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夜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联系诗句、动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义。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思乡古诗的韵味和美好意境。
课前解析
关注古诗:这首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虽然只有二十个字,却成功地刻画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学习古诗内容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初步体会诗人因看到月亮而思念家乡的情感,对于诗句的意思,只需要大致了解,不必要求字字落实。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本课要求会读、会写的字可以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如思念、床前、大地、故乡。掌握“心字底"的书写要点。“前”下面部分“月"的撇要变成竖。“乡”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要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
关注朗读:学生在读准、读通的基础上,注意古诗的停顿,读出古诗的节奏。教师可通过音乐烘托、图画展现的方式,让诗中描绘的景象留在学生的脑海里,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认识“静、思"等8个生字,会写“思、床”等6个字。(重点)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重点)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难点)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1.认识“静、思"等8个生字,会写“思、床、前”3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节奏。
一、复习导入,解题目,知作者
1.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李白的古诗《古朗月行》,读一读,背一背。(出示课件3)
(2)知作者。师生互动,说说对李白的了解,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教师继续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古诗《静夜思》。(板书:静夜思)
2.解古诗题目,学写字。
(1)教师引导学生齐读古诗题目。
教师通过讲解每个字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在安静的晚上思念(家乡、亲人)。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静":后鼻音。“静”在题目中的意思是“安静"。(出示课件6)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夜”,并看图组词。
(4)讲解生字“思"。
这个“思”字,是我们每个人的好朋友,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思"是心字底,心字底的汉字往往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念的想,想念的念,忘记的忘。
教师引导学生书写“思”。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书写“思"。教师重点讲解卧钩的写法。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读好古诗题目。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初读古诗。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提出听读要求:借助拼音把字读正确,把诗句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读古诗,并圈画生字,把诗句读通、读顺。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读好三拼音节中带有后鼻音ang的字。
(3)同桌之间互读,正音。
2.认识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一、二句。
①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床”。
教师出示识字方法:熟字+部件。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识字方法,用我们熟悉的汉字加上汉字部件,组合成生字,比如“床"字,我们熟悉的“木”,加上“广",就组成了“床”。
②教师引导学生字理识字“疑"。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句,并出示生字“举、望、低、故”。
①教师出示识字方法:动作识记,通过动作帮助识字。大家观察这两幅图片,第一个小朋友做着举头的动作,第二个小朋友做着低头的动作,我们一起跟着做动作,这些动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举头和低头,它们是一对反义词,李白正是举头望明月呢!
②“望"和“故”是常见字,可以结合生活经验给生字组词记一记。
教师引导学生巩固反文旁,拓展新字。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好古诗《静夜思》的停顿。
三、再读古诗,指导书写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教师范读,同桌互读,教师指名让学生读,想象画面。(出示课件21)
2.教师引导学生书写生字“床、前"。
(1)教师范写。床:“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画不宜过长。
前:上面不要写成“草字头"。
(2)学生书写生字。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1.会写“地、故、乡”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一、复习回顾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朗读学习了古诗《静夜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首古诗描绘的景象。
2.教师出示课件,做摘星星游戏,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互动课堂,走进古诗
1.学习古诗第一、二句。
(1)教师提问:“明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说意思。读诗句,并根据想象的画面填空。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床前洒满的月光好像铺在地上的白霜,并让学生顺势理解难懂的字——“疑”。
教师小结:“疑"是“好像”的意思,它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看作是铺在地上的白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突出了月光的皎洁,又说明了天气的寒冷。
(板书:明月光霜夜深人静)
学生再次朗读第一、二句。
2.学习古诗第三、四句。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2)通过做动作表演、组成常用词语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举头”“低头"。
预设:故乡。
(板书: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念故乡)
学生齐读第三、四句。
教师提出要求:借助图画,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着画面来读,读出古诗的节奏。
出示整首诗,学生齐读。
(5)教师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3.学习生字。
(1)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地、故、乡”。
②“乡”字的书写也很有特点,两个撇折的撇相互平行,折也相互平行,整个字稳稳站立,否则就会倾斜。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描红。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仍然是古诗教学的必要目标,所以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朗读,通过学生齐读、指名让学生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指向不同的目标,如,读正确,读出古诗的节奏,熟读成诵等。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银行法律顾问合同范本
- 劳务分包个人合同范本
- 中医饮售卖合同范本
- 剩余产品合同范本
- 农业土豆销售合同范本
- 公务车服务合同范本
- 个人包车协议合同范本
- 制定企业合同范本
- 个人餐馆转让合同范本
- 单位买车合同范例
- 大学学院学生奖助资金及相关经费发放管理暂行办法
- 2022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加油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3年R2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操作证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 九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
- 2022年湖北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真题-音乐学科
- 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质量年QC成果
- 部编初中语文古诗词按作者分类梳理
- 博朗IRT6520中文说明书家用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1.1 初识旅行社
- 【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读书如熬粥阅读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