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1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2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3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4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学年度第一学期

四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教者:

第一学期四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

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研究音乐、

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

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

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

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研究部分学生仍不是

很感兴趣。东校区四年级学生,共有三个班,三个班的学生情

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一部分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

能力较差Q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

在今后在研究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

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

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

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

趣。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孕感触感染音乐,表

现音乐,创造音乐和研究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

这些内容均有机的接洽。本学期教学内容包孕唱歌、欣赏、举

动、读童谣、学乐器、歌表演、情景剧、个人舞、小小音乐居k

音乐理论等。材在音乐常识方面做了较大打破,常识点的分布

更遍及,出现的方式愈加灵活,对教学的匡助愈加直接。

四、学期教学目标

(一)常识目标:

1.认识延音线,研究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

运用。

2.认识乐器喷呐、竹笛,以及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并

了解其音色Q

3.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4.能创编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5.通过研究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由所包含的小知

识°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研究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

方法,以及自然圆

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研究本册教材,培养学生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的能力。

3.经由过程音乐举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

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

对音乐的兴趣。

(三)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

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

态度,使学生成为有幻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

面发展的新人。

(四)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

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自创打击乐,能够完整的演

唱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二)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一)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二)引导学生施展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

的感触感染和了解。

(三)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六、教学措施

(一)以举动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形式,设计厚实多彩的教

学举动,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

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研究的可持

续性发展。

(二)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三)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四)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

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Q(五)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

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

歌曲《赶海的小姑娘》(一)①(二)①

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①

课时数

18、24-8、、29-9、02

歌曲《小螺号》①

欣赏民乐合奏《歉收欢乐而归》①

239、05-9、09

欣赏《草原放牧》①

表演《老鼠和大象》①

249、12—9、16

欣赏《哪吒再生》①

25

6

9、19-9v23

9、26-9、30

歌唱《刻舟求剑的老农夫》②

歌曲《我们的田野》②

、0370、07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②

2

活动《田园随想》①

歌唱《牧童》②

期中温

欣赏《牧童短笛》①

8

9

10

10、10-10、14

10、17-10、21

10、24—14、28

、3171、04

创编歌曲《山林的歌谣》①

学唱《村晚》①

121k07-11.11

欣赏《牧羊姑娘》《山童》①

、14-11、18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②

欣赏《金蛇狂舞》《火把节之夜》①

、21-11、25

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①

15

16

17

18

19

20

11、28—12、02

12、05-12.09

12、12-12.16

12、19-12、23

12、26-12、30

1、02-1、06

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②

学唱歌曲《愉快的梦》②

学唱歌曲《侗家儿童多快乐》②

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马刀舞曲》

综合复

期末检测

2221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赶海的小姑娘》第1课时(总第1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唱歌《赶海的小姑娘》

1、知识与技能:学会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并能欢快地演唱

歌曲

教学目标2、进程与方法:经由过程演唱抒发学生对大天

然的热爱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学会休止符和XXX的唱法并能欢快地演唱歌曲,能有表

情、欢快地演重点难点

唱歌曲。

教具准备电子琴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

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作者:XXX,

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触感染?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2)生试唱,

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会商: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在?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

评判。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

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

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赶海的小姑娘》第2课时(总第2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1、常识与技术: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

并为同学们表

演。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抒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情绪、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天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学会休止符和XXX的唱法并能欢快地演唱歌曲,能欢快

地表演歌曲Q

电子琴

一、温导入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二、教师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

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

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3、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研究舞蹈的兴趣,

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四、活动结束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大海啊,故乡》第1课时(总第3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1、知识与技能: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

故乡》。

2、进程与方法: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

爱家乡的感情。教学目标

3、情绪、态度、价值观:经由过程系列举动激发学生对

自己家乡“三峡宜昌”

的热爱之情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用圆

润、流畅的歌声表重点难点

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具准备录音机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

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作者:XXX,歌曲是影片

《大海在呼唤》的

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2)生试唱,

老师纠正错误的

地方。(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会商;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在?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

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

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

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挑选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

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小螺号》第1课时(总第4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小螺号》

1、常识与技术: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

螺号》,研究和正

确运用波音、上滑音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研究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

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

现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

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研究和

正确运用波音、上重点难点

滑音,研究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

中的表现作用。教具准备音频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赶海的小姑娘》

二、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开导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引

见海边的人们因地制宜,

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Q(接下来请同学们

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

艳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

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二播放

动漫《小螺号》(同

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触感染并说出歌中的

“景”是怎样描画的?歌中的“情”

是怎样表达的?(我仿佛见到了宽广的沙滩,辽阔的大海,

海边另有一个小同伙

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

学们跟着音乐悄悄地哼

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

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1)大跳音程。(2)切分音及长音。

161.1—美

地!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情感要求: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

跳跃有弹性,表

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第二乐段(17〜28

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

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3、课堂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歉收欢乐而归》第1课时(总第5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1、常识与技术:感触感染乐曲中分歧的速度所表达的分歧

情绪Q

2、过程与方法: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

感受

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6能用自己的方

式表达对音乐的感重点难点

受。

教具筹办课件

1、第一遍欣赏乐曲《歉收快乐而归》。

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

乐要素造成的(有自

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

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局部《歉收快乐而归》,

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

浪之后,满载歉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局部构成,

每局部的情绪是分歧的,

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

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

赏电影插曲《织鱼网》,

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

(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进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

段的主旋律等。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欣赏《草原放牧》第1课时(总第6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欣赏《草原放牧》

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

中独奏的民族乐器教学目标和XXX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

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

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1、了解乐曲的情要、情绪及所塑音乐形象。

重点难点

2、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欣赏惯,学会欣赏音乐,体会乐

曲意境Q

录音机、电脑。教具准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两个新朋友XXX和XXXo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关于她们的音乐《草原放牧》。(板书草原

放牧)

1、多媒体出示XXX和XXX的图片设问:这段音乐是阿

谁地区的乐曲?

这首协奏曲是以同名电影主题歌和一支内蒙古歌曲的旋律

片段作为音乐素材而写成的。金曲一共有五个部分:①草原放

牧;②与暴风雪搏斗;③在寒夜中前进;④党的关怀记心间;

⑤千万朵红花遍地开。今天我们要来欣赏它的第一部分琵琶协

奏曲一“草原放牧二二、欣赏《草原放牧》

1、初听,你能听日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吗?

2、出示实物引见琵琶。

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

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音色: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Q高音区豁亮

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高音区音质淳厚。

3、复听乐曲,设问乐曲分为几段?。

4、欣赏乐曲的开头:引子

请听听引子的第一句类似号角般的声音是使用什么乐器来

演奏的?(圆号)

5、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一主题

6、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主题

1)、这段旋律与第一主题的情绪上有什么分歧?(宽广、

抒情)

2)、这一段音乐作者在表达什么呢?(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美丽的大直原不仅有着感人的故事,更有着动听

的音乐。这就是这堂音乐欣赏课给我们带来的共同收获。下课

之后你还可以在电脑上听听其他的四个部分。音乐可以带给你

惊喜,仔细去听,慢慢的感受!下课。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表演《老鼠和大象》第1课时(总第7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表演《老鼠和大象》

h学生能用有节奏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初步感受“嗒嗒”

的节奏型。教学目标

2、经由过程有表情地歌唱、说唱、利用进攻乐器为歌曲

创编伴奏等一系列音乐

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增强音乐感受力、鉴赏力及

表现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发声惯。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用流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歆曲的后半拍起

唱及一字多音处。

录音机

一、律动表演、激趣导入:

听音乐师生一起做律动。

有一首《小老鼠上灯台》的童谣老师到现在还记得非常清

楚,你们会说吗?

大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小老鼠:吱吱I吱吱吱吱I吱吱吱吱I吱吱吱吱I吱吱II

(1)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声音读节奏。(2)学生模仿小老

鼠叫声,拍手读:“吱吱吱吱”(3)男女生做老鼠和大象配合

读的游戏。

3、研究歌曲;

1、学唱第一段词:

(1)聆听音乐:[课件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大象的歌]

(2)再次聆听、轻声哼唱。[播放谱例课件](3)随音乐

开口默唱。[播放谱例课件]

(4)师奏琴分句矫正,打破难点。(5)随伴奏演唱一遍。

2、有节奏地朗读第二段词。[课件出示第二段歌词]

(1)指名朗读第二段词(2)小组分句创编节拍,用带节

拍的念白朗读。

3、自学第三段:

(1)师;正当小老鼠盛气凌人、得意洋洋的时候,在一

旁的花猫早就听够了它的骄傲言辞,扑过去一口就把小老鼠吃

掉了。你听![播放第三段音乐]

(2)师:这段的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你能自己试着

唱一唱吗?小组自学第三段。四、巩固歌曲、小组合作分脚色

表演: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表演。(学生可自己设计表演

动作Q)

2、指名独唱,其他同学评断。3、分组展示.学生评断6

5、拓展延伸、课壁小结;六、听音乐出教室;

师:让大象的歌声伴着我们结束今天的音乐故事吧!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课题:欣赏《哪吒再生》第1课时(总第8课时)二次

修改教学内容欣赏《哪吒再生》

1、通过童话故事对学生进行分辨真、善、美与假、丑、

恶的教育,并从中

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能力。

教学目标

2、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触感染和鉴赏音

乐的同时,把对音乐的

兴趣集中到情感体验上来。

3、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及

音乐的记忆能力。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1、借助动画片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

同时,把对音乐的

兴趣集中到情绪体验上来。2、引导学生感触感染和鉴赏

动画片中的音乐。

课件

(一)师生问好:

(二)复歌曲《快乐的doremi》《我是小小音乐家》

(三)图片导入:

1、“欢迎大家进入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诧来了(教师出

示图片)?”

2、提问:图片上画的是什么?讲述的是其中的哪段故事?

3、请一位同学叙述《哪吒再生》的故事情节。

(四)乐曲欣赏《哪吒再生》:

1、初听乐曲《哪吒再生》。2、提问,“音乐是怎样表现

这段故事的?”

3、引导学生自由回答。4、分段细听:

(1)金光洞里(2)XXX苏醒(3)师徒相见(4)出发

报仇

5、其他同学可边听边画出你喜欢的曲中的人物或情节。

6、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讲述及绘画。

(五)课堂小结:提问:“我们只有怎样才能战胜凶恶的

敌人?”卡通绘画擂台赛:

教师引导学生在限定的工夫内,看哪组同学所画的动画人

物多,质量高,多而好的组,教师发给那组同学一个卡通动物,

并比一比哪组的卡通动物多。

(六)课堂小结:

“让我们一起比一比,看一看哪组的卡通动物最多,多的

组便是今天的获胜组。让我们一起唱《我是小小音乐家》的歌

曲,排队离开教室好吗?”

(七)师生再见: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第1课时(总第9

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1、了解音乐故事,懂得“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道理Q

教学目标

2、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刻舟求剑》。唱准歌曲中的

后半拍起节拍和顿首Q

3、进一步培养学生当众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体

验快乐。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1、轻快、流畅地演唱歌曲《守株待兔》。

2、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课件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良多故事,今天,老师再给

你们讲一个《刻舟求剑》的故事:宋国有个农夫,中种着几亩

地,他的地头上有一颗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

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过来,猛地撞在那棵树上,死

了V、、、、、、

师:故事中有谁?通知我们一个什么原理?

二、研究歌曲《刻舟求剑》

1、按节拍读歌词教师边敲打节拍,边度歌词。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要注意?

2、欣赏范唱,并跟随它轻声哼唱。

3、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顿音的

地方要轻快、短促。

4、学生跟琴演唱,教师适时纠正错误的地方,并强调唱

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三、演唱歌曲

师:我们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故事中的情景?

生;轻快、流畅、幽默地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

2、以指名唱、小组唱、男女声唱等形式巩固歌曲。

3、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四、小小音乐剧:刻舟求剑

1、分组创作、排练。

要求:从歌曲开始起表演,歌曲结束,表演也结束。每个

小组必需有人演唱、有人

表演农夫、有人表演兔子、有人表演大树、庄家等等。

2、表演3、总结

5、采集与分享

老师知道,同学们会讲很多很多童话故事,现在就请你们

把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你会唱关于童话故

事的歌曲吗?请同学们课后去准备准备,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

情,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唱《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第2课时(总第

10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唱《刻舟求剑的老农夫》

1、了解音乐故事,懂得“只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的原理。

教学目标

2、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守株待兔》。唱准歌曲中的

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3、进一步培养学生当众表演的能力,使学生在举动中体

验快乐。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说过良多故事,今天,老师再给

你们讲一个《刻舟求剑》的故事:宋国有个农夫,中种着几亩

地,他的地头上有一颗大树Q一天,他在地里干活,突然看见

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过来,猛地撞在那棵树上,死

了、、、、、、

二、练歌曲《守株待兔》

1、按节拍读歌词教师边敲打节拍,边度歌词。

师: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要注意?

2、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顿音的

地方要轻快、短促。

3、学生跟琴演唱,教师适时纠正错误的地方,并强调唱

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三、演唱歌曲

师;我们怎样唱,才能更好地表现故事中的情景?

生:轻快、流畅、幽默地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

2、以指名唱、小组唱、男女声唱等形式巩固歌曲。

3、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四、小小音乐剧;守株待兔

1、分组创作、排演。

要求:从歌曲开始起表演,歌曲结束,表演也结束。每个

小组必须有人演唱、有人

表演农夫、有人表演兔子、有人表演大树、庄家等等°

2、表演3、总结

五、采集与分享

老师知道,同学们会讲很多很多童话故事,现在就请你们

把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6你会唱关于童话故

事的歌曲吗?请同学们课后去准备准备,加上自己的动作和表

情,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教学

反思

1、轻快、流畅地演唱歌曲《刻舟求剑》0

2、唱准歌曲中的后半拍起节奏和顿音。

课件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我们的田野》第1课时(总第11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我们的田野》

1、知识与技能:能以优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我们的田野》,

并从中体验旋律的美感。

教学目标

2、进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感触感染美和表现美的能力Q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心灵

和真挚纯朴的情感Q

能以精美抒情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

并从中体验旋律的重点难点

美感,使学生能感触感染美和表现美。

教具准备录音机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跟着小螺号悠长的声音来到艳丽的海边,同

渔家儿童一起欢迎阿爸打鱼归来,同时我们感遭到渔家儿童富

足、幸运的生活。今天,我带你们去看一看我们艳丽的田

野……

二、新授

1、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思考:歌词是怎

样描绘我们的田野?歌曲情绪怎样?

2、师;这首歌好不好听?描绘的风景美不美?这首歌曲

那么好听,我想为大家演唱一下这首歌,大家欢迎吗?

3、学唱歌曲。

①师范唱歌曲,说: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

②学唱曲谱,生看讲义曲谱,师放歌曲音乐,生边听边用

lu学唱曲谱,感触感染旋律的美。

③看课本视唱一遍曲谱,师:你们觉得哪一句最不好唱?

生提出难点:后半拍唱:“0353”;"0512二解决难点:

先将唱成“嗯”作铺垫,即0353熟悉后,去掉嗯字,按休止

符的正确停顿练唱

④延音线的唱法。

4、完全地视唱曲谱。

5、学唱歌词。

①随伴奏有感情地轻声读歌词。

②随伴奏轻声唱歌词一遍,师生接唱歌曲。

6、歌曲处理。

师:这是一首优美的歌曲,我们应该怎样来演唱?

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轻声演唱。

十:课堂小结: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我们的田野》第2课时(总第12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我们的田野》

k知识与技能: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

召唤》。

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

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

欢快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

热爱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活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我们学过

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

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

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

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

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

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

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

快、活泼、跳跃。

3、小结:

能用弹跳、欢快乐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能欢快

地演唱歌曲。

音频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田野在召唤》第1课时(总第13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田野在召唤》

1、知识与技能:欣赏乐曲、绘画作品和朗诵散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活动,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

种艺术形式的教学目标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

地表现一幅田

XXXo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诏,了解表现田

园小景的艺术形式重点难点的特点,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

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

艺术形式的特点。

教具准备录音机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活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我们学过

的歌曲《我们的田野》0

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

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

春季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Q上句前

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

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

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

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田野在召唤》第2课时(总第14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曲《田野在召唤》

1、知识与技能: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

召唤》°认

识顿音几号(▼)、重音记号(>)和换气记号(V),

能够较正确的使用

于演唱。

教学目标

2、进程与方法:经由过程音乐欣赏与朗读等方式,感触

感染田园寂静美、开阔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认识顿

音几号(▼)、重重点难点

音记号(>)和换气记号(V),能够较精确的利用于演

唱。。

教具筹办音频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

好!

二、乐段分析与乐句研究

(1)再听一遍,匕示问题:

歌曲在演唱中前两个乐句是怎样的心情,后两个乐句又发

生了怎样的情绪的变化?

到“梯里通巴”是一段,快乐出发;第二段后面两个乐句,

激动、迫切Q

出示乐句:听一听,明确歌曲整体结构,把握两个乐句。

(3)学唱乐句

第一段情绪分析后,唱两遍:我们一起来唱一唱着两个乐

第二段情绪分析后,唱两遍: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后两个乐

句。

好,我们能不能将四个乐句连起来唱一唱呢?

三、研究重点乐句

跟老师按节奏读一遍“梯里通巴”,学生跟完,问:意大利

的歌曲里面是怎么唱的?范唱一下,将顿音记号(▼▼)、重

音记号(>)和换气记号(V)进行简单讲解。

4・3|26-54135Y3I2345|4334500

4-3|26-54|35-43120505050|3—

重点提示:弱起演唱与八分休止符的把握。

老师范唱,学生跟唱两遍

4、齐唱

教师伴奏,学生齐唱

5、从头到尾唱一遍。注意一段与二段的连接

要求:请带着感情再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

热情召唤

三、总结本课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活动《田园随想》第1课时(总第15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活动《田园随想》

搭建一个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平台,通过对

乐曲、绘画作品的教学目标欣赏、鉴别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

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通过

欣赏表现田野的艺术作品,感触感染大天然的美,培养学

生的审美乐趣。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

园小景的多种艺术

形式的特点Q

表现田园景色的音乐、绘画、散文、乐器图片等。

1、情境导入:请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描述中想象,你看

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

音,一种是用色彩。所以人们常说,绘画是静止的音符,音乐

是流动的画面。

2、欣赏英国画家XXX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

(1)你看到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和同桌一起交流这幅画的内容、色彩、意境等哪些

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

(3)你有其他表现田园风景的美术作品举荐给大家吗?

3、听辨音乐片段: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旋律与这些画的意

境相配?

(1)教师弹奏《小步舞曲》、《剪羊毛》、《间奏曲》

音乐片断,部分学生用手势表示挑选。(2)教师简介法国作

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

(3)讨论小结:《小步舞曲》、《间奏由》旋律优美,

节奏舒缓、力度稍弱、速度稍慢,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

4、讨论:可以选月什么乐器作为主奏乐器?

讨论小结:长笛清脆、柔美的音色,经常被用来表现田园

的景色。小提琴、竖琴、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音色相对柔和,

也经常交替出现6

5、完全聆听音乐:听辨有哪些乐器出现,感触感染精美

的音乐旋律和意境。同时展示几幅其他表现田园风景的美术作

品,在音乐中共同欣赏。

6、赏析XXX的《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除了绘画、

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片段:

(1)学生默读,了闭幕文内容;(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

朗读,体会意境。

7、试一试,在《问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读。

感触感染、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读有什么分歧?

8、聆听范读:怎样与音乐配合,研究配乐朗读的技巧:

节奏、气息、音调的控制运用。

9、拓展启发: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

表现田园风光吗?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唱《牧童》第1课时(总第16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唱《牧童》

1、通过欣赏歌曲,学唱歌曲、演唱歌曲、体会歌曲,让

学生体会牧童的快教学目标

乐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

态度。

2、感触感染切分节拍所表达的快乐情绪,并能精确敲打

出切分节拍。

1\能精确的演唱歌曲,并能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重点难点

2、精确地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师:那么,同学乐意背诵古诗《所见》,并作简单的解释。

师:这是诗人XXX用他自己的方式来描写牧童欢乐的童

年生活°其实,我们用音乐更能形象、生动的描绘一幅牧童快

乐生活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唱歌曲《牧童》2、学唱

歌曲

(1)经由过程教师XXX先让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触

感染。(注;教师范唱前,提出听的要求。)问;歌曲表现了

怎样的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

师:那么歌曲又表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我们共同来欣赏

聆听。

(3)通过现次的聆听,学生们已对歌曲的旋律比较熟悉,

然后教师采用听唱的方法进行歌曲学唱。(注:教师采用电子

琴弹奏一乐句,学生跟唱)

(4)教师伴奏,学生整体跟唱。(5)跟着视频演唱歌曲

(6)进行乐理知识的教学三、知识拓展

通过学唱歌曲,以及对歌曲节奏型的掌握,让学生去体会

歌曲的特点,在些同时播放我国民族歌曲,让学生进行对比。

教师提示学生看课本右上角(斯洛伐克民歌),然后,幻灯片

出示XXX的简介。

师:同学们,这是一首表现牧童快乐生活的歌曲,其实,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表现人们快乐生活、幸运生活的歌曲。

那么,哪位同学乐意为我们演唱你所喜欢的歌曲6

四、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牧童一样,每天都这样的高兴、快乐°

让们再次与小牧童快乐的歌唱6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唱《牧童》第2课时(总第17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歌唱《牧童》

在教师引导下,采用听唱法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且层层

相扣。力求从听、教学目标辨、感等教学活动中丰富学生的情

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感受

音乐、表现音乐。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并用明亮、清脆的声音演唱歌曲。

画片、录音机

一、学唱歌曲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

(播放《牧童》)一会我们在听的时候请你感受一下歌曲是用

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的生答:活泼,欢快的

2、我们以前曾经学过哪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啊?

3、生答:独唱,合唱,齐唱,领唱,二重唱,轮唱QQ°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么下面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都应用

了那些演唱形式来演唱的。

生答:领唱,二重唱,齐唱,轮唱

4、按照节拍朗读歌词第一,先来看一看,什么调的?再

看一下它是哪个国家的民歌?答:C调,捷克斯洛伐克民歌

A,查看歌谱中出现的新节奏:XXX切分音singcopa|||

I

B,读切分音的部分歌词时应强调其节奏感

C,注意读歌词的时候,要主动用力的咬字,将每个字的

读音读清楚,清晰即咬字清晰D,读歌词的时候要辨别开:XX

X和XXX

5,老师进行范唱,请你小声的哼唱,不大会的地方,我

们一会进行解决

6,齐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置惩罚

A,唱的时候,注意面带微笑,将笑肌提起,这样声音才会

圆润的出来

B撒满了”的满,一定要像读拼音一样“M--AN”“我跟着”

的跟,一定要读“G—EN”“明朗的”的朗,要抬起上口盖,把声

音放出

7,将学生分为三组,并分别进行演唱(一组唱的时侯另

外两组认真听,听一听他们有没有按照演唱方法来唱,比如:

歌词的咬字啊,音准,高音等,给他们评价一下)唱毕生来评

二、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我们今天学的《牧童》是哪里的

民歌?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课题;歌曲《牧童短笛》第1课时(总第18课时)二

修改教学内容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

1、知识与技能: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

容。

教学目标2、进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感触感染音乐作品的

情绪,了解作品所描画的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激发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

象和所描绘的内容

多媒体

一、开导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内容是钢琴独奏曲,这是一首描

写田园风味的钢琴独奏曲,乐曲的名称叫做《牧童短笛》。板

书;《牧童短笛》。

二、介绍作者,作品及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牧童短笛》

的作者叫XXX,他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牧童短笛》是他

的代表著,作于一九三四年。

3、“听”完全曲,“听”后回答下列题目;

1、《牧童短笛》,由几个乐段组成?它们的情绪怎样?

(分成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速度徐缓,旋律悠扬;第二乐段速度欢快,旋律

流畅;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

四、分段分析,分段讲解,分段欣赏全曲

第三乐段本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曲调稍加装饰,使

乐曲显得愈加流畅、紧凑、欢快,情绪显得十分安谧,使乐曲

愈加充满诗情画意。末了乐声渐弱,结束在豁亮的高音区,给

人以诗意未尽之感。本段也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工夫让学生

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作品。

五、欣赏全曲

分段分析,分段欣赏全曲后,教师应让学生完整无缺地把

全曲“听”一遍,以便学生加深对全曲(整体)的印象,这一遍,

教师不能在中间作任何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六、讨论、谈体会

7、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创编歌曲《山林的歌谣》第1课时(总第19

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创编《山林的歌谣》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林的歌谣》Q

2、进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采集生活中的声音,联合音乐

作品中对其的描述,教学目标

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创编《山

林的歌谣》。

3、情绪、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天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引导学生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己

创编《山林的歌谣》

录音机

一、播放歌曲《山童》。

二、导入:歌曲中描写了哪些林间的声音?

XXX:呼呼呼呼;

小草;唆唆;

羊跳:蹦达蹦达;

小鸟:唧唧喳喳;

泉水:叮叮咚咚。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

泉水:哗哗哗哗

小草:唆唆

小鸟:叽喳叽喳

马蹄:嗒嗒嗒嗒

四、声部节拍:将学生自己收集的声音,转成节拍模仿,

再改成二声部、三声部等。

如:泉水:哗哗哗哗

马蹄;嗒嗒嗒嗒

小草:唆唆

小鸟:叽喳叽喳

五、旋律写作练。

(1)歌曲中是怎样描叙这些声音的?再听歌曲《山童》。

(2)以小组为单位,选一种形象创编旋律。

要求;选用书上给定的节奏型,在旋律写作上只用

doremisolla

(3)小组展示。

(4)根据学生情况,将学生创作的单声部旋律,组合成

二声部旋律。

六、将学生的作品录制收集学生档案夹。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学唱《村晚》第1课时(总第20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村晚》

1、能以中速精美的速度情绪演唱歌曲,体现歌曲古朴美

的特质。

2、了解反复跳跃记号,懂得歌曲演唱顺片。并视唱前8

小节歌谱,知道写

作节拍纪律。

3、经由过程演唱,了解中国诗歌歌词中透出的田园闲散

文化,激发热爱天然与

生活乐趣。

能以中速优美的速度情绪演唱歌曲,体现歆曲古朴美的特

质。

多媒体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一、导入

老师《村晚》,请学生听后感,诗词中描写了什么?

生:田园生活

师:唐宋时期是中国诗词造诣的高峰时期,这首诗就是来

自宋代诗人XXX之手,由著名的作曲家XXX先生为其谱曲6

中速优美的田园风。

二、新授

1、再听录音,探索旋律的节奏特点IXXXXIX弱起

类似《顽皮的杜鹃》

2、学唱曲调

老师弹奏钢琴,学生“啦”歌一遍第一声部

3、视唱前8小节

自学和教授相结合(采用旋律节奏模进的手法发展旋律写

法)

4、教授全曲,稳定第一声部之后,加入XXX研究。

力图起声音色节拍音量的同一平衡初步完成二声部的演唱

4、注意歌曲反复后的结束段落。顺带音乐常识,反复跳

跃记号

5、小节

3、课堂总结

歌曲短小精干,旋律易学,又加入后半局部反复歌词后的

二声部唱,容量放置的恰到优点°歌曲的风格近似学堂乐歌,

很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歌曲的意境也是质朴有加,体现了田

园般的精美天然风景。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欣赏《牧羊姑娘》《山童》第1课时(总第

21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欣赏《牧羊姑娘》《山童》

1、常识与技术:欣赏歌曲《牧羊姑娘》、《山童》厚实学

生的情绪体验。

2、进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情绪、态度、价值观:了解、感触感染中分歧风格的

同一题材和体裁的艺术。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欣赏歌曲《牧羊姑娘》、《山童》厚实学生的情绪体验。

多媒体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想问问你们,牧童放牧,不仅能放羊,还可以

放什么动物Q今天我们再来学唱一首牧童放牛的歌曲《放牛

歌》。(一样的画面,点击鼠标出现牛群、牧童、歌曲)

二、唱新歌1、放课件《放牛歌》两遍,学生可默唱

2、老师弹奏并大声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

3、同学们,你们在歌唱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展

开想象)

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XXX兴致勃勃把家回的

情景

4、让我们再来唱一遍,仿佛你就是那个小牧童,老师看

看你怎么放牧,怎样兴致勃勃回家的。(放音乐,学生唱)

3、欣赏《牧童到那里去了》

1、这个牧童啊,每天去放牧,可是有一天牧童不知哪去

了,放牧的是他的爸爸,咦,牧童到哪去了?我们来听一首歌,

让同学们在歌曲中找答案?(放《牧童到哪去了》磁带)

2、有谁找到了答案?

3、师:我们找到了牧童,他在但愿小学念书呢。他完成

了自己上学的希望,我们是不是为牧童高兴啊!

四、小结: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牧童往日的生活Q

温歌曲《牧童》学生表演;

复放牛歌,可加上锣、敲、镖的节奏,如没有,可用拍手、

拍腿、跺脚Q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快乐的泼水节》第1课时(总第22课

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常识与技术: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过程与方法,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教学目标

3、情绪、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厚实多彩的

民族节日,并发生

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重点难点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芍》0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群众泼水节情景

的6

二、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

节拍、速度有所了解.

随XXX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辨别“x.xxx”“xxx.x”这

两种分歧的节拍和第二段歌词“人人都像只I小水鸟I”节拍的

精确。

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

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拍完全一,音调

也大多相同,两处分歧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

(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引见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局部学生可用大

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歌曲《快乐的泼水节》第2课时(总第23课

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进程与方法: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

3、情绪、态度、价值观: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厚实多彩的

民族节日,并发生

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o学会几个傣族的舞

蹈动作,随音重点难点

乐表演。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三、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

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

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四、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

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

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

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5、末了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欣赏《金蛇狂舞》《火把节之夜》第1课时

(总第24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欣赏《金蛇狂舞》《火把节之夜》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

乐器鹰笛和手鼓,教学目标

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2、过程与方法:继续培养良好的倾听音乐的惯,能随音

乐展开丰富的想

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火把节的概况和民族乐器

的中阮。

初步了解塔克族及该民族乐器常用的民族乐器鹰笛和手鼓,

了解火把节的概重点难点

况和民族乐器的中阮。

教具筹办多媒体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表现傣族泼水节欢快情景的歌曲

《快乐的泼水节》,今天我们要到傣族的山乡去“旅游”,参加

他们的火把节6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二、欣赏中阮独奏《火把节之夜》

提出要求:同学们已经到了四年级了,今后欣赏的乐曲会

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听,器乐曲没有歌词,该怎样欣赏呢,首

先能跟着哼唱几遍,以后有一听到这个主题就能说出这乐曲的

曲名和作者,这也是我们欣赏音乐的重要目标之一。再者,听

音乐时要根据乐曲的标题展开联想和相象,想象越丰富,你对

乐曲的理解就越深,对“对音乐语言”就越熟悉。最后,还要注

意乐器的音色。

(1)初听乐曲。随教师学唱主题A,要求能初步记住。

(2)复听主题A。

(3)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4)完成课本上的作业:为A、B两段旋律填上速度和

表情用语。

三、欣赏弹拨乐合奏《金蛇狂舞》

(1)简介塔克族及鹰笛、手鼓。

(2)初听乐曲。

(3)随教师学唱主题,要求能初步记着,边用“X.XXX”

的节拍型为这一主题伴奏Q

(4)研究手鼓的演奏方法,部分学生持手鼓实践,部分

学生模仿击手鼓的动作。

(5)教师奏主题音乐,学生用手鼓伴奏。

(6)复听乐曲。

四、小结: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音乐活动《欢腾的那达慕》第1课时(总第

25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音乐举动《欢腾的那达慕》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研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2、进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交换、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节

日的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研究的兴趣

多媒体

一、导入

二、学生们分四组,相互交流、商讨,共同设计,教师巡

回指导、启发,但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要搞成千篇一律。

三、学生分组表演,师生共同评价。

四、综合四组的表演,即让四组的摔交、射箭、歌唱和跑

马共同表演,拉拉队共同唱加油歌,构成。

教学

反思

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个人

备课组

二次课题;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第1课时(总第26

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常识与技术: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

歌曲并能唱出气

势Q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蒙古

族的节日那达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那达慕节日的热闹

场面

重点难点

教具筹办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多媒体

一.组织教学学生随《艳丽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二,教师介绍有关那达慕节日的信息

蒙语“那达慕”汉语的意为游戏或文娱的意思,是集祭祀、

竞技、文娱和祝福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是蒙古族最隆重的

节日。一般在夏季7、8份举行。届时四面八方的蒙古族牧民

衣着节日的盛装纷纷来参赛或观摩

三渐授

1.让我们一起随音乐乘着快马奔赴大会(放那达慕之歌)。

注意随节拍律动

2.学唱歌曲

(1)听老师范唱一遍,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用怎样的

情绪来演唱

的?

(3)教唱乐谱注意反复记号Q

(4)让学生用“啦"模唱歌曲。注意微笑有弹性的唱。

(5)按节奏读歌词

(6)听音乐加入歌词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词。

(7)跟音乐一起唱。注意;情绪、速度、力度。虽然力

度强,但不能喊唱。

3•用肢体打节奏为歌曲伴奏

(1)用拍手模仿马蹄声为歌曲伴奏。

(2)用跺脚模仿打鼓声为歌曲伴奏

教学

深思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清源镇学区中心教研组音乐集体

备课组

二次课题: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第2课时(总第27

课时)

修改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那达慕之歌》

1、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

歌曲并能唱出气

势°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蒙古

族的节日那达慕6

3、情绪、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会那达慕节日的热闹

场面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多媒体

三.新授

L让我们一起随音乐乘着快马奔赴大会(放那达慕之歌)。

注意随节拍律动

2.学唱歌曲

(1)听老师范唱一遍,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用怎样的

情绪来演唱

的?

(3)教唱乐谱注意反复记号。

(4)让学生用“啦"模唱歌曲。注意微笑有弹性的唱。

(5)按节拍读歌词

(6)听音乐加入歌词老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词°

(7)跟音乐一起唱。注意:情绪、速度、力度。虽然力

度强,但不能喊唱Q

3.用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