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第三版)目录content1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编写的创新3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课程的核心资源。本章介绍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在内容体系构建方面的特点和教材编写上的创新之处,并阐述了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列举了“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各类资源及开发利用的要点。本章导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1一、相关学科内容的整合与重组从上述要求至少可以看出三点:其一,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内容是相关学科(伦理、社会、文化、历史、地理、法制、政治、经济以及心理健康等)的整合。其二,它不是相关学科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重组,即打破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重新建构新的综合课程的内容体系。其三,重组的基础是儿童的社会生活。对于这一点,国家标准做了精辟的说明: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其生活的不同领域;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上海标准也把“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理念,提出:“学生的品德形成基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感悟和认识。课程内容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本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学生生活的引导,课程内容要体现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拓展与提升。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二、以学生生活范围的拓展为序的螺旋上升螺旋上升的结构体系是符合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规律和品德形成规律的。我们说学生的生活领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拓展,并不等于学生在低年级的生活领域绝对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他们一进学校就要参加升国旗仪式,第一学期结束就要过中国年,第二年的“六一”又迎来国际儿童节,因此事实上也会涉及祖国、世界等领域,但由于他们的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对一些社会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对祖国、对世界的认识只能是初步的,而到了中高年级,不能因为怕内容交叉重复就不再出现有关祖国、世界的内容,相反,要在重复中加深内容,提高要求,这样的螺旋上升才能使学生对社会的认识由浅入深。二、以学生生活范围的拓展为序的螺旋上升国家标准内容与要求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二、以学生生活范围的拓展为序的螺旋上升上海标准内容与要求作为家庭的一员作为学校的一员作为社区的一员作为上海的一员作为祖国的一员作为地球村的一员三、在学科整合下的专题相对集中有人曾经把综合课程比喻成三种境界:最低境界是“冷盘卤味”,即原有要素简单叠加;中间境界是“蛋炒饭”,即原有要素已有所融合,但原有痕迹还较明显;最高境界是“蛋糕”,即原有要素做到无痕地自然融合。但实践证明,“蛋糕”境界只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实际上缺乏可操作性,因为把每一篇课文编得既有历史,又有地理、社会常识、伦理知识等,面面俱到,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以历史知识来讲,有人主张为了看不出原有历史学科的痕迹,可以打破按年代、时间先后的顺序,改为以专题或以地理位置作为顺序来编写,这似乎是一种创新,但违反了人们认识历史首先要了解年代先后顺序的认识规律,实践证明效果并不好。所谓相关学科的整合,也只能做到总体上是相关知识的综合,具体各册、各单元、各课可以在综合的前提下有所侧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材编写的创新2一、内容上注重生活性“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在教材编写上的一大创新就是注重生活性,改变了以往小学德育教材强化政治灌输、脱离儿童生活的倾向,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力图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眼光观察周围生活,反映学生的身边事,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避免出现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也不以成人的眼光和教训的口吻呈现教学内容,而是从生活实例中体现和展示人文精神。二、体例上采用主题单元和栏目结构各版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及“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几乎都采用主题单元的体例,即以学习的主题编排单元,每一册由若干个单元组成。例如,浙江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的四个单元分别是:“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我爱我家”“我们一起迎新年”。一年级(下)的四个单元分别是:“找春天”“我是小主人”“我在班级中”“我有会飞的翅膀”。二年级(上)的四个单元分别是:“难忘的假期”“我是中国人”“丰收的秋天”“你、我、他”。二年级(下)的五个单元分别是:“我和大师交朋友”“可爱的班级”“家在自然中”“我们生长的地方”“长大真好”。三、形式上图文并茂,表达上生动活泼“品德与生活(社会)”在教材的形式上也颇具新意,图文并茂与表达语言的生动活泼,是其中两个显著的特点。图文并茂的重要体现是图画不再仅仅作为文字的辅助,而是成为与文字并重的信息系统。首先,各册教材封面制作精致、五彩缤纷,令人爱不释手;其次,教材中的图片占很大的比重,这些图片大致可以分为原始性图片和再造性图片两类。原始性图片主要指有关社会现象、社会环境、文物、文献、人物等的照片,它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说服力。再造性图片是指人们根据记忆、想象而制作的图画,如人物画像、情景画、历史画、连环画(故事画),以及儿童画、漫画等,它能补充原始性图片资料的不足,增强直观性,强化主题,丰富想象,引发思考。图文并茂的另一个体现是地图和图表的呈现。地图对于空间概念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表现、阐释功能,是小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了解社会环境以及变迁规律的重要工具。在各版本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都有相当篇幅的地图,从学校、小区的平面图到所居住的城市地图、交通路线图,到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政区图,这些地图为小学生学会读懂地图、运用地图、增强空间思维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四、布局上比较开放,设置有活动作业“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及“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注重实践,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改变了以往几道填空题、几道思考题的模式,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业。上海的上教版和科教版的教材都设置了专门的综合活动的板块。上教版教材一、二年级每单元设置“活动天地”,三至五年级每单元设置“拓展与合作”;科教版教材则在每册的最后部分设置“综合活动”板块;“道德与法治”还专门编制了“练习册”。在这些活动板块中,作业的形式丰富多彩,有让学生写一写、画一画的,有让学生收集资料、抄写名言的,有让学生动手制作或设计方案的,有让学生调查访问、统计数据的,有让学生开展竞赛、展示才艺的,有让学生模拟生活、情景演示的,有让学生参观展览、考察社会的,有让学生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的,有让学生自编节目、开展联欢的,有让学生学当家庭或班级小主人的,有让学生举办主题班队会或开展雏鹰假日小队活动的,有让学生自评互评日常表现的,等等。这些活动作业的设计,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提供了平台。课程资源的开发3一、有形的课程资源教师指导用书校本教材或乡土教材图书资源网络资源二、无形的课程资源学习环境资源社会资源
学生资源学生掌握的社会信息资源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学生多样化的探索经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教师资源教师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得教师的师德、人品直接关系教学中育德因素发挥的效果教师的生活经验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的个性特长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材在内容体系上有哪些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凿井勘查合同范例
- 劳务损伤赔偿合同范本
- 化工生产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动漫博物馆(杭州)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重庆永川区五间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笔试真题
- 乡下房屋转卖合同范本
- gf分包合同范本
- 修路合同范本简版
- 出售小区公共用地合同范本
- 北京三室一厅租房合同范本
-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冯至《江上》
- 体能训练概论(NSCA)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美丽的街景》教学课件7
- 铜陵油库重油罐区工艺设计
- 液压传动全套ppt课件(完整版)
- 质量手册CCC认证完整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 反兴奋剂考试试题与解析
- 低压电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35张PPT)
-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清洗消毒保养及注意事项解读
- 建筑工程材料取样及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