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时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时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时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时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揭开货币的神奇面纱一、选择题1.猪年春节,小明给同学小华赠送了自制的贺卡。该贺卡()①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②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人类的劳动③不是商品,因为它只有运用价值④是商品,因为它能满意人们的须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该贺卡是小明免费赠送给同学的,并没有用于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但有运用价值,①③正确,②④错误。2.商品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消费意愿。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主要是看这种商品的()A.售后和服务B.形象和信誉C.性能和价格D.品牌和效应答案C解析人们购买商品会关注商品的运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即性能和价格,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解除。3.2024年2月14日是情人节,小王花了4000元人民币给他的爱人买了一枚纯金戒指。这4000元人民币()①是一般等价物②是这枚纯金戒指的价值③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④是现实的货币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答案D解析纸币不是商品,不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这4000元人民币是价格,②错误;这4000元人民币购买了商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是现实的货币,③④均正确。答案选D。4.关于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三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商品货币同时产生B.货币是唯一能够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不是商品答案C解析A表述错误,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肯定阶段的产物。B中“唯一”的表述错误。D不是对三者关系的表述。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对三者关系的正确描述,故C入选。5.端午节期间,某家电商场打折促销,李明看中了一台55英寸的液晶电视,最终在支付了6300元后将电视抱回家。下列选项中的货币执行的职能与材料中的货币执行的职能一样的是()A.王老板发给小李一个月的工资4000元B.“五一”期间洗衣机特价销售,标价1600元C.黄先生在书店花300元购买了10本书D.张老师用6500元交清了半年的房租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C中的货币执行的也是流通手段职能,故C符合题意。A中的“工资”、D中的“房租”表明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B中的“标价”表明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均不符合题意。6.王先生购买了一套住房,支付首付款后,以年息5.9%从银行按揭贷款20万元,贷款期限为10年,每月需还房贷2210.38元。王先生每月还的房贷属于()A.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主要体现为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B.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主要体现为货币可以衡量商品的价值C.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主要体现为购买方支付给销售方货币D.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主要体现为货币在赊销赊购中用来清偿债务答案D解析材料中王先生每月还的房贷是赊销赊购中用来清偿债务的,货币执行的是支付手段职能,故D符合题意,A、B解除。王先生还贷的对象是贷款方而不是销售方,C说法错误。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下列对电子货币相识正确的是()①它是虚拟货币②它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它更加便利人们购物,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④它同样具备了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电子货币不是虚拟货币,同样可以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B。8.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不断发展,百度币、Q币和各种各样的嬉戏币等虚拟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不仅可以用现金购买这些“货币”,还可以用这些“货币”购买嬉戏装备,换取网站点数。这充分说明()①作为劳动产品,虚拟货币也可以用来交换②作为等价物,虚拟货币可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③作为交换媒介,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在网络环境下,虚拟货币具有货币的部分功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虚拟货币”并不是真正的货币,它只是在网络环境下起到了货币的肯定作用,故解除②③;①④入选。答案选D。9.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①纸币简单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②运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③纸币的运用范围更广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纸币之所以能够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纸币相对于金属货币而言,既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等职能,同时又具有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等优点,答案为C。纸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①不选。金属货币比纸币运用范围更广,故③说法错误。答案选C。10.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改变时,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答案D解析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因此在收入不变的状况下,居民的生活质量会下降,A说法错误;工薪阶层的工资实际购买力会明显下降,B说法错误;物价上涨会使投资者利润增加,刺激生产者进一步扩大投资,C说法错误;通货膨胀导致纸币贬值,储蓄所得不抵物价涨幅,储蓄的愿望会下降;故本题答案选D。11.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须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须要的货币量为()A.1.8万亿元 B.2万亿元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答案C解析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某国去年货币流通次数为:16/2=8次。今年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则该国今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1+10%)=17.6(万亿元),今年流通中须要的货币量为:17.6/8=2.2(万亿元)。答案选C。12.假如2024年甲、乙两国货币兑换比是1∶6,且甲国货币供应量恰好等于流通中所须要的货币量,2024年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升值20%,同时预料2024年甲国通货膨胀率为3%。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2024年标价10元的甲国商品2024年用乙国货币表示,其价格为()A.44.5元 B.55元C.29.4元 D.51.5元答案D解析2024年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升值20%,那么甲、乙两国货币兑换比是1×(1+20%)∶6=1∶5,2024年标价10元的甲国商品2024年用乙国货币表示应当为50元,但是预料2024年甲国通货膨胀率为3%,价格应为50×(1+3%)=51.5元,D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现实生活中,一个企业经营者的通常行为是:先将自己的商品卖出去赚钱,然后用赚来的钱购买自己生产须要的材料,以便进行下一轮的生产。这一过程体现出商品流通的一个公式:商品—货币—商品。结合相关学问回答下列问题:(1)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执行了什么职能?(2)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是“商品的惊险的跳动”。这个“跳动”假如不胜利,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全部者。那么,商品生产者怎样才能顺当实现这一“跳动”?答案(1)流通手段职能。(2)商品生产者要想自己的商品能够卖出去,并卖出好价钱,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以便通过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利润。解析第(1)问,在公式中,货币明显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故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第(2)问,材料中商品的“跳动”是指将商品顺当卖出去,而要卖出去就必需让商品适销对路、符合消费者需求。据此作答即可。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一张小小的人民币牵动了多数人的心,成为社会财宝的象征。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民币,人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人民币。特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中,人民币也相应担当起了国际责任。(1)人民币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成为财宝的象征?(2)人民币是财宝的象征,所以有人认为要想增加社会财宝,就要多发行人民币,你对此有何看法?答案(1)人民币作为一种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运用的。人民币代替金属货币在商品流通中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能够与其他任何一种商品交换,故成为财宝的象征。(2)①人民币发行多少是有其固定规律的,即人民币的发行量必需符合市场流通中实际须要的货币量。②人民币假如发行过多,超过实际须要的货币量,那么会引发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造成经济社会混乱。③假如人民币发行量过少,会引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在短期内对人民生活有好处,但物价总水平长时间、大范围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