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坡道计算书
目录
第1章设计依据................................................................3
第2章设计参数................................................................3
2.1结构总体信息............................................................3
2.2计算控制信息............................................................4
2.3风荷载信息..............................................................5
2.4地震信息................................................................6
2.5设计信息................................................................7
2.6活荷载信息..............................................................8
2.7构件设计信息............................................................9
2.8包络设计...............................................................10
2.9鉴定加固...............................................................10
2.10装百己式.................................................................10
2.11材料信息...............................................................10
2.12钢筋强度...............................................................11
2.13地下室信息.............................................................11
2.14荷载组合..............................................................11
第3章结构基本信息...........................................................12
3.1楼层属性...............................................................12
3.2塔属性.................................................................12
3.3构件统计...............................................................13
3.4楼层质量...............................................................13
3.5楼层尺寸、单位质量....................................................16
3.6软件版本...............................................................16
第4章周期、振型.............................................................16
4.1振型基本计算结果.......................................................16
4.2振型阻尼比.............................................................17
4.3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反应力...........................................18
43.1仅考虑X向地宸作用时的地震力...................................18
4.3.2仅考虑Y向地震作用时的地震力................................19
4.4X、Y向地震单振型楼层剪力..............................................21
4.5X、Y向地震CQC组合后结果.............................................22
第5章楼层风荷载、地震作用统计结果..........................................23
5.1风荷载信息.............................................................23
5.2风荷载下框架剪力统计..................................................25
5.3风荷载下框架倾覆弯矩统计(抗规方式)....................................25
5.4风荷载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25
5.5规定水平力.............................................................26
5.6规定水平力下倾覆穹矩统计(抗规方式)....................................26
5.7规定水平力下做覆弯矩统计(轴力方式)....................................28
5.8地震作用下框架剪力统计................................................30
5.9地震外力、层剪力、倾覆弯矩统计........................................31
第6章工况、组合.............................................................33
6.1工况设定...............................................................33
6.2荷载组合表.............................................................34
第7章整体指标统计............................................................35
7.1周期比.................................................................35
7.2层刚度统计(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35
7.3结构整体稳定验算.......................................................38
7.4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38
7.5楼层抗剪承载力验算.....................................................38
7.6薄弱层信息.............................................................39
7.7剪重比调整系数.........................................................39
7.8位移角和位移比.........................................................40
7.9风振舒适度验算.........................................................51
7.10屈曲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7.11二阶效应系数(仅针对于钢框架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结构分析及设计结果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1结构平面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2平面荷载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3竖向荷载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4楼板荷载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5楼板厚度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6配筋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7边缘构件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8柱、墙轴压比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9防火应力比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8.10防火参数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设计依据
本工程按照如下规范、规程进行设计:
1、《荷载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规范》或《混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抗震规范》或《抗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高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5、《广东高规》: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
-2013
6、《上海抗规》:上海市工程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GJ08-9-2013
7、《人防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钢结构规范》:《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9、《高钢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5
10、《门刚规程》:《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1022-2015
11、《冷弯薄壁型钢规范》:《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12、《异形柱规程》:《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17
13、《组合规范》《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138-2016
14、《钢骨规程》《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2006
15、《钢管规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50936-2014
16、《叠合柱规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技术规程》CECS188:2005
17、《矩形钢管规程》:《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159:2004
18、《空心楼盖规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
19、《鉴定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20、《加固规范》:《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
21、《抗震加固规程》:《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第2章设计参数
2.1结构总体信息
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
结构所在地区全国
地下室层数0
嵌固端所在层号(层顶嵌固)0
3
与基础相连构件最大底标高(m)0.000
裙房层数0
转换层所在层号0
加强层所在层号0
恒活荷载计算信息施工模拟三
风荷载计算信息一般计算方式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是否计算吊车荷载否
是否计算人防荷载否
是否考虑预应力等效荷载工况否
是否生成传给基础的刚度否
是否生成绘等值线用数据否
是否计算温度荷载是
考虑收缩徐变的碎构件温度效应折减系数0.300
竖向荷载碎墙轴向刚度考虑徐变收缩影响否
上部结构计算考虑基础结构否
施工模拟加载层步长1
2.2计算控制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0.00
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混凝土规范》取值是
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2.00
边梁刚度放大系数上限1.5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地震)0.7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风)1.00
连梁按墙元计算控制跨高比4.00
普通梁连梁碎等级默认同墙是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向1.00
板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向1.00
短墙肢自动加密是
弹性楼板荷载计算方式平面导荷
膜单元类型经典膜元(QA4)
考虑梁端刚域否
考虑柱端刚域否
4
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是
结构计算时考虑楼梯刚度否
梁与弹性板变形协调是
弹性板与梁协调时考虑梁向下相对偏移否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
刚性楼板假定
假定
地下室楼板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否
是否自动划分多塔否
计算现浇空心板否
增加计算连梁刚度不疔减模型下的地震位移否
梁墙自重扣除与柱重叠部分否
楼板自重扣除与梁墙重叠部分否
是否输出节点位移否
地震内力按全楼弹性板6计算否
求解器设定内存0
是否考虑P-Delt效应是
P-Delt效应组合系数-恒载1.00
P-Delt效应组合系数-活载0.50
钢结构按屈曲分析模态考虑整体缺陷否
是否柱长度系数置1是
进行屈曲分析是
屈曲模态数10
迭代次数10
收敛误差0.0010
屈曲分析荷载组合系数
DEAD1.00
LIVE0.50
自动计算现浇板自重是
2.3风荷载信息
使用直接指定的风洞试验结果否
执行规范GB50009-2012
地面粗糙程度B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0.40
5
风荷载计算用阻尼比(给5.0
结构X向基本周期(s)2.06
结构Y向基本周期(s)2.13
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0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kN/m2)1.25
用于舒适度验算的结构阻尼比(%)2.0
考虑顺风向风振是
多方向风角度
考虑横向风振否
考虑扭转风振否
自动计算结构宽深是
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段数1
第一段
最高层号3
X迎风0.80
X背风-0.50
X侧风0.00
X挡风1.00
Y迎风0.80
Y背风-0.50
Y侧风0.00
Y挡风1.00
2.4地震信息
设计地震分组一
按地震动区划图GB18306-2015计算否
设防烈度6(0.05g)
场地类别III
特征周期(s)0.45
周期折减系数0.85
特征值分析类型WYD-RITZ
振型数确定方式用户定义
用户定义振型数9
按主振型确定地震内力符号否
6
碎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剪力墙抗震等级三级
钢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提高一级
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a
动提高一级AU
地下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逐层降级
EL
及抗震措施4级
阻尼比确定方法全楼统一
结构的阻尼比(%)5.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是
X向偶然偏心值0.05
Y向偶然偏心值0.05
偶然偏心计算方法等效扭矩法(传统法)
减震隔震附加阻尼比算法强制解耦
最大附加阻尼比0.25
调整后的水平向减震系数(0/3)1.00
连接单元的有效刚度和阻尼自动采用直接积分
丕
法时程计算结果
是否考虑双向地震扭转效应是
自动计算最不利地震方向的作用是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2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角度30,60
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0.50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048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280
地震计算时不考虑地下室以下的结构质量否
使用自定义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否
地震作用放大方法全楼统一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1.00
是否考虑性能设计否
2.5设计信息
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是
是否扭转效应明显否
7
是否自动计算动位移比例系数否
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
第一平动周期方向动位移比例(0~1)0.50
与柱相连的框架梁端M、V不调整否
是否用户指定0.2Vo调整系数否
0.2V0调整规则Min(0.20*Vo,1.50*Vfmax)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0.20
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1.50
0.2Vo调整分段数0
0.2V0调整上限2.00
考虑双向地震时内力调整方式先考虑双向地震再调整
剪力墙端柱的面外剪力统计到框架部分0
实配钢筋超配系数1.15
框支柱调整上限5.00
按层刚度比判断薄弱层方法高规和抗规从严
底部嵌固楼层刚度比执行《高规》3.5.2-2否
自动对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的薄弱层放大
否
调整
自动根据层间受剪承载力比值调整配筋至非薄
否
弱
是否转换层指定为薄弱层是
指定薄弱层层号0
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1.25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
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50
非框架梁调幅后不小于简支梁跨中弯矩的倍数0.33
梁扭矩折减系数0.40
支撑临界角(度)(与竖轴夹角小于此值的支撑
20
将按柱考虑)
按竖向构件内力统计层地震剪力否
位移角小于此值时,位移比设置为10.00020
剪力墙承担全部地震剪力否
2.6活荷载信息
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否
8
楼面梁活荷载折减不折减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最高层号3
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1.00
2.7构件设计信息
柱配筋计算原则单偏压
连梁按对称配筋设计否
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是
矩形混凝土梁按T形梁配筋否
按简化方法计算柱剪跨比(Hn/2h0)是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端柱否
墙柱配筋设计考虑翼缘墙否
与剪力墙面外相连的梁按框架梁设计是
验算一级抗震墙施工缝是
梁压弯设计控制轴压比0.40
梁端配筋内力取值位置(0-节点,卜支座边)0.00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0.85
X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
Y向钢柱计算长度是否按有侧移计算是
按《钢规》5.3.3-2自动判断强弱支撑否
执行门规GB51022附录A.0.8否
不计算地震作用时按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柱轴
否
压比
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框架结构采用否
梁保护层厚度(mm)20
柱保护层厚度(nun)20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否
底部加强区全部设为约束边缘构件否
归入阴影区的人/2区最大长度否
面外梁下生成暗柱边獴构件是
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300
短肢边缘构件合并距离(mm)600
边缘构件尺寸取整模数(mm)10
《高规》JGJ3-2010第7.2.16
构造边缘构件尺寸设计依据
条
9
约束边缘构件尺寸依据《广东高规》设计否
按边缘构件轮廓计算配筋是
组合梁施工荷载(kN/m2)1.50
《组合结构设计规范》
型钢混凝土构件设计依据
JGJ138-2016
执行《高钢规》JGJ99-2015是
按叠合柱设计的叠合比0.00
执行《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是
按宽厚比等级控制局部稳定是
截面宽厚比等级S3
支撑杆件截面宽厚比等级S3
2.8包络设计
是否分塔与整体分别计算,并取大否
自动取框架和框架-抗震墙模型计算大值否
是否与其它模型进行包络取大否
2.9鉴定加固
是否鉴定加固否
2.10装配式
是否是装配式结构否
2.11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kN/m3)26.00
砌体容重(kN/m3)22.00
钢材容重(kN/m3)78.00
轻骨料混凝土容重(kN/ni3)18.50
轻骨料混凝土密度等级1800
梁箍筋间距(mm)100
柱箍筋间距(mm)1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200
10
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0.30
结构底部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号无
结构底部NSW层的墙脸向分布配筋率0.60
2.12钢筋强度
HPB235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210
HPB3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270
HRB400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360
2.13地下室信息
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10.00
扣除地面以下几层回填土约束0
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35
回填土容重(kN/m3)18.00
回填土侧压力系数0.50
室外地平标高(m)-0.35
地下水位标高(m)-20.00
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0.00
基础水工况组合方式叠加
按反应位移法计算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否
2.14荷载组合
结构重要性系数1.00
恒载分项系数1.30
活载分项系数1.50
活荷载组合值系数0.70
活荷载频遇值系数0.60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0.50
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1.00
风荷载分项系数1.50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0.60
风荷载频遇值系数0.40
11
风荷载是否参与地震组合否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1.30
温度荷载恒活组合系数0.60
温度荷载风组合系数0.00
温度荷载地震组合系数0.00
温度荷载频遇值系数0.50
温度荷载准永久值系数0.40
第3章结构基本信息
3.1楼层属性
表3・1楼层属性
一一
层塔
号号属性
一一
31标准层5
21标准层4
11标准层3
3.2塔属性
表3・2塔属性
塔号属性值
结构体系框架结构
结构X向基本周期(s)2.06
结构Y向基本周期(s)2.13
水平风荷载体型分段数1
分段号1
1最高层号3
挡风系数1.00
迎风面系数0.80
背风面系数-0.50
侧风面系数0.00
0.2Vo调整分段数0
12
塔号属性值
0.2V0调整时楼层剪力最小倍数0.20
0.2V0调整时各层框架剪力最大值的倍数1.50
3.3构件统计
表3・3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单位:m)
层号塔号梁数柱数支撑数墙数层高累计高度
31213440012.00036.200
21237480012.00024.200
11275560012.20012.200
表3-4保护层(单位:mm)
层号塔号梁保护层柱保护层墙保护层
3120200
2120200
1120200
表3・5混凝土构件
一
层塔梁数柱数支撑数墙数
号
号(混凝土/主筋)(混凝土/主筋)(混凝土/主筋)(混凝土/主筋)
1213(C35/360)44(C40/360)o(co/o)o(co/o;
21237CC35/360)48(C40/360)0(C0/0)0(C0/0;
11275(635/360)56(C40/360)0(C0/0)0(C0/0;
表3・6箍筋(墙分布筋)
梁数柱数支撑数墙数边缘构件
层号塔号
(箍筋)(箍筋)(箍筋)(水平/竖向)(箍筋)
31213(360)44(360)0(0)0(0/0)(270)
21237(360)48(360)0(0)0(0/0)(270)
11275(360)56(360)0(0)0(0/0)(270)
3.4楼层质量
表3-7各层质心坐标(单位:m)
层号塔号质心X质心Y质心z
3191.435-9.03236.200
13
层号塔号质心X质心Y质心Z
2184.462-9.01324.200
1174.369-9.01112.200
根据《高规》3.5.6条的规定,楼层质量沿高度宜均匀分布,楼层质量不宜
大于相邻下部楼层的L5倍。
结构全部楼层满足规范要求。
-表3-8各层质量和层质量比
塔
层恒载质量活载质量活载质量附加质量质量
号比值判断
号(t)(t)(不折减)(t)(t)比
313685.6868.61737.20.00.53满足
215190.43363.86727.70.00.84满足
116192.83998.47996.90.01.00满足
合
—15068.88230.916461.70.0
i+
恒载总质量(t):15068.816
活载总质量(t):8230.871
附加总质量(t):0.000
结构总质量(t):23299.687
恒载产生的总质量包括结构自重和外加恒载
活载质量二活荷载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活载等效质量
总质量:恒载质量+活载质量+附加质量
14
—•—层质量
—趣
一一恒载
图3-1恒载,活载,层质量分布曲线(塔1)
—限值税
—康量比
质量比
图3-2质量比分布曲线(塔1)
15
3.5楼层尺寸、单位质量
表3-9各楼层等效尺寸(单位:m,m**2)
m塔
等效宽等效高最大宽最小宽
号
号面积形心X形心Y
BHBMAXBMIN
312096.3891.89-9.0191.3236.3691.3236.36
212322.2886.40-9.01102.2236.45102.2236.45
112760.2278.07-9.01118.8036.56118.8036.56
单位面积质量:g[i]
单位面积质量比:max(g[i]/g[i-l],g[i]/g[i+l])
表3-10各楼层质量、单位面积质量分布(单位:kg/m**2)
层塔
楼层质量单位面积质量单位面积质量比
号号
314.55E+0061347.390.60
218.55E+0062258.651.68
111.02E+0072312.651.02
3.6软件版本
软件版本:2.0.3
第4章周期、振型
4.1振型基本计算结果
表4・1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卜X,Y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Z)
12.095489.960.97(0.00+0.97)0.03
22.0324179.951.00(1.00+0.00)0.00
31.817289.680.04(0.00+0.04)0.96
40.844890.120.55(0.00+0.55)0.45
50.78890.111.00(1.00+0.00)0.00
16
振型号周期转角平动系数(X+Y)扭转系数(Z)
60.737990.090.46(0.00+0.46)0.54
70.602890.090.44(0.00+0.44)0.56
80.55450.051.00(1.00+0.00)0.00
90.495290.030.54(0.00+0.54)0.46
表4・2质量系数
振型X向平动质量系Y向平动质量系Z向扭转质量系
号数%(sum)数%(sum)数%(sum)
10.00%(0.00%)82.16%(82.16%)3.19%(3.19%)
288.32%(88.32%)0.00%(82.16%)0.00%(3.19%)
30.00%(88.32%)3.75%(85.90%)79.01%(82.20%)
40.00%(88.32%)8.67%(94.57%)3.27%(85.47%)
510.11%(98.43%)0.00%(94.57%)0.00%(85.47%)
60.00%(98.43%)2.83%(97.40%)12.27%(97.74%)
70.00%(98.43%)1.66%(99.06%)0.45%(98.18%)
81.57%(100.00%)0.00%(99.06%)0.00%(98.18%)
90.00%(100.00%)0.94%(100.00%)1.82%(100.00%)
(Z向扭转质量系数只在强制刚性板下有意义,对于非强制刚性板下的计算
结果仅供参考)
根据《高规》5.1.13条,各振型的参与质量之和不应小于总质量的90%。
X向平动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总计:100.00%
Y向平动振型参与质量系数总计:100.00%
第1扭转周期(1.8172)/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口检修合同范本
- 加工定制合同范本
- 双桥区短途配送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文
- 公司股权转让合同范本
- 劳务住宿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老版
- 书购书合同范本
- 保洁解除协议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终止合同范本
- 肋骨骨折病人的业务学习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合成纤维第五章干法纺丝
- GBZ/T(卫生)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HP工作站BIOS详解参考模板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