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北省保定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调研考试语文试题(A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贴条形码区”。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有人说,山水诗是对人世间具有浓厚兴趣的诗。瓯江之所以能成为山水诗派的发源地,在于形,也在于神。自然山水与诗人从来都是相互成就。八百里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经山地、河谷、平原和海岸,从山润溪流到滚滚江涛,形成了时而源源、时而欢腾、时而汹涌的江河胜景,孕育出“池塘生春草,因柳变鸣禽”的瓯江诗韵。山水之间,失意与诗意往往相通。诗人总能在自然风物里寻得超越自然和人生的恒久情感,正所谓“赋到沧桑句便工”。屡遭贬谪、辗转遂昌的汤显祖,从瓯江山水中汲取慰籍,吟唱出“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推行劝课农桑、重教兴学、轻刑宽狱,实现了从失意到诗意人生的跃迁。与先贤隔空对话,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这在瓯江山水诗中也有体现。如果说瓯江山水与谢灵运的相逼多少有些偶然,那么由连绵山峰、朵朵浪花激荡的文脉,则为瓯江山水诗路的繁盛埋下伏笔。“追星”而来的李白,重走偶像走过的路,写下对“山水诗鼻祖”的仰慕。因为会友而游山水的孟浩然,在谢灵运登岛的地方,留下“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的诗句。山水诗里有什么?当诗人们从这段充满故事的长路上走过,他们又为何而吟咏?诗人赏山水,看到的不仅是雄伟瑰丽的自然,更是跳出樊笼的自在。谢灵运“展策寻绝壁,夕息在山栖”,看到了“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的山间美景。秦观醉卧古藤阴下,行到小溪深处,静听黄鹂千百,别有一番境界。陆游则留恋瓯江绿树倒影,“一到南围便忘返,亭边绿浸琵琶洲”。瓯江山水,流淌着人生失意时的绝地反击。瓯江汇集了许多有故事的人,左迁谪居者有之,壮志难酬者有之,自我放逐者有之。然而,山高水远牵绊不住行路的脚步,诗人们也从不陷于自伤悲叹,他们灵魂深处的志趣和傲骨,都在字里行间水落石出。“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面对宦海沉浮中的得失无常,谢灵运绝不委曲求全,写下“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的豪言。有人在山水间找到精神的栖居,“天子呼来不上船”,未必不是一种圆满。瓯江中上游群山连绵、林壑优美,来此潜心研修、隐逸山林的人络绎不绝。唐代诗人徐凝钟情于此,写下“黄帝旌旗去不回,空馀片石碧崔嵬”。宋代诗人管师复,留下“半坞白云耕不尽,一潭明月钓无痕”的隐者之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出世者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在千年后的今天,瓯江仍在,山水仍在,但这个时代还需要山水诗吗?千年以前的诗人向往尘世之外的“桃花源”,忙碌的现代人向往“有风的地方”,无论是“浓人”还是“淡人”、“I人”还是“E人”,都能在山居生活、山岭风物、山道江湖中发现“情绪出口”,找到“解压良方”。在开了倍速的生活中,身体盼望着逸出钢筋水泥的丛林,心灵呐喊着挣脱经纶世务的枷锁,今天的我们,又怎能没有山水诗呢?(摘编自新浪新闻《今天,我们还需要山水诗吗》)材料二:唐代的山水诗,和以谢灵运、谢脱为代表的南朝山水诗相比,呈现出薪新的面貌。南朝山水诗所歌咏的对象不过是半壁河山,主要在东南一隅。那时的诗人足未涉黄河,身未登岱岳,没有机会领略广袤中原的风光。到了唐代,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为诗人提供了写作山水诗的最好条件。许多诗人在其创作的准备期或旺盛期曾有过一段漫游生活,他们的足迹及于大江南北、黄河上下。他们写起山水诗来,论胸襟、气象、境界,就远非南朝人所能相比的了。中国的山水诗从一开始就和崇尚山林隐逸的思想结合在一起,常常表现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趣。这种隐逸思想在唐代山水诗里也时时有所流露。但除此之外,唐代山水诗里更多了热爱祖国和热爱生活的感情,表现出健康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滋养着一代代人。另外,从艺术上看,南朝山水诗对山水景物的描写追求形似,崇尚工巧,缺乏神韵。《诗品》批评谢灵运“故尚巧似”,“颇以繁富为累”,是很中肯的。谢朓的山水诗清新隽秀,但仍然是“微伤细密”,神气不完。唐代山水诗所追求的乃是神似,他们刻画山水,并不滞于山容水态,而是力求把握和表现山水的个性。自然山水成了诗人的朋友,或诗人自身的外化。人和自然,情和景,契合交融达到化境。中国的山水诗到了唐代,才臻于完美、纯熟。孟浩然的山水诗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闻一多说:“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的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王维也和孟浩然一样以山水诗见长。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如果说王维的山水诗是以情韵见长,那么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充分地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决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杜甫的山水诗以入蜀途中和飘泊西南期间所写者居多,这些诗往往笼罩着一层阴郁凄凉的色彩和沉重悲怆的气氛。祖国的一山一水随时能勾起他忧国忧民之情和迟暮飘零之感。(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八百里瓯江是山水诗派的发源地,历代诗人流连于此,描绘人与自然、情与景,形成绵长的瓯江诗韵。B.汤显祖被贬遂昌却政绩卓然,谢灵运于得失无常中坚守志向,瓯江山水让文人实现从失意到诗意的融通。C.南朝山水诗致力于描写山容水态,到了唐代,山水诗开始与隐逸思想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D.唐代山水诗人各具风格,其中孟浩然恬淡孤清,王维富有情韵,李白以气势取胜,杜甫则显沉郁悲枪。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瓯江山水激发了诗人的灵感,历代诗人的吟咏唱和又厚积成瓯江繁盛的文脉。B.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是唐代山水诗不同于南朝山水诗的客观原因。C.唐代山水诗洋溢着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勾连古今,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营养。D.南朝山水诗之所以被否定,是因为它追求形似而不追求神似,过于繁杂丰富。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山水诗”的观点的一项是()A.某服装品牌,将山水诗画绣在新款商品上,增加了古典诗意美,受顾客好评。B.旅行社开发“诗意山水”文化旅游项目,让人们游山玩水中找到诗和远方。C.辩论会上,辩手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阐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观点。D.设计师们从山水诗汲取灵感,设计出既具东方美学特点又有现代风格的景观。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前三段的论证思路。5.山水诗具有丰富的内蕴,如材料一第六段“诗人赏山水,看到的不仅是雄伟瑰丽的自然,更是跳出樊笼的自在”。请结合两则材料中山水诗的其他内蕴,以“中国山水诗”为开头,仿照此句的逻辑关系再写一句,并用教材中有关山水的诗歌的例子加以说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追寻真实的张思德(节选)李后强据史料记载,1941年隆冬季节,张思德与两名战士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执行公务,路过石砭时,看到一辆小汽车正陷在磨沟的冰窟窿里动弹不得。他马上奔过去,不顾寒冷刺骨踏进冰水里,与战友一起用力把车推离冰窟窿。这辆车正是毛主席乘坐的,毛主席询问后记下张思德的名字,感谢并称赞道:“同志啊,你是路见不平奋力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1942年春天,杨家岭修建大礼堂的施工中发生险情,张思德运足力气用肩头顶住大梁,使下面的民工和战士免遭伤害,自己却受了伤。路过这里的毛主席发现后,立即吩咐战士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自己的窑洞里,俯身关切地问询伤势时,认出了张思德:“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1943年春,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队合并为中央警卫团,张思德被调去内卫班当战士。他坚决服从,并保证干好,说:“当班长是革命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需要。”当年夏天,张思德被分配去当毛主席的警卫战士。他深感责任重大,以加倍的勤奋、细致、周到做好本职工作。张思德打过仗、负过伤,开过荒、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服从人民利益的需要,干一行爱一行,给毛主席留下深刻印象,他十分喜欢这个四川籍战士。1944年夏,中共中央决定于1945年4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保障大会700多位代表近一个月的燃料之用,需要提前储备大批木炭。为此,中央决定组建一个烧炭小队完成此项任务,因张思德以前烧炭积累了丰富经验,被挑选担任副队长。张思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去了安塞县石峡峪。张思德不怕苦不怕累,烧出一窑又一窑好炭。为多烧炭、烧好炭,喜欢琢磨的张思德决定动手开挖新窑洞,不料,意外事故发生。9月5日中午时分,天下着雨,张思德和战士小白正挥汗用力地挖着窑洞,突然,洞体由于雨水渗透出现崩塌。在这生死关头,张思德本可跳出洞口逃生,但他毅然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猛力将小白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压在窖里……张思德就这样壮烈牺牲了,时年29岁。(有删减)文本二:张思德(节选)刘恒1内景炭窑日雨小白已经干了很久了,汗流满面。张思德钻进来,没有说话,帮助收拾堆积的黄土。小白累得有点儿摇晃。张思德:让开一下。小白:我不累。张思德不由分说地占据了小白的位置,默默地干起来。小白无力地跌坐在窑口,接外面的雨水擦脸。他转过头来,长时间看着张思德挥镐的背影。小白开始吹口琴。张思德:小白。小白:恩?张思德:不好听,换个曲子吧。小白:你想听哪个?张思德:就那个……哗啦哗啦的那个。小白(试吹):这个?张思德:不是。小白(再吹):这个?张思德:不是。小白苦恼地寻找着那个未知的曲目。张思德汗流浃背持续劳作的身影有一种平静的却震撼人心的力量。2外景窑场日雨大李在检查苫草,对远处不停变换调门的琴声感到不可思议。曲子终于顺畅起来了。大李露出笑容,继续认真地检查窑口。那是一首十分欢快的曲子。3外景山坡日雨雨水流淌。但是渐渐地,我们发现流淌的不仅是雨水,雨水下面的整个山体都在滑动破裂!4内景炭窑日雨张思德奋力劳作的身影。他在随着他喜爱的曲子轻轻哼唱。小白靠在窑口,看着落雨的天空,吹得如醉如痴。窑壁在微微抖动,他们竟然毫无察觉。5外景窑场日雨大李在窑口挥锹排水。他可能也喜欢那个曲子,跟着唱。曲子突然中断了。雨中有一种短促的隆隆的声音。大李疑惑地抬起头来。他觉得出了什么问题,朝新窑的方向走过去。他的身影翻过土坡不见了。但是我们紧接着就听到了一声非人的断叫,像一只受了伤的野兽一样。大李(画外音):张思德!张思德!大李的身影重新出现在山坡上。他在泥水和风雨中跌跌撞撞地向镜头扑来。他浑身裹满了泥浆,几乎看不出人形了。大李:救人呐!快来救人呐!!他啸叫着,扑出了画面。在风雨窑场的空镜头上,打出“1944年9月5日”及“陕西安塞石峡峪”等字幕。6内景卫士班窑洞日雨张思德的铺位上蒙了白单子,军衣军帽和草鞋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上面。班长带领战友们依次放下各种祭品:针线包、笔记本、花生、核桃、手绢、糖,以及小小的插在墨水瓶里的野花等等。有人低声抽泣。班长向张思德的遗物默默敬礼,掉头走出了窑洞。众人离去之后,老革命走进来,在炕上放了一把枣。他在炕沿上坐下,低着头没完没了地整理床单。他仔细端详张思德睡过的地方,往自己嘴里塞了一个枣,缓慢地嚼着,没有让我们看见他的泪水。7外景土塬日口琴的声音传来。张思德以一个八路军通讯员的常态,平平淡淡地姿势笨拙地向前奔跑。他从土源顶部下山。镜头不再移动,框住了一块起伏连绵的黄土山地。张思德的背影越来越远,当口琴声结束的时候,他的身影变得那样微小,几乎看不到了。画面定格。浮出张思德黑色的侧面雕像。(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张思德不顾沟水冰寒把汽车推离冰窟,施工险情中使劲顶住大梁,帮助毛主席脱离困境,得到了毛主席的感谢与肯定。B.由于工作需要,张思德被派到安塞县石峡峪参加烧炭小队,工作中他不怕苦不怕累,动脑筋烧出好炭,被任命为副队长。C.张思德牺牲时,小白正在吹口琴的演绎比小白正挖窑洞的叙述更形象、更能打动人,所以文本二比文本一写得更优秀。D.张思德铺位上的白单子、针线包、花生、核桃、墨水瓶里的野花等事物,既写出了逝者的平凡,也寄托了战友的怀念。7.关于文本二中涉及口琴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思德顶替小白继续挖窑洞,小白为汗流浃背的张思德吹口琴,画面温馨感人。B.张思德随琴声轻轻哼唱和大李跟着唱的情节,写出了两人劳动时的愉悦心情。C.小白吹口琴如醉如痴与风雨窑场、山体滑裂的场景对比,动静间预示危机到来。D.土塬、口琴声和越来越远的张思德,这个镜头余味悠长,让人生出感怀之情。8.张思德位于全军挂像学习的十大英模之首,毛主席亲笔题写“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革命精神与境界。请结合文本一简要概括分析他的精神特点。9.文本一是纪实作品,文本二是电影剧本,请从文体特点、选材、表达方式三个角度分析两则文本的不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秦昭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问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子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谓秦王曰:“赵群臣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秦王恐其破璧,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相如既归。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材料二: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给赵璧,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节选自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夫秦王既按图A以予B城C又设九宾D斋E而受璧F其势不得G不予城。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徒见欺”与《苏武传》“见犯乃死,重负国”的“见”用法相同。B.负,依靠,与《五代史伶官传序》“负而前驱”“负”意思不同。C.衣,穿,与《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中的“雨”用法不同。D.使,如果,与《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使”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昭王派人给赵王书信要用十五座城邑交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君臣担心不给和氏璧会招致秦军进犯,王世贞认为秦国的真实意图就是获取和氏璧。B.材料一写面对是否予璧的两难选择,赵王及其他大臣一筹莫展,而蔺相如三言两语,切中要害,建议赵王答应秦国的要求,让对方来承担理亏责任。C.王世贞设想秦王得璧而不给赵国城邑,蔺相如就可以从亡城招致百姓怨恨和失信于天下两个方面来游说秦王,并以死明志,秦王未必不归还和氏璧。D.王世贞说秦王被激怒进而在市集杀掉蔺相如,再派军队攻打赵国,和氏璧最终也会收入秦国,材料一中的“其后秦伐赵,拔石城”等也证明了这点。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2)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14.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司马迁与王世贞的看法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代答闺梦还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闺梦还”点明本诗抒写的是闺怨之情,“代答”表明是假借女子之口来写的。B.五至八句描写烂漫的春景,与《春江花月夜》开篇描绘的春江美景的特点相似。C.九、十两句的“朝”和“暝”不仅交代了时间变化,也写出了思妇等待的漫长。D.这首诗构思巧妙,从楼台到镜前再到门边,不断地转换地点,渲染了思念之情。16.有人评价本诗体现了“诗人对唯美的竭力追求”,请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2)贾谊《过秦论》中写陈涉揭竿而起时,描写百姓具体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引用诗词中的句子会增加文章底蕴,老师让学生以“梦”为话题举例,小明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月12日下午,李子柒以一则迟到四年的雕漆视频重回公众视野。这位曾以短视频讲述乡村生活、弘扬传统文化的创作者,又一次成为话题焦点。流量时代,每天踏入自媒体的人如A,对于短视频博主来说,三五天不更新就有被替代的可能,更何况三年?但李子柒打破了这一点,不管过去多少天,归来依然是顶流。李子柒专注内容创作,倡导田园生活理念,而微念更侧重于资本运营和商业化变现,这和李子柒的初心相违背,最终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