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关于下列几种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晋国布币B.秦朝半两钱C.拜占庭帝国金币D.俗称“袁大头”形制可追溯到青铜农具“镈”,表明农具具有一般等价物价值以半两钱为规范,确定了中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材质为研究巴尔干、小亚细亚地区的经济、文化提供证据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图中银币铸造年份为1920年A.A B.B C.C D.D【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金币的流通反映了当时的经济贸易情况,金币上的图案、文字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研究巴尔干、小亚细亚地区的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价值,C项正确;春秋时期晋国的布币形制来源于农具,但农具并不具有一般等价物价值,排除A项;金属材质的铸币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而且战国时期秦国的半两确定了“圆形方孔”形制,并沿用两千余年,排除B项;根据图片中“中华民国十年”可知铸造年份为1921年,排除D项。故选C项。2.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唐朝时期日本的遣唐使井真成来华,井真成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日本遣唐使和日本国名的来源起到了重要作用;②是东汉时期窦宪出击北匈奴,燕然山铭宣扬了东汉与北匈奴之间最后一场大战的战绩与汉朝的德威,后以“燕然勒功”作为建立或成就功勋的典故;③是明朝对于东北女真地区的管理,奴儿干都司对当地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和统治;④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鲜卑旧墟石室对鲜卑民族起源、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④①③。故选B项。3.在15世纪的中国、18世纪的英国,中央政府中都形成了处理政事的重要机构,名为“内阁”。二者的共同点是()A.成员产生方式 B.职权领域范围C.把控政府实权 D.得到君主任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世纪的中国、18世纪的英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在15世纪中国的内阁制度中,内阁成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内阁并不是真正掌握实权的机构,权力仍然集中在皇帝手中。在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度中,内阁成员由国王任命,虽然当时英国的内阁开始逐步掌控政府实权,但成员的产生仍需国王形式的任命。因此,二者的共同点是内阁成员都是由君主任命的,D项正确;中国内阁成员是由皇帝任命的,英国的内阁成员是由首相在议会中各部大臣提名任命的,产生方式不同,排除A项;中国的内阁是皇帝秘书机构,英国的内阁掌握行政权,职权范围不同,排除B项;中国虽有内阁但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英国掌握实权的是首相,排除C项。故选D项。4.在吸收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商法成果的基础上,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这是清末第一部独立的商法典,标志着中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法制向现代商事法制的转变。这一法典的颁布()A.为后来法律制订积累了经验B.实现了外来法律成果的本土化C.扫除了经济发展的束缚和障碍D.使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4年(清朝)。《钦定大清商律》是清末第一部独立的商法典,它吸收了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商法成果。这部法典的颁布为后来法律的制订积累了经验。因为它是中国近代商事立法的开端,在立法模式、法律内容等方面都为后续的商事法律修订或者新的法律制订提供了借鉴,A项正确;仅仅颁布《钦定大清商律》不能完全实现外来法律成果的本土化。这部法典只是初步借鉴外国商法成果,排除B项;《钦定大清商律》的颁布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并不能扫除经济发展的所有束缚和障碍,排除C项;《钦定大清商律》的颁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商业发展,但并不能使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5.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进行了显著的战略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主要有()A.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人民反对霸权主义B.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C.外交成就适应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外部需求D.为推动国际秩序普惠均衡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据题干“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进行了显著的战略调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包括美苏争霸、帝国主义的封锁等。为应对这些挑战,新中国采取了“一边倒”和“两个中间地带”等外交战略,积极团结广大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人民,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A项正确;“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符合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排除B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时间段不符,排除C项;为推动国际秩序普惠均衡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更多地体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作为,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内容不直接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下面列举了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诸多原因,如果补充一项,下列选项中最为合理的是()党的领导与政策支持耕地保护与资源配置国际合作与经验交流农业保险与风险管理……A.减免农业税与集体化 B.土地改革与联产承包C.杂交水稻与选育品种 D.农业科研与教育普及【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科研能够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研发新的农产品品种等;教育普及可以提高农民的素质,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从而在整体上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D项正确;减免农业税与集体化也属于党的领导与政策支持,排除A项;土地改革与联产承包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政策变革,已经包含在党的政策支持等大的范畴内,排除B项;杂交水稻与选育品种只是农业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排除C项。故选D项。7.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得出以下信息()耶莫遗址地理位置伊拉克基尔库克东北部约60公里处文化堆积遗址面积约1.6公顷,21座房屋,文化堆积厚达8米,分为16层。其中下部为无陶阶段,约为公元前7000年至前6100年;上部为有陶阶段,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年至前5800年。房屋结构无陶阶段的房屋为长方形,墙壁以粘土构筑,每座房屋由数个小间组成,地面铺芦苇后敷泥。房间里有炉灶。居民生活居民栽种作物如二粒小麦、单粒小麦以及二棱有稃大麦等,同时驯化狗、山羊和绵羊作为家畜。①两河流域②伊朗高原③农业村落④旧石器时代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西亚。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耶莫遗址位于伊拉克基尔库克东北部,属于两河流域;根据材料“居民栽种作物如二粒小麦、单粒小麦以及二棱有稃大麦等,同时驯化狗、山羊和绵羊作为家畜”可知,耶莫遗址属于农业村落。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伊朗高原由小亚细亚和高加索开始,一直向东延伸,包括现今阿富汗的绝大部分和巴基斯坦的很大部分,不属于耶莫遗址所在地;该遗址出现农业种植,属于是新石器时代。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8.学者们认为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意义深远的食物全球化过程。第一次是在人类初始期的“跨大陆交流”,第二次是发现新世界的“跨大洋交流”。下列食物交流现象中属于第二次交流的是()A.中国的小米和黍传至西欧B.玉米马铃薯等食物到欧洲C.水稻由长江中下游到日本D.非洲小米到达印度河流域【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虎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交流为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从新大陆传播至欧亚各地区,B项正确;中国的小米和黍传至西欧属于第一次交流,排除A项;古代时期中国的水稻由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属于第一次交流,排除C项;小米不属于非洲的物种,且不符合材料中的“跨大洋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9.16世纪末,酷似圣母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画像借助于蜡纸印刷技术,大量复制取代了圣母玛利亚的圣像。此后,向公众展现统治者形象的做法越来越普遍。对这种现象解读准确的有()①开辟新航路推动欧洲各国频繁交流②降低印刷成本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③是宗教权力向世俗权力转移的象征④有助于加强民众对王室及国家忠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6世纪末(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蜡纸印刷技术使得女王画像大量复制,这必然降低了印刷成本,大量的画像能够在民众中传播,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让更多民众看到女王的形象,②正确;原本圣母玛利亚圣像在宗教中有重要地位,现在女王画像取代了部分圣像的地位,这象征着宗教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俗权力转移,女王的形象在民众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③正确;向公众展现统治者形象,能够让民众更多地了解王室,从而有助于加强民众对王室及国家的忠诚,④正确,故选D项;开辟新航路主要是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重点是欧洲与美洲、亚洲等地的联系,材料中主要是英格兰国内的现象,没有体现欧洲各国频繁交流与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关联,①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0.棉织品作为一种需求量巨大且销售范围广泛的商品,在推动工业革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表现在()①推广种植区域②带动技术创新③加速圈地运动④扩展全球贸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棉织品需求巨大,为了提高棉织品的生产效率,在工业革命期间带动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例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它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②正确;棉织品销售范围广泛,这就促使了全球贸易的扩展。英国等西方国家将棉织品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同时从殖民地或其他国家进口棉花等原材料,④正确,故选C项;棉织品的需求主要是推动了棉花种植区域的推广,但这不是棉织品在推动工业革命方面的直接表现,①错误;圈地运动主要是为了发展毛纺织业的羊毛生产,与棉织品关系不大,③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11.这是1779年美国大陆币55美元版本,图案意为“暗云之后见太阳”。承诺持有人有权要求兑换等值的西班牙银元或其他认可的货币,但1780年时,大陆纸币的市场价值已经跌至其面值的1/40。对材料中蕴含的信息解读准确的是()①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充满了象征意义②强化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认同感③力图为独立战争筹集资金和物质保障④严重的经济危机降低民众对政府信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779—1780年(美国)。依据材料得出结论:“暗云之后见太阳”的图案确实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具有象征意义,①解读准确;②材料中提到的是美国大陆币,这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行的货币,承诺持有人有权要求兑换等值的西班牙银元或其他认可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②解读准确;③美国大陆币的发行主要是为了应对独立战争期间的财政困难,通过货币手段筹集资金和物质保障,③解读准确,①②③正确,故选A项;④大陆纸币的市场价值跌至面值的1/40,但材料信息未涉及当时货币贬值的原因,因此无法得出严重的经济危机降低民众对政府信任,④解读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2.西医,即现代西方医学体系,是建立在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等基础上,强调通过实验研究与临床验证来寻找疾病的根本原因,采用标准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下列对西医的发展演进理解准确的是()①秉持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医学伦理②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推动西医发展③强调辨证论治注重增强机体抵抗力④逐渐在近代中国确立学术权威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西方。根据材料概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医伦理的重要基石;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医学的进步;现代西医在中国逐渐确立了其学术权威地位,①②④项正确,B项正确;③错在,辨证论治和注重增强机体抵抗力是中医理论,排除ACD项。故选B项。13.交通是复杂且多维的概念,涵盖了人和物的空间位移、出行方式、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营服务等多个方面。下列成就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是()①开凿了世界上最长的运河②研制“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③第一款真正意义上量产车诞生④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建成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20世纪初期(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②正确;1908年,福特T型车诞生,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③正确,故选D项;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它开凿于隋朝,①错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是日本的东海道新干线,于1964年建成,④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4.2024年12月3日22时25分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进行电视直播,宣布实施“紧急戒严”,理由是国会受到在野党的裹挟。12月10日韩国国会通过要求迅速逮捕总统尹锡悦的决议案。就此事件,人们对“美式总统制”展开相关分析,评价准确的是()A.总统拥有行政大权推动执政连续性B.党派差异性有利于扩大政治包容度C.反映了行政权和立法权的二元对立D.三权分立对话协商有助于缓解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24年韩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尹锡悦作为总统,行使行政权宣布紧急戒严;韩国国会作为立法机构,通过要求逮捕总统的决议案,这一事件鲜明体现了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对立冲突,C项正确;韩国总统的行政权并非毫无限制地推动执政连续性,反而受到立法权的强力制衡,排除A项;尹锡悦所在执政党与在野党矛盾重重,甚至发展到剑拔弩张的局面,并没有体现出党派差异性对扩大政治包容度的积极作用,排除B项;该事件中呈现的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激烈对抗,并没有体现出三权分立下的对话协商来缓解矛盾的情况,而是双方矛盾不断升级,排除D项。故选C项。15.下列文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银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②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③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④事实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答案】B【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是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②是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③是194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关于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多边国际协定和组织;④是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时间先后顺序是②③①④。故选B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6.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材料一(开元以后)田亩移换,非旧额矣;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①免。贫人无所入而丁存。故课(税)免于上而赋增于下。是以天下残瘁,荡为浮人(流亡者),乡居地著者,百不四、五。……【杨炎】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德宗善而行之。……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农民又回到土地上),赋不加敛而增入。——《旧唐书》卷一一八色役①,就是多种多样的役。色役包括了一些专业工作,也包括了一些杂活,比如在衙门里面跑腿办事、打杂等等。唐朝规定,如果承担了色役,正役、杂徭可能就会免掉或者少承担,甚至可能免除兵役。所以,唐朝中期出现了很多人冒充身份去服色役的现象。有些色役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需要有一定的身份,所以很多人伪造身份。材料二盖滋生丁既永不加赋,而额丁子孙多寡不同,或数十百丁承纳一丁,其故绝者或一丁承一二十丁,或无其户,势难完纳。康熙五十三年,御史董之燧请统计丁粮,按亩均派,部议不便更张而止。然舍此别无良法,故广东、四川两省先行之。雍正七年,则各省通行矣。——【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中唐以后要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2)说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自“两税法”到“摊丁入亩”的变革趋势。要求:合理组织、调动相关知识和能力,对学科知识和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形成准确的分析与评价。材料三17世纪末至18世纪英国开始建立现代税收制度。议会成为征税的主要机构,并通过雇佣专业税务官员加强中央对财政的控制。此外,个人所得税的历次改革不仅影响了财政收入,还对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①1798年首次引入个人所得税为了筹措资金应对拿破仑战争,英国开征所得税,改变了税制结构。②1842年个人所得税的永久化逐步建立以所得税为中心的直接税制体系,辅以消费税和关税。③1907年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鼓励劳动收入,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税率,抑制投机和财富积累。④1970年代起征点和税率结构引入起征点和多级税率结构,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降低最高税率和引入资本利得税,降低了高收入者的税负。⑤1980年代撒切尔政府税制改革大幅降低最高税率,减轻高收入者税负。⑥1990年代综合税制的推行将资本利得、租金收入等纳入个人所得税税基,加强税收征管。⑦2000年代税收优惠和减免在绿色税收、教育和医疗税收、儿童税收等一系列领域推出优惠政策。⑧2010年代社会保障和税收征管加强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保障功能,提高税收征管力度。⑨2020年代持续优化和国际合作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共同应对跨国避税等问题。(3)结合材料及所学,说一说为应对财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英国政府进行的税制改革。(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注重效率”和“关注公平”两个角度对英国税收制度加以阐释。要求:根据问题需要,获得所需信息,合理组织调动相关知识和能力,做出准确分析。【答案】(1)唐朝中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土地买卖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人口流动性增强,加大按照户籍登记的人丁征税管理难度;在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下,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担了较重的税收负担,大地主和豪强运用手段转嫁赋役,政府税收减少且社会矛盾加剧;战乱后政府财政状况极度恶化,原有的赋税制度难以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寻找新的税收来源;以人丁为主的税制下,地方官员的人口登记普查行政成本高,改按土地和财产征税,简化税制,可提高行政效率。(2)思路: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资产为主转变;税种由繁多逐渐趋向简化;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征管方式越来越规范和高效。(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明确了未经议会授权征税为非法原则;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飞速发展,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功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并力图缩小贫富差距;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问题,英国采取一系列旨在激发市场活力、维持社会稳定的调整政策;21世纪侧重于确保税收公平,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社会福祉水平。(4)“刺激投资和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降低低收入者的税负,增强社会福利”【解析】【小问1】本题是原因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一“(开元以后)田亩移换,非旧额矣。”得出,唐朝中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土地买卖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根据材料一“贫富升降,非旧第矣。”得出,人口流动性增强,加大按照户籍登记的人丁征税管理难度;根据材料一“凡富人多丁者,率为官为僧,以色役①免。贫人无所入而丁存。故课(税)免于上而赋增于下”得出,在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下,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承担了较重的税收负担,大地主和豪强运用手段转嫁赋役,政府税收减少且社会矛盾加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政府财政状况极度恶化,原有的赋税制度难以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寻找新的税收来源;以人丁为主的税制下,地方官员的人口登记普查行政成本高,改按土地和财产征税,简化税制,可提高行政效率。【小问2】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摊丁入亩”取消了人丁税,征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土地、资产为主转变,税种由繁多逐渐趋向简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推动着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清朝取消人丁税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征管方式越来越规范和高效。【小问3】本题是特点题。时空是近现代(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掌握了国家的财政权,明确了未经议会授权征税为非法的原则;根据材料三“1907年,鼓励劳动收入,对高收入者征收更高税率,抑制投机和财富积累。”得出,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飞速发展,政府通过税收调节功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并力图缩小贫富差距;根据材料三“1970年代,引入起征点和多级税率结构,增加高收入者的税负。降低最高税率和引入资本利得税,降低了高收入者的税负。”得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问题,英国采取一系列旨在激发市场活力、维持社会稳定的调整政策;根据材料三“2000年代,在绿色税收、教育和医疗税收、儿童税收等一系列领域推出优惠政策。”“2010年代,强个人所得税的社会保障功能。”得出,21世纪侧重于确保税收公平,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提高整体社会福祉水平。【小问4】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近现代(英国)。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的概括得出,在英国,税收制度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注重效率,对于新兴的工业产业,政府采用低税率或者税收优惠政策,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资本向这些高效的产业流动,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英国的所得税制度具有一定的累进性。高收入者适用较高的税率,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或者免税,有助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高收入群体承担更多的税负,低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相对较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公平性。17.女性就业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西方学者绘制的从1790年到1970年间女性就业变化情况简图。结合所学知识给予描述和分析。【答案】第一阶段:家庭生产模式较为普遍,女性承担着重要的劳动角色,如种植、收割、家政等。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兴起,女性进入工厂从事纺织、缝纫等工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体。这一时期,工业生产逐渐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女性的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第三阶段:随着两次世界大战、教育普及、服务业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综上所述,女性就业比例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经济结构从农业向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女性的就业领域也相应发生变化,同时,科学、医学、社会观念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女性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题。时空是:1790-1970年的世界。首先,根据某西方学者绘制的从1790年到1970年间女性就业变化情况简图,结合时间信息可划分三个阶段,分别为工业革命前,工业革命时期和两次世界大战后,并从三个阶段女性承当的角色、工作的内容、以及地位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如:第一阶段:家庭生产模式较为普遍,女性承担着重要的劳动角色,如种植、收割、家政等。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兴起,女性进入工厂从事纺织、缝纫等工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体。这一时期,工业生产逐渐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女性的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第三阶段:随着两次世界大战、教育的普及、服务业逐渐兴起并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女性就业比例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经济结构从农业向工业、向服务业的转变,女性的就业领域也相应发生变化,同时,科学、医学、社会观念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女性就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文献史料研读材料一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凡上述苏维埃公民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材料二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5月1日)材料三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谈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号召全国农民……号召全国知识分子……号召全国青年……——《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1948年4月30日)材料四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材料五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主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五条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出这五部文献反映的逐步推进民主政权建设的过程及作用。(2)这些文献不仅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策和主张,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变迁。如:阶级结构的变化、政治体制的创新、公民权利的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国际视野的扩展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任择两个角度加以阐释。【答案】(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形式,保障了工农群众的民主权利,体现了领导的革命政权对人民权利的重视和对社会改革的探索。《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了“三三制”原则,增强了各阶层的团结,推动了边区经济、社会发展,反映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对边区治理的积极探索,为后来新中国建设提供宝贵经验。《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倡导民主协商和多党合作,动员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加速解放战争进程,为最终实现全国解放、及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确立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初步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法,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从公民权利的保障角度:从苏维埃政权下,只有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剥削者和反革命分子则被剥夺了这一权利。说明了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激烈和政权对特定群体的保护。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第一条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标志着我国公民政治权利的普遍性和平等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从阶级斗争为主逐渐转向社会和谐与公民权利保障的趋势。从法制建设的推进角度:在不同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苏维埃政权时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颁布,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了法律基础,明确规定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范围,体现了初步的法治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1954年宪法的制定,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到1982年宪法,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并规定了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集成建筑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螺旋藻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葡萄籽提取物opc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天津市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航空客运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锰废渣处理行业竞争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长江大学《设计软件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强化学习(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体育学院《食品分析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研究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和元器件选择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治专家共识
- 注塑一线工资考核方案
- 工程质量回访记录
- GB/T 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
- 第三节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第六章《圆周运动》课后练习(有答案解析)
- 施工进度计划-报审表本
- 基于单片机的老人跌倒报警装置获奖科研报告
- 呼吸机及管路的管理课件
- 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