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寒潮学案中图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寒潮学案中图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寒潮学案中图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寒潮学案中图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4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节寒潮学案中图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节寒潮学习目标:1.知道寒潮的成因以及我国不同地区寒潮的划分标准。2.理解寒潮产生的危害。(重点)3.驾驭寒潮的预防措施。(重点)一、寒潮及其发生的缘由1.概念: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猛烈降温现象,并伴有大风、冻害、雨雪等天气。2.标准:中国气象局规定,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5℃以下即为寒潮。但由于我国幅员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因此各地寒潮标准不一样。3.成因:冬半年强冷气团从高纬地区向低纬地区移动形成。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多发季节:我国寒潮灾难多发生在冬春两季。2.危害eq\b\lc\{(\a\vs4\al\co1(急剧降温使农作物遭遇霜冻、冰冻等冻害,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大风造成海上翻船等事故))3.防治措施eq\b\lc\{(\a\vs4\al\co1(发布精确的信息和警报,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实行措施,,做好防寒打算,海上船只刚好回港))[特殊提示]冷空气活动并不都是寒潮并不是全部的冷空气活动都是寒潮,只有发生在冬半年的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猛烈降温,并且降温幅度达到肯定标准的才称为寒潮。(1)寒潮是一种气旋天气系统。 ()(2)寒潮肯定带来雨雪天气。 ()(3)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发生在冬季。 ()(4)预防寒潮最重要的措施是发布信息和警报。 ()(5)寒潮是我国常见的天气,它可以干脆造成 ()①西北地区的常年干旱②东北地区的春涝③黄淮地区的风雪交加④江南地区的雨雪冰冻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提示】(1)×从天气系统来看,寒潮是冷锋形成的灾难性天气。(2)×寒潮能否带来雨雪天气,关键看暖气团中的水汽含量;若水汽充足,则会产生雨雪;若干燥,则不会形成雨雪。(3)×不同季节,寒潮对农作物的影响不同。春季寒潮易冻伤作物幼苗;秋季寒潮常影响作物成熟;冬季寒潮可造成寒冷,危害越冬作物。(4)√(5)B寒潮及其发生的缘由2018年10月17日,新疆迎来下半年的第一次寒潮,这次天气过程具有降雪大,积雪深,降温快,风沙强的特点。问题1(区域认知)材料中的寒潮属于哪一种天气系统。提示:冷锋。问题2(区域认知)寒潮一般带来什么样的天气?提示:大风、强降温、雨雪(或风沙)天气。[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寒潮的成因影响我国的寒潮实质上是冬半年快行冷锋南下形成的灾难性天气。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2.多发季节(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出现在11月~次年4月。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2)缘由: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冬季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1.2016年10月8日,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预报”。10月9~10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东北地区。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寒潮的天气系统可能是()(2)我国寒潮标准不一样的缘由是()A.寒潮源地不同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D.南北气候差异大(1)A(2)D[第(1)题,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图示A项为冷锋。第(2)题,由于我国幅员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抵达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寒潮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贾思勰《齐民要术》问题1(区域认知)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什么?【提示】冷锋。问题2(地理实践力)为什么“放火作煴(无焰的小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提示】放煴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归纳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寒潮的“功”与“过”寒潮发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详细如下图所示:2.寒潮的防卫减轻作物冻害的基本方法防卫冻害一方面要设法提高越冬作物和经济果木抗御低温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实行措施阻挡寒潮入侵,减小降温强度。防卫冻害的有效措施主要有:1.培育耐寒品种,提高抗冻实力对于越冬作物或亚热带经济果木,选育耐寒性强的品种,提高植株抗冻实力。2.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时避冻栽培在我国亚热带柑橘栽培的北缘地区,充分利用山体或水体有利的小气候资源环境栽培柑橘,可以有效地避过或减轻寒潮冻害。3.露天增温法利用一切条件提高近地面层温度,如布设烟堆、安装鼓风机等,打乱逆温层,对近地层有显著地增温效果,其中熏烟一般能提高近地层温度1~2℃。4.覆盖法利用覆盖物爱护植物体的地上部或地下怕冻部位,削减地面长波辐射,防卫寒潮侵袭,从而起到防寒作用。5.浇水法寒潮来临之前,对农田进行浇灌,增加土壤比热容,减小降温幅度。另外,在寒潮发生后,还可以针对不同作物实行一些简洁的防寒补救措施。如撬泥培土护根,压草保苗等。2.新疆气象台2月27日再次发布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受寒潮影响新疆北部地区再迎暴雪天气,新疆西北部积雪深度达30~70cm。据此回答(1)~(3)题。(1)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①危害人与牲畜②危害冬小麦③电信、电力中断④交通受阻⑤海上翻船A.①②④ B.②③⑤C.①②③ D.①③④(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A.发布精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B.随时做好防寒储备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刚好回港D.为牲畜提前打算饲料(3)寒潮对我国各地区的影响()A.由北向南渐渐减弱B.由北向南渐渐增加C.各地区影响相同D.黄土高原地势高,不受寒潮影响(1)D(2)A(3)A[第(1)题,新疆北部地区无冬小麦,也缺少河、湖、海。第(2)题,只有提前发布精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实行一些详细措施,减轻或避开寒潮带来的危害。第(3)题,受地形和纬度位置影响,寒潮对我国的影响由北向南渐渐减弱。]综合思维——山东寿光洪灾2024年8月,受台风“温比亚”影响,2024年8月18、19日山东寿光等多地连降暴雨,造成弥河流域上游冶源水库、淌水崖水库、黑虎山水库等超过1974年最高历史警戒蓄水位,8月20日上午,上游水库泄洪流量的增加,寿光沿岸部分村庄被淹,弥河发源于临朐沂山西麓天齐湾,至临朐九山旁边折向东北流,经过冶源水库,又经益都,于寿光广陵乡南半截河村,分为3股入渤海。其中东北流的一股,河槽较为宽广,为弥河主河道,在寿光北宋岭东,纳丹河,至潍坊市寒亭区央子港入海。其余两股为弥河入海岔流,均由南半截河村北流入海。河长206公里,流域面积3847.5平方公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洪涝灾难的防灾和减灾措施。提示:加强监测,发布精确信息和预报;兴修水库蓄洪;疏通河道,利于洪水期泄洪;加强宣扬,提高民众防洪意识;发展保险事业,为民众和企业供应保障,降低损失。(老师用书独具)题组1寒潮及其发生的缘由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加—减弱—再增加的过程。据此回答1~3题。1.寒潮爆发最有利的条件是()A.增大的气压梯度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C.单一广袤的陆地表面D.广袤的高纬度洋面2.寒潮爆发会造成()A.洪涝灾难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C.南方沙尘暴天气D.水土严峻流失3.寒潮若在春秋季爆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①大风降温天气②扬沙、沙尘暴天气③暴雨洪涝天气④干旱天气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③1.B2.B3.A[第1题,A、B选项都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但一般寒潮的爆发更与环流形势的改变有联系,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寒潮的爆发。而C、D选项只是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不肯定是爆发寒潮。第2题,寒潮是冬季爆发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所以A选项不正确;假如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水土流失与气温凹凸无关。第3题,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爆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少,又有沙源,往往会产生沙尘天气,不行能产生暴雨现象,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产生的。]题组2寒潮的危害中心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中国北方、江淮、江南等地大幅降温,气温下降8到12度,内蒙古东北局部地区最低气温零下40℃。据此完成4~5题。4.关于此次寒潮带来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A.对江淮、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带来肯定影响B.影响交通,造成北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价格上涨C.寒潮过境后,气温、气压下降,天气转晴D.部分城市电力、燃气等供应惊慌5.深秋,我国北方地区的农夫在寒潮来袭时常用浓烟覆盖菜地,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缘由是浓烟()A.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阻挡冷锋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汲取地面辐射,增加保温作用4.C5.D[第4题,寒潮是冷锋天气,寒潮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第5题,浓烟可以增加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削减霜冻的发生,防止农作物遭遇冻害。](老师用书独具)教材P91活动自然灾难是由自然因素造成的,目前人类尚无法根除,只能预防或避开灾难。当前常常发生的自然灾难主要是气象灾难和地质灾难两类。常见的气象灾难包括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常见的地质灾难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性、群发性,依据各地的详细状况,列出本地常常发生的自然灾难。教材P93活动寒潮天气既可以带来灾难,又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既有利又有弊。其利主要表现在:(1)寒潮加强凹凸纬间的热量交换,有利于自然界生态平衡,保持物种的多样性。(2)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证。①寒潮会带来大规模雨雪天气,缓解冬季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②雪水中的氮化物有利于提高土壤中的氮素;③雪水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肥料;④寒潮是有效的“自然杀虫剂”,可杀死大量潜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减轻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