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1943年在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同意在欧战结束之后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此后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起先主动调解国共冲突,力主中国建立统一、民主的“联合政府”。1945年2月部分美国驻华外交官还在一份集体签署的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主见向中共供应救济,并迫使蒋介石实行有实际内容的政治改革。这说明美国()A.对苏联的冷战已经起先B.稳步输出政治理念和体制C.主动谋划战后国际格局D.打算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国希望建立一个亲美的联合政府,使之成为战后美国实现远东战略利益的“稳定力气”,这说明美国主动谋划战后国际格局,故C项正确。A项错误,美苏冷战正式起先的标记是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美国政府谋划战后国际格局,并未体现输出政治理念和体制;D项错误,美国并未放弃扶蒋反共政策,其与史实不符。2.有学者指出,“可以说,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照此推断,美苏“冷战”对峙的缘由是()A.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B.美国与苏联国家利益的冲突C.美国与苏联实力相当D.美国与苏联意识形态的冲突答案D解析材料“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的每一次重大举措,都是在遏制共产主义这一总的战略方针的指引下进行的”强调的是美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对立,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3.基辛格说:“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因为一旦美国打出道德大旗,斯大林熟谙的现实政治就恒久终结,讨价还价争取互惠让步已经不复可能。”之所以说“杜鲁门主义象征着一个分水岭”是因为杜鲁门主义()A.标记着“冷战”的起先B.加剧了“冷战”的程度C.揭开了“冷战”的序幕D.标记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答案A解析杜鲁门主义标记着“冷战”的起先,故A项正确,B项错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记是华约的成立,D项错误。4.“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信任,苏联笃定要牢牢限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B.经济上救济限制西欧以对抗苏联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要遏制苏联,因此“遏制战略”是指冷战政策,美苏冷战的开端就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即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故A项正确。经济上救济限制西欧以对抗苏联是指马歇尔支配,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是指北约的形成,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1949年以后,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5.1947年6月,美国政府官员提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复原世界正常的经济旺盛,假如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为此,美国()A.实施冷战政策对抗苏联B.救济西欧实现经济复苏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答案B解析材料“美国……帮助复原……经济旺盛”,不是针对苏联,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时间“1947年”并结合上述“经济旺盛”的目标,可知马歇尔支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为经济角度,而北约是军事组织,故C项错误;战后美国欲建立全球霸权,而欧洲经济联合客观上会对其造成冲击,美国不会主动推动这一进程,故D项错误。6.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更突出反映了()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资本主义制度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留意1938年和1953年苏联对西欧出口和苏联与东欧之间出口的变更,这说明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冷战”局面对国际关系的确定性影响,故选A项。B、C、D三项无法从示意图中得出,皆解除。7.北约建立时,政治协商制已成为北约成员国联合与合作的重要纽带。然而,在朝鲜斗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务的进展。由此可看出()A.政治协商制受制于成员国力气对比B.北约成员国合作的基础丢失C.美国与北约盟国之间既合作又斗争D.西欧与美国之间的冲突激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朝鲜斗争的政治与军事中,北约并没有发挥作用”“在古巴导弹危机中,大多数盟国只是在美国总统宣布对古巴实施封锁前45分钟被告知这一事务的进展”可知,北约成员国并没有得到实力强大的美国敬重,政治协商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故选A项。朝鲜斗争与古巴导弹危机,不是美欧合作的根本性冲突,不会导致美欧合作基础丢失,解除B项;材料仅涉及美欧北约内的合作问题,不涉及斗争的一面,解除C项;美欧合作不畅,不能简洁等同于冲突激化,解除D项。8.某条约有如下内容:“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斗争的危急,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需实行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平安和维护欧洲和平。”该条约的缔结标记着()A.军事集团“北约”建立B.“冷战”正式起先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答案C解析针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组成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的建立标记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故C项正确。9.《与斯大林谈话录》一书中有关于二战后欧洲形势的记载:“这场斗争与以往有所不同。无论是哪一方占据了一块领土,都会在该地区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以下各项中,能为这一观点供应最佳佐证的是()A.北约、华约成立B.两个德国分立C.抗美援朝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被占据领土制度如何取决于占据方,据此分析,对德国的分区占据符合题意,故选B项。10.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推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A.两极格局确定程度上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D.两极格局维护了世界的和平答案C解析漫画反映的是美苏双方不敢轻易运用核武器,体现了美苏势均力敌下的平衡,故C项正确。11.以下海报是荷兰政府于1949年刊印的,由此可知,荷兰政府意在()A.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限制荷兰的阴谋B.宣扬马歇尔支配对荷兰经济的重要性C.成为美国的盟友,共同遏制共产主义D.希望民众与政府同心协力克服经济困难答案B解析马歇尔支配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经济救济,从图片中的“没有马歇尔支配,你便没有面包可吃,而你的孩子也会挨饿”可知,荷兰政府意在宣扬马歇尔支配,故选B项。马歇尔支配是美国救济西欧各国复原发展经济的政策,A、C两项与图文信息不符;D项在图文中未体现。12.下图是20世纪50年头朝鲜半岛形势图。该图可以反映出()A.冷战格局的扩展B.马歇尔支配的实施C.美苏的干脆对抗D.联合国力力的扩张答案A解析从图片上的南北军事分界线可知,它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头朝鲜半岛的分裂与对峙,这是美苏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的体现,A项正确。马歇尔支配推行于西欧,B项错误;此时干脆交战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中朝军队,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且与史实不符。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下是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别于1947年和1949年以马歇尔支配(MarshallPlan)为对象创作的漫画。(注:图一人物身上的文字是Europe——欧洲,绳子上写着MarshallPlan;图二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等国家名称)(1)解读图片信息,并分别概括两幅漫画的主题。(2)结合所学学问,从国际时局、国家立场刚好间推移等角度,详细分析导致以上两幅漫画所体现观点迥异的主要因素。(3)如何看待两幅漫画的历史价值。答案(1)图一显示欧洲一片荒芜景象,欧洲人靠马歇尔支配的绳索攀上悬崖,反映出马歇尔支配对欧洲战后复原产生的重大作用;图二中人物代表美国,其手中拿着绳索和武器,反映出马歇尔支配旨在束缚和限制西欧国家。(2)国际时局因素: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美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分属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处于敌对状态。国家立场因素:美国是马歇尔支配的实施国,通常会确定自己的做法;捷克斯洛伐克是第三方,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时间推移:1947年马歇尔支配刚起先实施,1949年支配实施后两年,时间的推移会导致人们对问题的看法产生变更。(3)对探讨马歇尔支配有确定的史学价值,但漫画终归是艺术作品,具有确定的主观性,探讨马歇尔支配还须要更多的史料进行佐证。解析第(1)问,关键在于利用漫画的注解文字进行分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第(2)问,从冷战和两大阵营对立的角度概括国际时局因素,从马歇尔支配实施国以及第三方来归纳国家立场因素,从1947年以及1949年来总结时间推移因素。第(3)问,考查史料运用以及学问积累。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维护苏联平安是苏联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确定有利的苏联边界、建立苏联势力范围以及确保苏联在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优势地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苏联考虑战后支配问题的基本动身点。——《苏联有关战后支配的设想和规划》材料二杜鲁门认为:“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干脆或间接侵略威逼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平安有关。”1947年5月22日,救济希、土法案经参众两院通过,杜鲁门签署成为法律。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指责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昂扬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始终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急。“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限制冲突升级的实力却成为时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材料一中苏联的“优势地位”在战后是否得到确立。战后世界格局是什么?美国针对此状况实行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策?这对当时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美国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说明。(4)依据材料三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答案(1)没有。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措施:“冷战”政策。(2)政策:杜鲁门主义。影响:是美苏“冷战”全面起先的标记;给当时国际关系带来惊慌担心因素。(3)“冷战”政策导致中美两国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