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课标导航1.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2.相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梳理教材学问,从“时空观念”角度相识辽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和发展。2.结合详细事例,从“历史说明”角度相识辽夏金元的制度建设。3.结合辽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从“家国情怀”角度相识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辽与西夏1.辽(1)起源: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北宋)苏颂(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3)统治eq\b\lc\{(\a\vs4\al\co1(①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②皇帝和宫廷依旧保持草原习俗,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2.西夏(1)起源:西夏的建立者党项族是古代羌人的分支,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旧保持半独立的地位。(2)建国: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今宁夏银川(3)统治:基本仿照北宋,中心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朝入主中原1.金朝建立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2.宋金对峙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渐渐形成对峙局面。3.金朝的统治(1)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2)统治: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的制度。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3)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旺盛,史称“大定之治”。(4)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渐渐衰落。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蒙古崛起客观:当时蒙古草原相互混战,人民渴望统一;主观:铁木真意志坚毅、机敏果敢。(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的尊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2)扩张: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2.元朝统一少数民族建立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1)元朝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今北京(2)统一历程eq\b\lc\{(\a\vs4\al\co1(①1276年,元军占据南宋都城临安。,②1279年,在崖山海疆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3.社会治理(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2)实行行省制度:中心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袤,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心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因地制宜,具有敏捷性。(4)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5)经略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元朝的民族关系1.蒙古族和回族的形成(1)蒙古族: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2)回族: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渐渐被汲取、融合而形成。2.民族分化政策民族冲突尖锐,但民族间的交往和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发展(1)内容:“四等人制”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其次等色目人包括原西夏人、畏兀儿人、回回人等第三等汉人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2)结果:民族冲突渐渐减弱。3.元朝灭亡(1)缘由:社会贫富差距导致阶级冲突日益严峻。(2)概况:14世纪中叶,农夫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3)结果: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渐渐与汉族相融合。阅读教材·想一想1.阅读教材P54“学思之窗”:第一段材料反映的辽朝职官设置特点是什么?提示:因俗而治、蕃汉分治。(即:用辽朝固有的制度统治契丹,用汉人的制度统治汉人。)2.阅读教材P57“思索点”:视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提示: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和限制,对于加强中心集权,特殊是调整中心和地方的关系有重要意义。发掘教材·读一读1.阅读“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见教材P54)信息解读:服饰、发型富有北方游牧民族特色;马匹肥壮表明畜牧业发达;铁马鞍制作精致表明冶铁业发达。2.阅读“西夏王陵”(见教材P55)信息解读: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深受佛教建筑的影响,使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独具匠心的形式,是探讨党项民族的重要史料,也显示党项民族在中国建筑艺术上的创建和突破。3.阅读“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见教材P55)信息解读:北京是我国闻名的古都,许多王朝在此建都,体现了北京城历史文化的持续性、传承性。4.阅读“萨班灵骨塔遗址”(见教材P56)信息解读:对探讨藏族和蒙古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元朝中心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探究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关系史论要点角度内容民族政权的地位和民族关系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同等,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是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对民族之间斗争的评价无侵略和反侵略之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别:凡是抗拒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斗争是正义的,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和人口,实行民族压迫的斗争是非正义的。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对汉族政权来说,接受了屈辱的条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谐的表现,议和之后,双方削减了斗争,为经济的发展供应了有利的环境,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在折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较多地汲取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对点训练1.考古学家在一座辽代契丹族公主墓中发觉,墓门两侧的仿木结构,都采纳了汉族的营造方式,上面的浮雕风格已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这一发觉最能证明宋辽时期的()A.农业生产的发展B.民族文化的交融C.民族斗争的频繁D.海外贸易的兴盛解析依据材料信息“采纳了汉族的营造方式”“深受宋朝画界的影响”说明当时民族文化的交融性。答案B2.(金)世宗曾对太子说:“朕思汉文纯俭,心常慕之,汝亦可以为则也。”这表明金世宗()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C.崇尚汉族文化 D.大力发展经济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心常慕之”“汝亦可以为”说明金世宗崇尚汉族文化。答案C探究二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史论要点1.行省制度的特点(1)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2)既有利于中心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心与地方权力的平衡。(3)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4)权力大而不专,较胜利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2.行省制度的作用(1)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心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2)便利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心集权,特殊是调整好中心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3)是中国古代郡县制的发展,是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尝试,也是加强中心集权的新举措,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对点训练1.元代行省的军事权特地由佩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由朝廷指定的一至二名官员掌管。材料说明元代行省制()A.减弱了政令的执行力B.变更了地方官员的权力来源C.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D.致使相权减弱君权强化解析元朝中心政府通过将地方行省的军事权和财政权收归中心,从而有利于减弱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进而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势力,故C项正确。答案C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解析材料反映行省驾驭地方上的经济、军事和行政大权,但其官吏的选用与所属军队的调动则分别由中书省、吏部、皇帝掌管,体现了其权力受到肯定限制,说明地方拥有适度的权力,故选A项。答案A探究三(核心素养)元朝的特点和历史贡献素养解读1.从“历史说明”角度相识元朝的特点(1)元代实行民族卑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但同时对各民族上层实行笼络优待。(2)在人才选用方面,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因此高级官僚的录用由与元廷关系远近而确定,主要实行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后期开科取士,但体现明显的民族压迫特点。(3)元朝的疆域空前广袤。2.从“唯物史观”角度全面相识元朝的历史贡献(1)经济上,大体以农业为主,整体生产力虽不如宋朝,但在生产技术、垦田面积、粮食产量、水利建设和棉花广泛种植方面还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权分立和割据局面,出现了空前的统一。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而且疆域之大,也是以前历朝不行比拟的。(3)文化上,采纳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即敬重各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并激励国内各民族进行文化沟通和融合。(4)对外关系:持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外贸易的发展,加强了中西文化的沟通。对点训练1.1995年12月31日,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比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结论所依据的标准是()A.统一了蒙古部落B.建立了浩大的蒙古帝国C.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D.开拓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C2.元代设立陕西行省,将始终属于巴蜀故地的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使汉中进入以西安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对以上材料说明最合理的是()A.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重要原则B.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加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C.区域内的文化趋同有利于行省制度的推行D.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元朝中心对地方统治解析据材料“汉中地区划入陕西行省”、“今汉中地区虽然仍保留一些蜀地旧俗,但其西北关中氛围也更加明显了”可得行政区划有利于增加行政区内的文化认同,故B项正确。答案B【典例1】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包括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及以西的地区。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B.有助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限制体现中心集权的加强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材料未体现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主要在长江以南明立意以元代行省的设置和规划为切入点,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说明”角度考查行省制度。抓关键依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袤地区”可知,打破了依据山河等自然因素划分行政区的做法,这有助于加强中心对地方的限制。排干扰行省制的设置打破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有利于中心限制地方,并非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也不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B【典例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许久。故后魏、辽、学习汉法统治便会许久。金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好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在陛不能运用汉法统治,政权难以长久。下笃信而坚守之,不杂小人,不营小利,不责近效,不恤浮言,则天下之心庶几可得,而致治之功庶几可成也!——许衡《时务五事·立国规模》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王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之后,必需采纳“汉法”的缘由,说明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第一步审设问·定方向审读关键审读通则引导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答案来自材料和教材基础学问。提示词第一小问,概括——扼要归纳;其次小问,说明——说明清晰。限制词第(1)问,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必需采纳汉法;第(2)问,采纳汉法所遇到的困难。核心词第(1)问,缘由;第(2)问,表现。其次步读材料·提信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许久”、“其它不能好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及结合所学学问来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所学学问回答。第三步列要点·组答案缘由:学习汉法有利于巩固统治;汉族拥有先进的思想与哲学,所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同化各民族,各民族也被深厚的汉文化深深吸引。困难:旧贵族和守旧势力的反对;本民族人民接受的程度等。『基础过关』1.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以我国历史上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为背景,契丹人萧峰是剧中主要人物之一。在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首领是()A.耶律阿保机 B.赵匡胤C.元昊 D.完颜阿骨打答案A2.视察下图《辽、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图中契丹族建立的政权都城所在位置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C3.“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C.元昊 D.赵构答案B4.在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示意图中,其错误的一项是()答案C5.“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闻/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播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播的“恩德”是()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解析材料中的“恩德”是指蒙古族首领铁木真,通过多年的斗争,战胜了四周各部,结束了混乱的局面,统一了蒙古草原,故选B项。答案B6.金庸在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虚构了主角郭靖大侠在南宋末年始终坚守襄阳(今湖北)抵挡外族进攻。郭靖所反抗的“外族”是()A.契丹 B.女真C.党项 D.蒙古答案D7.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秦朝 B.隋朝C.唐朝 D.元朝解析依据“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中“1271—1368”年并结合相关史实可知,这与元朝的建立与灭亡有关。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据临安,南宋灭亡。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派将军徐达率兵向北进取中原。1368年攻占元大都,标记元朝灭亡,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8.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始终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 B.科举制C.郡县制 D.猛安谋克制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元朝疆域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心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A符合题意,故选A。答案A9.元代起先实行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织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A.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 B.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C.变更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向答案A10.1951年5月23日,中心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方法的“十七条协议”,开启了西藏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不行分割的一部分是在()A.西汉 B.唐朝C.元朝 D.清朝答案C『实力提升』11.“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而又劲兵骁将长于中国,中国全部,彼尽得之;彼之所长,中国不及。”文中的“二敌”是指()A.蒙古/金 B.辽/西夏C.辽/金 D.元/辽答案B12.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说:“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其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A.秦隋宋 B.秦隋元C.秦元明 D.隋元明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链接所学学问可知,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争霸局面,完成统一。隋朝结束了魏晋以来的分裂局面,南北重归统一。元朝结束了两宋时期政权并立局面,实现国家统一。故选B。答案B13.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心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心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心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充任中心限制地方的枢纽B.元朝彻底解决中心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冲突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D.元朝开创了从中心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解析材料中“行省从中心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心行事”表明行省是中心的派出机构,便利了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心集权,故A项正确。答案A14.元朝时期,“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对上述历史现象理解最恰当的是()A.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B.元朝时边疆和内地民族联系加强C.元朝重建大一统,疆域宽阔D.西域民族政权派人学习中原文化解析依据材料“西域之仕于中朝,学于南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铁路客运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船舶市场前景规划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粮食烘干机械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空气预热器行业运行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石膏板市场需求状况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生物蜡行业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信息窗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青岛版(五四学制)
- 2025年借调合同三方协议
- 《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4份)
- 课件-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
- 17J008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图示图集
- 药品类体外诊断试剂专项培训课件
- 心电监护仪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课件
- 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工法
- 《嵌入式技术》课程标准(STM32版)
- tplink-mr11u刷openwrt教程
- 结构力学+李廉锟版-+第七章 力法
- 土地整理竣工测量技术报告
- 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