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2024年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网红烟花“加特林”火力极强,声音大,升入高空绽放出大范围火花。若保存不当,不仅影响烟花燃烧,还会存在不安全隐患。下列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A.远离火源 B.远离可燃物 C.避免高温 D.加大湿度2.随着神舟十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6名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实现在轨交接。空间站中有一套完善的再生式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实现舱内氧气和水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长时间在轨驻留的需求。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B.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使其生成氧气C.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D.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3.小红今天过生日,她的好朋友们来给她庆祝,小明同学就蛋糕上面燃着的蜡烛提出一些疑问,小伙伴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只生成了二氧化碳 B.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蜡烛燃烧属于分解反应 D.蜡烛燃烧属于物理变化4.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U形管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不同创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B.蘸酚酞试液的纸条变红,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左侧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D.红墨水变无色,因为红墨水与活性炭发生化学反应A.A B.B C.C D.D5.2023年杭州成功举办第19届亚运会。在举重、体操等项目中,运动员上场前都会在手上擦满俗称”镁粉”即MgCO3的白色粉末。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MgCO3中碳的化合价为+4价B.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C.MgCO3可由镁和氧气反应制得D.MgCO3中镁元素的含量是碳的2倍6.如图为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B.t2℃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是甲大于乙C.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50%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乙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我国有着悠久的钢铁冶炼史,《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炒钢法”的生产过程主要为:①烧铁:将捣碎的铁矿石和焦炭放入炼铁炉中,持续鼓入空气并加热;②炼钢:将炼铁炉中产生的液态生铁导入敞口的“方唐”中,加入潮泥灰(主要成分为石灰石)并不断翻炒。“手撕钢”是一种薄如蝉翼、价比黄金的不锈钢箔材,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2023年11月10日,我国科研人员使用国产设备成功轧制出0.015mm超薄手撕钢,这是当时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7.下列与“炒钢法”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B.“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以提高炉温C.“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除尽生铁中含有的碳D.钢的性能优良,如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8.下列有关“手撕钢”的说法错误的是()A.“手撕钢”属于金属材料B.将钢板轧成“手撕钢”,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C.“手撕钢”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D.将“手撕钢”撕开时,有新物质生成9.在2023年揭阳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配制50g的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称量过程中多余的氯化钠固体放回原瓶B.“探究呼出气体成分和空气中气体成分的区别”实验,反应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C.“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实验,pH试纸先用水润湿再检测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10.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原子一定具有质子和中子C.燃烧都有发光发热现象则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1.化学物质间经常发生精彩的“故事”。下列物质间发生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ZnCl2对Mg表白:“我愿用我的真锌换回你的镁!”B.H2O2怒怼MnO2:“离我远点,碰到你我就生气!”C.CO和Fe2O3一起演绎了一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安全第一!Mg(OH)2跳进盐酸里游泳,从此消失无踪12.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CH4中是否含有H2将气体点燃B鉴别尿素和硝酸钾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C除去硫酸中的盐酸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D除去NaCl固体中的少量Na2SO4加水溶解后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A B.B C.C D.D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铜丝插入稀硫酸中,固体表面产生气泡,固体减少至消失B.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D.向装有氢氧化铝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无色溶液变为红色14.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A.O2 B.SO2 C.SO3 D.H2S15.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a段反应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B.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C.a~c(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D.d点溶液的pH大于7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題8分;第18-21小題各10分共55分)16.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厨房中的化学①厨房中有大米、蔬菜、鸡蛋等常用食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③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中的调味品,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选填字母序号,下同)。A.料酒B.食醋C.酱油④厨房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C.燃气泄涌时立即打开油烟机D.为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2)医药生产中的化学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在1969年就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后受古代药方启发,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3)科技发展中的化学①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它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的性质,合金属于材料。17.材料一:胃酸指胃液中分泌的盐酸。胃持续分泌胃酸,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胃酸(0.2%~材料二: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其体液酸碱度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体质强健的人,其体液始终保持弱碱性。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人体胃液担负着食物的消化,pH为0.9-1.5.当氧气充足时,人体摄取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会被彻底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依据文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取少量胃液样品,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变色。(2)上述几种抗酸药,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有碳酸氢钠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钙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C.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有利于人体健康(4)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5)正常人体血浆呈(填“弱酸性”或“弱碱性)。(6)CO2扩散到血液,血浆的pH会(7)酸性体质可以吃进行调节(列举一种食物)。18.【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验】(1)大志同学梳理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见下图图一)请完成①、②、③处相关内容。①,②,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白天(填“>”或“<”)夜间,大志同学设计了图二装置用于增加蔬菜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该装置放置在(填“高处”或“低处”)更利于二氧化碳的利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D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发生装置。请指出A装置中的一处错误。B~D图中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装置有。19.《周礼·考工记》中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和“蜃”(贝壳灰,主要成分为CaO)混合加水所得溶液来洗涤丝帛,使其与丝表面的丝胶蛋白发生反应,生成物用水冲去,从而可把丝洗得干脆亮丽。化学小组对“混合加水所得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实验过程】(1)如图所示,步骤Ⅱ的化学方程式为。(2)将烧杯丙中混合物过滤后得到澄清溶液,并对该溶液成分进行探究。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证明该溶液中没有实验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始终没有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没有K2CO3(3)【交流讨论】同学们将实验结果与老师交流,老师认为实验2的结论不一定准确,原因是。(4)经过讨论,同学们又进行了实验3,请填写以下表格。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实验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填盐溶液名称)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溶液中有K2CO3(5)【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可得出烧杯丙中澄清溶液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6)【延伸应用】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10%的K2CO3溶液pH=11.6,浓度为1%的KOH溶液的pH=13.2,根据如图数据分析,选用溶液洗涤丝帛效果更好。20.《本经逢原》中关于绿矾(FeSO【溯古】(1)天然产的绿矾很少,古代多数是通过焙烧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而取得。二硫化亚铁(FeS(2)【追今】下面是以废铁(含有少量C、Zn等)和废硫酸作为原料制备绿矾的流程:上述流程中预处理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这样使反应更充分,同时加快。(3)溶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操作Ⅰ在实验中称为。(4)经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最终能获得FeSO4⋅7H2O,说明硫酸亚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5)如制得的绿矾中含有少量杂质,你分析可能是(写化学式)。(6)【用途】“盖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其反应原理如下:第一步:FeS第二步:2FeSX的化学式为。21.2月9日,正值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除夕,在这个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问界M9又火了一把。作为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里程碑代表,问界M9登上央视龙年春晚舞台,为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1)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以外的可再生能源,请你举出一例:。(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炼铁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工业上可利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来焊接钢轨。若用足量铝与40kg氧化铁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A、烟花为易燃易爆物,保存应远离火源,不符合题意;
B、应远离可燃物,以防止可燃物燃烧时引燃烟花,不符合题意;
C、避免高温,防止温度达到着火点发生燃烧爆炸,不符合题意;
D、加大湿度会影响烟花的存放及引燃,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烟花为易燃易爆物,要防止发生燃烧而爆炸分析。2.【答案】D【解析】【解答】A、长征二号F遥十五火箭点火发射涉及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还原去除舱内的二氧化碳使其生成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利用循环水电解制氧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冷凝回收舱内的水蒸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3.【答案】B【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是蜡烛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分析;
D、根据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4.【答案】D【解析】【解答】A、蜡烛火焰上方罩有澄清石灰水的漏斗,石灰水变浑浊,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由得得出蜡烛中含碳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蘸酚酞试液的纸条变红,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C、磷燃烧消耗氧气,消耗的氧气体积用液体补充,左侧液面上升至1刻度处,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不符合题意;
D、红墨水变无色,是由于活性炭吸附了红墨水中的色素,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根据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C、根据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5.【答案】C【解析】【解答】A、MgCO3中碳的化合价为(+2)+X+(-2)×3=0,X=+4,A答案正确;
B、碳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CO32-。B答案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镁和氧气反应不可能生成碳酸镁。C答案错误;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MgCO3中镁元素的含量是碳的2倍。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B、根据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数值分析;
6.【答案】B【解析】【解答】A、乙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至t1℃,因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得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B、t2℃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是甲大于乙,符合题意;
C、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50g150g×100%<50%,不符合题意;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分析;
B、根据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溶液中溶质大分析;【答案】7.C8.D【解析】【分析】(1)根据燃烧与氧气浓度有关,合金熔点小于纯金属分析;
(2)根据合金及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金属的延展性、铁生锈条件分析。7.A、“炼铁”时,将原料捣碎可增加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不符合题意;
B、“炼铁”时,持续鼓入空气可加剧燃烧,提高炉温,不符合题意;
C、钢也是铁合金,“炼钢”时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除去生铁中过量的碳,但不能将碳全部除去,符合题意;
D、钢的性能优良,如其熔点比纯铁低,易于加工,不符合题意;
故选C。8.A、“手撕钢”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将钢板轧成“手撕钢”,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手撕钢”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不符合题意;
D、将“手撕钢”撕开时,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符合题意;
故选D。9.【答案】D【解析】【解答】A、“配制50g的6%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称量过程中多余的氯化钠固体不能放回原瓶,要放到指容器统一处理,不符合题意;
B、“探究呼出气体成分和空气中气体成分的区别”实验,反应后的废液中会有碱性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不符合题意;
C、“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钠、硫酸钠、氯化钠”实验,pH试纸要保持干燥,用水润湿再检测会影响结果,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实验,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实验时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分析;
B、根据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分析;
C、根据pH试纸的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制气装置加入药品前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分析。10.【答案】A【解析】【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后生成CO2和H2O,含有C、H、O三种元素,反应前氧气只提供O元素,所以C和H元素只能来自某物质,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故A正确;
B、并不是所有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B错误;
C、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燃烧都发光发热,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之后发光发热,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是燃烧,故C错误;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物质只含碳元素,由于它们是混合物,不符合单质的特征,所以不是单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氢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
C、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以及发光发热的现象分析解答;
D、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解答。11.【答案】C【解析】【解答】A、镁与氯化锌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可发生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符合题意;
D、氢氧化镁与盐酸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及各反应类型的定义分析。12.【答案】D【解析】【解答】A、甲烷和氢气都能燃烧并都会生成水,点燃的方法不能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氢气,不符合题意;
B、尿素和硝酸钾都不能与碱发生反应,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C、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盐酸与硝酸银反应会产生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引入新杂质,且硫酸与硝酸银也会反应生成微溶硫酸银,不符合题意;
D、加水溶解后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蒸发结晶,可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硫酸钠,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甲烷和氢气都能燃烧并都会生成水分析;
B、根据尿素和硝酸钾都不能与碱发生反应分析;
C、根据除杂时不能改变原物质,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
D、根据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及除杂原则分析。13.【答案】C【解析】【解答】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后,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没有反应。A答案错误;
B、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B答案错误;
C、把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开始使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C答案正确;
D、氢氧化铝不溶于水,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不会变色。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之后分析;
B、根据氯化钡和硫酸铜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分析;
C、根据氧化铁会与稀硫酸反应分析;
D、根据氢氧化铝难溶于水分析。14.【答案】B【解析】【解答】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可知,反应前有C、4H、2S、8O,反应后有C、4H、4O,2X,所以2X中含有2S、4O,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SO2.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15.【答案】B【解析】【解答】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0~a段为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反应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B、b点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钠、硫酸铜2种,符合题意;
C、a~c(不包括a点)段为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D、d点溶液氢氧化钠过量,pH大于7,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然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结合图像中物质的变化情况确定各段反应情况分析。16.【答案】(1)鸡蛋;隔绝空气(氧气);B;C(2)青蒿素受热不稳定(或受热易分解)(3)强度大;金属【解析】【解答】(1)①厨房中有大米、蔬菜、鸡蛋等常用食材,大米富含糖类,蔬菜富含维生素,鸡蛋富含蛋白质。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隔离氧气。③料酒、酱油都不能与水垢中成分反应,A、C错误;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水垢主要成分反应,可除去水垢,B正确;④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B正确;燃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油烟机,以防止接触明火发生爆炸,C不正确;加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正确。
(2)由题中“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可推知青蒿素具有受热易分解的化学性质。
(3)①钛合金用于起落架,增加牢固性,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说明钛合金具有强度大的性质,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米面中富含糖类、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蛋、奶、肉中富含蛋白质,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易燃易爆的安全常识,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2)根据文中所给信息确定青蒿素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合金的性质及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分析。17.【答案】(1)红(2)碳酸钙(3)B(4)pH试纸(5)弱碱性(6)减小(7)水果或蔬菜或苏打饼干【解析】【解答】(1)胃液中含有盐酸,取少量胃液样品,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
(2)抗酸药中碳酸氢钠、碳酸钙能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
(3)钙元素为常量元素,A错误;在使用抗酸药时需适量,不是用量越多越好,B正确;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但胃液pH太小,酸性过强,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引起胃的炎症或溃病,C错误;
(4)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5)正常人体血浆pH为7.35-7.45,呈弱碱性。
(6)CO2扩散到血液,与血液中水反应生成碳酸,使血浆的pH会减小。
(7)酸性体质可食用偏碱性的水果、蔬菜、苏打饼干等调节。
【分析】(1)根据胃液中含有盐酸呈酸性分析;
(2)根据碳酸氢钠、碳酸钙能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分析;
(3)根据钙元素为常量元素、药物要按量服用,胃液分泌过多的危害分析;
(4)根据pH试纸可测定pH分析;
(5)根据血浆pH大于7分析;
(6)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和忝碳酸分析;18.【答案】(1)人工降雨;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C(2)>;高处;CaC(3)长颈漏斗下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BCD【解析】【解答】(1)干冰升华的性质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了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制碳酸饮料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则对二氧化碳利用率白天大于夜间。图二装置用于增加蔬菜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该装置放置在高处,更利于二氧化碳的利用,石子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19.【答案】(1)Ca(2)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钙(3)滴入的稀盐酸量不足,盐酸先和氢氧化钾反应,无法判断是否有碳酸钾(4)氯化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