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思路本节课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成就,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课旨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文化理解、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成就,学生能够增强历史责任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决策过程,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②掌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改革开放观。
②分析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党和人民如何克服困难,推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就,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影响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改革开放的历史场景和成就。
2.网络资源整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实物教学:展示改革开放时期的实物,如老照片、旧报纸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你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为话题,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经历,激发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兴趣。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决策过程和实施阶段。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
-举例说明:以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为例,说明改革开放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探究:
-引导学生讨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探讨改革开放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3.案例分析(约15分钟)
-选择典型案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等,分析其改革背景、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
4.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结合自身经历,撰写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短文,表达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指导:
-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总结提升(约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引导学生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6.布置作业(约5分钟)
-查阅资料,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一领域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改革开放的读后感。
7.教学反思(课后)
-教师对本次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详细记录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要历史事件,帮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果和经验教训。
-《中国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探讨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理解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历史发展,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原因。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调查了解自己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撰写一篇调查报告。
-研究我国某一领域的改革开放成就,如农业、工业、科技等,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在某一国际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化,探讨其对世界的影响。
-结合自身专业或兴趣,探讨改革开放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实践活动建议
-组织学生参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展览,如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等,亲身体验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跨学科融合
-结合语文、英语等学科,让学生阅读关于改革开放的外文资料,了解国际社会对改革开放的评价和看法。
-跨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政治与经济、历史与文化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改革开放。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内容逻辑关系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①改革开放前的社会状况
②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③改革开放的决策过程
2.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
①经济体制改革
②对外开放政策
③科技进步
②政治体制改革
③文化繁荣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改革开放的影响与启示
①对我国社会的影响
②对世界的影响
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
4.改革开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①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②克服困难的措施
③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
问题:1978年,我国在哪个城市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
答案:深圳。
2.例题:
问题:以下哪项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企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恢复高考制度
答案:D
3.例题: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案: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内陆和沿边开放城市。
4.例题:
问题:以下哪个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进步成就?
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B.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
C.中国成功发射北斗导航卫星
D.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
答案:D
5.例题: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等。
6.例题:
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繁荣方面有哪些表现?
答案:文学、艺术、电影、电视剧、网络文化等方面的繁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钌基比率荧光智能传感平台的构建及其在生鲜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文旅融合视域下曲沃“晋都印象”文创设计研究
- 新型装配式钢-UHPC组合梁高强螺栓连接件抗剪性能研究
- 页岩气油基钻屑脱油灰渣用作道路混凝土掺合料活性激发及性能研究
- 男性在医疗领域的职业发展之路
- 基于AHP-ECM的B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 多分辨浅剖后处理技术研究
- 科技与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关系探讨
- 高中生“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学习中运算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 水洗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中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 彩妆培训教学课件
- 初一数学多项式练习
- 期刊创建实施方案
- 人工智能教育2024年AI助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 机械制图自编教材
- 轻钢别墅-建筑流程
- 一种仿生蛇形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 GB/T 42828.1-2023盐碱地改良通用技术第1部分:铁尾砂改良
- 高二数学(含创意快闪特效)-【开学第一课】2023年高中秋季开学指南之爱上数学课
-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pp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