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海滨小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意图本设计以《海滨小城》为载体,旨在通过阅读、感悟、表达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文化自信,通过欣赏海滨小城的自然风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2.审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提升审美鉴赏能力;3.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朗读、复述、仿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4.思维发展与提升,鼓励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境,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三年级学生在之前的语文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基础,能够阅读简单的短文,理解基本的字词意思。他们对于自然风光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对海滨风光的深入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自然风光和旅行故事通常具有浓厚兴趣,愿意通过阅读和讨论来探索未知。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字词的识别和简单句子的理解上。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来学习,如通过图片和朗读来增强记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海滨小城》时,可能会遇到生字词的识别困难,以及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此外,由于三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他们在复述和仿写课文时可能会遇到困难,特别是在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美景的感受上。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海滨风光的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对海滨小城的想象,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3.运用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增强对课文情境的体验和感受。
4.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课文描绘的画面。
5.设计“小小作家”环节,让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海滨风光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你们觉得这样的地方美吗?”
2.学生分享观看感受,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海滨小城的课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组词,用时5分钟。
2.朗读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用时10分钟。
3.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文章写作手法,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复述课文内容,用时5分钟。
2.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匹配,用时5分钟。
3.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句子,教师点评,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城有哪些特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去海滨小城,你最想做什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表达。
3.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解决问题(5分钟)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美丽的景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七、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八、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阅读课外有关海滨风光的书籍,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45分钟拓展与延伸一、拓展阅读材料
1.《小城故事多》——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林清玄。通过阅读这篇散文,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小城的魅力,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深情。
2.《海滨城市》——选自《中国城市地理》,作者:未知。这篇科普文章介绍了我国一些著名的海滨城市,让学生了解不同海滨城市的特色。
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海滨城市的特色,如青岛、大连、厦门等,并制作成手抄报或PPT进行分享。
2.鼓励学生观察家乡的海滨风光,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并尝试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思考:海滨城市的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家乡实际,进行调研和分析。
三、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加“我是小小导游”活动,让他们为家人或朋友介绍家乡的海滨风光,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开展“我为家乡代言”征文活动,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撰写一篇关于家乡海滨风光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跨学科学习
1.与美术课结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制一幅描绘海滨小城的画作。
2.与音乐课结合,让学生欣赏与海滨风光相关的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五、家庭作业
1.让学生收集家乡的海滨风光图片,与家人分享,增进亲子关系。
2.鼓励学生关注家乡海滨城市的发展动态,了解相关政策,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海滨小城》这一课时,我深感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反思的过程。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反思与改进计划。
首先,我注意到在导入环节,虽然通过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于海滨风光的描述还是较为笼统。未来,我计划在导入环节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提前收集自己家乡的海滨风光图片或故事,这样既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在分享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其次,讲授新课部分,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逐步掌握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巩固练习环节,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对于复述和仿写课文内容显得有些吃力。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设计更多层次、更具趣味性的练习活动,比如小组竞赛、角色扮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课堂提问环节,虽然我提出了问题,但学生的回答往往较为简单,缺乏深度。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反思中,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后拓展阅读材料的兴趣不高。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推荐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探究。
在改进措施方面,我计划以下几点:
1.优化导入环节,增加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在讲授新课中,结合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
3.设计更具层次和趣味性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提出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5.结合学生兴趣,推荐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海滨小城的特点。
答案示例:海滨小城依山傍海,风景优美。这里有细软的沙滩、碧蓝的海水,还有绿树成荫的街道和五颜六色的房屋。
2.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美的句子,并解释为什么你觉得它美。
答案示例:课文中的“太阳落山了,海上的云霞映照得一片通红,照亮了半边天。”这句话美在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时海上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3.想象一下,如果你有机会去海滨小城度假,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答案示例:我想去海边散步,感受海风轻拂;我还想和小伙伴们一起捡贝壳,享受大自然的乐趣。
4.仿照课文中的句子,写一段描写家乡风景的短文。
答案示例:家乡的春天,满山遍野的桃花盛开,如粉霞映红,蜜蜂在花间飞舞,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5.课文中提到的小城有哪些著名的景点?请列举出来,并简单介绍一下。
答案示例:小城有著名的海滨浴场、观海长廊和古色古香的渔村。海滨浴场是游客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观海长廊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海景,渔村则保留了传统的渔家文化。
6.课文中的小城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示例:小城给我留下了温馨、美丽的印象。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风景如画,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自然的魅力。
7.课文中提到的小城有哪些美食?请你尝试列举几种,并简单介绍一下。
答案示例:小城的美食有海鲜、烧烤和甜点。海鲜新鲜可口,烧烤香气扑鼻,甜点甜而不腻,都是游客们喜欢的美食。
8.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城导游,你会向游客推荐哪些景点和活动?
答案示例:我会向游客推荐海滨浴场、观海长廊和渔村。在浴场可以享受阳光沙滩,在长廊可以欣赏海景,在渔村可以体验渔家生活。此外,我还建议游客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感受小城的独特魅力。板书设计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海滨小城的特点:依山傍海、风景优美、环境整洁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②重点词:
-依山傍海
-碧海蓝天
-绿树成荫
-五颜六色
③重点句:
-“海滨小城依山傍海,风景优美。”
-“这里的房屋五颜六色,尖尖的屋顶,长长的走廊。”
-“这里的街道又干净又整洁。”
-“这里的沙滩又细又软,海里的水清又亮。”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海滨小城》这篇课文,通过阅读和讨论,我们了解了海滨小城的美丽风光和独特魅力。在这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字词,如“依山傍海”、“碧海蓝天”,还了解了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带领大家进行一次小结,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当堂检测:
1.请说出海滨小城的主要特点。
答案:海滨小城依山傍海,风景优美,环境整洁。
2.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
答案:比喻和拟人。
3.请解释一下“依山傍海”的意思。
答案:依山傍海是指小城坐落在山和海之间,山和海的美景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炉窑维修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ppp投融资合同范本
- 科技前沿下的企业创新策略探讨
- 企业住房合同范本
- Unit+1+Teenage+Life+词块与句型检测 高一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机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玻璃棉绝热制品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泡沫玻璃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国防动员课件教学课件
- 特殊作业安全管理监护人专项培训课件
- 卫生技术人员准入制度
- 自行车被盗案汇报课件
- 律师事务所案件管理手册
- 《节水评价技术导则》
- 简单酒店装修合同书范本(30篇)
- 2024-2030年中国核桃油行业消费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研究报告
- 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 《地理信息系统GIS》全套教学课件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