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_第1页
2025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_第2页
2025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_第3页
2025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_第4页
2025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原材料与构造、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识、贮存运输与吊装和产品合格证等。本文件适用于高度40米及以下的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41六角螺母C级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GB/T700碳素结构钢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3098.2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GB/T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2六角头螺栓GB/T6170Ⅰ型六角螺母细牙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锌层GB/T14684建设用砂GB/T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T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T50011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T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35高耸结构设计标准GB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500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6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JC/T540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281高强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L/T5154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457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YD/T5131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环形混凝土通信杆塔circularconcretecommunicationmonopole塔身由纵向受力钢筋为预应力钢筋与普通钢筋(丝)组合而成或全部为预应力钢筋,采用高强混凝土,经离心工艺制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杆件组装而成,具备挂载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通信天线、智能监控等)及相关配套设施功能的通信用单管塔(简称混凝土通信塔)。开裂检验弯矩standardtestbendingmoment(Mk)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混凝土通信塔底法兰位置处的检验弯矩。开裂检验弯矩取荷载标准组合下的塔底弯矩。承载力检验弯矩testbendingmomentforbearingcapacity(Mu)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混凝土通信塔底法兰位置处的检验弯矩。承载力检验弯矩取开裂检验弯矩的2倍。

裂缝crack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有伸入混凝土内部的缝隙。

漏浆leakage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因水泥浆流失而露出集料。

露筋exposedsteel混凝土通信塔内部的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不包括杆端部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头。

塌落slump混凝土通信塔内壁混凝土成块状脱落。

蜂窝honeycomb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因漏浆或缺少水泥砂浆及其他因素而引起的蜂窝状空洞。

麻面pittedsurface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呈现的密集微孔。

粘皮peeling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的水泥浆层被模具粘去后留下的粗糙表面。

龟纹plasticcrack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呈现出无整齐边缘和明显深度的龟背状纹路。

水纹watergraining混凝土通信塔外表面湿润时呈现出微细的、水分蒸发后随之消失的纹路。分类与标记杆塔混凝土通信塔外形为锥形,锥度通常为1/75或1/60,塔身与基础采用法兰连接,见图1。说明:H——塔高;D——根径;d——梢径;δ——壁厚。混凝土通信塔示意图4.1.2杆塔型号按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单管塔代号(PHCDGT)、塔高、梢径、锥度、分段数及开裂检验弯矩等级代号(A,B,C)顺序进行标记。示例1:塔高25m、梢径270mm、锥度1/75、分2段组装、开裂检验弯矩等级代号为A,其杆塔型号标记如下:PHCDGT25-270-75-2-A示例2:塔高35m、梢径350mm、锥度1/60、分3段组装、开裂检验弯矩等级代号为B,其杆塔型号标记如下:PHCDGT35-350-60-3-B塔身4.2.1塔身截面为环形。塔身由若干杆段组装而成,杆段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4.2.2塔身杆段编号按杆塔型号、分段信息、分段长度顺序进行标记。分段信息按自上而下顺序,用分数表示,分子为所在塔段位置,分母为分段数。示例1:塔高25m、梢径270mm、锥度1/75、分2段组装、开裂检验弯矩等级代号为A,分段长度为12m+13m,其上下段编号标记如下:上段:PHCDGT25-270-75-2-A-1/2-12下段:PHCDGT25-270-75-2-A-2/2-13示例2:塔高35m、梢径350mm、锥度1/60、分3段组装、开裂检验弯矩等级代号为B,分段长度为12m+12m+11m,其上中下段编号标记如下:上段:PHCDGT35-350-60-3-B-1/3-12中段:PHCDGT35-350-60-3-B-2/3-12下段:PHCDGT35-350-60-3-B-3/3-11技术参数常见杆塔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详见表1。混凝土通信塔主要技术参数表杆塔型号塔高(m)梢径(mm)锥度分段数分段长度(m)开裂检验弯矩(kN.m)壁厚(mm)混凝土强度等级PHCDGT20-230-75-2-A202301/75212+821060/80≥C60PHCDGT20-270-60-2-B202701/60212+827060/80≥C60PHCDGT20-270-60-2-C202701/60212+832060/80≥C60PHCDGT25-270-75-2-A252701/75212+1328060/80≥C60PHCDGT25-270-75-2-B252701/75212+1333060/80≥C60PHCDGT25-310-60-2-C253101/60212+1351060/80≥C60PHCDGT30-310-75-2-A253101/75215+1549080/100≥C70PHCDGT30-310-75-2-B253101/75215+1554080/100≥C70PHCDGT30-350-60-2-C253501/60215+1575080/100≥C70PHCDGT35-350-75-3-A353501/75312+12+1170080/100/120≥C70PHCDGT35-350-75-3-B353501/75312+12+1177080/100/120≥C70PHCDGT35-390-60-3-C353901/60312+12+11105080/100/120≥C70PHCDGT40-390-60-3-A403901/60315+13+12100080/100/120≥C70PHCDGT40-390-60-3-B403901/60315+13+12120080/100/120≥C70PHCDGT40-430-60-3-C404301/60315+13+12146080/100/120≥C70原材料与构造原材料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其性能应分别符合GB175、GB748的规定。集料细集料应采用细度模数为3.0~2.6的Ⅱ区中砂。粗集料应采用碎石或破碎的卵石,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且应小于钢筋净距的3/4。砂、石的其它质量应分别符合GB/T14684、GB/T14685及JGJ/T281的规定。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外加剂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GB8076的规定,不应使用氯盐类外加剂或其他对钢筋有腐蚀作用的外加剂。掺合料掺合料不应对混凝土通信塔产生有害影响,使用前应进行试验验证,并符合相应标准要求。钢材普通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其性能应符合GB/T1499.2的规定。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低松弛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钢绞线、钢棒,其性能应分别符合GB/T5223、GB/T5224、GB/T5223.3的规定。架立圈宜采用热轧光圆钢筋、冷拔低碳钢丝,其性能应分别符合GB/T1499.1、JC/T540的规定。螺旋筋宜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其性能应符合JC/T540的规定。钢板圈和法兰盘钢板圈和法兰盘所用钢板宜采用Q235、Q355钢,其性能应符合GB/T700、GB/T1591的规定。螺栓及螺母螺栓、螺母机械性能应分别符合GB/T3098.1、GB/T3098.2的规定,其质量应符合GB/T5780、GB/T5782、GB/T41、GB/T6170的规定,其材质应符合GB/T1591、GB/T699的规定。构造钢筋骨架纵向受力钢筋用量应由设计计算确定。预应力钢筋(丝)和普通钢筋应沿混凝土通信塔环向均匀间隔配置。其预应力钢筋(丝)直径不宜大于12mm,普通钢筋直径不宜大于16mm和不宜小于10mm,且数量均不应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端面应平整,不应有局部弯曲,表面不应有油污。纵向受力钢筋净距不宜小于30mm,梢端不宜小于25mm。当配筋太密时,可采取并筋布置,并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GB/T50010的规定。预应力钢筋调直下料后,其下料长度相对误差应不大于钢筋长度的1.5/10000。预应力钢筋不应断筋,其张拉强度及应力控制方法应符合GB/T50010、GB50204的规定。预应力钢筋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8%。普通钢筋允许有接头,连接时应采用对焊连接,其接头技术要求应符合JCJ18、GB50204的规定。杆长范围内应配置螺旋筋。螺旋筋直径不宜小于4mm,间距在距两端各1.5m内不应大于70mm,其余不应大于120mm,所有杆段的两端螺旋筋应密缠3圈~5圈。纵向受力钢筋内侧应设架立圈。架立圈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1000mm;当采用滚焊骨架时,可不设架立圈。骨架成型后,各部分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纵向受力钢筋间距偏差不应超过±5mm;螺旋筋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mm;架立圈间距偏差不应超过±20mm,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架立圈直径的1/40。纵向受力钢筋与连接件的连接:预应力钢筋采用先穿钢筋后镦头的方法,镦头的承力面应在同一平面内;普通钢筋应采用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JGJ18的规定。钢构件及其他混凝土通信塔的连接法兰应按设计图纸制造,其质量应符合GB50205、GB50017的规定混凝土通信塔连接法兰承载能力不得低于该处塔身承载能力。所有外露钢构件均应进行热镀锌防腐处理。当厚度大于5mm时,镀锌层厚度≥86um;当厚度小于5mm时,镀锌层厚度≥65um,其质量应符合GB/T13912的规定。混凝土通信塔的维护平台、攀爬设施、馈线架、接地引线等设施及其预埋件、预留孔应按设计图纸加工及设置,并应有明显标记。混凝土通信塔的法兰连接螺栓应采用双螺母或采取其他防松动措施。混凝土通信塔根部地脚螺栓应采用防盗双螺母。纵向受力钢筋端部脱模后或出厂前,混凝土通信塔外露的纵向受力钢筋头应切除,并采取有效防腐处理措施。技术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通信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不宜超过C70。混凝土通信塔脱模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0%。混凝土通信塔出厂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的规定。外观质量混凝土通信塔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外观质量要求项目项目类别质量要求1表面裂缝A杆表面不应有环向和纵向裂缝。2漏浆模边合缝处A模边合缝处不应漏浆。若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漏浆长度不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大于杆长的10%、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大于100mm时,允许修补。法兰盘与杆身结合面A法兰盘与杆身结合面不应漏浆。若漏浆深度不大于10mm、环向累计长度不大于1/4周长、纵向长度不大于15mm时,允许修补。3局部碰伤B局部不应碰伤。若碰伤深度不大于10mm、每处面积不大于50cm2时,允许修补。4内、外表面露筋A不允许5内表面混凝土塌落A不允许6蜂窝A不允许7麻面、粘皮B不应有麻面或粘皮。若每米长度内麻面或粘皮总面积不大于相同长度外表面积的5%时,允许修补。表面裂缝不计龟纹和水纹。尺寸允许偏差混凝土通信塔的尺寸应符合本文件要求或按设计图纸制作。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尺寸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项目项目类别质量要求1杆长组装后整杆B+20-40组装前杆段B±102壁厚B+10-23外径B+4-24保护层厚度A+8-25弯曲度梢径小于230A≤L/800梢径大于等于230A≤L/10006端部倾斜法兰盘B≤27预埋件预留孔纵向两孔间距B±4横向固定式B≤2埋管式B≤3直径B+2法兰盘内外径B±2螺孔中心距B±0.7端板厚度B+1.5-0.78法兰盘轴线与杆段轴线B≤2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的净混凝土保护层厚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采用工厂化生产的预制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少,且不小于15mm。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见表3。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检验项目包括抗裂检验系数、开裂检验弯矩时的裂缝宽度和挠度、承载力检验弯矩和挠度。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80%时,不应出现裂缝;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时,裂缝宽度应小于0.10mm,塔顶挠度不应大于塔高的1/35。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时,不应出现下列任一种情况:受拉区裂缝宽度达到1.5mm或受拉钢筋被拉断;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塔顶挠度不应大于塔高的1/10。试验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搅拌站和喂料工序中随机取样,制作立方体试件,3个试件为一组。每天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每次至少成型三组。两组试件与杆段同条件养护,另一组试件进行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的两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脱模强度和出厂强度;一组经标准养护的试件用于检验评定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按GB/T50081的规定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见表4。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的检验工具与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量度分度值/mm1裂缝宽度用≥20倍度数放大镜测量,精确至0.01mm0.012漏浆缝长度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3漏浆缝深度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1mm0.104碰伤长度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15碰伤深度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1mm0.106内、外表面露筋目测-7内表面混凝土塌落目测-8蜂窝目测-9麻面、粘皮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110钢板圈焊口距离用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111杆长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12壁厚用钢直尺或卡尺在同一断面互相垂直的两直径上测量四处壁厚,取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精确至1mm0.513外径用钢直尺或卡尺在同一断面测量互相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用钢卷尺测量其周长除于π。114保护层厚度用深度游标卡尺测量3个点,每个断面测1点:第1点在距法兰底部0.6m处;第2点在距梢端0.6m处;第3点在前面两点中间的任一处,精确至1mm;0.1015弯曲度将拉线紧靠通信杆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距离,精确至1mm0.516端部倾斜用90°角度尺及150mm长钢直尺测量,应考虑锥度的影响,精确至1mm0.517预留孔直径及位置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0.518法兰盘厚度用游标卡尺测量,精确至0.1mm0.1019法兰盘轴线与杆段轴线偏差用吊锤及钢直尺测量,精确至1mm0.5力学性能混凝土通信塔力学性能试验采用悬臂式试验方法,分段制作的混凝土通信塔应组装后进行试验。其力学性能试验方法详见附录A。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不包括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按6.1的要求检查出厂杆段混凝土抗压强度或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按6.2和6.3的要求对出厂杆段逐根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判定规则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按GB/T50107检验评定。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A类项目应全部合格,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项,则判定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合格。总判定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均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型式试验试验项目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和保护层厚度。试验条件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同型号的混凝土通信塔,每生产200根时;新产品试制、产品鉴定和转厂生产时;正式生产后如产品结构、原材料、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1年后,恢复生产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抽样从受检批中,随机抽取1根混凝土通信塔(组装后)进行检验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按6.1的要求检查28d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记录。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按6.2和6.3的要求进行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检验。力学性能按6.5的要求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保护层厚度对经力学性能试验后的混凝土通信塔,按6.4的要求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判定规则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按GB/T50107检验评定。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A类项目应全部合格,B类项目的超差不超过2项,则判定该批产品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合格。力学性能当型式试验的力学性能结果符合6.5规定时,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力学性能不合格。保护层厚度保护层厚度按以下规定判定:被测的3点保护层厚度,均符合6.4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合格;3点中有1点不符合6.4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保护层厚度不合格。总判断混凝土抗压强度、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及保护层厚度均符合规定要求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标志标识标志产品表面应按产权方要求设置标志牌,包括制造企业名称、商标以及杆塔型号等,标志需保证在使用寿命内可明显、有效辨识。标识产品的杆段编号宜临时标识在杆体表面。贮存运输与吊装贮存产品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产品宜采用两支点堆放,若堆场地基经过特殊处理,也可采用其他堆放形式。产品应按杆段编号、制造日期等分别堆放。产品堆垛应放在支垫物上,层与层之间用支垫物隔开,每层支撑点在同一平面上,各层对应支垫物位置在同一铅锤线上。支点位置见图2。支点位置示意图运输产品起吊时,不分杆体长短均采用两点支承。装卸、起吊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支承要求应符合10.1中的规定。产品由高处滚向低处,必须采取牵制措施,不得自由滚落。吊装采用分段起吊或者整体起吊。当采用分段起吊时,起吊点应位于杆段法兰盘两侧对称起吊。安装前必须按照构件明细表和安装排列图(或编号)核对进场的构件,严禁勉强组装。安装过程中,必须随时核实其垂直度,安装完毕后的杆塔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差不应大于塔高的1/1000。安装后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致永久性变形。产品合格证混凝土通信塔出厂时,应随带制造企业统一编号的产品合格证,其内容应包括:制造企业名称、商标、地址、电话;生产日期、出厂日期;执行标准;杆塔型号;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结果;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检验结果;外观和尺寸偏差检验结果;制造企业技术检验部门检验签章。

(规范性)

混凝土通信塔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适用范围悬臂式试验方法,适用于不同梢径锥形混凝土通信塔的力学性能试验。试件试件按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的规定随机抽样。试验仪器设备台座用于固定试件的支承座,可采用钢支座或钢筋混凝土支座。悬臂式试验采用水平加荷时,为消除杆段自重影响应加设灵活的滚动支座。仪器试验用仪器,应按规定期限进行检定,其技术要求见表A.1。试验仪器技术要求测量项目仪器名称单位技术指标量程分度值精度荷载荷载测力仪kN0~100~200.01满程:0.5%0~1000~2000.1挠度挠度仪、直尺mm0~1000.1满程:0.5%0~15001.0支座位移数字式微位移仪或百分表mm0~300.010.5%I级裂缝宽度20倍读数放大镜mm0~60.010.01试验方法混凝土通信塔宜采用2个或2个以上滚动支座。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时,应先满足L1和L2的尺寸要求。加荷原理见图A.1。试验方法1试验方法2说明:

1——钢筋混凝土(或钢制)台座;5——C测点挠度仪(或直尺);

2——混凝土通信塔;6——B测点位移仪(或百分表);

3——滚动支座;7——A测点位移仪(或百分表);

4——荷载测力仪;8——取样位置;

L——杆长度;L1——加荷点至检验位置长度;

L2——根端至检验位置长度;L3——梢端至加荷点长度;

Pu——荷载;

A、B——固定支座(宽150mm的硬木U型垫板)。U型垫板放置位置:A支座处于垫板中心线至根端的距离等于150mm;B支座处于右端面至根端的距离等于L2。悬臂式试验装置示意图加荷程序加荷步骤第一步由零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60%,然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的80%,观察是否有裂缝出现。若无裂缝出现,再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每次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二步由开裂检验弯矩卸荷至零,卸荷后静停时间为3min,测量并记录残余裂缝宽度及挠度值。

第三步由零按开裂检验弯矩20%的级差加荷至开裂检验弯矩,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及挠度值。递增至开裂检验弯矩的160%后,按开裂检验弯矩10%的级差继续加荷至承载力检验弯矩,每次静停时间为3min,观测并记录各项读数。加荷偏差值试验时,加荷值稳定后的允许偏差为±2%。初裂荷载和承载力荷载的确定当在加载过程中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初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初裂荷载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第一次出现裂缝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初裂荷载实测值。当在加载过程中出现6.5.3所列的情况之一时,应取前一级荷载值作为承载力荷载的实测值;当在规定的荷载持续时间内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与前一级荷载值的平均值作为承载力荷载实测值;当在荷载持续时间结束后出现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取本级荷载值作为承载力荷载实测值。试验结果计算弯矩计算悬臂式试验时,实测弯矩按式(A.1)计算: Mui=PuiL1 (A.seqfulu_equation_1330587115925406491)式中:Mui——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mPui——任一级荷载加荷值,单位为千牛(kNL1——荷载点高度,抗裂验算抗裂检验系数γcr0 γcr0=Mf/M式中:γcMf——实测初裂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mMk——开裂检验弯矩值,单位为千牛米(kN·m挠度计算A.6.3.1采用图A.1a)试验方法1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梢端挠度,按式(A.3)计算: asi=aci−Lla式中:asi——悬臂式试验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的梢端挠度值,aci——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C测点处的变形值,aAi——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A测点处的变形值aBi——由测量仪器测得的任一级荷载作用下B测点处的变形值Ll——计算总长度,LlA.6.3.2采用图A.1b)试验方法2时,任一级荷载作用下得梢端挠度,按式(A.4)计算: asi=试验结果评定承载力检验弯矩实测承载力检验弯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