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某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会宁县某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会宁县某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会宁县某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会宁县某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化学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B.SiO2C.FeD.CO2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亚南的是

A.电动汽车充电、放电过程均有电子转移

B.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酯

C.淘米水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I).碳纳米管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的有机合成纤维,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3、降冰片二烯类化合物是一类太阳能储能材料。降冰片二烯在紫外线照射下可以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降冰片二烯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

C.四环烷的一氯代物超过三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不超过4个

4、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数”的定义为:所加滴定剂与被滴定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以0.10mol・Lr的NaOH溶液

滴定同浓度某一元酸HA并绘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忸3=0.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酸城中和滴定过程应选择酚配做指示剂

B.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a的数值为3.5

C.从x点到z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D.x点处的溶液中满足:C(HA)+C(IT)>C(A-)+C(OH-)

5、已知2H2(g)+O2(g)=2H2O(l)AHi=-572kJ/mol

C(s)+O2(g)=CO2(g)AH2=-393.5kJ/mol

C2H5OHil)+3O2(g)=2CO2(g)+3H2O(l)AH3=-1367kJ/mol

则2c(s)+3H2(g)+go2(g)=C2HsOH⑴,AH为()

A.+278kJ/molB.-278k.J/molC.+401.5LJ/molD.-401.5k.l/mol

6、我国某科研机构研究表明,利用K2O2O7可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I

M阳

OI

微1^

i以X,^离

I1

勾I

夕:

1子

s菖「1

-一

XI

_换

<1^

九HI

1

A.N为该电池的负极

B.该电池可以在高温下使用

C.一段时间后,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

+

D.M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OH+28e+llH2O=6CO2t+28H

7、常温下,有关O.lmol/LCIhCOONa溶液(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CH3COOH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的值增大

C.加入NaOH固体可抑制CHCOO-的水解

D.同pH的ClhCOONa溶液和Na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

8、二氧化氯(CKh,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其一种生产工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盐酸、aC10?溶液C10,

混合气*

NH

NILC1溶液一电解NCh溶液?

溶液B

气体A

A.气体A为Cb

B.参加反应的NaCKh和NC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C.溶液B中含有大量的Na+、CT、OH-

D.可将混合气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C1O2中的NH3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L0.lmol・L/Fe2(SO4)3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小于0.2NA

B.0.24gMg在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02NA

C.3g由CO?和S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5NA

D.ImolNazCh与S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Se、3sBr位于同一周期,还原性对一江广〉。-

<)UCH4MI

B.与互为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

C.硫酸钱和醋酸铅都是盐类,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I).ALO3和Ag?O都是金属氧化物,常用直接加热分解法制备金属单质

11、往含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混合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6.72L(标准状况下),则在这一过

程中,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5)随通入CO2气体体积(V)的变化曲线中正确的是(离子水解忽略不计)

12、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

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Z>Y>X>M

B.XZ2、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13、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用堀埸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

A融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低

酒精灯上加热

B用柏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含有钠盐

向盛有酸性高钛酸钾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

C乙烯发生氧化反应

烯后静置后溶液分层

将20℃0.5mol・L-'Na2cO3溶液加热到60℃,用K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

I)溶液的pH逐渐减小

pH传感器测定pH同作用的结果

D.D

14、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中,利用粒子大小差异的是

15、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一分离12并回收CQ」

族的CCl,溶液中

铁[绒八的pH试纸

B.(每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

加k20mLN2+60mLH2

乙的、乙酸和浓破酸

饱和乙醇和乙酸反应

碳酸

溶液\

16、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聚乳酸酯的降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B.硅胶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

C.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I).港珠澳大桥采用的聚乙烯纤维吊绳,其商品名为“力纶”,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机物VV在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VV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①ImolY完全反应生成2moiZ,且在加热条件下Z不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R:O

②KMnO/ir।+R1COOH

RiCH—C—R3----------R2-C-R)

OR?

一定条件

③RCH2NH2+II1n+H2O

R2—C—Rj►R1CH2N-C-RJ

请回答下列问题:

(DY的化学名称是_;Z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CHCHJ

⑵63中

(填“有”或“无”)手性碳原子;图示中X转化为Y的反应类型是

(3)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o

(4)G是对硝基乙苯的同分异构体,G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且分子中含有一NH2(氨基),G的同分异构体有一

种(不考虑立体结构),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峰的面积比为1:2:2:2:2的结构简式为o

(5)设计以苯乙烯和丙酮为原料制备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

自选)。

18、聚酰亚胺是重要的特种工程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纳米、激光等领域。某聚酰亚胺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

条件略去):

已知:

①有机物A的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图如下:

00

2RCOOHM+Hi0

(D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2)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o

(4)F的结构筒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种(不含立体结构);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

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1mol该物质最多能与8molNaOH反应

CH.OOC-1yzsY"COOCH,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间二甲苯和甲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

19、结晶硫酸亚铁部分失水时,分析结果如仍按FeSO4・7H2O的质量分数计算,其值会超过100%。国家标准规定,

FeSO4・7H2。的含量:一级品99.5。%〜100.5%;二级品99.00%〜100.5%;三级品98.00%〜101.0%。

为测定样品中FCSO4-7H2()的质量分数,可采用在酸性条件下与高镒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2+-2+

5Fe+MnO4+8H+-5F/++Mn+4H2O;

2MliOJ+5C2O42-+16H+->2Mli2++IOCO2T+8H2O

测定过程: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锌酸钾溶液IL,然后称取0.200g固体Na2c2O4(式量为134.0)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馆

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C。

(1)若要用滴定法测定所配的高铝酸钾溶液浓度,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o

(2)将溶液加热的目的是一;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其后因非温度因素影响而增大,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

条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则测得高铳酸钾浓度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滴定用去高镒酸钾溶液29.50mL,则c(KMnOj)=mol/L(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⑸称取四份FeSO』・7H2O试样,质量均为0.506犀,用上述高锚酸钾溶液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滴定数据

滴定次数

1234

实验数据

V(高镒酸钾)/mL(初读数)0.100.200.000.20

V(高钛酸钾)/mL(终读数)17.7617.8818.1617.90

该试样中FeSO4・7H2。的含量(质量分数)为(小数点后保留两位),符合国家级标准。

⑹如实际准确值为99.80%,实验绝对误差=一%,如操作中并无试剂、读数与终点判断的失误,则引起误差的可能

原因是:O

20、硫代硫酸钠(Na2s2(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S02o

I.Na2sQ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zS+Na2co3+4SCh=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

图所示。

(l)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中试剂为O

⑵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

⑶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条)。

(4)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h,不能过量,原因是<.

(5)制备得到的Na2s中可能含有NazSOa、NmSOj等杂质,设计实验.检测产品中是否存在Na2sO*

II.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i.Fe3++3S2O32-=tFe(S2O3)33•(紫黑色)

ii.Ag2s2O3为白色沉淀,Ag2s2O3可溶于过量的S2O32-

装置编号试剂X实验现象

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后溶

t0.2mL

0.1mol/LFe(NO3)3溶液

X溶液液几乎变为无色

2mL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振荡后,沉

0.1md/l.

图-Na/Qs溶液②AgN(h溶液

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⑹根据实验①的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zQF-还原为Fe2+,通过—(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

Fe2+o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I的现象:一。

(7)同浓度氧化性:Ag+>Fe3\实验②中Ag+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因是一。

⑻进一步探究Ag+和SzCV•反应。

装置编号试剂X实验现象

•0.2BlL

0.1mol/l.

—、・岛。,溶液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很快变为

③AgNCh溶液

2ml.黄色、棕色,最后为黑色沉淀。

0.1DMVL

X溶液

实验③中白色絮状沉淀最后变为黑色沉淀(AgzS)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填入合适的物质和系数:Ag2s2。3+.

=AgzS+

(9)根据以上实验,Na2s2。3与金属阳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有关(写出两条)。

21、X、Y、Z、R、W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Y*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Z的

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R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

W为金属元素,X与VV形成的某种化合物与Z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Z的气态单质。

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回答均用元素符号表示):

(DR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o

(2)z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其上一周期同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O

(3)X与Z中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oZ的某种含氧酸盐常用于实验室中X的单质的制取,此酸根离子的空间构

型是______________,此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X-Z-X的键角109.5。(填、“二”

或“V”

(4)X与Y形成的化合物YzX的晶胞如图。其中X离子的配位数为,以相距一个X离子最近的所

有Y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o该化合物与MgO相比,熔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o

(5)已知该化合物的晶胞边长为apm,则该化合物的密度为g-cnf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

数值,阿伏加德岁常数的数值为N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题分析】

A、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它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A不符合题意;

B、SKh只能表示二氧化硅晶体中Si、。原子的个数比为1:2,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B不符合题意;

C、Fe是铁的化学式,它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不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C不符合题意;

D、COz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能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D

【解题分析】

A.电动汽车充电为电解池原理,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原理,两个过程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电子转移,A正确;

B.一些低级酯有芳香气味,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来自于这些能,B正确;

C.淘米水中含有的淀粉分子达到胶体颗粒的大小,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说明这种淘米水具有胶体的性质,C正确;

D.碳纳米管只含有C元素,属于单质,不是有机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o

3、C

【解题分析】

A.降冰片二烯与四环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A正确;

B.降冰片二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能使酸性高锈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

C四环烷含有三种位置的H原子,因此其一氯代物有三种,C错误;

D.根据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与碳碳双键连接的C原子在碳碳双键所在的平面上,所以降冰片二烯分子中位于同一平

面的碳原子为4个,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4、D

【解题分析】

以O.lOmol・17的NaOH溶液滴定同浓度某一元酸HA时,a点溶液中只有HA,x点HA与NaA等比混合,y点溶

液呈中性,z点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即z点为滴定终点。

【题目详解】

A.由图可知,该酸碱中和滴定的滴定终点为碱性,则应选择酚猷做指示剂,故A正确;

B.根据y点坐标可以算得K(11人)=弛二3=匕等=9x10-1a点时,溶液中只有HA,c(H+)=c(A-),

c(HA)0.1

则有胆抨=啤匚=9x10-7,解得C(H+)=3X10)PH=3.5,故B正确;

c(HA)c(HA)0.1

C.从x点到z点,溶液中的溶质由HA对水的抑制,到NaA对水的促进,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故C正确;

D.x点处的溶液中溶质为HA和NaA等比混合,有质子守恒:c(HA)+2c(lt)=c(A-)+2c(OH-),因为c(H.)>c(CHr),

则c(HA)+c(H+)<c(A')+C(OBT),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题目点拨】

求a点的pH时,可逆向思维思考,若求pH,即要求氢离子的浓度,则须求平衡常数,进而利用y点中性的条件求出

平衡常数,返回计算即可求a点的pH了。

5、B

【解题分析】

①2H2(g)+O2(g)=2H2O(l)AHi=-572kJ/mol

@C(s)+O2(g)=CO2(g)AH2=-393.5kJ/mol

③CzHsOH⑴+3O2(g)=2CO2(g)+3H2。。)AHj=-1367kJ/mol

根据盖斯定律

31

②x2十①x-一③得2c(s)+3H2(g)+—O2(g)=C2H5OH(l),AH=-278kJ/moL故选Bo

2

【题目点拨】

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历程无关;在用盖斯定律计算时,要准确找到反应物

和生成物及它们的系数,这样有助于准确的对已知方程进行处理。

6、C

【解题分析】

A.由图可知Cr元素化合价降低,被逐原,N为正极,A项错误;

B.该电池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反应,不耐高温,B项错误;

C.由于电解质NaCl溶液被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隔离,使Na'和C「不能定向移动,所以电池工作时,负极

生成的才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NaCl溶液中,正极生成的OFT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NaCI溶液中与H+反应生成水,

使NaCl溶液浓度减小。C项正确;

D.苯酚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结合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电极反应式为。6%0+28。一+111120=6以)21+28?1+,

D项错误:

答案选C。

7、B

【解题分析】

A.O.lmol/LC&COONa溶液pH>7,溶液显碱性,说明醋酸根离子水解,醋酸钠为强碱弱酸盐,说明醋酸为弱酸,

属于弱电解质,故A正确;

B.常温下,加水稀释O.lmol/LCHiCOONa溶液,促进醋酸根离子水解,但温度不变,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c(H+)・c(O!T)

不变,故B错误;

C.醋酸钠溶液中醋骏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CH3COO+H2O^CH3COOH+OH,加入NaOH固体,c(OH)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CH3COO•的水解受到抑制,故C正确;

D.同pH的CFLCOONa溶液和NaOH溶液,醋酸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氢氧化钠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抑制水的电

离,由水电离出的c(H+)前者大,故D正确;

故选B。

8、C

【解题分析】

氯化钱溶液中加入盐酸通电电解,得到NCb溶液,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化为+3价,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是

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则气体A为氢气;在NCb溶液中加入NaCKh溶液加热反应生成CKh、NH3

和溶液B,由氢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结合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反应还生成NaCI与

NaOHo

【题目详解】

A.根据分析,气体A为Hz,故A错误;

B.在NCh溶液中加入NaCKh溶液加热反应生成CKh、NM和溶液B,由氢元素守恒可知,有水参加反应,结合得

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知,反应还生成Na。与NaOH,方程式为:

6NaClO2+NCh+3H2O=3NaCI+6ClO2+NHj+3NaOH,参加反应的NaCKh和NC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故B错误;

C.根据分析,结合反应6NaClO2+NC]3+3H2O=3NaCl+6ClO2+NH3+3NaOH可知,溶液B中含有NaCI与NaOH,则

含有大量的Na+、CP.OH-,故C正确;

D.二氧化氯(CI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不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1O2中的NH3,故D错误;

答案选C。

9、A

【解题分析】

A.铁离子在溶液中水解导致阳离子个数增多,故溶液中阳离子个数多于0.2NA个,故A错误;

B.0.24gMg为O.Olmol,Mg在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失去0.02mol电子,则转移电子数为0.02NA,

故B正确;

C.COz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含22个质子;SO2的摩尔质量为64g/moL含32个质子,即两者均是2g中含Imol质

子,故3g混合物中含1.5mol质子即1.5N、个质子,故C正确;

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钠,Imol过氧化钠中的T价的氧原子变为-2价,故Imol过氧化钠转移2mol电

子即2NA个,故D正确;

答案选A。

10、A

【解题分析】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Se〈Bm«12,所以阴离子还原

Se2->Br->Cr,故A正确:

OHCH5

B、[二属于酚类、属于醇类,不属于同系物,故B错误;

C、硫酸筱能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

D、A1是活泼金属,AI2O3不能直接加热分解制备金属铝,故D错误。

11、B

【解题分析】

+2+

根据电离方程式:NaOH=Na+OH,Ba(OH)2=Ba+2OH,可知在含0.2molNaOH和0.1molBa(OH)2的混合溶液中

672。

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0.2molx2+0.1molx3=0.7mol。标准状况下6.72LC(h的物质的量H(CO)=——:~:——=0.3mol,

222.4?L

2+

把CO2气体通入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反应:Ba+2OH+CO2=BaCO.4+H2O,当0.1molBa(OH)2恰好反应完全时消

耗O.lmolCOz(体积为2.24L),此时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0.3moL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排除D选项;

2

然后发生反应:CO2+2OH=CO3+H2O,当0.2molNaOH完全反应时又消耗0.1molCO2(体积为2.24L),消耗总体

积为4.48L,离子的物质的量又减少0.1mol,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7mol-0.3moi-0.1mol=0.3mol,排除A

选项;继续通入0.1molCO?气体,发生反应:CCh'+HzO+CChnZHCOd,根据方程式可知:0.1mol反应,溶液

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0.1mol,此时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3mol+0.1mol=0.4m01,排除C选项,只有选项B符

合反应实际,故合理选项是B。

12、C

【解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X、Y、Z、M、W这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排列,不是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排列的,其中只有X、Y、Z三

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由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可推出

X、Y、Z分别为C、N、O三种元素;再根据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就可计算出该气态化合

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从而确定M为H元素,最后根据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

推出W为Na元素。则

A.原子半径应是W>X>Y>Z>M(即Na>C>N>O>H),A错误。

B.CO2、C2H2均为直线型共价化合物,NazOz属于离子化合物,B错误。

C.例如石墨、CM碳纳米管、石墨烯等碳单质就不是原子晶体,C正确。

D.X、Y、Z、M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合物CO(NH2)2(尿素)中只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C。

13、D

【解题分析】

A.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1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则实验结论错,故A错误;

B.用的鹿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Na+,不一定含钠盐,也可以是NaOH,实验

结论错,故B错误;

C.乙烯被高铭酸钾氧化,溶液褪色,但不分层,实验现象错,故C错误;

D.升高温度促进水解,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增强,溶液的p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现象和结论

均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o

14、A

【解题分析】

A、过滤利用的是微粒的大小不同来分离的,留在滤纸上的物质颗粒大,不能透过滤纸,滤液中的物质颗粒小,可以

透过滤纸,A正确;

B、蒸储利用的是物质的沸点不同,B错误;

C、萃取利用的是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C错误;

D、氯化钠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让水蒸发掉,从而获得盐,D错误;

答案选A。

15、D

【解题分析】

A.通过蒸馈方法分离碘与CCL收集的是不同温度范围的储分,因此温度计水银球要放在蒸馈烧瓶支管口附近,A错

误;

B.检验氨的生成要用湿润的pH广泛试纸,B错误;

C乙醇和乙酸反应制取乙酸乙酯,为防止挥发的乙醇、乙酸溶解导致的倒吸现象的发生,导气管末端要在碳酸钠饱和

溶液的液面以上,C错误;

D.钱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由于氨气密度比空气小,要用向下排空气方法收集,为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在试管口要

放一团疏松的棉花,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o

16、A

【解题分析】

A.聚乳酸酯的降解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而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选项错误;

B.硅胶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B选项正确;

C.疫苗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下易变性,冷藏存放的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C选项正确;

D.聚乙烯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选项正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2,3-二甲基-2-丁烯谈基无消去反应

O__

(H(V-NHz+CHj-C—CHj—^^>CHjCHr-^-V-N=C(CH3h^H:()17IhNCHr-^y-COOH、

H:N—丈OOH-

CH<H>COOH管H

CH-CH:fHQh

JL丛》浓际时浓硝酸、r|1KMnO/H・、,\-、riwocH,

>

o->0y—1JJ.>一定条件)

NO1NO:刖

HOOC-N=C(CH>>2

【解题分析】

由分子式可知,X为饱和一元醇(或酸),X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转化为Y,Y发生信息②中氧化反应生成Z,故X

为饱和一元醇,X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髭Y,ImolY完全反应生成2moiZ:,则Y为结构对称,且在加热条件下Z不能

0H

……1

和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结合信息②可知z为HJZCH,,则Y为、X为H3C-,—CH-CHs,

‘出—=一’出CH3CH3

结合信息③可推知W为CH,(HL^y-N=C(CH止0乙苯方充生硝化反应生成cy-cHrO^Na,然后发生还原反

应生成C国-据此分析解答。

【题目详解】

2,3-二甲基-2-丁烯;Z为H_jg_CHJZ中官能团的名

⑴由分析可知,丫为CH/茂上酬,丫的化学名称是:

称是:臻基;

CHaCHj

(2)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故$中没有手性碳原子;图示中X转化为Y是分子内脱

去1分子水形成碳碳双键,属于消去反应;

YT条件

(3)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CH«H,H2+CH3-c—CHj---------►CHiCH二(<(H…H:O;

(4)G是对硝基乙苯(C国-CHr<^-NO2)的同分异构体,G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且分子中含有-NH2(氨基),G

中还含有短基,苯环可以含有1个侧链为-CH(NH2)COOH;可以有2个侧链为-CH2NH2、-COOH,或者为-NFh、

-CHzCOOH,均有邻、间、对三者位置结构;可以有3个侧链为:-CM、-NFh、-COOH,氨基与皎基有邻、间、对

3种位置结构,对应的甲基分别有4种、4种、2种位置,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3X2+4+4+2=17种,其中在

核磁共振氢谱上峰的面积比为1:2:2:2:2的结构简式为:HNCH:OOH和

⑸由H$C-8_CH,与H2N-©_COOH反应生成HC—;一'(X)H;苯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

OOH

苯,乙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CM-再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氧化生成;(J

,然后与Fe/HCl反应生

NO2

成邮-C>-COOH,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乙醇竣基取代反应M

18<<>H.<Ho)|H

S-4MXII

H»<CHIHMM:<HW

催化■诞元7

.cm.:(XHICH,—

M>.

CIIJMM:

【解题分析】根据已知:①有机物A的质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图可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

峰面积之比为1:2:3,则A为乙醇;根据流程可知,E在铁和氯化氢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则E为

OjN

;E是D发生硝化反应而得,则D为;D是由A与C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而得,则C为

CH,CH,

;C是由分子式为GHs的泾B氧化而得,则B为甲苯;结合已知③人入,1

0芸3以及G

的分子式,可知对一甲苯与一分子一氯甲烷反应生成F,F为;根据已知

00可知,F氧化生成G为髅0;:;;;;;;:G脱水生

②的永IIII

2RCOOH监

R-C―0―C—R+H20

成H,H为,

O0

(1)A的名称是乙醇;C为,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较基;(2)反应②是D在浓硫酸和浓硝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

(或取代反应)生成E;(3)反应①是A与C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D,其化学方程式是

CMOH」+Ho;(4)F的结构筒式是(5)

axw.A

a

COOII

1100(:

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

1100(:OCOOII

物之一能与FeC1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甲酸酯的结构,且水解后生成物中有酚羟基结构;③hnol该物质最多

OOCIIOOCH

能与8moiNaOH反应,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可以是:

()()(:!!

IICOO共3种;(6)间二甲苯氧化生成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间苯二甲

I'J-OOCH

COOCH,CH,()()C

酸二甲酯,间苯二甲酸甲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还原得到

其合成路线为:

H.CCH,<C(MHI"

)催化・雄松・.A

CH,(MM:V"C<XM:H,*,,M>«CH.(MM:<."""I

l0HlA

CII.CMM:-].<:(MK:||I

o

NH:

19、滴入最后1滴KM11O4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开始后生成MM+,

而Mi?+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反应速率加快偏小0.0202498.30%三-1.5%空气中氧气

氧化了亚铁离子使高钵酸钾用量偏小

【解题分析】

⑴依据滴定实验过程和试剂滴入顺序可知,滴入高钵酸钾溶液最后一滴,溶液变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证明反应达到终

点;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1滴KMnO4溶液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去;

⑵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钵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分析;

⑶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消耗高镒酸钾待测溶液体积增大,则测得高钵酸钾浓度

减小;

-2_+2+

(4)2MnO44-5C2O4+16H->2Mn4-10CO2T+8H2O,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所标定高锌酸钾溶液的浓度;

⑸依据图表数据计算,第三次实验数据相差大舍去,计算其他三次的平均值,利用反应定量关系计算亚铁离子物质的

量得到FeSO4・7H2O的含量,结合题干信息判断符合的标准;

⑹测定含量-实际含量得到实验绝对误差,亚铁离子溶液中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分析可能的误差。

【题目详解】

⑴依据滴定实验过程和试剂滴入顺序可知,滴入高钵酸钾溶液最后一滴,溶液变红色,半分钟内不变证明反应达到终

点;

⑵粗配一定浓度的高钵酸钾溶液1L,然后称取0.200g固体Na2c2。4(式量为134.0)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馆水溶解并加

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c〜80C,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刚开始时反应速率较小,其后因非温度因素影响而增大,

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生成的镒离子对反应有催化作用分析;

故答案为: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开始后生成Mi?+,而Mi?+是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因此反应速率加快;

⑶若滴定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结束气泡消失,消耗高镒酸钾待测溶液体积增大,溶质不变则测得高锌

酸钾浓度减小;

故答案为:偏小;

0.200g

(4)0.200g固体Na2c2OM式量为134.0),n(CO42-)=,=0.0014925mol,依据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所标定高

2134g/zmol

镒酸钾溶液的浓度;

-2+2+

2MnO44-5C2O4+16H->2Mn+10CO2t+8H2O,

25

n0.0014925mol

n=0.000597mol

滴定用去高铳酸钾溶液29.50mL,

0.000597mol

则c(KMnO)==0.02024mol/L;

40.02950L

⑸依据图表数据计算,第三次实验数据相差大舍去,

17.76ml-0.10ml+17.88ml-0.20ml+17.90ml-0.20m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