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5065-2009 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 _第1页
DB51T 5065-2009 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 _第2页
DB51T 5065-2009 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 _第3页
DB51T 5065-2009 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 _第4页
DB51T 5065-2009 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ofbuildingexternalwindows,shad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ofbuildingexternalwindows,shadin施行日期:2010年01月01日2009年成都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的通知川建科发[2009]455号各市、州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根据我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科发[2008]90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审,现批准为四川省推荐性标准,标准编号为DB51/T5065-2009,实施日期为2010年1月1日。本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组织实施和管理,具体技术内容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四川省建设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出版发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00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根据四川省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科发 [2008]90号),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北三段55号;邮政编码:610081;邮箱:cdynw@21;传真:本规程主编单位: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参编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四川海顿建材有限公司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四川广汉三星铝业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型材有限公司成都裕众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高科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韦延年储兆佛邹开林刘晖姬文刚刘洪何光明李维宇余川刘信社赵杰余恒鹏冯玉秋金洁黎力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龙恩深董靓侯宝清秦钢罗进元周继忠高庆龙 12术语和符号 23基本规定 54节能设计依据 7 7 5节能设计要点 6节能性能测评与标识 附录A材料代号及窗型编号 附录B建筑玻璃系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 21附录C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 附录D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 附录E遮阳形式及其遮阳系数 32附录F天窗类型及其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 47附录G外窗节能性能测评与标识方法 附录H计算外窗传热系数的窗框型材节点 52本规程用词说明 55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57 1 2 54DesignConsignmentforEnergy 7 7 5DesignKeyPoints AppendixA:MaterialCodeandWindowNumber TransmittanceofArchitecturalGlass 21TransmittanceofExternalWindows 23TransmittanceofGla 31AppendixE:ShadingFo VisibleTransmittanceofSkylights AppendixG:TestingandEvaluatiPerformanceofExternalWindows AppendixH:NodeforCalculationofThermalTrans 52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 55 56ExplanationofProvisions 11.0.1为规范和指导四川地区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建筑节能设计,提高设计质量,促进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及其相关产品技术标准,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中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建筑节能设计。1.0.3本规程涉及的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组成材料及成品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1.0.4本规程涉及的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构造节点设计、安装工程及施工质量验收,均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1.0.5按本规程进行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四川省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规定。22.0.1透明浮法玻璃clearfloatgla透明浮法玻璃的浮法生产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₂和H₂)的锡槽中完成的。熔融玻璃液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液态锡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的液态玻璃板且硬化、冷却后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后得到浮法玻璃成品。透明浮法玻璃用C表示。2.0.2着色浮法玻璃tintedfloatglass着色浮法玻璃生产成型方法同透明浮法玻璃,只是在玻璃原料内调入适量色料配方。着色浮法玻璃用T-C表示。2.0.3阳光控制镀膜玻璃solarcontrolcoatedglass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又称热反射玻璃,是一种对波长范围350nm~1800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控制作用的镀膜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用RE表示。2.0.4低辐射镀膜玻璃lowemissivitycoatedglass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是一种对可见光及不可见光热辐射具有高反射比,且受热后表面又具有低发射率的镀膜玻璃。低辐射玻璃用Low-E表示。2.0.5夹层玻璃laminatedglass夹层玻璃是在双片或多片玻璃间,夹入强韧而富粘着力的中间膜形成的复合玻璃。夹层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类型,用LM表示。2.0.6中空玻璃sealedinsu中空玻璃是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粘结密封,3使玻璃层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复合玻璃制品。中空玻璃用IGU2.0.7传热系数thermaltr在稳定传热条件下,窗或幕墙两侧空气温度差为1K(℃),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窗或幕墙传递的热量。传热系数用K表示,2.0.8综合遮阳系数shadingcoeff评定外窗(或玻璃幕墙)包括遮阳在内阻挡太阳辐照进入室内的一个无量纲指标,是以透过包括遮阳在内的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辐射热量与照射到窗(或玻璃幕墙)外的太阳辐射热量的比值来表征。综合遮阳系数用SC表示。2.0.9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transmittance可见光透射比是太阳光谱中的可见光波段(380nm~780nm)透过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可见光强度与投射到外窗或玻璃幕墙上的可见光强度的比值。可见光透射比用vo表示。2.0.10隔热铝合金框thermalbreakalu在铝合金型材中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非金属材料形成隔热腔型,使铝合金型材具有较低的传热系数。隔热铝合金框用符号Alb2.0.11框窗面积比arearatioofframetowindow外窗(或玻璃幕墙单元)中的框面积与整樘窗(或幕墙单元)贴有低辐射率有机薄膜的玻璃制品。低辐射贴膜玻璃用符号42.0.13中空玻璃露点温度dewpointtempertatureofsealed53.0.1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天窗(即屋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气密性、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以及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和天窗的面积,均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四川省民用建筑3.0.2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节能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当设计变更涉及降低建筑节能效果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应经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并履行节能设计3.0.3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使用的材料、成品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严禁使用国家明令3.0.4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及天窗使用的玻璃,应根据其使用的建筑性质、位置及面积和安全要求,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与之相符合的玻璃和防护措施。3.0.5根据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设计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型式时,可按本规程附录C~F所列表对应选择。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提供国家及四川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的产品检验合格报告。3.0.6建筑节能设计时,应对外窗(或玻璃幕墙)及天窗与周边墙体及屋面间的接缝处,注明采用具有优良保温、防水性能的弹性闭孔材料慎充饱满,其内、外侧应采用耐候密封胶密封。3.0.7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及天窗的安装,应根据设计要求位首:确、时接严密,且不应损坏周边墙体的保温系统,缝隙应用密6封材料嵌填牢固。3.0.8建筑遮阳宜结合外立面设计采用建筑构件外遮阳。遮阳设施的安装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活动遮阳的调节机构应方便、灵活,并应能调节到位。3.0.9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工程中推广应用的新产品、新技术,必须经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省级以上新产品、新技术认证,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经工程实践符合有关功能及安全性能的检验。渗漏。可开启天窗应开启方便、灵活,关闭时应封闭严密。3.0.11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建筑设计及安装施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GB5030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量验收规范》GB50411,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保温隔热工程质量验收规程》DB51/5033等标准中的相关规定。7A——窗框面积(m²);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光总透射比g:可按下式计算:式中:8—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光总透射比;8g—窗(或玻璃幕墙)玻璃的太阳光总透射比;8f——窗(或玻璃幕墙)框的太阳光总透射比;Ag——窗(或玻璃幕墙)玻璃的面积(m²);A——窗(或玻璃幕墙)框的面积(m²);A——整窗(或玻璃幕墙)总面积(m²)。8外窗(或玻璃幕墙)的综合遮阳系数SC可按下式计算:式中:SC——外窗(或玻璃幕墙)的综合遮阳系数;Sw(Scw)——外窗(或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8t——整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光总透射比,按(4.1.2)4.1.4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外窗(或玻璃幕墙厂的可见光透射比z,可按下式计算:式中:t——外窗(或玻璃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Tv.g——窗(或玻璃幕墙)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Ag——窗(或玻璃幕墙)玻璃的面积(m²);A₁——整窗(或玻璃幕墙)总面积(m²)。9所占的面积(m²);Acw-带非透明面板的明框玻璃幕墙总面积(m²)。4.1.6幕墙后面有实体墙的传热系数。1幕墙与实体墙之间为封闭空气间层时,传热系数Kcww可按下式中:Kcww——幕墙后面有实体墙且为封闭空气间层时的传热系数或(4.1.5-3)计算的倒数;Ra-—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m².K)/W],按本规程表4.2.6Rmwall—实体墙的热阻[(m²K)/w],为实体墙各组成部位的平均热阻值,可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二的附2.3式计算。当幕墙与实体墙之间存在热桥时,应根据热桥面积与实体墙面积的百分比考虑热桥对Keww计算值的影响,即:(A)当热桥面积不大于实体墙部分面积的1%时,可不考虑(B)当热桥面积大于实体墙部分面积的1%时,应考虑热桥的影响乘以修正系数β:a当热桥面积大于实体墙面积的1%且小于2%时,β=1.05;b当热桥面积大于实体墙面积的2%且小于5%时,β=1.10。2幕墙与实体墙之间为非封闭空气间层时,可按下式计算Kcww:式中Kcww-—幕墙与实体墙间为非封闭空气间层时的传热系数1幕墙与实体墙之间为封闭空气间层,且玻璃或其他板材为普通透明玻璃或板材时,热惰性指标Dcww可按下式计算:式中:Dww——幕墙后面有实体墙的热惰性指标;Dmwall——构成实体墙的各部位的平均热惰性指标,计算方Dc——透明玻璃或其他板材幕墙的热惰性指标,可近似取2幕墙与实体墙间为非封闭空气间层,或封闭空气间层幕墙的玻璃及其他板材为热反射玻璃(板)时,可不用进行隔热设计验算。4.1.8窗口前方有挡板(或花格等)遮阳的遮阳系数。窗口前方有与窗面平行的挡板(或花格等)遮阳的遮阳系数可式中Saf—-挡板遮阳的遮阳系数;η——挡板轮廓透光比。即窗洞口面积减去挡板轮廓由太阳光线投影在窗洞口上所产生的阴影面积后的剩余面积与窗洞口面积的比值。挡板各个朝向的轮廓透光比按该朝向上的4组典型的太阳光线入射角,采用平行光透射方法分别计算或实验测定其4个轮廓透光比的平均值。典型太阳光入射角按表4.1.8选取。n*——挡板构造透射比,按不同材料挡板取值:混凝土、金属类挡板取η*=0.1;厚帆布、玻璃钢类挡板取η*=0.4;金属或其他非透明材料制作的花格。百叶类构造取y*=0.15。窗口朝向南东、西北1组1组1组太阳高度角00000太阳方位角001透明浮法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见表4.2.1-1。遮阳系数S,%2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见表4.2.遮阳系数S,%遮阳系数S,%%遮阳系数S,%遮阳系数S,%窗框型材及代号传热系数K,W/(m²·K)普通铝合金(Al)隔热铝合金型材(Alb)木材(W)金属和木材复合(SW)4.2.4低辐射贴膜玻璃(Low-E.F-G)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间层两侧表面间层厚度(mm)5的表面材料的表面材料5.0.1建筑外窗节能设计时,应根据外窗所在房间使用性质及外墙面积大小,合理设计窗洞口尺寸及窗型,窗洞口面积应适宜,且宜5.0.2金属窗框应有隔热构造,且宜选择不少于2个隔热空腔的隔5.0.3框窗面积比应根据框及玻璃的传热系数合理进行设计。5.0.4中空玻璃的空气间层厚度宜控制在9mm~14mm之间,采用12mm厚空气间层为最适宜。5.0.5玻璃幕墙应根据其类型及构造型式采用相应的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方法。当采用隐框玻璃幕墙或全玻璃幕墙时,可取构成幕墙的玻璃传热系数Kg作为隐框玻璃幕墙或全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c;当采用半隐框玻璃幕墙时,可仅取横向或竖向的明框宽度a或b代入本规程4.1.5的公式(4.1.5-1)或(4.1.5-2)计算半隐框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cw。5.0.6在窗的中空玻璃间层中充惰性气体可提高窗的保温性能,充有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w,应以有效的检测报告为依据。5.0.7当窗或玻璃幕墙的玻璃为低辐射贴膜玻璃时,可按本规程附录C和D中采用Low-E玻璃作外窗或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w和可见光透射比代入进行节能设计,但应以有效的检测报告为依据。5.0.8当采用单层Low-E玻璃时,镀膜层应置于外窗的室内一侧;当采用Low-E玻璃与普通玻璃组合成中空玻璃时,Low-E玻璃应置于中空玻璃窗的室外一侧,且应将镀膜层置于空气间层一侧。5.0.9在设计固定式水平遮阳板时,宜结合建筑立面设计使其两端挑出外窗洞口两侧一定长度,以提高水平遮阳板的遮阳效果。固定式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可按附录E.3.2查取。5.0.10在设计固定式垂直遮阳板时,宜结合建筑立面设计使其上端挑出窗洞口上沿一定高度,以提高垂直遮阳板的遮阳效果。固定式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dy可按附录E.3.3查取。阳系数Sa为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h)与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按附录E.5将横向遮阳板转换成水平遮阳板加挡板遮阳,将竖向遮阳板转换成垂直遮阳板加挡板遮阳,并采用转换后的两种遮阳板的遮阳系数的乘积为其遮阳系数Sd。5.0.13表面喷涂有不同饰面涂料的PVC塑料窗框或铝合金窗框,可不考虑喷涂层对窗框传热系数Kf的影响。应合理的选择窗框的喷涂层色彩及其表面热特性,不宜采用深色涂层。5.0.14要使设计选型的外窗或玻璃幕墙同时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和可见光投射比限值,是非常困难的。为此,在节能设计中应首先使外窗或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w(Kew)和可见光透射比Tv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综合遮阳系数可参照本规程附录E选择适宜的内、外遮阳措施,并根据本规程4.1.3的规定计算综合遮阳系数SC。序,促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的有效措施。对有节能性能测评与标识证书的外窗产品,节能设计时,可以节能性能测评报告与标识证书C中空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中空层气体类型导热系数λ,W/(m-K)A窗框型材类型窗框型材类型W表A.2窗型编号及其窗框型材与玻璃组合窗型编号附录B建筑玻璃系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S,%%%附录C建筑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1.1-1和表C.1.1-2。%S%%%%S%C.1.2隔热铝合金窗框与低辐射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1.2。窗型编号%SC.1.3隔热铝合金窗框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1.3。窗型编号%S%C.2塑料窗框和不同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C.2.1塑料窗框与普通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2.1-1和表C.2.1-2。表C.2.1-1塑料窗框与普通单层玻璃组合外窗的传%S%%%C.2.2塑料窗框与低辐射中空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2.2。%S%窗型编号%%C.2.3塑料窗框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2.3。表C.2.3塑料窗框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窗型编号%%C.3玻璃钢窗框和不同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C.3.1玻璃钢窗框与普通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3.1-1和表C.3.1-2。窗型编号%S%%%C.3.2玻璃钢窗框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3.2。表C.3.2玻璃钢窗框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C.3.3玻璃钢窗框与低辐射中空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见表C.3.3。表C.3.3玻璃钢窗框与低辐射中空玻璃组合外窗的传热系数、%S%%比%附录D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与可见光透射比窗型编号%S%即:Alb(6C+9A+6C)之Kc=3.1Alb(6C+12A+6C)之Kw=2.97W/(m²·K)E.1遮阳的基本形式及特点E.1.1按遮阳与窗的位置关系分,有外遮阳、内遮阳和中间遮阳三种形式,主要特点见表E.1.1。外遮阳将太阳辐射直接阻挡在室外,节能效果良好。及构造的耐久性要求较作、维护不方便。内遮阳中间遮阳求。节能效果良好。E.1.2按遮阳的固定方式分,有固定式建筑遮阳和活动式遮阳两种形式,主要特点见表E.1.2。固定式灵活性较差,不易兼顾冬季阳光入射、E.2固定式遮阳板的分类、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见表E.2。宜布置在北回向及接近南向的窗口和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南向及北向窗口应向南适当倾斜。比较均匀。宜布置在从东围内的窗口。向及其附近方向的窗口。E.3固定式遮阳板的遮阳系数。E.3.1固定式水平与垂直建筑遮阳板的遮阳系数计算简图见图E.3.1。E.3.2固定式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E.3.2.1夏热冬冷地区固定式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h见表E.3.2.2寒冷地区固定式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dh,可用表E.3.2.3夏热冬暖地区固定式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h,可用表E.3.2-1、表E.3.2-2、表E.3.2-3及表E.3.2-4中的值乘以系数0.95。表E.3.2-1夏热冬冷地区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300mm)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E.3.3固定式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E.3.3.1夏热冬冷地区固定式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v见表E.3.3-1、表E.3.3-2、表E.3.3-3及表E.3.3-4。E.3.3.2寒冷地区固定式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y,可用表E.3.3.3夏热冬暖地区固定式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y,可用表E.3.3-1、表E.3.3-2、表E.3.3-3及表E.3.3-4中的值乘以系数0.97。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表E.3.3-2夏热冬冷地区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400mm)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东南西北E.4外窗有活动式内或外遮阳的综合遮阳系数SC,可按窗框型材的遮蔽系数A乘以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g与遮阳的遮阳系数Sa的乘积Sgd求得,即SC=A·Sgd。E.4.1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g与常用活动式遮阳的遮阳系数Sa的E.4.1取铝合金窗框型材的遮蔽系数A=0.80,PVC等窗框型材的遮蔽系数A=0.70。中空玻璃外遮阳窗中间色内遮阳窗中间色片帆布罩两侧开启开启中空玻璃内遮阳卷轴遮阳片中间色中间色密帘网状中间色网状中间色密织物中间色中间色内遮阳中间色卷轴遮阳片帆布罩开启开启中间色中间色窗帘网状中间色网状中间色物中间色内遮阳窗帘物中间色外謀阳窗中间色E.5幕墙有单个或多个横向平行遮阳板或竖向平行遮阳板的遮阳系数计算方法。E.5.1幕墙有单个或多个横向平行遮阳板可转换成单个或多个水和B用于计算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外挑系数PF,C为挡板遮阳的高度或宽度。挡板遮阳的轮廓透光比η可近似取为1,其遮阳E.5.2幕墙的单个横向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为转换后的水平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h和挡板遮阳的遮阳系数Saf的乘积;幕墙的单个竖向平行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为转换后的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和挡板遮阳的遮阳系数Say的乘积。E.5.3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y和Sd按本规程附录式(4.1.8)计算。附录F天窗类型及其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斜坡形天窗圆锥形天窗穹形天窗拱形天窗锯齿形天窗拱形天窗棱锥形天窗F.2屋面天窗节能设计要求。F.2.1与屋面平行且离屋面有一定高度、四周为实体围护构件的天窗,可按水平天窗设计。F.2.2天窗玻璃必需使用安全玻璃。F.2.3天窗采用夹层玻璃时,夹层胶片厚度不应小于0.76mm。F.2.4安全玻璃的最大许可面积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中的相关规定。F.2.5天窗的遮阳系数Sw可取天窗玻璃的遮阳系数Sg乘以框的遮蔽系数A=0.8,即Sw=0.8Sg。F.3常用天窗玻璃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见表F3。遮阳系数S₂%阳光控制中空玻璃6半透明G1建筑外窗节能性能标识是指标准规格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G2.1企业应持有工商行政主管部门G2.4产品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门窗标准,并通过产品型式检G3.2企业向标识实验室提出生产条件现场检查和产品节能性能检验委托,并与标识实验室签订《生产条件现场检查与建筑门窗节现场调查内容包括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配备、文件管理、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加测评标识机构按照模拟程序和相关标准对产品的节能性能指标对封样的标准规格产品的气密性和传热系数进行实验室检测。检测和模拟计算项目包括门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可见光透射比等节能性能指标。比较检测数据与模拟计算数据,标准规格产品传热系数的检测值与模拟计算值之间的误差绝对值不应大于5%,否则应重新模拟计算和检测,必要时,应重新抽样进行检测。测评标识机构应提交节能性能指标检测报告(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可见光透射比)、《节能性能指标模拟计算报告》和《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测评标识报告》。G3.5外窗的节能性能认证。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建筑门窗节能性能标识专家委员会对企业提交标识申请材料及标识实验室出具的相关报告进行审查,并将通过审查的产品进行公示。一个月内没有收到持异议的回覆,即准许企业使用节能测评标识证书。图H.0.1-1DQ55系列隔热铝合金窗(三腔)节点围图H.0.1-258系列塑料窗(三腔)节点图BA图H.0.1-3YZ60系列玻璃钢窗(三腔)节点图BA—AA—A图H.0.1-4YZ60系列玻瑞钢窗(两腔)节点图围H.0.1-568系列塑料窗(六腔)节点图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1《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4《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5《贴膜玻璃》JC846-2007;6《镀膜玻璃》GB/T18915.1~18915.2-2002;8《中空玻璃》GB/T11944-2002;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2部分:钢化玻璃》GB15763.2-2005;11《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140-2005;12《铝合金门窗》GB/T8478-20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窗》JG/T186-2006;14《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15《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GB/T2680-1994。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602术语 623基本规定 664节能设计依据 694.1计算公式 694.2计算参数 735节能设计要点 766节能性能测评与标识 86本规程“总则”一章,主要叙述编制本规程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以及本规程与其他技术标准的关系等基本事项。1.0.1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及遮阳是目前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严格控制的规定性指标之一。当前,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中的外窗及玻璃幕墙的面积,仍有设计得越来越大的趋势,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已成为建筑节能设计中最受关注而且更具有创新性的一个方面。至今,有关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及遮阳、天窗的节能设计参数,大多是出现在一些教科书或相关标准的附录中,而且又多是出自于部分产品厂家或一些实测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数据,不规范、不统一,给节能设计带来不少困难。众多建筑师、窗的生产厂家和建筑开发商都迫切要求有一本可以规范和指导建筑外窗、玻璃幕墙及遮阳与天窗的节能设计技术规程。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30号令要求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规定,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3部局关于加强建筑节能材料和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建科[2008]147号)的要求,规范和指导四川地区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保温隔热节能设计,提高设计质量,促进产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四川省建设厅于2008年2月29日发出“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规程》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发(2008)90号],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编制。本规程是在建设部列为2004年科学技术项目计划中的技术开发项目《成都市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应用技术的综合研究》(序号:221,项目编号:04-02-176)的指导性科研成果之一《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节能设计手册》(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由编制组汇集省内外有关单位对该手册(征求意见稿)的反馈信息,进一步通过试验、计算和多次的讨论研究而编制成。1.0.2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对于有建筑节能要求的工业建筑外窗、遮阳及天窗的节能设计,可参照本规程执行。窗的节能设计提出相关的规定,不涉及组成材料及成品的质量和构造节点设计、安装工程及施工质量验收。为此,特别强调其组成材料及成品的质量和构造节点设计、安装工程及施工质量验收,应符1.0.5本条说明本规程与其他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建筑节能设计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有相应的标准。为此,在进行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0.5)低于一般玻璃(g=0.84),也不能称为低辐射玻璃。关键差别在于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是对波长范围350nm~1800nm的太阳光具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且受热后的发射率也较大。而Low-E玻璃璃或低辐射夹层玻璃,其光热特性可采用反射玻璃和低辐射效支撑的传热系数增大1.1倍。2.0.8综合遮阳系数是一个总称,用符号SC表示。它是窗(或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Sw(Scw)与遮阳的遮阳系数Sa的乘积,即SC窗(或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是构成窗(或玻璃幕墙)的玻璃与框的遮阳系数Sg及S,和玻璃与框在窗(或玻璃幕墙)上所占面积Fg及Fq的加权平均值。亦可用玻璃的遮阳系数Sg乘以窗框型玻璃的遮阳系数是透过玻璃的太阳辐射热量与相同条件下透过相同面积的3mm厚标准透明玻璃的太阳辐射热量之比。遮阳的遮阳系数是透过遮阳的太阳辐射热量与投射在遮阳上的太阳辐射热量的比值。实测表明,同一型式活动遮阳用作内遮阳时的遮阳系数Sdi比用作外遮阳时的遮阳系数Sde要提高1.2倍。数很大,如铝合金的导热系数λ=160.0W/(m-K),是一般塑料(PVC)导热系数A=0.17W/(m.K)的941倍;普通钢材的导热系数也是PVC导热系数的342倍。即使是加工成为带有薄壁空腔的的金属窗框型材,其传热系数K≥6.21W/(m²·K),是一般PVC窗框型材传热系数Kf的2.8倍。为提高金属窗框的断热能力,就需要作断热处理。隔热条是用导热系数较小的非金属材料形成不同腔形,断热能力随传热方向上的空腔排列多少而变。如图1,空腔排列多表明断热能力越好,即型材的传热系数Kf越小。即使是PVC或玻璃钢窗框型材,窗框的传热系数也是随着传热方向的空腔排列多少而异。2.0.11框窗面积比是表征框在窗或玻璃幕墙中的面积与整窗或玻璃幕墙面积所占比例的一种表示方法,有的用框玻面积比表示。如果将窗面积认为是窗外框围成的面积,也有用框玻面积比表示的,但这个表示方法会被误认为是玻璃面积与框面积之比,形成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要使窗或玻璃幕墙有较小的传热系数,必须是玻璃与框的传热系数都要小。当框的传热系数较大时,其所占面积要越小越好;当框的传热系数较小时,将随着其面积比例的增大,窗或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即有减小的趋势。所以,在窗型设计中,应根据框及玻璃的传热系数值选择适宜的框窗面积比(或框玻比)以求整窗或玻璃幕墙有较小的传热系数。2.0.12低辐射贴膜玻璃是近几年研发应用在玻璃上的节能产品,其保温隔热性能主要取决于膜对可见光的热反射率及对不可见光的热辐射率。当贴膜玻璃膜层的表面辐射率ε≤0.15时,其光热物理特性可认为与Low-E玻璃相当。如果只具有优良的反射太阳辐射热作用,而辐射率e较大,则只能称之为阳光控制贴膜玻璃。2.0.13中空玻璃露点是现行国标《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中的幕墙节能工程和门窗节能工程中与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可见透射比并列的施工质量验收项目。对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外窗及玻璃幕墙,特别要控制中空玻璃中的结露现象。中空玻璃露点尚无规范性的术语,本规程根据其所反应的特征作出定义。3.0.1建筑外窗(或玻璃幕墙)、天窗(即屋面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综合遮阳系数、气密性、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及外窗的可开启面积和天窗的面积限值,在现行的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本规程所指的玻璃幕墙系指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JGJ102的术语中所定义的玻璃幕墙。即是由金属构件与玻璃板组成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有明框玻璃幕墙、半隐框玻璃幕墙、隐框玻璃幕墙和全玻璃幕墙。3.0.2在现实的建筑节能设计中,变更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是常有的事。尽管相关标准、规范对此作了明确的规定,但为了引起重视,本条作了强调说明。3.0.3在总则的1.0.3中已作了规定,本条强调严禁使用国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成品,特别是无产品名称、无厂名、无厂址的“三无”材料和产品。3.0.4对于7层以上居住建筑(或相当于7层居住建筑高度的其他民用建筑)的外窗、面积大于1.5m²的窗玻璃或窗玻璃的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600mm的落地窗、倾斜窗、天窗、采光顶等,必须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玻璃。在《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6.1.2-2中,除对安全玻璃的最大允许面积以及有框架的普通退火玻璃或夹丝玻璃的最大允许面积都提出了规定外,还对玻璃的选择和防护措施作了规定,防护措施是强制性条文。由于建筑玻璃在不同建筑及不同使用位置中的安全要求不同且越来越高,本条特别提出要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采用与之必须以有效的产品检验合格证书说明与节能设计的要求相符。3.0.6及3.0.7强调产品的安装及嵌缝质量均需满足设计文件及相3.0.8外遮阳,特别是固定的建筑外遮阳板,对建筑立面的造型影响很大,加之要增加建筑成本,已成为目前建筑外遮阳在建筑设计中很难被建筑师纳入外窗或玻璃幕墙的有效节能措施进行合理的设计。本条提出宜结合建筑外立面设计采用外遮阳,特别是固定式的构件遮阳。将内遮阳作为外窗和玻璃幕墙的一种遮阳措施提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实的居住建筑,基本上是住户在装饰装修过程中都要把外窗的遮阳作为装饰内容之一,大多还是双层遮阳,只是正如本规程的2.0.8条说明,同一型式的活动遮阳用作内遮阳时的遮阳系数比用作外遮阳时要高出1.2倍。不论是采用内遮阳还是采用外遮阳,安装位置均应满足设计要求,调节机构应方便、灵活,并应3.0.9为了保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成型的建筑外窗、玻璃幕墙、天窗、遮阳产品的节能设计与施工质量,经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单位应根据该产品由四川省或上一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证书进行节能设计。总的原则是积极鼓励使用经国家或四川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产品技术鉴定,推广应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3.0.10在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中都有采用天窗进行采光和通风的设计,节能设计标准也对其面积、传热系数、遮阳系数限值作了规定。本条着重提出应在节能设计时对其玻璃、安装位置、坡度、嵌缝处的密封和可开启天窗应开启方便、灵活等作出必要的说明,以保证其安装和施工质量。3.0.11本规程未涉及建筑外窗、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一般建筑设计和安装施工及质量验收。建筑设计(特别是构造节点设计)和安装施工质量,是建筑外窗、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节能设计要求最终能否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为此,本条作为基本规定提出,列出了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为建筑设计和安装施工与质量验收应符合的依据。本章包含4.1计算公式及4.2计算参数两部分内容,是本规程第3章基本规定、第5章节能设计要点、第6章节能性能检测认证和附录B、附录C及附录D所列表中光热物理性能指标计算的依据。4.1计算公式本节主要列出了与建筑外窗、玻璃幕墙、遮阳及天窗的建筑节能设计有关的8个计算公式。本规程根据计算对比,从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考虑,对个别计算公式作了简化处理。我们认为,这样的简化处理是符合建筑围护结构工程实际情况的。比如,有关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中的玻璃边缘的线传热系数ψ,受框的断热性能影响很大,而且也与玻璃的组合及其断热性能有关系。对于单玻窗或玻璃幕墙,若是非断热框,线传热系数有影响;若是断热框,线传热系数几乎没影响。对于有较低传热系数的组合玻璃构成的外窗或玻璃幕墙,线传热系数的影响同样与框的热性能有关系。发展趋势是提高框的断热性能,线传热系数就影响甚微。不考虑线传热系数,与考虑线传热系数的整窗或玻璃幕墙单元的传热系数计算结果表明,玻璃边缘的线传热系数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实际上,建筑门窗工程质量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应考虑整窗或玻璃幕墙的综合性能。经规程编制组认真讨论研究,认为在4.1.1、4.1.5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中不考虑线传热系实际的。本规程中的窗玻璃传热系数系指窗玻璃中央区域传热系数。如果要考虑线传热系数计算外窗和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可按4.1.3本条是对外窗(或玻璃幕墙)综合遮阳系数SC的具体化。阳系数就是玻璃的遮阳系数。这与行标《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中的整樘窗的遮阳系数计算公式及表C.0.1中所列典型玻璃系统的光学热工参数是不一致的,即不应以玻璃系注4中,又一方面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提法一致,说明表中的遮阳系数系指外窗透明部分的遮阳系数,另一方面又说明窗的遮阳系数=玻璃的遮阳系数×(1-窗框比),PVC塑钢窗或木窗窗框比可取0.30,铝合金窗窗框比可取0.20。这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对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的对比是定义SC是表征窗(或玻璃幕墙)的综合遮阳系数,它是包含了整樘窗(或玻璃幕墙)的遮阳系数Sw(Sew)与遮阳的遮阳系数Sa是按公式(4.1.3-5)计算,它是整樘窗(或玻璃幕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与3mm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0.87)之比值;三是以衰减倍数的关系式建立由多层玻璃与框组合的整樘窗(或玻璃幕墙)的 将相同的活动式遮阳设置在同一窗外侧或内侧,从室内一定距离对比测试的热辐射结果表明,遮阳内设置时的热辐射得热量为外设置时的1.2倍左右,即遮阳系数增加1.2倍。目前,厂家提供的活动式遮阳的遮阳系数一般都是按外遮阳的要求进行测定,所以在公式(4.3.3-3)及(4.3.3-4)中有1.2倍的乘数。本规程正是基于内遮阳有较好的遮阳效果,将其作为一种外窗及玻璃幕墙的隔热措施提151-2008中计算公式的某些参数予以合并和简化而成。所不同的是,墙之间为封闭空气间层时的热桥面积大小提出了以修正系数代入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同时还提出了玻璃幕墙与实体墙间为非封闭空气间层时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明确的说明实体墙的热阻应是平均热阻,因为实体墙一般不是单一墙材构成。4.1.7所列公式是本规程首次提出。仅管现行国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没有对外墙与屋顶提出热惰性指标的要求,但对于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从隔热考虑,热惰性指标仍是隔热性能的评价依据之一,计算内表面最高温度也需要该参数。同时也不排除在夏热冬冷及夏热冬暖地区的居住建筑中有采用幕墙与实体墙构成的构造型式。实体墙的热惰性指标也应为平均热惰性指标。当幕墙与实体墙间为非封闭空气间层,或幕墙的玻璃及其他板材具有热反射性能时,不仅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也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因为流动的空气可以热压的作用从非封闭空气间层中散出,热反射玻璃或其外表面有热反射层的板材可有效的减少进入空气间层中的热量。正是基于这种构造型式的优点,可不进行隔热设计验算。为便于固定式建筑遮阳板的节能设计,本规程将固定式水平遮阳板与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Sah和Sdv通过计算列入附录E.3.2和E.3.3。建筑遮阳板是建筑构件之一,不管是水平式、垂直式或者是水平垂直综合式与挡板式都是固定的。尽管太阳辐射是有规律的,但不同纬度地区及不同朝向建筑的外窗及玻璃幕墙在不同季节所接收到的日辐射强度及峰值出现的时间却是不同的,固定式遮阳板不能仅仅考虑其夏季有利的遮阳效果,还应考虑其冬季不利如图2所示。因此应综合考虑固定式外遮阳在整个采暖期和空调期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得热量进行一个平均折减。附录E.3.2和附录E.3.3的夏热冬冷地区固定式水平遮阳板及垂直遮阳板在不同A和B值时的遮阳系数S.h和Sdy,就是以平均折减原则进行计算得出。通过计算分析,对于寒冷地区固定式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可以按夏热冬冷地区计算的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乘以1.06和1.00;对于夏热冬暖地区的固定式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可以按夏热冬冷地区计算的水平遮阳板和垂直遮阳板的遮阳系数分别乘以系数0.95和0.97。图2理想遮阳板示意图4.1.8列出b了与外窗面平行的挡板(或花格等)遮阳的遮阳系数Saf的计算公式。由于固定式挡板遮阳用得较少,所以未将其遮阳系数Saj进行计算列入附录中。4.2计算参数本节所列计算参数主要包括常用单层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常用中空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常用窗框材料及其型材的导热系数、传热系数参数,以及玻璃节能安全膜复合在普通玻璃表面上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这些参数都是计算建筑外窗、玻璃幕墙、天窗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的必要参数,主要由编制组中有关的玻璃及窗框型材生产厂家提供,也有部分参数是从有关标准及文献中节选,由编制组广泛征求意见讨论后研究确定。表4.2.1-1的参数由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和台玻成都玻璃有表4.2.1-2的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或称反射玻璃)的主要作用是反射太阳热辐射作用,一般都是采用单层,基本上没有与普通玻璃组合成中空玻璃的产品,所以只在表4.2.1-2中列出了单玻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的遮阳系数及可见光透射比随其镀膜的性能而已,所以表中参数是个范围值。表B.0.1的参数由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提供。表4.2.1-3和附录C中都列出了不同辐射率(e)的Low-E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因为Low-E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与其辐玻璃外窗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w及可见光透射比r。是取较大的e值进行计算得出,原因是从保持较长使用期间的节能效果考虑。表B.0.2的参数由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和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表4.2.1-4只列出了透明夹层玻璃的光、热物理性能参数。如热特性可采用阳光控制镀膜玻璃或低辐射率玻璃的光、热特性作设计依据。表4.2.2-1中参数由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和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提供。4.2.2的中空玻璃空气间层厚度只列了9mm和12mm两个厚度,主要是从节能和技术经济指标两个方面的因素考虑。表4.2.2-2的参数由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和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提供。如图3和图4所示,最佳空气间层厚度是12~14mm,9~10mm属良好的间层厚度。由于玻璃受热受冷后会有一定的变形,中空玻璃中部的间层厚度会有变化,所以在一般的中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计算中都标明要取玻璃中央部位的传热系数。为此,若空气间层厚度小,不仅热阻小,而且还有可能由于玻璃的变形而使间层厚度减小,热阻更小;若空气间层厚度较大,不仅会导致窗框的断面尺寸要大,框材重量增加,其材料及加工成本也会增加,技术经济指标较差,而且空气间层的热阻也并不随厚度增大而增加。所以,综合节能效果与技术经济指标考虑,本规程推荐使用9mm和12mm两种空气间层厚度的表4.2.4-2的参数分别由四川海顿建材有限公司、四川广汉三星铝业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型材有限公司和成都裕众复合材料表4.2.4是术语2.0.12低辐射膜复合在普通玻璃上的光、热性能参数。正如2.0.12的条文说明指出,关键在于贴膜自身是否具有低辐射率指标,如果只具有阳光控制特性,则仅对夏季的隔热有利;只有具有低辐射率(e≤0.15)的特性,才可以同时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表4.2.4的参数由四川省尚沃节能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提在本规程的附录C及附录D中未将低辐射贴膜玻璃组合成窗或玻璃幕墙的光、热性能参数列出,只是在本规程第5章节能设计要点的5.0.7条中指出:当窗和玻璃幕墙的玻璃贴有低辐射率(E≤0.15)膜时,可按本规程附录C和D中,采用Low-E玻璃作外窗或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遮阳系数Sw和可见光透射比rv代入进行节能设计,但需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予以证实,并应符合相关技术表4.2.5摘引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5.0.1建筑外窗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能单纯只追求大面积的外窗以满足所谓的采光和视觉效应要求。特别是外窗与外墙比较,保温与隔热性能都远不及外墙,且单位平方米的建筑成本也高于外墙,维修、更换是常有的事。所以,在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都严格的规定要控制建筑各个朝向立面上的窗墙面积比。目前的建筑设计中,仍有盲目追求大面积窗及飘窗的趋向。的使用性质提出外窗面积所对应的传热系数限值规定。根据这一规定,本条提出应根据外窗所在房间的使用性质及外墙面积大小,合理设计窗洞口尺寸及窗型。平开窗的气密性能优于推拉窗的气密性能,外窗的开启方式宜5.0.2尽管铝合金与PVC塑料的导热系数相差约941倍,但这并不代表用铝合金作为窗框型材时的传热系数Ky与PVC塑料窗框型材的传热系数Kr有如此大的差别。因为在典型的铝合金窗框型材断面中,真正贯通内外表面的金属实体部分所占比例实际上是很小的,与铝合金传热相比较,所形成的空气间层及其他非金属直接贯穿部分的传热相对甚微,完全可以忽略。即使取铝合金窗扇内外表面间的热阻Ry=0.01(m²·K)/W,取内外表面热交换阻R+R.=0.125+0.04=0.165(m².K)/W,铝合金窗框的传热阻Rof=0.175(m²K)/W,传热系数Ky=5.71W/(m².K)。其实,单层普通玻璃及其他金属窗框型材本身的热阻都非常小,传热系数也与铝合金窗框型材的传热系数K类同。所以,只有借助提高窗框型材及玻璃部分的绝热能力,才有可能提高整窗的绝热能力。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非金属材料形成不同的框型将铝合金窗框断开进行加工组合,正是提高铝合金窗框绝热性能的有效措施,如本规程2.0.10条说明所叙。5.0.3框窗面积比对整窗的传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图5、图6及图7所示,不仅对单玻窗的传热系数有影响,对中空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也有影响。当然,由于组合成整窗的窗框型材及玻璃的传热系数有差异,组合方式的不同就对整窗的传热系数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应根据窗框型材及玻璃的传热系数K₁及Kg合理的进行整窗的框窗面积比设计。当框的传热系数Ky小于玻璃的传热系数Kg时,框玻面积比宜较大;当框的传热系数Ky大于玻璃的传热系数KgKg时,框玻面积比宜较小。玻框比→解合金窗瓶…断断解合金窗幅里钢幅窗户窗户K值-听桥钢合金窗柜--形制柜玻框比5.0.4中空玻璃的断热能力并不是随着空气间层厚度的增加而增的热阻变化最大是在6mm~12mm厚之间,厚度超过13mm后就变化甚微,反而还有增加的可能,这是因为间层的对流换热增大所致。所以,应将中空玻璃的空气间层厚度控制在9mm~12mm之间为适宜。也正因为如此,在本规程的附录C及附录D中,只推荐9mm和12mm两种空气间层厚度的中空玻璃。幕墙。随着工业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许多有利于玻璃幕墙发展应用的理论与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被研发出来,并成功地应用到玻璃幕墙的设计和制造与实际工程上,有利地促进了玻璃幕墙在建玻璃幕墙从其在建筑物的功能作用讲,属于建筑装饰的范围。但是,由于其是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又不仅仅是装饰,而又要满足于有框或无框的作用和玻璃的固定方式不同,也就给建筑节能设计带来差异。为此,应根据其类型及构造型式采用与之对应的建筑热工节能设计方法,关键的是有框与无框及框与玻璃的面积如何考虑的问题。对于明框玻璃幕墙,本规程的4.1.5是以图4.1.5或图8所示的幕墙单元计算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Kcw,幕墙单元面积为Acw=1m²,框的面积Ay=1×a+1×b=a+b,玻璃的面积A=1-A=1即有计算公式:及Kcw=Kg(1-2a)+2aKs对于半隐框玻璃幕墙,传热系数Kcw按下式计算:Kcw=Kg(1-a)+aK或K'w=Kg(式(1)、(2)、(3)的a和b,在计算时都不计入单位(m)。式(4.1.5-1)和式(4.1.5-2)中的a和b,在计算时也都不计入单位(m)。5.0.6由于惰性气体,如氩气(Ar)、氪气(Kr)的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