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常见气体的制取罗源一中化学组邹秀萍一、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反应物质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A、固体+固体→气体(加热)B、固体+液体→气体(不加热)C、固(液)液反应物(加热)试管
导管酒精灯
铁架台
注意事项:(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2)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3)药品应平铺于试管底部(4)导管不宜伸入试管过长(5)实验开始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如何检验?)(6)加热时,先预热且应用外焰加热1、固体+固体→气体(加热)该装置可用于制备O2、NH3和CH4启普发生器简易装置注意事项:(1)启普发生器只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条件下制取难溶于水的气体如CO2、H2S、H2(2)简易装置则适用于固体与液体在不加热下制取气的反应(3)操作时应注意: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长颈漏斗插入液面以下c.制H2S时应在通风橱中,H2S剧毒2、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图2图3图4图5图6常见装置启普发生器的拓展与延伸启普发生器原理式反应器的设计
可用于制备H2、O2、H2S、NO2和C2H2注意事项:(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3)加热液体的混合物时要加碎瓷片,防暴沸(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3、固(液)液反应物(加热)液体--分液漏斗固体--圆底烧瓶石棉网常见装置可用于制备Cl2、HCl、SO2、NO和C2H4170C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思考:实验室如何制取纯净的氯气?
二、收集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装置类型排水法向上排气法向下排气法示意图气体性质难溶或微溶于水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实例H2,O2,NO,C2H2,N2,COCO2,Cl2,HClH2,NH3,CH4收集装置拓展与延伸图24图25图26气体净化装置的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和净化条件三、净化装置
酸、碱性据气体的氧化、还原性气体的酸碱性干燥剂的酸碱性
保持一致1、气体的干燥(1)、选择原则①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要不能被减少②不要引入新的杂质。(2)、选择方法干燥剂选择干燥剂状态干燥装置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P2O5、硅胶等)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
碱性干燥剂
(如碱石灰、生石灰、固体NaOH等)不能用来干燥酸性气体如Cl2。有氧化性的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有还原性气体(如H2S、HI等)。(3)、常见干燥剂常见干燥剂及使用装置
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装置常见干燥剂可干燥气体不可干燥气体→→浓硫酸无水CaCl2碱石灰H2,O2,Cl2,SO2,CO,N2,CH4O2,Cl2,HCl,SO2,
H2,CO,N2,CH4H2,O2,N2,CH4,NH3H2SNH3,HBr,HI,C2H4HX,H2S,SO2,CO2,NO2,
Cl2NH32、气体的净化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常见的吸收剂和被吸收气体(见下表)吸收剂被吸收气体浓H2SO4NH3、水蒸气碱石灰CO2及其他酸性气体、水蒸气NaOH溶液CO2、Cl2、SO2溴水C2H4、C2H2Cu网,加热O2CuSO4溶液H2S
洗气瓶进气管应“长进短出”
干燥管应大口方向进气,小口方向出气液体试剂固体试剂固体试剂需加热cd
1、
燃烧法
如CH4、C2H4、C2H2、H2、CO等。
2、碱液吸收法
如Cl2、H2S、CO2、SO2、NO2、NO等。
3、水溶解法
如HCl、NH3等。四、除尾气装置
4、袋装储存法CO、H2、CH4等思考:
分析右图装置有哪些作用?1、净化气体2、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4、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3、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五、气体性质实验装置(1)常温反应装置(2)加热反应装置(3)冷却装置(4)、排水量气装置六、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如右图将导管出口插入水中,用手掌或热毛巾焐容积大的部位,看水中的管口是否有气泡逸出,过一会儿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观察浸入水中的导管末端有无水上升形成水柱。若焐时有气泡溢出,移开焐的手掌或毛巾,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方法: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园底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漏斗上口注入水,待漏斗下口完全浸没于水中后,继续加入适量水到漏斗球体高度约1/2处,做好水位记号静置几分钟,水位下降的说明漏气,不下降的说明不漏气。方法:关闭K,把干燥管下端浸入水中,使干燥管内液体面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若液面差不变小,表明气密性良好。方法:关闭导气管活塞,从U型管的一侧注入水,待U型管两侧出现较大的高度差为止,静置几分钟,两侧高度差缩小的说明漏气,不缩小的说明不漏气。ABCD方法:向B、D中加水使导管口浸没在水面下,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打开活塞K,微热A中的圆底烧瓶,D中导管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关闭活塞K片刻后,D中导管倒吸入一段水柱,B中没入液面的导管口会产生气泡。有这些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1.右图的装置可用于()A.加热NaHCO3制CO2
B.用Cu与稀HNO3反应制NOC.用NH4Cl与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NaCl与浓H2SO4制HClB2、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右图和下列试剂制取下列气体:A浓硫酸B浓盐酸C食盐
D二氧化锰E氯酸钾F过氧化氢G高锰酸钾H浓氨水J氢氧化钠试用各试剂序号回答: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氧气,应选择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化氢,应选择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氨气,应选择若要快速制备少量氯气,应选择D、FA、BH、JB、G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稀硝酸被铜还原的产物是NO而不是NO2(1)空气对实验影响很大。为了预先除去装置中的空气,在A装置中的有孔塑料板上放入锌粒,则A中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被除净的方法是
;E中应加入的试剂
;(2)关闭弹簧夹a和d,打开b,由分液漏斗向试管B中滴加稀硝酸,装置C中的气体呈
色,装置D的作用是
;关闭弹簧夹d的目的是
;(3)将A装置换成鼓气球,鼓入少量空气,C中气体的颜色变为
色,此时弹簧夹b应打开,d应
(填“打开”或“关闭”);(4)实验结束时,如何操作才能使装置中的有毒气体被E中的溶液充分吸收
。(1)、氢气;在E的出口处检验氢气的纯度;氢氧化钠溶液(2)、无色;贮存气体;防止NO逸出(3)、红棕色;关闭(4)、鼓入足量的空气后,打开开关d,继续鼓入足量的空气,直到仪器中气体无色。压强:下>上且压差较大思考、如何用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生H2的反应设计一个喷泉装置。喷泉问题1、字体安装与设置如果您对PPT模板中的字体风格不满意,可进行批量替换,一次性更改各页面字体。在“开始”选项卡中,点击“替换”按钮右侧箭头,选择“替换字体”。(如下图)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在“替换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