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北技能高考(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考试题库(核心400题)1.幼儿的自我控制不包括对自己()的控制。A、行为B、思想C、语言D、服饰2.行为主义者()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B、华生有直接关系的,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根据医院婴儿室内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3~6岁的幼儿B、先学前期是指3~4岁的幼儿D、新生儿期是0~30天的婴儿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心理期的年龄。广义的学前期指的是0~期是指1~三岁的幼儿。新生儿期是0~28天的幼儿。4."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体现了幼儿的()。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和自我调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性格。其中,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同伴关系类型属于()。6.在良好教育环境下,4-5岁幼儿的有意注意能够维持()。成人的组织引导下,有意注意正在形成和发展。3岁幼儿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7.3岁的婷婷和妈妈一起坐火车,当火车开进隧道时,外面一下子变黑了。婷婷说:"妈妈,到晚上了,要睡觉啦!"这说明婷婷对时间的知觉依靠的是()。D、周围环境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时间知觉。题干中婷婷觉得晚上了,婷婷对时间的判断是因为火车在隧道中外面变黑的原因,是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判断。8.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问题提供的各种信息中寻找最佳答案的思维方式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思维。直觉思维是幼儿的思维,只能在活动中展开,他们不是想好了在行动,而是在行动的同时才会想。聚合思维是会把所有思考都集中到一点。抽象思维是借助抽象的语词和符号,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决定思维的问题。发散思维是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和材料,收集新信息或者思考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就是发散信息。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幼儿自我评价特点的是()。A、依从性B、表面性C、主观情绪性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有以下特点:(1)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自己独立评价;(2)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3)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向对内心品质的评价过渡;(4)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5)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到有依据的评价。10.阳阳摔倒后,马上对自己说:"我不哭,阳阳是个男子汉!"阳阳的言语在其心理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C、调节心理活动和行为11.军军非常喜欢汽车玩具,每次提到汽车玩具时都会很兴奋,这属于()。理论,浩浩的气质类型倾向于()。这说明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B、个体差异性推断该幼儿的气质类型倾向于()。15.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16.关于幼儿言语的发展顺序,正确的表述是()。发生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其趋势是:(1)语音知觉发展在先,正确语音发展在后;(2)理解语言发生发展在先,语言表达发生发展在后。17.研究幼儿心理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大灰狼要吃了我,我不要听了。”这说明红红的想象()。19.华华上课很调皮,老师说:"华华你再不坐好,我就给你点儿颜色看看!"华华高兴地说:"老师,给我什么颜色看呀?"这说明该幼儿的思维具有()。20.龙龙对雷声很恐惧,以下做法正确的是()。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适21.欢欢玩积木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搭什么,搭完后恍然大悟地说:"太棒搭了一座漂亮的房子!"这说明欢欢的思维是()。23.5岁的瑞瑞说话时有口吃的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24.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表现为()。25.当幼儿出现自言自语时,成人应帮助幼儿发展成()。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是依靠生活中接触到的周围现象的速度的反映。3岁前的儿童主要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律来反映时间。在3-4岁时,个体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时间概念,但往往与他们的具体生活活动相联系。在3~4岁时,个体对较近的时间,如"早上""晚上""今天""明天"可以正确理解,但对较远的时间,如"前天""后天"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在5-6岁时,个体开始能辨认较远的时间,知道大27.幼儿早晨推开窗户,发现地面、树、建筑等都是湿的,于是告诉妈妈昨天夜里下雨了。这体现了幼儿思维发展的()。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情况可能属于()依恋。脸,这是注意的()。象,即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2.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活动任务,及时、有意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3.注意的分散是注意受无关刺激或活动单调等的影响,使注意无意识的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4.注30.在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时,恰当的做法是()。解析:本题考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数学认知。《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的教育建议指出:引导幼儿感知和理解事物"量"的特征。包括感知常见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粗细等量的特征,学习使用相应的词汇描述这些特征。《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3-4岁幼儿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并能用相应的词表示。《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3有:3-4岁幼儿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与题干不符,排除。说出总数是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一定数量的物体后,能够说出物品总数,属于《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按数取物是指幼儿能够根据成人的指令,拿出成人所指令数量的物品,属于《指南》中数学认知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与题干不符,排除。31.明明表现出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等性格特点。其父母的教育态度C、溺爱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性格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当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型时,幼儿容易表现出任性、缺乏独立性、情绪不稳定等特征。32.果果正在家里专心地阅读绘本,此时父母应尽可能保持安静,以防果果出现33.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叫()。"不好吃,一点也不甜。"这种感觉规律是()。35.在对幼儿采用谈话法时,下列教师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解析:本题考查谈话法的运用。教师在运用谈话法时需要注36.妈妈在豆豆身边,豆豆能安心地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幼儿的依恋类型属于()。37.以下不属于作品分析法中的"作品"的是()。38.《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实验,研究了10—24个月儿童的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把10—24个月儿童的依40.小明向疫情严重地区捐出了自己的零花钱。这种亲社会性行为是()。完成任务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故排除。安慰指在觉察到他人的消极情绪后,通过自身的行为帮助他人获得积极情绪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故排除。41.丽丽和妈妈分床睡觉后,每天晚上都会在睡觉前对自己说:"我是最坚强的,我能做到一个人睡。"丽丽的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A、促进幼儿的社会化B、参与认知过程的发展C、调节心理活动及行为D、促进幼儿能力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言语的作用,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促进幼儿的社会化;2、参与认知过程的发展;3、调节心理活动及行为。幼儿面对困难时的自我激励,体现言语具有调节心理活动及行为的作用。42.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对学前儿童的合理要求(),并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构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脉络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社会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实验证明,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更强,他们能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的控制、其气质类型属于()。44.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是()。45.在嘈杂的环境中,你还是能听清正在与你聊天的朋友在说什么,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46.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47.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的有意注意能够维持()。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3-4岁幼儿注意力通常能持续3-5分钟,4-5岁能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能持续10-15分钟。48.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解析:本题考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动作发展。《指南》规定,《指南》规定,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如鼓励幼儿进行跑跳、49.明明喜欢的玩具从不与人分享,当他的玩等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属于()。解析:本题考查攻击性行为。教师应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三种有效策略为(1)足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减少他们的受挫感。(2)努当地运用谈话、沟通等情绪管理的方法对儿童进行心理疏导。(3)减少对攻击51.4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解析:本题考查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3~4岁幼儿保持3~5分钟,4~5岁幼儿可达到十分钟左右,5~6岁幼儿延长到10~15分钟。52.东东无论干什么,都喜欢自言自语。对于这种情况,成人应()。53.研究发现,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遗忘的进程是()。赞同和接纳,使幼儿的()在积极的气氛中进行构建。55.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被称为()。56.3岁的乐乐看完《喜羊羊与灰太狼》后,出现用平底锅打人的行为。这体现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是()。57.军军在写作业时不是东瞄瞄西看看,就是没心思写作业,这说明军军的()这属于()。59.下列关于幼儿情绪情感自我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60.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出现最早、变化最缓慢的是()。是个人力求接近、探索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61.()说明了人天生有种"办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A、罗森塔尔效应B、霍桑效应解析:本题考查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蔡格尼克是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62.幼儿在自我评价时常常会说:"妈妈说我是好A、独立性B、个别性C、客观性D、依从性63.幼儿搭完积木后,说:"啊!我搭出小火车啦!"该幼儿的思维属于()。A、直觉行动思维B、批判性思维完之后才意识到是"小火车",属于直觉行动思维。64.某幼儿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灵活、善交际、兴断他的气质属于()。65.关于幼儿情绪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66.下列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在分类活动中,启发幼儿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2、运用幼儿思维的特点;3、发陌生人反应比较积极,并不总依偎在妈妈身边。这种依恋类型属于()。A、回避型依恋68.小明和同伴交往时表现得礼貌、热情、谦让、乐于助人。他的同伴交往类型69.幼儿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中发生的。间后,也能背诵出来。这种识记属于()。71.以下不属于幼儿记忆发展趋势的是()。72.以下关于问卷法优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73.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74.在与幼儿交谈时,下列教师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水变少了。这体现了幼儿思维的()。A、客观性76.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A、冲动性C、外露型77.下面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原则是()。78.幼儿认为留短头发的一定是男孩,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7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幼儿活动的是()。80."视觉悬崖"主要了解的是()。81.以下关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个体在1岁前不能把自己作为主体同周围的客体区分开B、个体在1~2岁时已经可以把自己作为独立的客体看待C、个体在2~3岁时能准确地用"我"来表达愿望D、个体在3~4岁时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解析:本题考查自我意识的发生和发展。1岁前,不能把自围的客体区分开。1~2岁已经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已经开始知道自己的形象。例如,冲着镜子中的自己微笑。2~3岁82.小班幼儿在搭积木时,一般没有预定的目的山,把积木立起来就说是树。这种现象说明小班幼儿的思维具有()。D、聚合性83.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有些死板,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的气质类型是(B、攻击性行为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有:(1)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于攻击型的儿童则不能抑制攻击反而会加重攻击性行为。(2)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能增加儿童的攻击行突的可接受的和有效的途径。对3-6岁幼儿的实验研播媒介也属于原因之一。另外,父母打架对孩子也有影响。(3)强化。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4)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85.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活动,再加以相同的方式作出反应的能力是()。86.当幼儿开始用情绪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这说明其在交往过程中的()是理解他人面部表情的能力,二是运用社会化表情的能力。丰富化对于3-6岁的87.有的幼儿活泼开朗,有的幼儿安静稳重,是因为幼儿有不同的()。88.从记忆的提取方式说,幼儿最先出现的记忆是()性质的记忆。89.()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感知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机)和意志过程(调控)。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感知90.以下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2岁以后语言攻击频率提高B、攻击性行为属于幼儿品性障碍之一,属C、6岁之后攻击性行为开始减少D、3~6岁时攻击性行为主要在情绪不稳定时表现91.()是个体最早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92.东东吃完果冻后,想让妈妈再买时却怎么也说不出这种零食的名称,这是因为幼儿记忆以()为主。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称为()。94.在亲子关系中,最好的依恋类型是()。95.龙龙上幼儿园后,先学会说"再见",后学会说"早上好",是因为龙龙早上不愿意与父母分离,缺乏向教师主动问好的良好情绪。这体现了情绪的()。关于这一案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7.攻击性行为是幼儿的品行障碍之一,属于()。的内涵在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了。A、大99.下列选项中与"书法家-画家"逻辑相同的是()。100.下列关于幼儿注意稳定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有()。B、4岁幼儿的注意时间为20分钟D、学习对象的特点与活动形式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幼儿对什么都感兴趣,看到什么都想研究,所以-4岁幼儿的注意通常很不稳定,很容易被一些动态、形象鲜明、生动、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到了5~6岁,在良好的教育看到的大得多。这是因为()。兴地大叫起来:"这是熊猫",这体现了()。针一点都不疼!我们红红可勇敢了,打针从来不哭。"后来,红红打针时真的没有哭。这种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是()。成人也暗示红红是一个勇敢的、打针从来不哭的孩子,材料说明幼儿的想象具有()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想象。在幼儿想象特点中,想象容易从106.关于幼儿思维的培养,做法恰当的是()。A、让3岁的幼儿进行逻辑推理练习B、让幼儿背诵书本上二十四节气歌并进行考查107.新入园的幼儿看见妈妈离去会伤心地哭,但经老如果妈妈再次出现,情绪又会波动。这说明幼儿情绪具有()。C、内隐性108.幼儿逐渐学会"察言观色",看到老师的脸色不好就朋友不高兴就尝试进行安慰。这说明幼儿情绪情感的()。109.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是()。C、大脑思维具有()。A、抽象性111.问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题言语最为丰富的年龄是4~5岁,6到7岁的儿童已经能够使用内部言语进行乐,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能力较差。C、注意广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品质的运用,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四个方面。本题中幼儿在学习舞蹈时"顾此失彼",这是注意分配能力差的表现。113.当幼儿因为自己的霸道行为受到同伴批评或者被同伴“孤立”时,教师最恰A、适当地做一名“旁观者”B、代替幼儿协调同伴关系D、代替幼儿道歉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同伴关系的类型。面对霸道的幼儿,成人既不可以过分处罚,也不可以任其发展,而是以及时的教育引导他们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相处。当幼儿因自己的霸道行为受到他人批评或孤立时,成人可适当的做一名旁观者,不替幼儿道歉,不替他们协调关系,让他们自己感受一下霸道带来的后果。114.幼儿时期占优势的记忆类型是()。A、意义记忆C、词语逻辑记忆D、动作记忆116.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岁幼儿能集中注意约()。解析:本题考查幼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3~4岁幼儿保持3~5分钟,4~5岁幼儿可达到十分钟左右,5~6岁幼儿延长到10~15分钟。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至6岁幼儿能达到15分钟。儿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张老师使用的研究方法是()。118.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生的个性发展()。C、有很大的关系D、有时有关系,有时无关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个性。题中婴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儿童个性的形成、社会行为的获得的关键时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父母的教育方式、个性特征、社会地位、教育水平、家庭结构等,都会对幼儿个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时期的亲子关系与幼儿一生的个性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119.莉莉特别喜欢听故事,还会改编后讲给父母和其他幼儿听,莉莉的这种行为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无意想象D、有意想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想象的种类及定义,莉莉将听来的故事改编后讲给他人听,这符合再造想象的定义。120.开展教育活动时,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应选择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这是因为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B、顺序性C、阶段性慢平复。这种调节幼儿情绪的方法是()。C、自我调节法 现了明明的观察缺乏()。概括性,难以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没有顺序和逻辑性),而中解析:本题考查父母的教养方式。鲍姆林德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类:(1)特征是自信、自控能力强、心境乐观积极、勤奋努力。(2)专制型:专制型的没有恒心和毅力。(4)忽视型:忽视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在这种124.幼儿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成良好的()。A、思维126.个体思维开始发生的年龄是()。儿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也就是最早2岁开始发生。己曾经唱过。这种记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128.表现出"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起幼儿的变化,这种研究方法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心理学研究方法。自然实验法是在130.关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说法正确的是()。131.以下不属于幼儿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132.下列关于幼儿情绪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33.对待幼儿的自言自语,成人正确的处理方式为()。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处理方式。自言自语是从外部言语134.关于性格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135.通过分析幼儿的手工制作来了解幼儿心理现象的方法是()。A、观察法B、情绪问题C、不良习惯自己的情绪,给他们适当的"发泄"时间。这种方法是()。A、不良情绪发泄法C、自我调节法A、攻击性行为139.下面有关作品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141.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A、思维的片面性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思维的表面性,指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思维的片面性,指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幼儿的思维常常是片面的。他们不善于全面地看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思维的拟人性,指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赋予小动物或玩具,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与题干不符,排除。幼儿思维的发展不具有生动性,142.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是()。A、《梦的解析》B、《发展心理学概论》C、《心理学年鉴》D、《儿童心理》答案:B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很多心理学家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其中,1927年霍林沃斯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该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143.4岁的程程画自己的样子时,喜欢把眼睛画得特别大,把辫子画得特别长。这表明程程的想象具有()。A、夸张性B、真实性C、抽象性D、客观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想象的特点。幼儿想象的夸张性,一是由于其认知水平尚处于感性认识占优势的阶段,因此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二是由于其心理过程具有显著的情绪性,他们会夸大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希望出现的事物。程程把自己的眼睛画得特别大,把辫子画得特别长,程程的表现体现了其想象的夸张性。144.张老师想为小班幼儿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图形,以下恰当的图形是()。A、半圆形、圆形、梯形B、圆形、正方形、长方形C、半圆形、圆形、椭圆形D、菱形、平行四边形、椭圆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思维。幼儿认识平面图形的一般顺序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145.宋老师让晓晓和强强观察蚂蚁,当看到旁边的小朋友玩游戏时,强强立即加入了他们,而晓晓则能排除干扰,按照老师的要求继续观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晓晓的表现是有意注意B、强强的表现是有意注意C、晓晓的表现是无意注意D、强强的表现是有意后注意答案:A146.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在()。B、治疗C、诊断毒苹果昏死过去,不少小朋友哭了起来。这表明幼儿的想象()。148.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影响不明显的是()。149.生活中人们经常说东北人豪爽,苏浙人温婉。这体现了个性中的()。150.以下不属于个性基本特征的是()。151.个性心理结构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是()。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个性心理的特性及种类。个性心理具有独特性(个别性)、152.新生儿记忆的主要表现之一是()。153.个性倾向性的基础是()。154.幼儿语言最初是()的。155.()认为生物遗传素质是人类获得语言的决定因素。156.个体能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一般在()。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157.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对田田说:“不哭不哭,妈妈会来接我们的。”冰冰的表现属于什么行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亲社会行为中的移情。移情是指从主要针对的是()气质类型的幼儿。是典型的利他行为。幼儿帮妈妈拿鞋子、放包包是以助人为目的的利他行为,属于助人行为。161.幼儿常会出现“以貌取人”的现象。这反映出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因素是(C、认知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社会性。幼儿“以貌取人”是根据身体特征而产生的交往行为。162.珊珊正聚精会神地听妈妈讲故事,这时候爸爸回来了,还带回了珊珊最喜欢吃的冰淇淋,珊珊立即跑到了爸爸身边。这体现了幼儿注意的()。B、分配D、广度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主要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题干中珊珊被冰淇淋所吸引,分散了她听故事的注意力。163.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或非语言的描绘(如图像,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大脑中形成的有关事物164.下列行为与幼儿想象目的性不明确无关的是()。B、在玩过家家时,果果一会想当医生,一会想当老师D、迁迁听完《白雪公主》的故事后气愤地说皇后是个大165.关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理解正确的是()。166.蓝色能使人感到宁静,红色则使人感到热情,这种现象是()。鸟"。这体现了思维的()。干什么,只顾自己玩玩具。该幼儿的依恋类型属于()。169.下列学习顺序中最适合幼儿是()。170.下列关于访谈法优点及局限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性,"适用于不同文化程度的研究对象"属于访谈法的优访谈结果影响较低"属于访谈法的局限性,但表述171.当幼儿出现不文明用语的情形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172.个体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B、果断性173.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注意调动儿童的自觉性174.小红知道九颗花生吃掉五颗,还剩四颗,却算不出9-5=?这说明小红的思维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思维的特点。3-6岁的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典型这是因为幼儿的性格具有()。176.下列哪项属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生理因素()。D、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因素(遗传、胎内环境、后天的脑损伤或疾病、生理发育迟缓),心理因素(气质与性格、需要与动力、情绪、自我意识),社会因素(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会生活环境)。177.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对幼儿时而热情时而冷淡。该幼儿容易产生的依恋类B、回避型C、混乱型D、矛盾型解析:本题考查依恋的类型。心理学家艾斯沃斯通过"陌生情景"实验,把婴儿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1)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2)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3)反抗型,也称为矛盾性,这类儿童遇到母亲要离开之前,总显得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如果母亲要离开他,他就会表现极度的反抗,但是与母亲在一起时,又无法把母亲作为他安全探究的基地。这类儿童见到母亲回来时就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4)混乱型,这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混合了回避型与反抗型。两种类型的特点常表现出矛盾与混乱的行为反应。178.幼儿想象往往并不指向特定的目的,而是由直接引起,且满足于想象的。179.幼儿把玩具拆得四分五裂,遇到不懂的事情喜欢问"为什么""怎么办幼儿的()发展。180.丫丫患有口吃,每次说话断断续续,不流畅,教师正确的做法为()。进行相关的训练,时间不要过长,一般20~30分钟即可,否季的了解主要是通过()。18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A、直观183.幼儿自我评价开始于()。C、3~4岁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3岁以后自我意识在各方面进一步发184.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输入、编码环节相当于记忆过程的()。185.下列不属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的方法是()。C、让幼儿尝一尝不同果汁的味道,并说出哪种最甜186.下列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中,正确的()。①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2、运用幼儿思维的特点;3、发授幼儿思维方法;5、在活动中锻炼幼儿思维。根据题意表到更多的糖果,这说明幼儿的思维具有()。188.想象根据其创造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189.下列实验中能测试幼儿深度知觉的是()。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状况,吉布森和沃克设计"视190.3~6岁幼儿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开始发展。191.用于检验幼儿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实验是()。验;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和沃克用厚玻璃设计一个透明的"悬台中间的"悬崖",结果大部分6个月的婴儿拒绝爬过"悬崖",从而证明了6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深度(距离)知觉。192.以下不属于社会化言语的是()。D、说谎194.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195.在充满花香的房间待久了感受不到花香,这属于感觉的()现象。后会如何,这样的思维就是()。198.看到敏敏伤心地哭了,婷婷也跟着哭了起来。这说明婷婷情绪具有()。A、冲动性界,李老师专门搜集玲玲的画进行分析。李老师所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D、调查法200.以下关于幼儿颜色视觉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3~4岁幼儿能初步辨认红、橙、黄等基本颜色B、3~4岁幼儿可以说出部分颜色的名称C、4~5岁幼儿可以区分些近似色D、4~5岁幼儿可以说出基本色的名称解析:本题考查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阶段及特点。3-4岁幼儿能初步辨认基本颜201.以下关于幼儿叙述及复述发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3岁左右的幼儿开始会主动叙述,但仍不会复述D、5岁左右的幼儿逐渐学会复述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言语。2至2.5岁幼儿发展表现为,只会对成人提出的问开始出现部分的主动叙述,但不会复述。4岁202.幼儿能区别一个人的性别,说明他已经()。B、具有了性别概念C、产生了性别行为了性别概念。2~3岁的幼儿正处于第一个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起来,连自己喜欢吃的蛋糕也不吃了。该案例中影响豆豆情绪的因素是()。A、遗传204.下列关于幼儿情绪情感培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05.幼儿对"爸爸是爷爷的儿子"感到不可理解。这说明幼儿()。206.根据测验方式的不同,测验法可分为()。207.幼儿2岁以后能够说出由双词或三词组合在一起的话语,这样的句子往往结构不完整,是断续、简略的。这样的句子被称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言语。1.5至2岁说的是电报句。能够说出双词或三词组208.家长的不良育儿方式属于影响儿童形成心理问题的()。209.下列适合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是()。210.有关“心理”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211.以下不属于个性内容的是()。A、个体需要212.以下不属于活泼好型性格特征的是()。213.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最应该强调的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狼群生活了7年,被人类发现时,卡马拉的各项发展指常的教育也很难恢复。关于这一案例,说法正确的是()。215.军军进商场后马上被漂亮的玩具吸引住,军军出现的心理现象是()。216.个体在3岁以前说话常常是(),表现为说话断断续续,缺乏连贯性和逻A、情境性的意,也感到很自豪。这属于自我意识中的()。219.4岁的瑞瑞不小心把小碗里的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很惊奇地说:"哦,我的葡萄干变多了!"这说明他的思维处于()。在一起玩耍。该幼儿的依恋类型是()。的依恋分为性质不同的三种模式:(1)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触,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亲接触,甚至还有点发怒的样子。(1.男孩和女孩既有生理上的差异,又有心理上的差异。()2.想象是个体自发的活动,不需要依赖客观现实。()3.所有的变化都可称为发展。()觉,6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辨别大小,但辨别物体形状要在3岁以后。故该判断正确。6.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7.当幼儿词不达意时,教师应代替幼儿进行表达。()8.积极词汇是指幼儿既能理解又能正确使用的词汇。()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触觉的发展,个体在出生时就具有口腔触觉,口腔是1岁前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13.教育的目的就是设法改变幼儿原有的气质,要克服气质的缺点。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气质。气质无好坏之分,也无法轻易改变。成人应该根据幼儿不同的气质类型选择不同的教育重点。故该判断错误。14.幼儿园活动过多会导致幼儿疲劳,以至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幼儿的神经系统机能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神经系统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如果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或者长时间参加某一单一的活动,就很容易引起幼儿的神经疲劳,出现"保护性抑制",继而注意分散。此外,如果幼儿的睡眠时间不足,也容易引起幼儿疲劳,导致注意分散。故该判断正确。15.教师应引导幼儿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结合的方式对新材料进行记忆。()17.感觉反映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18.幼儿到3岁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19.五线谱的五条平行线由下而上的第一根线称为第一线。()22.形象鲜明、色彩丰富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打扮得光鲜亮丽。()25.幼儿经常表现出易怒、冲撞、打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指任何有目的的伤害他人身体、咬人、踢人等行为属于攻击性行为。故该判断正确。26.1~2个月的幼儿通常表现出一种低频、无节奏的"假哭",这种哭泣意味着他们需要照看或需要得到注意。【超纲】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发生。故该判断正确。27.社会环境是个体个性初步形成的基础。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个性形成的因素,遗传素质和家庭教育是个性形成的基础,社会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故该判断错误。28.家园共育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经。()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心理的现象分类。家园共育是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经。故该判断正确。29.在组织教育活动时,不能同时涉及幼儿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注意的特点。3~6岁幼儿注动的性格特点。()32.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专门组织的教育活动中发展起来的。()34.当问幼儿"为什么说自己好",他会说"我帮老师收玩具"。这体现了幼儿的自我评价具有依从性。()的是从外部可见的行为进行评价。在幼儿初期,孩子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他们的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故该判断错误。35.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大约占一半。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中生物学因素占据很大比重,其中,遗传因素大约占一半。故该判断正确。36.3岁幼儿已经能很好地分辨各种近似色。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幼儿颜色视觉发展呈现如下阶段和特点:1、3-4岁,能初步辨认基本色,但不能很好辨认近似色;2、4-5岁,能认识基本色,区分一些近似色;5-6岁,不仅能认识基本色,而且能说出颜色的名称。故该判断错误。37.我们常说的"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是指身心发展特点中的个体差异性。()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能力表现出个体差异性。即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速度和程度的不同。"聪明早慧""大器晚成"指的就是人与人在能力发展的时间早晚上的不同。故该判断正38.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幼儿的心理发展。()39.心理学从来都不属于哲学范畴。()40.幼儿在2岁左右出现了各种基本情绪。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情绪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的情绪逐渐分化,在241.早期依恋没有得到满足的儿童在成年期是不可能获得良好发展的。()46.适应新环境的难易程度是评价幼儿性格的重要指标。()49.童童想把糖果给妈妈吃,于是他一边伸手,一边说:"糖糖。"童童的这种言2岁之前为不完整句阶段,具体又可以分为单词句阶段和双50.原始情绪反应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是本能的反应,它与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发生。原始情绪反应是幼儿与生俱来的,是本能的反应,它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故该判断错误。51.对于幼儿来说,创造想象是最重要的。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想象的发展,幼儿想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4—5岁开始出现创造想象萌芽,5—6岁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整个幼儿期,幼儿再造想象仍占主要地位。故该判断错误。52.5~6岁的幼儿知觉才开始发展。B、错误本题考查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在整个127个体的知名度由低到高发展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视觉范围主要集中在距离眼睛30至60厘米的区域内,三个月大婴儿的视觉范围大约在100厘米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视敏度不断提高,逐渐与缠着妈妈,有时会生气踢打妈妈。该幼儿的依恋类型属于回避型依恋。()54.多血质幼儿的典型特征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性情急躁,精力旺盛,易冲动,自制力差。()57.高级心理活动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低级心理活动的消失。()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现象的分类。高级心理活动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低级心理活动的消失。如抽象逻辑思维出现以后,直觉行动思维并不会从幼儿身上消失。故58.疲劳是影响幼儿注意水平的因素之一。()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原因。注意的分散,也叫注意的分心,主要是指幼儿的注意离开了当前应该指向的对象,而被一些与活动无关的刺激物所吸引的现象。引起幼儿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包括:①无关刺激的干扰;②疲劳;③缺乏兴趣④教师的目的、要求不明确;⑤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⑥注意不善于转移;⑦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没有灵活并用等。故该判断正确。59.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出刺激物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感知觉的定义。绝对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差别感受性是指能够感觉刺激量最下差别的能力。故该判断正确。60.无意识记是幼儿无目的、无须意志努力的识记,对幼儿的发展没有什么意义。确记忆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有意记忆。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只有无意识记,63."我帮妈妈做家务"体现了幼儿对自己内心品质的评价。()64.在引导幼儿理解"春天"这个概念时,教师应多展示一些实物和图片。()打扫卫生。"这表明幼儿的自我评价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独立性评价。()67.聋哑幼儿不会说话,因此他们不具备言语能力。()69.讲故事、绘画、舞蹈等创造性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71.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幼儿72.幼儿通常会按照成人的标准和态度来做道德判断。()74.电视媒体对幼儿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应该禁止幼儿接触电视媒介。()77.三山实验证明幼儿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岁左右,掌握数的顺序;②3-5岁左右,了解数的实际意义;③5-)8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82.根据"视觉悬崖实验"的研究结果可知,3岁幼儿开始出现深度知觉。()85.依恋是亲子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86.创造性思维能力(或创造性)的高低通常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新87.由于气质有好坏之分,教师要帮助幼儿改变坏的气质。()88.幼儿的自我评价不具体、不细致、不全面、不深刻,这与幼89.能较快适应环境的变化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下与幼儿交谈等方式与幼儿沟通。()93.谈话法是实证研究中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95.幼儿注意的广度较小,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数量不宜过多。()对象少,所以注意的范围窄。因此,教师在准备教学内容时,数量不宜过多。故96.个性心理特征不包括需要。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故该判断97.幼儿的气质表现是单一的,都可以与某种气质类型对号入座。B、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气质类型及表现,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气质类型并不是单一的,多数都是介于各种类型之间的复合性气质类型。故该判断错误。98.患有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幼儿能理解,但不能表达。()儿童不能理解简单的指令,不能根据语言要求指出或拿出某种物品,这类患儿能听到声音,但对语言却不理解,给以手势、表情时有反应,并不是不能表达。故99."知之深,爱之切。"这句话说明认识是情绪情感的前提和基础。解析:本题考查情绪情感的发生。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有了对事物充分的认识,才能对其产生爱的情感。故该判100.和幼儿交流时,成人尽量不要说反话或使用过于复杂的句式。()解析:本题考查幼儿语言的内容。为了促进理解和沟通,成人与幼儿进行言语交往时,要采取必要的规则和语用技能:①与幼儿言语交流的内容要贴近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般限于眼前的事物。②适应幼儿言语发展水平的交流技能,要想引起婴儿的注意和兴趣,必须采取诱导注意的方法,如叫他的名字、运用感叹词、调整说话的语调等。③适合与幼儿说话的语用技巧。句子要简短,且基本合乎句法;语速减慢;话语多重复,不说反话等。④采用互动方式和促进发展的策略。故该判断正确。10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成人的语言描述和具体的情境刺激,实际行动是3~6岁幼儿进行再造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晚期尤为突出。解析:本题考查再造想象的定义。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描述是3~6岁幼儿进行再造A、正确B、错误存在,以保证观察结果的真实和客观。()解析:本题考查个性的概念,它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故该判断错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孤独症的内容。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孤独症的病因:一是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病因,二是生物学因素,具有生物学基础的心理发育性障碍,它是由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疾病,三是环境因素,特别是在胎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接触的环境因素也会导致发病的可能性增加,总的来说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故该判断错误。109.幼儿自信心在3~4岁之间较之在4~5岁之间发展更为迅速,但表现出个体差B、错误112.教师通过幼儿的艺术作品来分析其心理特点。这种研究方法是谈话法。()11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幼儿开始出现"去自我中心化"。()115.3-4岁的幼儿已经能初步辨认混合色,并能说出各颜色的名称。()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特点。幼儿初期(3~4岁),已能初色时,往往较困难,也难以说出颜色的正确名称。幼儿中期(4~5岁),大多数能认识基本色,近似色,并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5~6岁),不117.6岁幼儿一般只能集中注意约10分钟。钟;4岁儿童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儿童能保持20分钟左右。这说明幼儿批评他们。()119.在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幼儿使用"不要""不能"等词汇。()121.钢琴有88个琴键。()助教学。()解析:本题考查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4—5岁幼儿想象内容已经有独立创造的126.5岁以下的幼儿,只要提出无理要求,就应该采用独处策略。()127.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差异,不存在年龄差异。()低,言语攻击的频率提高;4-5岁时,是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高发年龄段;5岁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沟通能力。教师有言语沟通,还有非言语的沟通,比如身体接触、表情、姿势等。故该判断错误。知识点七:幼儿的感知觉130.正常的遗传素质以及良好的生理成熟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以及良好的生理成熟环境,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实验法是指在可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些变量,以研究这些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探讨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及规律的研究方法。故该判断正确。131.研究结果表明,3岁幼儿仅能辨别上下方位,4岁幼儿开始能辨别前后方位,5岁幼儿开始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是:在2~3岁时能辨别上、下,4岁开始能辨别前、后,在5岁左右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在6岁左右虽然能辨别上、下、前、后,但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所以正确.。132.在乐音体系中,E到F的距离为全音。()133.幼儿在5岁时可以辨别前后,但是不能以自辨别上下;4岁开始辨别前后;5岁能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7岁能以他人为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想象的发展。3~6岁的儿童来说,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在135.幼儿攻击性行为存在年龄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解析:本题考查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个体在2岁时,就已经出现攻击性行为和消极冲突了,男孩的攻击性强度明显高于女孩。故该判断错误。136.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系统,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动力。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个性倾向性概念。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它是推动个性行为的动力。故本题是对的。137.保证良好的生理状况是幼儿记忆发展的基础。()B、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幼儿记忆的因素。记忆是一种脑力功能,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因此,生理状况是决定个体记忆的基础。当个体的大脑受损,或者大脑功能退化时,记忆力就会大大降低。故该判断正确。138.心理学领域所说的气质主要是在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幼儿气质的发展。幼儿的气质并非一成不变,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幼儿原有气质类型也会逐渐发生改变。本题表达有误,所以是错误的。139.幼儿的自我体验由社会性体验向与自身感知相关的体验发展。型属于外倾型。()142.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闹,就说明其情绪没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情绪与情感的发展趋势。随着幼儿大脑的发育及语言的发展,幼儿对自我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越来越高,情绪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稳定性逐渐增强,情绪逐渐从外露变为内隐。故该判断错误。143.当幼儿屡劝不止时,教师可以采取强制的手段要求其改正不良行为。B、错误解析:本题考查良好师幼关系的培养,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该是互动、民主、分变相体罚,或者以任何形式讽刺挖苦幼儿。故该判断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宠物照料保姆雇佣合同协议书
- 商铺转让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抚养权变更与财产分割调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挖机租赁与施工验收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房东转租合同-科技园区房产租赁
- 2025年度医院医护人员岗位调整与劳动合同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期权投资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影视作品宣传策划代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数字经济领域聘用业务经理专属合同
- 2025年度原油出口退税及关税优惠合同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制度样本
- 有机农业概述课件
- 学校托幼机构肠道传染病消毒隔离及防控要求
- 生产加工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考试(含答案)
- 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贵州省毕节地区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考前冲刺试卷含解析
- 沙子检测报告
-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下册 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2
- 无线电测向幻灯教材课件
- 第1课《我们的闲暇时光》课件
- 商务ktv项目计划书
- 脑血管造影术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