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军2026年新职教高考《语文》第1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陈小军2026年新职教高考《语文》第1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陈小军2026年新职教高考《语文》第1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陈小军2026年新职教高考《语文》第1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陈小军2026年新职教高考《语文》第1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陈小军推荐2026年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职教高考)语文科目模拟试卷(第1套)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徘徊(huí)炽热(zhì)慰藉(jí)锲而不舍(qiè)B.静谧(mì)倔强(jué)羁绊(jī)戛然而止(jiá)C.拮据(jù)嗔怪(chēn)蜷缩(quán)面面相觑(qù)D.蹒跚(pán)蓦然(mù)鞭笞(chī)强词夺理(qiáng)答案:B解析:A项“慰藉”应读“jiè”;C项“拮据”应读“jū”;D项“蓦然”应读“mò”。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识记。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狼藉斑斓鞠躬尽瘁锋芒毕露B.烦躁亵渎相形见拙再接再厉C.震撼宣泄一愁莫展眼花缭乱D.沉缅凋零金榜提名迫不及待答案:A解析:B项“相形见拙”应为“相形见绌”;C项“一愁莫展”应为“一筹莫展”;D项“沉缅”应为“沉湎”,“金榜提名”应为“金榜题名”。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识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演讲内容空洞,听众们听得昏昏欲睡,真是巧夺天工。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风景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C.他做事总是半途而废,这种见异思迁的态度让人失望。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读起来让人感到炙手可热。答案:B解析:A项“巧夺天工”形容技艺精巧,不能形容演讲;C项“见异思迁”指意志不坚定,与句意不符;D项“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不能形容小说。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2)表达应用。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B.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C.能否坚持锻炼身体,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因素。D.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同学们也喜欢和他交朋友。答案:B解析:A项缺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C项“能否”与“是”前后矛盾;D项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他不仅学习好,而且深受同学们喜爱”。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2)表达应用。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广西的风景名胜很多,例如:桂林山水、德天瀑布、龙脊梯田等。B.“你明天能来吗?”他问,“我们一起去北海银滩。”C.他喜欢读的书有《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D.我不知道他今天会不会来?但我希望他能来。答案:C解析:A项“例如”后应使用逗号;B项“他问”后应使用逗号;D项问号应改为逗号。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识记。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比喻)B.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路人招手。(拟人)C.他的歌声像一阵风,吹散了人们心中的烦恼。(夸张)D.教室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夸张)答案:C解析:C项应为比喻,而非夸张。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2)表达应用。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曹雪芹。B.《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D.鲁迅的代表作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茶馆》。答案:D解析:《茶馆》是老舍的作品。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1)识记。8.下列句子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你这次考试考得不错,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啊!B.你帮我这么大的忙,我真是感激涕零!C.你的文章写得真好,我甘拜下风!D.你今天的演讲太精彩了,真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答案:A解析:B、C、D项表达过于夸张,不够得体。考核内容:语言文字基础知识(2)表达应用。9.“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出自A.李白B.杜甫C.王正功D.苏轼答案:C解析:这句话出自南宋诗人王正功的诗句。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1)识记。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D.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答案:D解析:A项“学者”古义为“求学的人”;B项“师”古义为“学习”;C项“所以”古义为“用来……的”。考核内容:文言文阅读(1)理解。二、填空题(共8题,任选5题作答,每题2分,共10分)1.默写《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恰同学少年,________;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答案:风华正茂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2)背诵、默写。2.默写《将进酒》中的名句:“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答案:天生我材必有用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2)背诵、默写。3.默写《登高》中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答案:不尽长江滚滚来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2)背诵、默写。4.默写《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答案: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2)背诵、默写。5.默写《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大江东去,________。”答案: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考核内容:文学和文化常识(2)背诵、默写。三、阅读题(共3题,共30分)(一)古诗词鉴赏(6分)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诗中“造化钟神秀”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赋予泰山的神奇秀丽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泰山的壮美。考核内容:古诗词鉴赏(2)分析。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考核内容:古诗词鉴赏(3)鉴赏。(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状)(2)南极潇湘(极)答案:(1)胜状:美景;(2)极:到达。考核内容:文言文阅读(1)理解。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答案: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考核内容:文言文阅读(4)翻译。3.文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4分)答案:表达了作者认为不同的人因境遇不同,面对同一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情感。考核内容:文言文阅读(3)分析。(三)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广西壮族铜鼓文化铜鼓是广西壮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铜鼓不仅是乐器,更是壮族人民祭祀、庆典、战争等重要活动的礼器。铜鼓的纹饰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太阳纹、蛙纹、羽人纹等,这些纹饰反映了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广西壮族铜鼓的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铜鼓的声音浑厚悠远,在古代战争中用于传递信号,鼓舞士气。如今,铜鼓已成为广西壮族文化的重要标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铜鼓在壮族文化中有哪些重要作用?(4分)答案:铜鼓是壮族人民祭祀、庆典、战争等重要活动的礼器,也是传递信号、鼓舞士气的工具。考核内容:现代文阅读(2)分析综合。2.铜鼓的纹饰反映了壮族先民的哪些文化特点?(4分)答案:反映了壮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考核内容:现代文阅读(2)分析综合。3.文章最后一段提到铜鼓“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说明了什么?(6分)答案:说明铜鼓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保护。考核内容:现代文阅读(4)探究。四、材料写作题(共2题,共40分)(一)应用文写作(10分)假设你是某职业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请你以学生会的名义写一份通知,号召全校学生参加“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参考答案:通知全体同学:为增强环保意识,共建美丽校园,学生会决定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具体安排如下:1.活动时间:2026年5月20日(星期六)上午9:00-11:00;2.活动地点:学校操场;3.活动内容:环保知识宣传、校园清洁行动等。请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学生会2026年5月15日考核内容:应用文体写作。(二)常见文体写作(3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处,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建设美丽广西贡献力量?”请以“传承民族文化,建设美丽广西”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写作要求: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