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3.1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兴安岭森林呼伦贝尔草原

干百年来,大兴安岭森林一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而呼伦贝尔草原始终是天苍苍、野茫茫。为什么它们可以长期保持相对的稳定呢?

森林、草原、荒漠、海洋……地球上分布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群落。这些群落外貌不同,物种组成也有差异,然而它们都与所处的环境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这就是生态系统。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问题探讨:大豆是发源于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大豆田里生长着稗(bài)草、苘(qǐnɡ)麻、鸭趾草等多种杂草,分布着七星瓢虫、大豆蚜等动物,土壤里还有蚯蚓、线虫,以及多种微生物。每公顷大豆与共生根瘤菌每年固氮可以超过100kg。问题探讨:1.大豆根系会给土壤带来哪些变化?①大豆根的呼吸作用会增加土壤中CO2的含量。②大豆的根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使土壤的水和无机盐减少。③大豆与根瘤菌互利共生固氮,会增加土壤中氮的含量。④死亡和脱落的大豆根,会增加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问题探讨:2.大豆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种间竞争:大豆与稗草、苘麻、鸭跖草。捕食:大豆蚜与大豆。互利共生:大豆与根瘤菌。问题探讨:3.根据以上讨论结果,请用一句话概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决定了哪些生物可以在这里生存,生物反过来会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说明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问题探讨:4.像这样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称为什么?生态系统问题探讨:一、生态系统的范围判断以下例子是否为生态系统:①一片草原上的全部动物和植物____

②一个果园中的全部果树及其非生物环境____

③一个果园中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____

④一片树林____

⑤一个动物园____⑥生物圈____否否是是否是1.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个体种群群落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生物圈相互作用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片草原一个湖泊一块农田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的总和一、生态系统的范围2.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范围2.类型:(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要分析生态系统由哪些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的关系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思考:池塘中有哪些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阳光、水、土壤、空气、热能、无机盐等;栅藻、团藻、水草、水蚤、草履虫、虾、青鱼、草鱼、乌鳢、细菌和真菌等。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性动物等。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光、热、水、空气、无机盐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生态系统的成分光能合成自养型的细菌(如蓝细菌、绿藻)绿色植物化能合成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猪笼草菟丝子捕蝇草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成分判断:1.植物一定是生产者()2.生产者一定是植物()3.动物一定是消费者()4.消费者一定是动物()5.微生物一定是分解者()6.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植物菟丝子属于消费者。硝化细菌、蓝细菌属于生产者。蜣螂、秃鹫、蚯蚓属于分解者。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属于消费者。腐生生活的微生物才是分解者。腐生生活的动物也是分解者。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有些生物具有双重“身份”消费者:捕食昆虫消费者:生活在肠道中分解者:生活在腐烂的有机体中猪笼草大肠杆菌蜣螂消费者: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分解者:吃粪便,分解其中的有机物总结归纳根据生物代谢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②“捕食异养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包括光能自养生物(如绿色植物和蓝细菌等)和化能自养生物(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寄生生物(菟丝子、寄生细菌)都属于消费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的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细菌、真菌、屎壳郎、秃鹫等)都属于分解者。易错辨析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从而被生物利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基石1、生态系统的成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教材图3-2)生产者肉食性消费者2遗体、粪便等消费者CO2等CO2CO2植食性消费者肉食性消费者1①②③③③④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代表什么生理过程?⑤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捕食分解者无机盐等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1、生态系统的成分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动物摄食

遗体、粪便残枝败叶、遗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呼吸分解作用1、生态系统的成分ADCB②①③④⑤⑥⑦①②③④⑤⑥⑦习题巩固(基石)(加快物质循环)(不可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呼吸作用动物摄食呼吸作用尸体、粪便残枝败叶、遗体分解作用说出两图中字母对应的各成分名称,并总结识图规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生产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费者消费者消费者习题巩固说出两图中字母对应的各成分名称,并总结识图规律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ADBC切入点先根据双向“箭头”(AD)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及生产者其有各方“指入”箭头应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其有另外两类生物“指入”应为分解者其有三个向外“指出”箭头应为生产者其有一个“指入”箭头,两个“指出”箭头,应为消费者习题巩固

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玉米蝗虫青蛙蛇鹰第

营养级第

营养级第

营养级第

营养级第

营养级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

消费者初级次级三级四级一二五四三高中阶段所涉及的食物链只是捕食链,基本不涉及腐生链和寄生链方向:不可逆性(自然选择结果)起点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捕食食物链腐生食物链某些生物专以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遗物为食物而形成的食物链,以死亡的动植物遗体或动物排遗物为基础,以真菌、细菌和某些土壤动物结束。寄生食物链寄生食物链以活的动植物有机体为营养源,寄生生物包括专营寄生生活的跳蚤、细菌、蛔虫等。指生物之间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以活的绿色植物为基础,其第一营养级(开端)一定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一定是植食性动物。草兔狐虎生物尸体→腐生细菌→硝化细菌植物残枝败柳→蚯蚓→线虫→节肢动物草→马→马蛔虫→原生动物黄鼠→跳蚤→细菌→噬菌体拓展:食物链的种类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玉米蝗虫青蛙鼠蛇食物网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1)形成原因: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食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玉米蝗虫青蛙鼠蛇食物网(2)特点:①食物网中没有体现生态系统的什么组成成分?②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哪些?③该食物网中蛇属于第几营养级?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青蛙、鼠、蛇三、四、五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玉米蝗虫青蛙鼠蛇食物网(2)特点:④食物网中,蛇与鼠是什么种间关系?⑤大量捕杀鼠会导致蛇的数量明显下降吗?⑥与P52食物网相比较,哪个食物网所在的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原因是什么?捕食和种间竞争如果一条食物链上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由其他生物来取代。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和食物网,都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

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营养结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一般认为,食物网越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

如果一条食物链的某种动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代替。复杂越强(3)意义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食物网拓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根据能量或者有机物含量逐级递减特点可以确定食物链为

。B→D→A→C2.根据重金属、DDT等有毒物质的富集现象可以确定食物链为

。A→C→B→D营养级ABCD能量(有机物)15.9870.71.9141.5由多到少由少到多生物体ABCD有机汞浓度(mg.L-1)0.0570.5168拓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依据柱形图构建食物链(网)有机物含量逐级递减①信息:观察柱形图高低,柱形图高者为

。②食物链:

。被捕食者丙→甲→乙→丁4.依据扇形图构建食物链(网)①信息:观察扇形图中有机物含量,扇形图中含量高者为

。②食物链为:

被捕食者有机物含量逐级递减拓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依据曲线图构建食物链(网)①信息:分析曲线走势,先增加先减小者为

。②食物链为:

。被捕食者乙→丙→甲拓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拓展: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若第一营养级生物数量减少,则会导致其他的生物数量都

,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减少2.“天敌”减少的情况若“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