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桂花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1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意图本节课以《桂花雨》为载体,旨在通过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桂花雨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二、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鉴赏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能力,促进人际交往。三、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五年级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章。他们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知,对家乡的情感也有初步的体验。在《桂花雨》这一课之前,学生可能接触过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对景物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五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仍然保持较高的兴趣,喜欢通过阅读来感受文字的魅力。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知识。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独立思考,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与他人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桂花雨》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一是对桂花雨这一自然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体会作者的情感;二是语言表达上可能存在困难,难以用恰当的词语描绘桂花雨的美丽;三是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可能缺乏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四、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统编版语文教材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桂花图片、桂花雨视频、相关背景音乐
4.教学手段:朗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板书设计五、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出示桂花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桂花的形态,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它在什么季节开放?”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到的关于描写自然景物的知识点,如景物描写的方法、修辞手法等。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详细讲解《桂花雨》一课中的景物描写方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分析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举例说明:教师选取课文中描写桂花雨的段落,让学生朗读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桂花雨的感受,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个自然景观,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描述,要求生动形象,富有情感。
-教师指导: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描写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4.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描写作品,其他学生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5.课后作业(约10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家乡的XX”为题,写一篇描写家乡景物的作文,字数不限。
-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反馈。
6.教学反思(约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六、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桂花》的相关文学作品:收集与桂花相关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如唐代诗人皮日休的《桂花》,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不同作者对桂花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桂花的文化背景:介绍桂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桂花与中秋节、桂花糕等传统习俗的联系,以及桂花在文人墨客心中的象征意义。
-桂花的种植与养护:收集桂花种植的相关资料,包括种植时间、方法、养护技巧等,让学生了解桂花的生长习性,增强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
2.拓展建议: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模仿《桂花雨》中的描写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桂花的诗歌,可以是五言、七言绝句,也可以是现代诗,以表达对桂花的喜爱和赞美。
-家乡桂花节:组织学生调查家乡是否有桂花节,了解桂花节的历史和庆祝活动,通过写作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分享调查结果。
-桂花美食制作:引导学生了解桂花糕、桂花茶等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桂花美食,体验传统手艺。
-桂花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拍摄家乡桂花盛开的美景,举办摄影比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摄影技巧。
-桂花科普讲座:邀请园艺专家或植物学家进行讲座,向学生介绍桂花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价值以及桂花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桂花种植体验:组织学生参观桂花种植园,亲身体验桂花的种植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七、课后拓展1.拓展内容:
-《桂花雨》作者林海音的生平事迹:介绍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如何影响其作品。
-关于桂花的文化故事:收集与桂花相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如月宫桂树、桂花仙子等,丰富学生对桂花文化的认识。
-桂花种植和养护知识:提供桂花种植的详细步骤和养护技巧,鼓励学生在家中或社区参与桂花种植活动。
-桂花食谱:收集桂花相关的食谱,如桂花糕、桂花糖等,让学生了解桂花在美食中的应用。
2.拓展要求:
-阅读材料:学生可以选择阅读关于林海音生平的传记或相关评论文章,加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了解。
-故事收集:鼓励学生收集或创作与桂花相关的文化故事,可以是口头讲述或书面文字,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种植实践:学生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尝试种植桂花,记录种植过程和桂花生长的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责任感。
-美食制作: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桂花糕或其他桂花美食,了解桂花在烹饪中的独特风味,同时增进家庭亲子关系。
-视频观看:推荐学生观看与桂花相关的纪录片或科普视频,如《中国植物志》中的桂花专题,拓宽知识视野。
-交流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分享自己的拓展成果,如种植经验、美食制作过程、故事创作等,促进交流与合作。
-教师指导: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成果展示,提供反馈和建议,解答学生在拓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八、内容逻辑关系①本文重点知识点:
-桂花雨的描写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应用。
-作者对家乡的热爱:通过桂花雨的描写,体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②重点词句:
-“满树的桂花都开得密密层层的,那朵朵桂花,就像绣在绿绒绒的桂树上的黄色丝线。”
-“我摇动桂花树,桂花纷纷落下来,像雨点一样。”
③文章结构:
-开头:引入桂花雨的景象,激发读者的兴趣。
-主体:详细描写桂花雨的美丽,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展现桂花雨的动态美和静态美。
-结尾:总结全文,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与改进是我们教师不断成长的重要环节。在《桂花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反思和改进措施:
1.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桂花图片和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桂花并不那么熟悉,他们对桂花雨的想象和感受有限。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与桂花相关的文化元素,比如桂花诗词、民间故事等,让学生在了解桂花文化的同时,增强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学生参与度:
在新课呈现环节,我组织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但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桂花雨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绘画、写作等创作活动,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解。
3.教学手段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电子白板、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但发现有些学生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性较强,可能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因此,我计划在教学中适当减少电子设备的依赖,更多运用黑板、实物教具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注力。
4.作业布置与反馈:
课后作业方面,我发现学生的完成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的作业缺乏创意和深度。为了提高作业质量,我将在未来的教学中,提供更具体的作业指导,同时加强对学生作业的批改和反馈,鼓励学生反思和改进。
5.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有的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规划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商业大学《物理化学实验(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地理专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4保护呼吸器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嵌入式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宜宾学院《天然产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商业大学《流体力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四川泸州泸县气象局见习基地招收见习人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连软件职业学院《数据结构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GB/T 5796.3-1986梯形螺纹基本尺寸
- GB/T 4851-2014胶粘带持粘性的试验方法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GB/T 13277.3-2015压缩空气第3部分:湿度测量方法
- 人教版小学精通英语单元五下Unit1整合教案
- (课件)港口安全知识培训讲解
- 2022年企业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讲座PPT课件(带内容)
- 产品设计思维课件
- 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工作原理专题培训课件
- 2023年孝感市孝南区全要素自然资源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临终关怀成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