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鼎盛10-15世纪东非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14-15世纪津巴布韦鼎盛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帝国先后兴起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文明的发展: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的多元面貌。非洲全称阿非利加州。据说,这一名称源于今突尼斯南部的一个伯伯尔部落。其涵义,一说即阳光灼热……撒哈拉大沙漠横贯非洲北部,成为划分大陆自然、人文环境的天然分界线撒哈拉以北主要是温和的地中海型气候地带,以南则由热带雨林和稀树草原占优势。”——王斯德《世界通史》公元前1000年后不久,班图人从森林的东缘走出来,进入了东非有裂谷和大湖的比较开阔的地带。……由于从他们的西非家园继承下来适应湿润气候的作物,这些班图人得以在不适合以往所有居民的东非湿润地区进行耕种。到了公元前的最后几个世纪,不断前进的班图人到达了东非海岸。——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细菌与钢铁》班图人的活动区域:班图人原是西非居民,后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11世纪,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一、多元——古代非洲文明▲班图人迁徙路线1、班图人农业与手工业:▲阿克苏姆王国鼎盛期(4世纪)2、阿克苏姆王国

4世纪达到极盛时期。……版图北自埃及南境,南到索马里,西迄尼罗河上游,东迄红海东岸的也门地区。……阿克苏姆国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其中有象骑军和海军,控制红海水域,独占红海贸易。——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编》3、东非沿海文明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型文明。(3)特点: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外贸发达,城市繁荣。印度波斯中国非洲瓷器、纺织品等黄金、象牙和奴隶阿拉伯人(1)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和伊斯兰教传入;(2)概况:10-15世纪,产生了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4、西非①马里:征服加纳后,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城市和文化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文化中心。②桑海: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廷巴克图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必经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的中心。西非谚语: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和智慧的珍宝只能在廷巴克图找到。——《廷巴克图:一个全球城市的兴衰》5、南非建立: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鼎盛:14—15世纪,进入鼎盛,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其统治之下。【课堂小结】古代非洲文明区域国家时间特征东非阿克苏姆公元前后兴起,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兴旺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10-15世纪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8-15世纪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南非津巴布韦11世纪末建立,14-15世纪鼎盛石头城同意观点(非洲文明是封闭的):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慢于美洲。【拓展提升】非洲的发展和文明进步(1)发展缓慢: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非洲古代文明发展受制于地理和恶劣然环境,发展缓慢。(2)独具特色:

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价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各地印第安人因区域不同,经济生活也多种多样,既有渔猎为生,也有靠游牧、采集生活,但是在墨西哥和安第斯高原一带发展起了引人瞩目的农业文明,培育了玉米、马铃薯、西红柿、南瓜、辣椒、烟草、向日葵、可可、花生、棉花(为细绒棉类型)等多种农作物,在16世纪以后这些农作物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王斯德《世界通史》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大面积种植,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二、多元——古代美洲文明

印第安人为美洲土地上最早的居民……印第安人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事实上,其内部分类非常多,族系极其庞杂,语言也繁多。——王斯德《世界通史》1、

印第安人文明玛雅文字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地区: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兴衰:公元前10世纪诞生,公元3-9世纪其鼎盛,15世纪中期衰落。2、玛雅文明▲玛雅羽蛇神▲玛雅金字塔特点: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城市建筑精美,规模宏大,众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制造精美陶器,发明独特的表意文字,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0”的概念。玛雅数字玛雅文明建筑遗址玛雅人的城市,是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

为了补偿这种短暂的生活方式,玛雅的耕种者们在主要是举行宗教仪式的中心建立了一些巨大的石头建筑,以此来表示他们的社会统一。——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阿兹特克文明(1)概况:14世纪,阿兹特克人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有600余万,1521年为西班牙人毁灭。

政治: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部落首领管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经济: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发明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文化:重视教育,所有学校都是免费的;根据日月运行的规律和季节性的变化,制定了自己的历法“月亮历”;信仰羽蛇神。特诺奇蒂特兰平面图兴衰:12世纪,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鼎盛;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政治统治:最高统治者国王;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全国分为四大政区,贵族充任长官;编订了详细人口调查表;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将征服地区的居民迁移到新地区。社会经济: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印加常常被说成铜器时代主要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书面语言的文明。4、印加文明到公元1000年前后,在首领曼科·卡帕克的带领下,从的的喀喀湖向北迁徙,最后定居在今秘鲁库斯科河谷,然后从这里开始向四处扩张,建立起一个伟大的帝国。——王斯德《世界通史》建立官僚体系迁移被征服人口确立国家信仰

帝国的统治方法包括: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废黜世袭的地方首领;为同化被征服的民族,强迫他们迁至新地区定居;在国家的主持下,举行集体婚礼;信仰国教,这一宗教认为“印加”是太阳的后裔。毫不奇怪,印加帝国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成功的的极权主义国家之一。——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维拉科查印加宗教中的创世神完善的道路系统详细的人口调查

为了与广大统治地区联系,印加人修建了两万英里经过铺砌的道路、桥梁,这个陆地交通网远远胜过当时欧洲的任何道路系统。利用这些道路,携带着多色结绳,经过专门训练的通讯员将种种信息尤其是人口普查资料,带往驻扎在帝国各处的地方长官。——(美)谢里尔·E·马丁马可·瓦塞尔曼《拉丁美洲史》【课堂小结】古代美洲文明区域文明时间成就中美玛雅文明15世纪中期衰落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城市建筑,祭祀金字塔庙宇;陶器;独特文字;复杂历法纪年;20进位制,知道“零”的概念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础是农业,“浮动园地”南美印加文明12世纪建立,13世纪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思考: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的特点。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这种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本身便反映出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界的无可奈何。同时,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了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交往的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特点:1、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2、各文明内部缺乏交流;社会演进缓慢;3、独立发展,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马丘比丘古城(“天空之城”)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理解古代文明的多源特点?参考答案:①人类走向文明具有必然性和共性,如农业产生和冶金术的发明,在合适的时机,不同地区可以进入文明时代。②多源并不意味着齐头并进,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不同,文明在出现的时间和特点上会存在重要差别。材料特诺奇特兰的建筑美观别致,全城分为4个区,每区分为5街……全城有3条10多米宽的石头堤坝通向湖岸,其中一条长达7英里。堤坝和湖岸之间用吊桥相接,必要时拉起吊桥以防敌人进攻。由于湖水咸,为了解决城市饮水问题,修造两条石槽,把陆上的淡水引到岛上。城内有40座金字塔型坛庙,最大的一座达35米,有144级台阶。还有雄伟的宫殿和大厦。在巨大的建筑物上,涂以白色石膏,银光耀眼,瑰丽壮观。

——马克垚朱寰主编《世界史·古代史下卷》材料许多民族独立地“发明”了不同动植物的驯化。事实上,不同地区独立地“发明”了农业,这些地区远至公元前5000年的中国黄河流域和公元前3000年的中美洲。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古代非洲人不会炼铜术,且不能独立地将炼铜术应用到炼铁问题的解决。——【美】希林顿著《非洲史》欧洲:在罗马帝国废墟上产生了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亚洲: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幕府掌握实权。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回顾本单元所有内容,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发展状况?(参考单元引言)认识: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都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进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与启示:材料一: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世界通史》(王斯德)材料二: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三、延伸与拓展——古代美洲文明的衰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与启示:原因:欧洲传染病的侵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美洲文明内部之间缺乏交往,文明难以长久维系......启示: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重要因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练习巩固:1891年古文物专家詹姆斯·狄奥多尔·本特写道:“我对这地区(古津巴布韦)的废墟古物没有多少信心。我认为,它们都是本地的。”可在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