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几千年来,天南地北的中国人虽然口音差别很大,但文字相通,成为维护国家统一、增进民族认同的文化纽带和心理基础,这主要受益于()A.百家争鸣兴起发展B.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C.书法成为一种艺术D.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2.汉朝建立后,刘邦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律令,组织军人复员,让士兵回到田间务农。原籍东方六国的兵士,愿留在关中的免除12年徭役,回原籍的免除6年徭役;鼓励聚集在山林川泽避难的地主和农民回原籍,恢复他们原有的爵位、田地、房屋,这体现了汉初()A.郡国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B.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C.与民休养生息的政治理念D.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3.下图是北齐大臣徐显秀墓室壁画《备马图》,描绘的是墓主人即将出行的场面,其中一位随从肩扛胡床,类似于现在的马扎。这可用来佐证()A.北齐统治集团的腐败B.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C.魏晋时期的地方割据D.南北朝政权更迭频繁4.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这一做法()A.旨在加强君主专制B.导致行政效率低下C.说明宰相制被废除D.体现了分权与制衡5.有学者指出,王安石变法中财政收入的增长不是依靠发展生产,而是以青苗、免役等名目“加赋”的结果,“理财”实际上是在分配领域内损下益上,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这一观点旨在说明,王安石变法()A.触犯了大官僚利益B.“敛财”实质导致社会基础丧失C.未能实现富国强兵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6.为了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适应不同的民族和生产方式,发展社会经济,加强和巩固北方的统治,辽太宗确立了一种“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行政原则,符合该原则的政治制度为()A.内外朝制度B.四等人制C.南北面官制D.猛安谋克7.由于国内药材产地扩大,品种增加,外来药物日益增多,原来的本草书已不适用。公元657年,朝廷命苏敬等23名医官、儒臣“普颁天下,营求药物”,重新编修了一部载药844种的医药类名著。这部书()A.成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B.系统总结了东西方医学交流成就C.代表了宋元时期医药学发展水平D.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8.元代学者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志七》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据此可知,元代的行省()A.旨在消除民族间的矛盾B.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事务C.保证了地方的长治久安D.主要设在偏远边疆地区9.宋代理学把现实社会的政治伦理原则异化为天理,又以天理降而在人为人性,以心与内在于人的天理合而为一为道德修养的功夫。其主要目的是()A.规范社会秩序B.融合中西文化精髓C.批判先秦儒学D.推动宋代科技进步10.明代的司礼监可以批答大小臣工的一切章奏,这使司礼监虽无宰相的名分,但其行使的权力与宰相无异。明代擅权的宦官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均为司礼监太监。该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A.宰相制度废除的弊端B.君主专制强化C.内阁政治地位的下降D.党争现象激烈11.清代在治边政策上,一方面,保持边疆原住民族的基本利益、分布格局和风俗习惯,另一方面,任命清廷所信任的满汉官员负责地方行政。这体现了清代()A.因俗治边的原则B.民族交融的加深C.开疆拓土的宏业D.区域发展的平衡12.清代各地商人,为维护商业利益,建造了以地域命名的商人会馆。如北方商人在天津建的山西会馆、济宁会馆、山陕会馆,南方商人的闽粤会馆、江西会馆、绍兴会馆等。这反映出当时()A.运河带动沿岸经济发展B.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C.地域性商人群体的活跃D.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13.恩诏会试广额此前皆为定量广额,称某年会试取中进士多少名或加中多少名。但雍正登极恩诏将此改为酌量广额。据雍正元年恩科会试正考官张廷玉说,除进呈“溢额佳卷”外,此次还将“内外考官子弟之回避者”,共加取90名。雍正的做法旨在()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笼络汉族士子民心C.缩小文化的差异性D.巩固现实统治需要14.西方学者宾汉在1843年出版的《英军在华作战记》序文中称赞鸦片战争“不但从商业上来看,对于双方都是有利的事。同时在上帝的照临之下,把他们从现在堕落的地位,提升到真正文明的境界”。这说明,宾汉()A.亲身参与了英军在华作战B.否认战争由英军蓄意发动C.歪曲了鸦片战争侵略本质D.批判了清政府的愚昧腐朽15.清代学者徐继畬于1848年编纂了地理著作《瀛环志略》,该书参考了大量来自西方传教士、商人和其他外国人的资料,以及已有的翻译作品。通过比较中外各国的情况,揭示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据此可知当时先进知识分子()A.指出了西方殖民扩张本质B.启迪人们开眼看世界C.主动探寻求强求富的策略D.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16.最初,英法等国对太平天国抱有一定的好感,希望借此削弱清政府的力量。然而,1862年,英法联军与清军联合进攻上海,将太平军驱逐出城;1863年,英国军官戈登组织并训练“常胜军”,帮助清军对抗太平军。英法等国对太平军态度的转变()A.基于对其在华利益的重新评估B.表明清政府实力大幅增强C.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D.反映了太平军内部的分裂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唐代政府和汉代之不同,若以现在话来说,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从秦朝建立起,官僚政治在中国就已经开启了,然而这种官僚政治并不成熟。秦与两汉,由于大地主经济的发展以及门荫制度的存在,官员大多数来自于地主豪强,官僚组织成员中的大多数人是贵族,所谓的官僚政治,实际是贵族政治。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形成和发展,使得官僚组织中每一个个体的角色被重新定位,官员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科举制度在促进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摘编自黄炬《政治生态视野下的隋唐科举剖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相制与汉朝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对官僚政治发展的作用。(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宋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也逐渐具备政治、经济双重功能。宋代城市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大体可以分为工商型城市、商业型城市和手工业型城市。工商型城市主要有成都、临安等,这些城市既可以利用本地原料发展手工业,也可以吸收周围乡村集市的商品和自身生产的产品来发展商业贸易。商业型城市主要依赖于便捷的交通运输,比如在大运河沿岸的临安、汴京等就一跃成了全国重要的商业城市。手工业型城市的发展依赖于手工业或者矿业,从纺织业来看,有蜀锦、定州缂丝、润州花罗、毫州轻纱、昆山药班布等。从制瓷业来看,窑址遍及全国,其中定州白瓷、汝州膏瓷、景德镇影青瓷等都相当著名。——摘编自田利兰《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材料二通俗文化是一种以城市经济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为基础的文化。通俗文化商品化的过程始于唐代,宋代是一重大突破期,明代中后期则是繁荣期。在商品经济刺激和壮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求下,宋元的话本,戏剧和曲艺被再次搜括起来,投入书市或演艺市场,当代的拟话本、小说、传奇、弹词小曲等通俗文化作品或服务又源源跟上,补给着文化市场日益扩大的需求。——摘编自邓万春《明代中后期城市通俗文化消费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城市通俗文化消费繁荣的原因。(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明朝中后期,西方的文化思潮和自然科学研究成果随着传教士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儒学体系形成冲击。经济上,新兴的经济要素和市民阶层渴望快速发展的要求与相对保守的封建伦理体系发生冲突。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加之传统理学注重“天理”和空谈“心性”的做法在社会实践中的短处,让一批思想家开始审视传统思想,并进行哲学层面的思索。他们最终不约而同地将问题归结于传统理学在行动上的缺失,提出要在重新讨论传统的“理气”“心性”等问题的基础上,给予诸如自然科学、文学、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以重视,同时他们也在各自的具体学科领域提出了具有相当影响力的研究方法,可以说为晚清之后兴起的新学之先驱。——摘编自冯浩頔《从实践的研究方法看待明清儒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明清儒学”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最初使用机器生产的是清政府举办的军事工厂,在“自强”的口号下,清政府办了一批军火工厂和为军事服务的企业。这批工矿交通企业,是中国最早的国有现代企业。清政府的官办军事工业,经费由政府拨发,不需向私人集资;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不需要向市场销售。洋务派办企业的目的是巩固清政府的统治,用行政街门的一套办法管理企业,资金浪费严重。洋务派官员依仗特权,控制某些行业,排挤、限制私人办企业,压抑了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摘编自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洋务新政是19世纪60至90年代,清延为了维护其统治,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产业,并相应进行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等改革的举措。洋务新政在引进新式生产方式等方面开国内风气之先,因而许多史学家以它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点。——摘编自陈争平、兰日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教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洋务企业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的影响。(8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ABCDBA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CDCB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变化:由一相制变为多相制。(2分)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4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2)作用:推动了贵族门阀政治的消亡;推动官员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促进了官僚政治的规范和成熟;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为官僚政治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6分,每点2分)18.(1)因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繁荣活跃;货币的大量流通;交通便利;人口的增长和流动。(8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2)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通俗文化作品创作兴盛。(6分,每点2分)19.示例:论题:明清儒学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呈现活跃局面。(2分)阐述:明朝中后期以来,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和文化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经济上,新的经营方式开始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要求打破保守的伦理体系;在阶级关系上,由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阶级矛盾加剧,原有空谈“心性”的宋明理学已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的“理气”“心性”进行批判,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理念,如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等,同时,他们对自然科学、政治学等具体学科予以重视,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方法,推动明清儒学出现活跃的局面。(10分)【评分细则】本题论题2分,阐述部分10分,实行分等级评分,具体分级标准如下:评分标准分数论题明确,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正确史实,表述无误,前后逻辑清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铺面收购合同范本
- 意向就业合同范本
- 水果运货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玻璃包装行业竞争格局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科技企业中的管理沟通艺术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漆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外包经营协议合同范本
- 社交网络时代的医疗品牌传播策略
- 2025-2030年中国果酱市场十三五规划与运行动态分析报告
- 家具拆装合同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问题及对策
- JTT791-2010 公路涵洞通道用波纹钢管(板)
- JC-T 738-2004水泥强度快速检验方法
- 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汽车专业必刷必练题库(600题)
-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黑龙江农垦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民音乐家 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心理健康和德育测试题
-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