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5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1.学者通过测定骨骼标本发现:陶寺文化居民食谱中碳-4植物(如粟、黍等)摄入量占67%,与仰韶文化早期西安半坡居民48%的摄入量相比提高了很多;甚至陶寺文化的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青铜农具的发展 B.精耕细作农业的进步C.石制工具的改进 D.阶级分化的日益明显【答案】C【解析】据材料“陶寺文化……碳—4植物”“与仰韶文化早期西安半坡居民……提高了很多”“甚至陶寺文化的家畜也摄入了较多的碳—4植物”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粟、黍等多碳—4植物产量增加是居民和家畜的食物摄入量增加的前提,新石器时代石制工具的改进,如石锄、石铲等农具的制作更加精细和高效,能够更好地翻土、除草和耕作,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量,C项正确;青铜农具在商周时期才出现,排除A项;精耕细作农业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陶寺文化时期还未达到这种水平,排除B项;随着社会发展,陶寺文化时期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现象,但阶级分化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利用,间接影响农业而非直接,排除D项。故选C项。2.下表为《汉书》中的部分史料。综合表中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
)《高帝纪》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武帝纪》有司以币轻多奸……改币以约之……废期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食货志》旁缘(王)莽禁……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A.山泽管理体制亟待建立B.政府改革引发了流民问题C.土地兼并推动山泽开发D.山泽为民众提供生计资源【答案】A【解析】据题干“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可知,从前百姓有聚集在山林湖泽躲避战乱的,没有登记他们的户籍。如今天下已经安定,诏令他们各自回归所属县府。“废期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说明山泽之地人民消息闭塞,国家政令不能通达,“贫者无以自存,起为盗贼,依阻山泽”说明盗贼依凭山泽,影响地方治理,据此可知,西汉山泽管理体制亟待建立,A项正确;“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是由于战争造成社会动荡引起的,与政府改革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山泽地区管理困难,并非强调山泽开发,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山泽地区管理困难,政令不通,管理不便,并非说明“山泽为民众提供生计资源”,排除D项。故选A项。3.南朝名士交会,每以策试争胜为乐事,一改旧时崇尚清谈之风。士族之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人自幼精研经史文学,求以对策考试入仕为官,因此由察举与学校入仕者日益增多。这反映该时期(
)A.门阀士族势力趋于衰弱 B.九品中正制逐渐转型C.考试成为选官主要途径 D.政权的阶级基础扩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于士族中更多的人通过察举和学校入仕,这意味着除了以往通过门第等方式入仕的人之外,又有一部分士族子弟通过新的途径进入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政权的阶级基础,使得更多的士族阶层能够参与到政权中来,为政权服务,从而使政权的支持力量在士族范围内有所扩大,D项正确;士族子弟自幼精研经史文学,通过策试入仕为官,这说明士族在适应新的选官方式,以巩固他们的地位,而不是势力趋于衰弱,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在当时仍然是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虽然出现了察举和策试等选官途径的补充,但没有证据表明九品中正制本身在转型,排除B项;科举制创立后,考试才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故选D项。4.631年,朝廷诏令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作镇藩部,贻厥子孙”;637年,又下诏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所任刺史,令子孙世袭……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为刺史,亦令世袭。这些诏令的颁布(
)A.加速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B.意在维护王朝的长治久安C.体现安史之乱影响政令制定D.推动地方制度的逐步完善【答案】B【解析】据题干“朝廷诏令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作镇藩部,贻厥子孙”,结合所学可知,唐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吸取历史上郡县制的弊端,分封皇家宗室及勋贤之臣,取得世家大族对政权的支持,意在维护王朝的长治久安,B项正确;安史之乱(755年)后即唐朝中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时空与本题不一致,排除A项;755年安史之乱,时空与本题不一致,排除C项;唐初“作镇藩部”为唐后期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并非地方制度的完善,排除D项。故选B项。5.1547年,嘉靖皇帝在殿试策问中提到:“夫自尧、舜、禹、文(王)之后,孔、孟以来,上下千数百年间,道统之传,归诸臣下,又尽出宋儒一时之论,朕所深疑也。”他提出这一见解是基于(
)A.纲常伦理思想日趋衰微 B.忠君守礼观念的动摇C.重塑道统复兴儒学之需 D.儒学对君权有所制约【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的统治建立在儒家倡导的纲常伦理基础之上,君臣关系遵循着儒家的规范。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文官集团势力庞大,他们依据儒家经典和传统观念对皇帝的决策进行监督和制约,使得皇帝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与统治者追求绝对君权的目标相冲突,所以嘉靖皇帝对这种传统的道统观念产生了怀疑,D项正确;明朝时期,纲常伦理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总体上并没有日趋衰微,排除A项;文官集团会对皇帝的权力进行制约,其目的主要是维护儒家理想中的政治秩序,而不是对君主的不忠,排除B项;“重塑道统复兴儒学”属于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此时的理学已经是封建正统思想,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1864年,莫尔费等四名外国人由上海赶赴湖州应募洋勇,途经麻庄村时,因抢劫村民财物被民团拿获。民团将其先后送交当地横泾税卡、木渎司县丞处和吴县官府,均被拒绝处理。这可以用来说明(
)A.地方司法受社会性质的影响B.“东南互保”事件妨碍地方治理C.太平天国运动瓦解基层秩序D.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获得领事裁判权,即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的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题干中地方官府拒绝处理外国人抢劫案件,反映了外国人拥有领事裁判权,该案件应由外国领事处理案件,材料说明中国司法主权遭受破坏,A项正确;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B项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地方官员不处理抢劫村民财物的外国人,是恐惧列强,而非基层秩序瓦解,排除C项;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D项。故选A项。7.毛泽东在某一报告中指出,应该“按照市场需要的原则,发行适当数目的纸币,吸收群众的存款,贷款给有利的生产事业,有计划地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领导群众的合作社与投机商人作斗争”。这一论述旨在(
)A.应对国统区金圆券改革冲击B.保障土地改革的顺利开展C.推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D.促进国民大革命取得胜利【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调剂整个苏区金融,领导群众的合作社与投机商人作斗争”可知毛泽东论述的一系列措施,发行纸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措施,体现其通过金融手段来支持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目的是推动苏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C项正确;国统区的金圆券改革是国民党政府为了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而进行的。毛泽东的论述主要着眼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内部的金融建设,并非是应对国统区金圆券改革的冲击,排除A项;土地改革是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排除B项;据材料信息“苏区”可知此时中共已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国共合作关系已经破裂,两者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是1936年12月《上海漫画》刊登的一幅作品。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B.民众民族意识空前高涨C.片面抗战路线引发民众抗议D.汪伪政权镇压抗日活动【答案】B【解析】根据时间1936年可知,这一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图片上“抗日救国”“人民阵线”“抵抗”等信息可知,面对外来侵略,国内民众发出抗日救亡的呼声,要求抗击日本的侵略,根据图片上的文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及所学可知,漫画批判国民政府压制抗日救亡运动,这些反映了民众民族意识空前高涨,B项正确;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A项;片面抗战路线指只依靠军队和政府进行抗战,不发动群众,材料不能体现片面抗战路线,且1937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才表示准备抗战,排除C项;汪伪政权于1940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于南京,与本题时空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9.1950年12月,《劳动报》刊文称:假定100万上海职工每人每月都存入4元(已折算为新人民币),1个月就可吸储400万元。这笔钱如果用于购买棉花,可供450万纱锭生产一天:如果用于铁路建设,每月可造100公里。该文刊发的目的是(
)A.践行过渡时期总路线 B.动员民众支援国家建设C.配合开展工商业改造 D.平抑物价维护市场稳定【答案】B【解析】据题干“1950年12月”“这笔钱如果用于购买棉花,可供450万纱锭生产一天:如果用于铁路建设,每月可造100公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当时中国经济非常落后,百废待兴,工业基础薄弱,《劳动报》刊发该文的目的是动员民众通过存钱的途径支援国家建设,B项正确;1953年,根据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53年开始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是新中国初期经济战线上的一次重要胜利,它们不仅成功地平抑了物价,维护了市场稳定,还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0.《参考消息》曾刊登外国媒体评论:“中国重新崛起,成为一支活跃而重要的力量,这是1978年世界事务的显著特点。”“1978年,是中国年。因为,正是在北京所发生的一切在未来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平衡。”以上评论是基于我国(
)A.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B.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启D.与美国建交打开外交新局面【答案】C【解析】据材料“重新崛起”“1978年,是中国年。在北京改变世界的平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C项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困境,生产水平较低,物资匮乏,“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迅速提升”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打开了外交新局面,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约公元前5000年,埃及拉姆拉山丘生活着一个混合了地中海与撒哈拉以南人种的族群。他们有花岗岩工具、陶质烘烤用具和碗盘,有用兽骨做成的配饰,以及女性佩戴的用云母片岩制成的罗非鱼式样的首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埃及(
)A.物质文化丰富多样 B.同苏美尔文明交流频繁C.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D.即将进入母系氏族社会【答案】A【解析】据题干“有花岗岩工具、陶质烘烤用具和碗盘,有用兽骨做成的配饰,以及女性佩戴的用云母片岩制成的罗非鱼式样的首饰”可知,该族群生产生活用具质地多样,并且还有骨制、云母片岩制等制作的装饰品,说明当时埃及物质文化丰富多样,A项正确;苏美尔文明是西亚两河流域的文明,材料不能体现该埃及族群与苏美尔文明的交流,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埃及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题干时间不符,且“经济繁荣”言过其实,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陶制器具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所以早已经历了母系氏族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12.15—16世纪,印加统治者将新控制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到核心区垦荒,把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安置在相邻的梯田上,并以新部落群体名称给梯田命名。这些举措(
)A.确保了社会的粮食供应B.有利于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C.推动土地所有制的转变D.有效抵御了西班牙殖民侵略【答案】B【解析】题干中印加帝国,将征服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到核心地区,并且与来自其他地区的劳动力杂居,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他们反抗,加强对他们的控制,促进文化和民族的融合,利于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B项正确;迁移人口垦荒有利于农业发展,但是“确保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印加帝国土地归国家,所有制没有转变,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印加最终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有效抵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3.关于启蒙运动的起源,数学家达朗贝尔将这一运动的鼻祖确定为提出“归纳法”的培根,还有学者将该运动的起点定在笛卡尔发表《方法论》的1637年,或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1687年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启蒙运动推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C.数学原理与启蒙思想的内涵一致D.启蒙运动以科学理论为研究重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培根提出“归纳法”,这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开始注重从具体事例中归纳总结出一般性的知识和规律。1637年笛卡尔发表《方法论》,他强调通过怀疑一切来获取知识的确定性,启发了启蒙思想家们用理性去审视传统的思想和制度等。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通过科学的研究揭示了自然世界的规律。由此可见,近代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题干主要探讨的是启蒙运动的起源,“推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是启蒙运动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数学原理只是科学革命中的一部分成果,启蒙思想内涵丰富,包括自由、民主、平等、理性崇拜等诸多方面,二者内涵并不完全一致,排除C项;启蒙运动以社会政治制度和人的权利为研究重心,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D项。故选B项。14.19世纪初的英国,每逢秋收,手织工们就储备起大量的粮食、奶酪和煤等,足够用到来年春季。19世纪30年代,手织工们家中的摆设逐年变坏,大人小孩衣着越来越差,许多人的生活已成问题。该变化表明(
)A.产业转型影响了财富分配B.纺织行业逐步走向衰落C.资本大量集中于中间阶层D.垄断组织加剧贫富分化【答案】A【解析】据材料“手织工们家中的摆设逐年变坏”“大人小孩衣着越来越差”“许多人的生活已成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广泛使用,工厂制度建立和机器广泛使用,导致传统手工业者破产,贫富分化导致阶级矛盾加剧,影响了财富的分配,A项正确;19世纪初到30年代,英国的纺织行业是在不断发展的,只不过是生产方式从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转变,排除B项;在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资本是大量集中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手中,并不是中间阶层,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大量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20世纪20年代,柏林的餐馆里曾流行这样一个笑话:有名工人从婴儿车工厂里拿了零件,想回家给自己的孩子攒辆婴儿车,等把零件组装好一看,居然攒出了一挺机关枪。这一笑话的流行能反映当时德国(
)A.与协约国开展军备竞赛 B.工业标准化程度高C.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不满 D.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被迫签署《凡尔赛条约》,遭受了严重的惩罚性条款,这对德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笑话中的工人通过将一些零件组装成了武器,说明工厂的产品具有为战争服务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德国人对战后被限制军备的不满情绪,C项正确;当时德国受到和约限制,难以开展大规模军备竞赛,排除A项;工业标准化程度通常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工业领域中,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水平。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德国工业标准化程度高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某工厂零件的组装信息,无法据此得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16.苏联时期的某次改革提出:放松集体农庄对庄员的各种限制;在提高畜产品、马铃薯和蔬菜的征购及收购价格的基础上,改进收购制度,使其转到合同制的轨道上来;改善拖拉机站的工作等。下列措施属于这次改革的是(
)A.推行粮食税制度 B.实行余粮收集制C.恢复商品的交换 D.开展大规模垦荒【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苏联模式下的集体农庄存在诸多弊端。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放松集体农庄对庄员的各种限制,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措施,他还试图通过大规模垦荒来增加粮食产量,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时期(1921至1928年),苏联推行粮食税制度,排除A项;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实施于1918至1921年,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了商品的交换,排除C项。故选D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长期受到保护。《礼记·王制》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秦汉律法中已有保护耕牛的明确规定。龙岗秦简中有处罚“杀伤牛马”的法律条文,张家山汉简《田律》将杀牛与伤人行为并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禁止屠牛政策继续推行。北魏孝文帝曾下诏禁杀牛马,南朝谢谖“位司徒右长史,坐杀牛废黜”。重罚之外也有特例,如《三国志》载:“曲周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弃市。(陈)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唐宋以后,禁止屠牛的相关规定更为细致。唐宣宗曾下令三年内不得杀牛,需用牛祭祀时则以其他牲畜代替。《大明律》规定:“若盗马牛而杀者,杖一百、徒三年。”清前中期,政府对屠牛者多充军发配至边疆,同时规定“其(牛)残、老、病死者,勿论”。尽管历代对屠牛惩罚相当严厉,但非法屠牛现象一直存在。——摘编自周自强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先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禁止屠牛政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禁止屠牛政策的影响。【答案】(1)特点:本政策历史悠久;得到法律保护;惩罚比较严厉;规定逐渐细化;存在特例情况。(2)影响:保护了农业生产资料,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非法屠牛现象一直存在,说明该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完全杜绝屠牛行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生命(耕牛作为重要生产伙伴)的尊重,这种观念的传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解析】(1)由材料“《礼记·王制》‘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清前中期,政府对屠牛者多充军发配至边疆”可得出政策历史悠久;由材料“秦汉律法中已有保护耕牛的明确规定。”“《大明律》规定”可得出得到法律保护;据材料“南朝谢谖‘位司徒右长史,坐杀牛废黜’”“若盗马牛而杀者,杖一百、徒三年”“政府对屠牛者多充军发配至边疆”“历代对屠牛惩罚相当严厉”可得出惩罚比较严厉;规定逐渐细化;由材料“重罚之外也有特例”“其(牛)残、老、病死者,勿论”可得出存在特例情况。(2)由材料“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牛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长期受到保护”及所学可得出保护了农业生产资料,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由材料“尽管历代对屠牛惩罚相当严厉,但非法屠牛现象一直存在。”及所学可得出;非法屠牛现象一直存在,说明该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可能存在一定困难,难以完全杜绝屠牛行为;结合所学可得出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对生命(耕牛作为重要生产伙伴)的尊重,这种观念的传承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徐光耀,河北雄县人,1925年出生,13岁参加革命,历经大小100余场战斗。以下是他在革命时期所写日记的摘编:编号日记内容(摘编)①早饭后上课,先上政治训练课:由指导员来讲国内时局形势、政策、八路军的性质和任务等;再上军事课:投弹、射击等。下午两节课:文化课和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更是阳光灿烂:俱乐部、写墙报、教唱歌等。晚上全连集合点名,指导员讲评一天的好坏等。②的的确确,这一次是我改造思想的绝好机会,深入农村搞土改;昨天的批评,为我的反省准备了条件。③今天是礼拜日,是时事学习的日子,我学昨天发来的文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该讲话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二十三年的历史经验)。④干吧!今后六个月将是从战争进入和平的六个月。在这个过渡期间,必须准确把握住方向,认清当前的时局,不为任何情况所摇撼,不为耀眼的光线所迷惑。既不要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消极等待,也不要悲观失望,怠工动摇。(1)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推断日记②③④的写作时间顺序,并阐述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答案】(1)时间:顺序为③→④→②。理由:日记②:土地改革运动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而进行的革命运动。在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开始大规模的土改运动。所以推断日记②写作时间为1946年及之后的解放战争时期。日记③: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此次讲话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二十三年的历史经验,对领导下的文艺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徐光耀学习该文件,说明日记③写作时间为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日记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蒋介石在美国支持下妄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内战;则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材料中“从战争进入和平的六个月”“认清当前的时局”等内容反映了抗战胜利后,国内面临和平与内战的关键时期,中共要认清形势,做好应对。1945年抗战胜利后,参加重庆谈判等一系列争取和平的努力,在此期间需要军队认清形势,所以日记④写作时间应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早于土地改革大规模开展的时间。(2)特点:重视政治教育,强调时局形势、政策和军队性质任务的教育;结合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军事技能;强调文化教育和自由活动,丰富士兵的精神生活;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士兵的思想改造;与时俱进,适应革命发展的新需要。【解析】(1)时间及理由:据材料“深入农村搞土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故日记②写作时间为解放战争时期;据材料“该讲话全面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革命文艺运动二十三年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于1942年,说明日记③写作时间为1942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据材料“今后六个月将是从战争进入和平的六个月。在这个过渡期间,必须准确把握住方向,认清当前的时局”和所学知识可知,④提到“从战争进入和平的六个月”,应该是抗战胜利后,国内面临和平与内战的关键时期,中共要认清形势,做好应对,故日记④写作时间为1945年抗战胜利后到解放战争的过渡时期。故顺序为③→④→②。(2)由材料“早饭后上课,先上政治训练课:由指导员来讲国内时局形势、政策、八路军的性质和任务等;再上军事课:投弹、射击等。”可得出重视政治教育,强调时局形势、政策和军队性质任务的教育;结合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军事技能;由材料“下午两节课:文化课和自由活动。自由活动更是阳光灿烂:俱乐部、写墙报、教唱歌等。晚上全连集合点名,指导员讲评一天的好坏等。”可得出强调文化教育和自由活动,丰富士兵的精神生活;由材料“的的确确,这一次是我改造思想的绝好机会,深入农村搞土改;昨天的批评,为我的反省准备了条件”可得出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士兵的思想改造;由材料“既不要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消极等待,也不要悲观失望,怠工动摇。”及所学可得出与时俱进,适应革命发展的新需要。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正是在他宣读这份誓词的那一刻,就职宣誓制度开始走进近代中国国家政治生活。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首次将宣誓写入宪法文本。1925年,广州国民政府颁布《宣誓令》,要求文武官员及其他依国家法令执行职务之人,须宣誓后始得任事。——摘编自《孙中山全集》等材料二
1215年,英王约翰宣誓遵守《大宪章》,这一行为被视作近世宣誓制度的渊源。英国宗教改革中,宣誓成为一种民族国家政治象征的仪式化操作。167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宣誓法》要求文武公职人员一律宣誓,并表示遵守国教仪式,这意味着只有国教徒才可以担任公职。此法公布后,海军大臣詹姆士因是天主教徒而被迫辞职。——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和英国就职宣誓制度的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就职宣誓制度蕴含的进步因素。【答案】(1)不同:前者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后者是为了限制王权;前者强调遵守国家法令,后者要求遵守国教。(2)进步因素: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民族国家意识;强化民主观念;增强历史使命感。【解析】(1)不同:根据“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得出近代中国是为了激发革命党人的斗志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根据“英王约翰宣誓遵守《大宪章》”,结合所学,得出近代英国是为了限制王权;根据“要求文武官员及其他依国家法令执行职务之人,须宣誓后始得任事”,得出近代中国强调遵守国家法令,根据“表示遵守国教仪式,这意味着只有国教徒才可以担任公职”,得出近代英国要求遵守国教。(2)进步因素: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镀膜玻璃市场发展动态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锂精矿行业竞争格局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铂金首饰市场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轨道交通牵引变流器行业运营状况与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箱纸板行业运行动态与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贵州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2025-2030年中国硫氰酸钠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伊春职业学院《平面制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文本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2019)第三单元项目六《 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设计
- 【湘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及进度表)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DL∕T 2447-2021 水电站防水淹厂房安全检查技术规程
- ACUSONX150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
- 中国青年气候意识与行为调研报告2020
- M701F燃气轮机控制与保护
-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上册)(共84页)
- berg平衡评定量表
- 煤矿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