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模型_第1页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模型_第2页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模型_第3页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模型_第4页
《国际经济学》古典国际贸易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古典国际贸易模型学习目标“●了解古典国际贸易模型的背景及发展过程。●理解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特定要素模型的举例分析。●掌握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内容及评价。目录CONTENTS壹贰叁肆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特定要素模型第1节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产生的背景始于西欧封建社会晚期的重商主义学说,开启了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经济学发展的悠久历史。在最初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商业支配产业,流通支配生产,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大大超过产业资产阶级力量。资产阶级最初的贸易学说代表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以流通过程为研究中心的重商主义学说随之兴起。第1节重商主义“二、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努力刺激出口,严格限制甚至禁止进口,以防止金银的外流,实现金银的增加,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以实现贸易顺差,因此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第1节重商主义“二、重商主义的主要内容重商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追求贸易顺差,其基本观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唯有金银等贵重金属才是财富的真正代表,获取金银是增加一国财富的根本途径。而对外贸易是获取金银最重要的手段。(2)保持国际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3)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一国之所得就是多国之所失。(4)国家干预对外贸易是保障财富增长的重要手段。第1节重商主义“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处于封建社会母体时期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学说,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商品运输业的发展。第1节重商主义“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重商主义的一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当代宏观经济学关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重商主义是不成熟的、肤浅的、尚未形成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目录CONTENTS壹贰叁肆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特定要素模型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亚当·斯密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分工及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他于1776年发表了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在这部著作中,亚当·斯密站在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了重商主义,并搭建起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国际分工和绝对优势理论。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1)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一种生产要素。(2)两国不同产品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3)劳动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两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相同且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4)不存在技术变化,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5)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各国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6)不存在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7)贸易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就贸易起因而言,本国在小麦的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外国在布的生产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就贸易格局而言,本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小麦,外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布;就贸易的结果而言,世界和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以提高。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封闭条件下两国各产品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量

本国外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aLW=3布的劳动投入量aLC=6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封闭条件下两国各产品生产中单位劳动的产出量

本国外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1/aLW=1/3布的劳动生产率1/aLC=1/6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以放弃1单位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的生产为例)

本国外国世界生产的净效果小麦的产出+2-1+1布的产出-1+3+2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国际贸易后两国的净福利效果

本国外国换得的小麦

+3换得的布+2

净利益+1+2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1)绝对优势促进分工的形成。(2)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效率。(3)分工由一国的自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决定。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首次从理论的角度回答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两国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开创了对国际贸易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这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重要贡献。第2节绝对优势理论“三、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评价但该理论无法解释一个国家在所有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上都处于绝对优势,而另外一国的劳动生产率都处于绝对劣势情况下的两国间的贸易现象,这说明该理论不具有一般性,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进行补充和完善。目录CONTENTS壹贰叁肆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特定要素模型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英国于1815年颁布了《谷物法》,禁止从国外进口谷物,间接提高了英国工业品的生产成本,导致工业资产阶级和地主贵族阶级围绕《谷物法》的存废展开了激烈论战。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在这场论战中,他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出版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了倡导自由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有力的武器。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假设(1)世界上存在两个国家,每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使用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2)劳动在一国内是完全同质的,两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相等且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3)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且不存在任何交易成本。(4)不存在技术变化,每种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都是固定的,劳动的规模报酬不变。(5)各国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6)两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中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异。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就贸易的原因而言,本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就贸易的格局而言,本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小麦,外国完全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布;就贸易的结果而言,世界和两国的福利水平都得以提高。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封闭条件下两国各产品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量

本国外国小麦的劳动投入量aLW=3布的劳动投入量aLC=6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封闭条件下两国各产品单位劳动的产出量

本国外国小麦的劳动生产率1/aLW=1/3布的劳动生产率1/aLC=1/6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国际分工后生产变化的净效果(以放弃1单位处于相对劣势的产品的生产为例)

本国外国世界生产的净效果小麦的产出+2-1+1布的产出-1+1.5+0.5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举例分析国际贸易后两国的净福利效果

本国外国换得的小麦

+1.5换得的布+2

净利益+1+0.5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三)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即使有的国家在产品生产上不具有绝对优势,各国只要按照“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同时进口本国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那么每个国家都能够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高本国的产出量和消费量,国际贸易能让所有贸易参与国获益。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三、国际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一)国际贸易对一国工资水平的影响外移的预算线衡量了A国劳动者贸易后的实际收入水平。该预算线位于贸易前的预算线之上,说明贸易后A国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了。劳动者贸易前后的福利水平的变化,还可通过比较分别与两条预算线相切的个体无差异曲线来判断。显然,贸易后劳动者的福利水平(U2)更高。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三、国际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二)国际贸易对两国相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只要两个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这两个国家的要素收入就不会相等,贸易不能使两国要素价格实现均等化,B国想要提高其工人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国际贸易理论最大的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重要原因。即使在今天,它仍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第3节比较优势理论“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但比较优势理论仍然存在不足。其一,理论简单。其二,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与现实不符。其三,没有对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给予进一步的解释。其四,比较优势理论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目录CONTENTS壹贰叁肆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特定要素模型第4节特定要素模型“一、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内容(一)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A国和B国,A国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2)两种产品(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3)为体现要素的特定性,假定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4)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一国两个部门之间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流动;特定的生产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不能相互使用,国家间也不能流动。(5)两国同种产品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相同,即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第4节特定要素模型“一、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内容(一)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假设(6)产品X和产品Y规模收益不变。(7)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给定,且不存在闲置的生产要素。(8)两种产品要素密集度不同,假设X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9)所有产品市场、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10)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11)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他贸易障碍,两国之间的贸易平衡。第4节特定要素模型“一、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内容(二)特定要素模型的主要观点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进口竞争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对于可自由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的影响不确定。第4节特定要素模型“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应用:利益集团和贸易政策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会支持自由贸易政策,而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将会反对。而两部门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于贸易政策的态度则是不确定的,这与他们的消费结构有关。第4节特定要素模型“二、特定要素模型的应用:利益集团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