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辨析:(1)新航路开辟后人口流动的方向是由亚洲流向非洲和美洲。(×)(2)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促进了美洲特产在世界的传播,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情境释疑:(1)“玉米和甘薯是印第安人培育的两种重要农作物。哥伦布首航美洲时,把它们呈献给西班牙国王和女王。16世纪中期,玉米传入中国,到18世纪中期玉米在中国逐渐推广”。(摘自教材P41)玉米在中国的传播有何意义?提示增加了粮食的产量,促进明清时期人口迅速增长,促进贫瘠地区土地的开发。(2)阅读“思考点”(见教材P41):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提示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同时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文明的相遇: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了解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在16世纪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隶被贩运,在之后的25年中这一数字达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间更是超过了60000人。——林肯·佩恩《海洋与文明》新航路开辟后的100年间,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0%-95%。——《中外历史纲要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15世纪末到17世纪人口迁移趋势?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与此同时,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猎捕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一、
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趋势:①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如英国向美洲、印度等地迁移;②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如欧洲向拉美各国移居;③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如亚非欧三洲人口向北美、拉美、大洋洲迁移。1.人口的迁移(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2)表现:①欧洲人入侵、大批来到美洲;②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③美洲印第安人人口减少;④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有族群混合现象。
(3)影响:①促进美洲开发;②改变人口地理分布,出现族群混合现象;③促进世界物种交换;④导致各种疾病传播......哥伦布大交换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在人类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件重要历史事件。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这是世纪性大规模航海,也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这种生态学上的变革,便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
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进出口量骤增,……许多昔日的奢侈品成为大众日用品。——李吟枫《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2.物种的交换(1)背景:新航路开辟,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迁移。(2)表现:①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②美洲的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流向世界各地。(3)影响:
当欧洲人把天花和流感带入美洲,流行病就爆发了:突发疾病袭击了一个有一个印第安城镇和村落,然后销声匿迹。相比之下,疟疾却成了当地长久存在的衰竭性疾病。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疟疾,与另一种蚊媒传染病—黄热病一起颠覆了整个美洲。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积极:丰富食物结构、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文明交融;消极:导致各种疾病的传播;伴随殖民掠夺......结合教材,简要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特点: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影响: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同时,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1)条件: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占据优势全球航路的开辟(2)表现: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3)影响:对非洲:灾难,破坏发展对欧洲: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对世界:促进世界市场的发展,文明的交融。二、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欧洲非洲初程:从欧洲港口载上廉价货物到非洲“换取”奴隶美洲中程:运奴隶到美洲贩卖归程:从美洲运金银、烟草蔗糖到欧洲大西洋市场商路概况印度洋欧洲商人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大西洋欧美将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换回贵金属、蔗糖、烟草三角用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换取黑人,或亲自抓捕,运到美洲买为奴隶中葡生丝、瓷器(澳门)→印度果阿→白银(欧洲)→中国或生丝(中)→澳门→白银(日)→中国太平洋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中)→马尼拉→白银(墨西哥)→马尼拉→中国特点:以欧美主导;以生活必需品为主;体现出一定程度国际分工......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市场——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分析16世纪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背景和影响?(唯物史观)16世纪中期,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再转运到欧洲,获取了大量白银。另一方面,葡萄牙人参与中、日丝银贸易。1586—1630年从日本输入澳门的白银近1500万两;1557—1644年流入澳门的白银为1亿两左右。这些白银大部分流入中国。同时,西班牙以武装商船“马尼拉大帆船”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运载大量中国茶叶、丝绸、棉布和瓷器等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20年间共运输白银3000吨,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
背景:明朝中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发达,茶叶、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市镇商业繁荣,白银在流通中广泛使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了美洲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地的跨太平洋贸易航线。影响:形成了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在1503年至1660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攫取了有据可查的总计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全球通史》“英国东印度公司……对盐、鸦片、槟榔和其它商品的垄断权成了财富取之不尽的矿藏。——《新航路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三、
早期殖民扩张1.表现:葡萄牙:巴西,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西班牙:以中、南美洲为主,巴西之外,亚洲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殖民地。荷兰、英国和法国: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葡萄牙殖民帝国(绿色)西班牙殖民帝国(红色)“教皇子午线”——瓜分世界的开始背景: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矛盾日益尖锐。实质: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该线以西为西班牙的势力范围,以东为葡萄牙的范围。对外贸易、殖民扩张和奴隶贸易,一方面使外目的财富源源不断流入英国,扩大了生产准备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垄断殖民地贸易,扩大了英国手工工场产品的销路,市场需求与日俱增,刺激了英国工商业发展。——周庆《略论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先后崛起的西方列强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英法崛起18世纪中后期英国(“日不落帝国”)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依据相关材料概述早期殖民扩展的影响:
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已在欧亚大陆一地区和另一地区之间贩运大部分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到18世纪末叶,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体积庞大的必需品的交换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大西洋贸易的情况尤其如此,因为美洲种植园为供应欧洲,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以后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所以它们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包括谷物、鱼、布匹和金属产品。它们还必须输入劳动力,从而,导致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产品给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给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给运到欧洲。这一时代新的、大规模的全球性贸易的另一重要方面在西欧与东欧之间。由于人口增加和大量可耕地转变为牧场,谷物的需要量很大。在从事波罗的海谷物贸易的主要港口但泽,黑麦、大麦和燕麦的价格在1550至1600年间分别上涨了247%、187%和18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的影响:海外(世界)市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贸易中心,资本主义、封建制度、文明转型、大国崛起……(1)对殖民地: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2)对欧洲:给新兴资产阶级提供了新的活动场所。①引发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法国、荷兰等新的商业强国崛起。②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③资本主义发展:欧洲从殖民掠夺、商业贸易和奴隶贸易中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世界:大变革。依据相关材料概述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4—17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发现的时代”,即“人被发现”和“世界被发现”,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残酷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剧了广大殖民地地区人民的苦难,也不断拉大东西方之间的差距,但是新航路开辟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全球化的序幕从此拉开,人类文明进程也在不断的进步。四、延伸与思考......思考:有人说:14-17世纪既是“发现世界”的时代,也是“人性迷失”的时代。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依据是什么?练习巩固:17世纪荷兰风俗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油画看上去仿佛反映了井然有序、克制内敛的地方风情,但如果你仔细观察画中的物品——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印第安人用胭脂虫染制的红色布料——就会向你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能够()A.体现画家丰富艺术想象力B.反映殖民扩张给荷兰带来财富C.展示画家所属印象派风格D.折射工业革命给西欧带来繁荣【答案】B【解析】“用加拿大河狸皮制作的奢华皮帽、中国的瓷盘、秘鲁白银铸造的银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山东今日莱阳报社公开招聘新闻记者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第一批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5人(北京)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 柔印直接制版机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汉语速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温州商学院《医药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第二外语(日、德)(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沙洲职业工学院《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专修健美操(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现场急救知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技术经纪人(初级)考试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国歌法》、《国旗法》主题班会
- APQP培训-经典案例(完整版)
- 最全的L13J1建筑工程做法(共170页)
- 钢筋混凝土检查井技术交底
- GH2-B组合型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安装使用说明书
- 单位公章使用登记表
- 解读电影《末路狂花》中的女性主义
- EDSS神经功能状况评估
-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基本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