题分析: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因此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考点:达尔文和自然选择学说。16、A【解析】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操作步骤:(1)取镜安放(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直到整个视野成雪白色为止。(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距离玻片标本2~3mm为止。注视显微镜视野内,双手徐徐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至视野中出现物像。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尝试通过移动拨片的位置,将“上”字移至视野中央。(5)收放。【详解】对光时,选用低倍镜对准通光孔,故A正确;甲图中物像偏左下方,偏哪往哪移,要对甲图进一步放大,应先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故B错误;物像放大倍数越大,数目越少,体积越大。图中①与②比较,①的数目多,体积小,是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故C错误;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显微镜17、C【解析】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详解】A、唾液中的溶菌霉的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接种麻疹疫苗预防麻疹,属于特异性免疫,错误;

B、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搞好个人卫生都是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错误;

C、日前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艾滋病患者或HIV携带者的人都是艾滋病易感人群,正确;

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核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故免疫对人体有保护作用是正确的,但当人体某些器官损坏,需要移植外界器官时,由于免疫的存在,不容易移植成活,这种情况下,免疫不是有益的,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免疫的功能.18、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考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19、C【解析】

考查的是用药与急救,根据用药与急救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详解】A、非处方药是指不需凭医师的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药品说明书服用的药物,简称是OTC,用药之前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要求使用。A正确;B、心肺复苏要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B正确;C、心肺复苏的顺序为CAB:Compressions(胸外心脏按压)→Airway(开放气道)→Breathing(人工呼吸),C错误;D、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将患者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基础题,识记用药与急救的相关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答题是关键。20、D【解析】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把道德修养和生殖质量也纳入了健康的范畴。20:00﹣24:00用手机和同学聊天,会影响休息,不属于健康要求。故选D。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名师点睛】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21、消费者(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完全变态寄生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解析】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解答即可。【详解】(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植物属于生产者,毛毛虫属于消费者。(2)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叫做动物语言。因此,据图可知,植物被毛毛虫啃食后,会产生(挥发性)化学物质(或化学信号),吸引黄蜂前来产卵。(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因此,黄蜂的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发育,其幼虫可生活在毛毛虫体内,直至发育成蛹,从卵到蛹所需的营养均来自毛毛虫。两者的种间关系是寄生。(4)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