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随堂练习•第三单元
单元基础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日是一个民族最生动、最丰富的文化表情。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
端午节也源远流长、(①)。它是屈原心中①“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
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M臂,小符斜挂绿云裳”的幸福
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②),
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交相辉映。传统文化就这样丝丝缕缕浸入人们心田,融入民
族性格。
中国文化向来讲究兼收并蓄,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
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银色浪潮中,重
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内涵。不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
入现代气质,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完美体现着一脉相承的民族文化
传统与民族情感共鸣。文化传承是否久远,取决于人们的认同感与共鸣。节日并
非板着面孔才能被记住,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节日更容易
为人们所铭记。
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
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②“端午文化”走向
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③),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
的精神标识却从未变换。也正是循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发展不断积蓄新
的力量,将龙舟划出“中国速度”,用时代发展破解③“云回”之问。
【小题1】
1,请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四字成语。
【小题2】
1.请依次简要说明文中画横线处引号的作用。
【小题3】
1.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知识点]
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熟语(含成语)
[答案]
【小题1】①包罗万象②水乳交融③物换星移
【小题2】①表示引用(或直接引用)②表示强调③表示特殊含义
【小题3】拟人。将“节日”赋予人的神态特征“板着面孔”,生动形象地阐
述了“节日文化习俗应该跟上时代步伐”这一观点,活泼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它是屈原心中……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的幸福观;
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可知,此处强调端午节内涵丰
富,可填“包罗万象”。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有。
第二空,由“风土民情与传统民俗交相辉映”可知,语境是说“家国情怀与民
族精神”融合在一起,关系密切。可填“水乳交融”。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
那样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得很紧密。
第三空,此处需要一个表示时间变化,且与“时光流转”搭配的成语,可填“物
换星移"。物换星移:意思是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
变化。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引号作用的能力。
第一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屈原的诗句,用在文中表示
直接引用。
第二处,“端午文化”加上双引号强调其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因此起强调作
用。
第三处,“天问”本来是屈原的作品,此处表示中国凭借自己的时代发展,解
决当年对太空的多种疑问,表示特殊含义。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属于一个概念,而在此处将其当成人来
写,说它“板着面孔”,这就使之具有了人的神态特征,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让读者一下子就觉得节日习俗生动形象了起来。
“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节日更容易为人们所铭记”,强调了文化习俗应该跟上时
代步伐的道理。但此处没有进行严肃地说教,而是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人
觉得道理是生动有趣的,从而使文段内容表意更丰富,使读者更易接受这样的
观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了解历史,不忘过去,才
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历史的画卷,往往():展开厚重的历史长卷,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o我们可以从《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中窕见古代史家的历史观念、
开创精神;《过秦论》和《五代史伶官传序》两篇史论,均意在(),总
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时的社会政治服务,其观点至今仍然具有借鉴价值。
品读这些历史著作,要“回到历史现场”,鉴赏作品的叙事艺术和说理艺术,
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
评价,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和学习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丰富文言文的语言积累,学会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把握
古今汉语的差异与联系。
【小题1】
1.下列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斑驳陆离目不暇接训诫分辩B.异彩纷呈纷至沓来劝
诫分辨C.斑驳陆离纷至沓来训诫分辨D.异彩纷呈日不暇
接劝诫分辩
【小题2】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
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B,把握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理解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和学习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
法;C.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借鉴
和学习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方法;D.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
评价,把握论者的观点和论述方式,学习和借鉴他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的态度和
方法;
【小题3】
1.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采用整齐的句式与对称的结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
简要分析。
佚口识点]
一般词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句(语段)表达效果,熟语(含成语)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①整齐的句式,使语言概括凝练,富有节奏感;②把“历史”与“现
实”“未来”并举,内容上紧密关联,使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得到进一步
强化。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和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斑驳陆离:形容色彩杂乱不一。异彩纷呈:比喻突出的成就或表现,
是指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新事物,同时也出现了许
多过去没有过,今后也不会有的具有过渡性特点的奇特事物。语境形容历史中
有很多突出的成就,选择“异彩纷呈”。
第二空,目不暇接:形容眼前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来不及看。纷至沓来:
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语境形容历史人物随着时间纷纷到来。选择“纷至沓
来”。第三空,训诫:教导和告诫。劝诫: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语境形容两篇文章意在劝告人们,因此选择“劝诫”。
第四空,分辩:为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而进行解释;辩白。分辨:区别,辨
别。语境形容区别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选择“分辨”。
故选B。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以下语病:第一处,“把握认识和评价”“理解观点和论述方式”动宾
搭配不当,应当将“把握”和“理解”互换位置,据此排除AB;
第二处“借鉴和学习”语序不当,应当先学习再借鉴,改为“学习和借鉴”,
据此排除BC。
故选D。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历史是一面镜子”运用比喻修辞,将“历史”比作“镜子”,写出历史的关
照作用。
“映照着现实”“预示着未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语言概括
凝练。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映照着现实,也预示着未来"把“过去”与“现在”
“未来”并举,使历史与现实、未来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
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选文一
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
陵至海上,为式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
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
至雍梭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孑需
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孑需卿
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
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
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灵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
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日:“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
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镇,
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选文二
答苏武书(节选)
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
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
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
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
贵臣之意,到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簿”哉?
陵谓是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
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
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
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愿足下勿复望陵。
(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节)
【小题1】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使匈奴使:出使B.今得杀身自效效:效
力、出力
C.诚以虚死不如立节诚:实在、确实D.何图志未立而怨已
成图:料想
【小题2】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谓武曰蒙故业,因遗策B.空自苦亡人之
地临不测之渊C.报恩于国主耳而智勇多困于所
溺D.且汉厚诛陵以不死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小题3】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诚甘乐之
A,单于壮其节B.忧劳可以兴国C,天下云集响应D.内立法度
【小题4】
1.下列各项中,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皆为陛下所成就
A,送匈奴使留在汉者B,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小题5】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陵复何
望哉?B,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如此/
陵复何望哉?C,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子尚/
如此/陵复何望哉?D,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
子尚/如此/陵复何望哉?
【小题6】
1,卜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扶辇下除”,辇,皇帝的车子;除,是门与屏(今所谓照壁)之间的通道。B.“太
夫人已不幸”,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C.“位
列将,爵通侯”,列将,一般将军的总称。通侯,爵位名,汉朝继承秦制。D.“茅
土之荐”,“茅土”,白茅和五色土,为古代受封者得以有国建社的表征。
【小题7】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一交代了李陵和苏武感情“素厚”:李陵不仅对苏家的变故关心了解,
而且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为他
“置酒设乐”。B.选文一李陵劝说苏武的话既事实清楚又入情入理,大大震动
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套语陈词来答
复李陵。C.选文二李陵自陈内心,他“不死”是为报恩,并列举了范蠡、曹沫、
勾践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成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
伤。D.选文二李陵不司意苏武“汉与功臣不薄”的说法,他从自己先祖李广遭
际讲起,至苏武滞留匈奴十九年归汉却未得到厚遇的现状,斥责了汉廷做法的不
妥。
【小题8】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2)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3)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到身绝域之表。
【小题9】
1,请从选文一内容中概括,李陵从哪些方面劝说苏武投降匈奴?
[知识点]
司马迁(前145-前90),史传文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C
【小题5】B
【小题6】B
【小题7】D
【小题8】(1)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一下子就消失了,)何必久久地这样
折磨自己!
(2)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也亏对了我的功德。
(3)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
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
【小题9】(1)待遇方面:匈奴方面会“虚心相待”,即投降后会得到好的
待遇。(2)结局方面:预料苏武会终老匈奴,不会再回归汉廷,“终不得归
汉”,所作所为无意义,他的表现汉廷也不会知道。(3)家庭方面:苏武的
母亲去世,兄弟惨死,妻子改嫁,皇权薄凉,人情冷暖,不必再为家庭纠结负
累。(4)朝廷方面:皇帝年高老迈,法令无常,常常杀灭大臣,回归后福祸
难料。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
B.“效”,效忠,报效。句意: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
故选Bo
【小题2】
本题考瓷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因”,介词,趁机;句意:李陵趁机对苏武说。
第二个“因”,动词,沿袭;句意: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策略。
B.第•个“之”,连词,的;句意: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第二个“之”,连词,的;句意: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
C.第一个“于”,介词,对;句意:对国君报恩罢了。
第二个“于”,表被动;句意: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D.第一个“以”,介词,因为;句意:而且汉朝对我的不死就严加诛戮。
第二个“以",连词,来;句意: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
故选B。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乐”,意动用法,以……为乐,认为快乐。句意:实在是非常快乐。
A.“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豪壮。句意:单于钦佩他的气节,
B.“兴”,使动用法,使……兴盛。句意: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C.“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句意: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
D.“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句意:在国内设立法度。
故选Ao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都是被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
A.定语后置句,应为“送留在汉者匈奴使”。句意: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
者。
B.判断句。句意: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C.被动句,“为”表被动。句意: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
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D.状语后置句,应为“方其以组系燕父子”。句意: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
父子。
故选C。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戚或奉迎拍
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希望呢?
“尽为万户侯”,动宾结构,联系紧密,不可断开,排除AD;
“亲戚贪佞之类”,“亲戚贪佞”作“类”的定语,不可断开,排除C。
故选B。
【小题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太夫人,称苏武的祖母。不幸,遭遇了不幸运的事情”错误。太夫人,称
苏武的母亲。不幸,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故选B。
【小题7】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亲自为其祖母送葬,如今又为了改善苏武的伙食而不辞辛劳亲至大海上
为他'置酒设乐'”错误。“海上”指北海,为匈奴北境,不是大海;李陵是
为苏母“送葬”;李凌“置酒设乐”的目的是劝降苏武。
B.“震动了苏武的内心,以致苏武无言以对,只能以君臣父子、以死报君的
套语陈词来答复李陵”错误。苏武并不是被李陵的话震动的无言以对,他的话
也不是陈词套语,而是他的肺腑之言。
C.”并列举了范蠡、曹沫、勾践的例子来说明这样做法自古有之,自己没有
成功,所以痛苦地吐血悲伤”错误。没有列举勾践事例,“卒复勾践之仇”的
主语是范蠡。“泣血”不是吐血,原因也不是因为没成功,而是被汉廷杀害家
人以及自己的想法不被朝廷理解以致与自己初衷背离而气愤的。
故选D。
【小题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能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何”,何必;“自苦”,宾语前置,应为“苦自”,折磨自己;
(2)“孤”,通“辜”,辜负;“负”,亏待。
(3)“先”,已故的:“冠”,居干首位:“失”,不符合:“绝域之表”.
边远的疆场。
【小题9】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可知,待遇方面:
匈奴方面会“虚心相待”,即投降后会得到好的待遇。
由“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可知,结局方面:预料
苏武会终老匈奴,不会再回归汉廷,“终不得归汉”,所作所为无意义,他的
表现汉廷也不会知道。
由“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械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
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
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
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可知,家庭方面:苏武的
母亲去世,兄弟惨死,妻子改嫁,皇权薄凉,人情冷暖,不必再为家庭纠结负
累。
由“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
复谁为乎?”可知,朝廷方面:皇帝年高老迈,法令无常,常常杀灭大臣,回
归后福祸难料。
参考译文:
苏武传(节选)
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
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
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
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
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
栈阳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
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
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搜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
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
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
家中只有两个妹妹,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
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几乎
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
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
杀的有几十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
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
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
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
和汤镀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e大臣侍奉君王,就像儿子侍奉父亲,儿子
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
答苏武书(节选)
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
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
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
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泳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
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
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
您又说道:“汉朝给功臣的待遇并不菲薄。“我已故的祖父李广,身任将
军,其功绩略谋盖天地,忠义勇气冠于全军,只是因为不屑迎合当朝权贵的心
意,结果在边远的疆场自杀身亡。这就是功臣义士手持兵刃叹息不止的原因。
怎么能说待遇“不薄”呢?我认为您应当享受封领地、赏千乘的诸侯待遇,可
是,听说您回国后,赏得不过二百万,封官不过典属国之职,并没有一尺土的
封赏,来奖励您多年来对国家的效忠。而那些排斥功臣、扼杀人才的朝臣,都
成了万户侯;皇亲国成或奉迎拍马之流,都成了朝廷政权的主宰。您尚且如此,
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像这样,汉朝因为我未能死节而施以严厉的惩罚,您坚贞
守节又只给予微薄的奖赏,要想叫远方的臣民急切地投奔效命,这实在是难以
办到的,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事却不觉得后悔。我虽然辜负了汉朝的恩情,汉朝
也亏对了我的功德。希望您不必再盼着我归汉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昔者,越王勾践问大夫种①曰:"吾欲伐吴,奈何能有功乎?”大夫种对日:
“伐吴有九术。"王曰:“何谓九术?”对曰:“一日尊天地,事鬼神;二日重
财币,以遗其君;三日贵氽粟槁,以空其邦;四日遗之好美,以荧其志;五日遗
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日道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日强其
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日坚厉甲兵,以承其弊。故曰九者勿患,
戒口勿传,以取天下不难,况于吴乎?"越王曰:“善。”于是作为荣楣②,婴
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日:“东海役臣孤勾
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赖有天下之力,窃为小殿,有余财,再拜
献之大王。”吴王大说,申胥③谏曰:“不可。王勿受。大王受之,是后必有灾。”
吴王不听,遂受之而起姑胥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高见二百里。行路之人,
道死巷哭。越乃饰美女西施、郑旦,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曰:“昔者,越王勾
践窃有天之遗西施、郑旦,越邦潜下贫穷,不敢留,使下臣种再拜献之大王。”
吴王大喜。申胥谏曰:“不可。王勿受。臣闻五色令人目不明,五音令人耳不聪。
大王受之,后必有殃。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聚死臣数万,是人不
死,必得其愿。胥闻越王勾践服诚行仁听谏进贤士是人不死,必得其名。胥闻越
王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筛络,是人不死,必为利害。胥闻贤士邦之宝也,美女邦
之咎也。夏亡于末喜,殷亡于妲己,周亡于褒姒。”吴王不听,遂受其女,以申
胥为不忠而杀之。越乃兴师伐吴,大败之于秦余杭山,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
崩与其妻子。
(节选自《越绝书・内经九术》)
材料二:
《书》曰:“满招损,谎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
也。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注】①种:文种,越国著名谋臣。②荣楣:装饰文彩的栏杆。③申胥:伍
子胥,名贪(yun),字子胥,吴国著名谋臣,因封于申,故称申胥。
【小题1】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胥闻A越王勾B践服诚C行仁D听E谏F进G贤士H是人不死
【小题2】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疲,文中为使动用法,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必固其根本”的“固”字用
法相同。B.再拜,为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与《鸿门宴》
中“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拜”用法相同。C,说,文中为通假字,通“悦”,
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字意思不同。D.晦,由昏暗引申为夜晚,
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的“晦”指农历月末意思不同。
【小题3】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王勾践要复仇灭吴,问计于文种,文种给出九术,勾践全部一一实行,最
终如愿。B.文种两次代表越王出使吴国,送物送人,言辞极其谦恭,不辱君命,
成效显著。C.越王勾践为完成复仇,勤于政事、俭朴生活、施行仁义、采纳谏
言、崇贤尚能。D.伍子胥、文种均为得力的谋臣,吴王、越土对待谋臣的态度
决定了各自的结局。
【小题4】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类龙蛇而行者。
(2)灭吴,禽夫差,而戮太宰部与其妻子。
【小题5】
1.联系材料二,简述吴王夫差灭亡及越王勾践取胜的原因。
[知识点]
史传文,欧阳修(1007-1072)
[答案]
【小题1】DFH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1)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嵌,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
(2)(勾践)灭了吴国,活捉了吴王夫差,同时杀了太宰伯懿和他的妻子儿
女。
【小题5】①夫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②勾践辛劳为民,
自然灭吴雪耻。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我听说越王勾践服膺诚信推行仁道,虚心听取谏言,提拔贤能之人,这
个人不死。
“闻”是句子谓语,后边是“闻”的具体内容,所以不能从“闻”后面断开;
“勾践”是人名,中间不能断开;
“服诚行仁”的主语是勾践,不能与“勾践”断开;
“听谏”和“进贤士”都是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主语“越王勾践”,应单独成
句,故在“听谏”“进贤士”前后停顿。
故DFH三处断句。
【小题2】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
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
疲,使动用法,使……疲敝;固,使动用法,使……牢固。两个词用法相同。
句意:使吴国的力量疲敝。/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
B.正确。
句意:多余的财物就拜两拜敬献给大王您。/拜两拜敬献给大王。
C.错误。
意思相同,都是通假字,通“悦”,高兴。句意:吴王非常高兴。/学习后经常
温习所学的知识,不也很高兴吗?
D.正确。
句意:夜晚还诵述到天亮。/戊申日月底这一天C
故选C。
【小题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勾践全部一一实行”错,从文本来看,文种所献九术勾践行其四、五、七
三术。
故选Ao
【小题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婴”,装饰;“镂”,镶嵌;“类”,像。
(2)“禽”,捉拿;“戮”,杀死;“妻子”,妻子儿女。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逸豫可以亡身”“遂受之而起姑胥台”“吴王不听,遂受其女”可
知,夫差贪图个人享乐,“逸豫”终致亡身亡国;
②由原文“忧劳可以兴国”“胥闻越王勾践昼书不倦,晦诵竟旦”“胥闻越王
勾践冬披毛裘,夏披^绍”可知,勾践辛劳为民,自然灭吴雪耻。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从前,越王勾践问大夫文种说:“我想讨伐吴国,怎么才能成功呢?”大
夫文种回答说:“讨伐吴国有九条计策。”越王说:“哪九条计策?”文种说:
“第一条是尊崇天地,敬事鬼神:第二条是拿出丰厚的财物,来馈赠给吴国的
国君;第三条是抬高价格向吴国购买粮草,使吴国的储备变得空虚;第四条是
送美女给吴王,来消磨吴王的意志;第五条是送能工巧匠给吴王,让吴国建宫
殿造高台,耗尽吴国的财物,使吴国的力量疲敝;第六条是送阿谀奉承的臣子
给吴王,使吴国容易遭受讨伐;第七是让吴国的忠谏之臣变得刚强,迫使他们
自杀;第八条是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物资器材;
第九条是使自己国家军队强大,武器锐利,随时准备利用吴国的弊败之机c所
以说做到了这九件事,就无需担心了。只要注意保密,不把自己的意图宣扬出
去,那么夺取整个天下都不是困难的事,何况只是对付一个吴国呢?”越王说:
“太好了!”越王就命人制作了饰有文彩的栏杆,用白璧做装饰,用黄金镶嵌,
形状像龙蛇舞动一样。就派遣大夫文种把它献给吴王,说:“东海边的奴仆勾
践,派遣使者文种,斗胆让他修饰整洁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导师制师带徒培养合同
- 2025年度人合作合伙合同: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合作框架
- 2025年度医疗护理劳务合同患者安全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度仓储物流转租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店面转让定金支付及品牌战略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仓储设施使用权及仓储仓储服务协议
- 2025年杭州医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度个人短期租房合同月付与租户退租流程管理协议
- 2025年度合伙投资开中式餐厅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岗位聘用合同
- 现场施工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 《民事诉讼法》课件
- 环保合规与企业风险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