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语文)第13套模拟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4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ī)C.舵手(duò)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ì)味同嚼蜡(jué)答案:C解析:A项“棱角”的“棱”应读“léng”;B项“雕镂”的“镂”应读“lòu”,“粗犷”的“犷”应读“guǎng”;D项“汲取”的“汲”应读“jí”,“味同嚼蜡”的“嚼”应读“jiáo”。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读音,对应大纲1.1(1)。难度:易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闲暇秘诀取缔鸠占雀巢B.掂量驰骋端详形销骨立C.浮躁糟塌轩昂走投无路D.狼藉云霄震憾不言而喻答案:B解析:A项“鸠占雀巢”应为“鸠占鹊巢”;C项“糟塌”应为“糟蹋”;D项“震憾”应为“震撼”。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字形,对应大纲1.1(1)。难度:易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在工作中总是拈轻怕重,把困难的任务推给别人,自己挑轻松的做。B.广西的螺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让食客们忍俊不禁。C.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想了很多办法。D.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答案:A解析:B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用在此处形容对螺蛳粉的喜爱不恰当;C项“处心积虑”是贬义词,指千方百计地盘算,用在老师身上不合适;D项“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不能形容电影情节。A项“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使用恰当。本题考查成语在语境中的正确使用,对应大纲1.1(2)。难度:中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广西有着的自然风光,漓江的水,桂林的山,德天瀑布。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A.鬼斧神工碧波荡漾峰峦雄伟气势磅礴B.巧夺天工波涛汹涌连绵起伏声势浩大C.鬼斧神工波澜壮阔高耸入云气势汹汹D.巧夺天工波光粼粼蜿蜒曲折声势赫赫答案:A解析:“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可用于形容自然景观;“巧夺天工”专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不适合形容自然风光。“碧波荡漾”形容水面绿色,波浪起伏,适合形容漓江的水;“波涛汹涌”“波澜壮阔”程度过重,“波光粼粼”侧重于形容水面的光亮,“碧波荡漾”更符合漓江的特点。“峰峦雄伟”形容山峰雄壮而伟大,适合形容桂林的山;“连绵起伏”侧重于连续不断,“高耸入云”只强调高,“蜿蜒曲折”一般形容道路等,“峰峦雄伟”更能体现桂林山的特点。“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壮大,适合形容德天瀑布;“声势浩大”“声势赫赫”一般形容人群活动或声音等,“气势汹汹”是贬义词,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气势磅礴”更合适。本题考查词语在语境中的正确运用,对应大纲1.1(2)。难度: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使广西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B.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C.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D.广西的刘三姐文化源远流长,它是广西人民智慧的结晶。答案:D解析:A项缺少主语,“通过”和“使”删去其一;B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C项缺少宾语,在“爱读书”后加上“的习惯”。本题考查语句表达的规范性,对应大纲1.1(2)。难度: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答案:B解析:A项“史记”应加书名号;C项第二个问号应为逗号,选择疑问句只在句末用问号;D项两个顿号应删去,因为约数之间不用顿号。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对应大纲1.1(1)。难度: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拟人)B.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排比)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比喻)D.他长得像他爸爸一样英俊。(比喻)答案:B解析:A项把“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比作“厚障壁”,是比喻;C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把桃树、杏树、梨树拟人化,是拟人;D项“像”表示比较,不是比喻词,该句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构成排比。本题考查常用修辞手法的判断,对应大纲1.1(2)。难度:易(二)文学和文化常识(6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C.《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它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他的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茶馆》等。答案:A解析:B项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C项《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D项《茶馆》是话剧,不是小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对应大纲1.2(1)。难度:中下列诗句与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白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答案:B解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杜甫,不是李白。A、C、D选项诗句与作者对应正确。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对应大纲1.2(1)。难度:易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B.“豆蔻年华”指的是男子十三四岁的年纪。C.广西的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三月三”是壮族的重要节日,人们会举行对歌、抛绣球、吃粽子等活动。D.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登高、插茱萸等。答案:A解析:B项“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C项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不是“三月三”的习俗;D项登高、插茱萸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清明节的习俗。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对应大纲1.2(1)。难度:中二、填空题(共8题,任选5题作答,每题2分,共10分)(),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答案:长风破浪会有时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案:沉舟侧畔千帆过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案:安得广厦千万间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答案:人有悲欢离合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答案:大漠孤烟直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诗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答案:天时不如地利解析:考查对经典篇目语句的背诵默写,对应大纲1.2(2)。难度:易三、阅读题(3题)(一)古诗词鉴赏(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生动地描绘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B.首联点明了诗人的行踪,从孤山寺北到贾亭西,描绘了湖面春水初涨的景象。C.颔联中“争”“啄”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早莺争着飞向暖树、新燕啄泥筑巢的动态画面。D.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西湖东岸景色的喜爱之情,“行不足”说明诗人已经游览疲惫,想要回家。答案:D解析:“行不足”是指诗人对西湖的美景流连忘返,怎么看都看不够,并非游览疲惫想要回家。A、B、C选项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均正确。本题考查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1.(1)。难度:中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和“浅”的妙处。答案:“乱”字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百花盛开、色彩缤纷、繁花似锦的景象,表现出花朵的繁多和生机勃勃;“浅”字准确地写出了早春小草刚刚长出、还不茂密的特点,体现出春天的清新和活力。这两个字生动地展现了西湖早春的独特风光。解析:考查对古诗词中关键词语的赏析,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1.(1)。难度:中(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刘三姐智斗莫怀仁》广西民间传说,刘三姐聪明伶俐,能歌善舞。当地财主莫怀仁,想强占茶山,与刘三姐对歌较量。莫怀仁带了三个秀才前来,秀才甲摇头晃脑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刘三姐随即唱答:“九十九条打猎去,九十九条看羊来,九十九条守门口,还剩三条()。”众人听了哄堂大笑,原来这三条狗暗指莫怀仁与他的两个秀才。莫怀仁恼羞成怒,又唱道:“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歌声塞断九条河。”刘三姐毫不示弱,回应道:“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巧妙地反讽莫怀仁虽歌多却无实质内容。经过几番对歌,莫怀仁理屈词穷,灰溜溜地离开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强占茶山(强行)B.与刘三姐对歌较量(比试)C.众人听了哄堂大笑(哄骗)D.莫怀仁理屈词穷(理亏)答案:C解析:“哄堂大笑”中“哄”是形容许多人大笑声或喧哗声,不是“哄骗”的意思。A、B、D选项解释正确。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语境中的含义,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2.(1)。难度: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三百条狗交给你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B.你歌哪有我歌多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只因那年发大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莫怀仁理屈词穷,灰溜溜地离开了蹴尔而与之答案:C解析:A项“为”,前者是“给”,后者是“为了”;B项“其”,前者是代词,你的,后者表示反问语气,难道;C项“以”都是“因为”的意思;D项“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顺承。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2.(1)。难度:难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答案: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么能分得均匀?解析:重点翻译“双数”“单数”“均”等词,使句子通顺。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2.(4)。难度:中(2)经过几番对歌,莫怀仁理屈词穷,灰溜溜地离开了。答案:经过几次对歌之后,莫怀仁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狼狈地离开了。解析:“理屈词穷”意为因理亏而无言以对,准确翻译该词是关键。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2.(4)。难度:中刘三姐的对歌表现了她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刘三姐的对歌表现出她聪明机智、勇敢自信、才思敏捷且富有正义感的特点。从她巧妙地用数字分配回应分狗难题,以及机智反讽莫怀仁歌多无内容,能看出她聪明机智、才思敏捷;面对莫怀仁的刁难毫不示弱,体现她勇敢自信;暗指莫怀仁等人是狗,表明她对莫怀仁强占茶山这种不义行为的不满,富有正义感。解析:通过分析刘三姐对歌的内容和行为,总结其人物特点。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2.(3)。难度:中(三)现代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广西螺蛳粉的崛起之路》广西螺蛳粉,这道源自柳州的特色小吃,近年来风靡全国,走向世界。它以独特的“酸、辣、鲜、爽、烫”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螺蛳粉的独特风味,离不开其独特的食材。螺蛳粉的灵魂在于酸笋,经过特殊发酵工艺制成的酸笋,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味,爱它的人觉得这是人间至味,不喜欢的人却难以接受。搭配爽滑劲道的米粉,再加上浓郁鲜美的螺蛳汤,以及花生、腐竹、木耳、酸豆角等丰富配料,每一口都充满层次感。螺蛳粉产业的发展,也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创新的故事。过去,螺蛳粉大多是街头巷尾的小店售卖。随着电商的兴起,柳州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预包装螺蛳粉产业。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企业不断创新,研发出多种口味的螺蛳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还在包装设计上融入柳州的山水、民族文化等元素,让螺蛳粉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广西文化的传播载体。如今,螺蛳粉产业已形成从原材料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柳州螺蛳粉的产值不断攀升,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螺蛳粉还走出国门,在东南亚、欧美等地区受到欢迎,让世界品尝到了广西的味道。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螺蛳粉以“酸、辣、鲜、爽、烫”的独特风味闻名,其灵魂是酸笋。B.过去螺蛳粉仅在街头巷尾的小店售卖,如今已形成完整产业链。C.螺蛳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创新。D.螺蛳粉不仅在国内受欢迎,还走向了世界。答案:B解析:文中提到过去螺蛳粉大多是街头巷尾的小店售卖,并非仅在小店售卖,B选项表述过于绝对。A、C、D选项内容均与原文相符。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理解,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3.(2)。难度:中文章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别介绍了螺蛳粉的主要食材酸笋、米粉、螺蛳汤以及各种配料,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螺蛳粉独特风味的来源,让读者对螺蛳粉的食材构成有更清晰的认识。解析: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3.(1)。难度:中请简要概括螺蛳粉产业发展的意义。答案:螺蛳粉产业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形成完整产业链,产值不断攀升;成为广西文化的传播载体,走向世界,让世界品尝到广西味道。解析:从文中提取关于螺蛳粉产业发展意义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3.(2)。难度:中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对广西其他特色产业有哪些启示?答案:螺蛳粉产业的发展启示广西其他特色产业:要抓住机遇,如利用电商等新兴渠道拓展市场;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助力产业发展;企业要不断创新,包括产品口味、包装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注重文化融合,将特色产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使其成为文化传播载体;致力于打造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拓展思考,对应大纲1.1(1)阅读理解3.(4)。难度:中四、材料写作题(2题)(一)应用文写作(10分)广西某职业学校的烹饪社团计划举办一场“广西特色美食文化节”,展示和推广广西的特色美食。请你以烹饪社团的名义,写一份活动邀请函,邀请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参加。要求格式正确,语言得体,内容完整,不少于150字。答案:“广西特色美食文化节”活动邀请函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您好!为弘扬广西特色美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烹饪社团将举办“广西特色美食文化节”。届时,将有螺蛳粉、老友粉、五色糯米饭等多种广西特色美食展示与品尝活动,还有烹饪技艺表演和美食文化讲座。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